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金末元初著名教育家:许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金末元初著名教育家:许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775 更新时间:2024/1/19 18:40:38

金末元初理学家、教育家许衡,他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为历史做出了哪些贡献?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自幼好学,面对诱惑能自律

许衡于金卫绍王大安元年四月初三(1209年5月8日),出生在新郑县城西的阳缓里(今河南省新郑市辛店镇许岗村)。许家世代务农,但许衡自幼勤奋好学,且天资聪颖。到七岁入学后,他曾问老师为何要读书,老师答曰:“为了考科举。”许衡又问:“仅仅是这样?”老师大为惊异。(要详细了解许衡,可去京东购买《许衡集(理学丛书.全2册)》,每本仅78元。)

以后每次听老师讲书,许衡都要问个究竟,以致老师对其父母说:“令郎聪敏过人,我不能胜任,请别求名师。”于是辞行而去。因为许衡经常像这样“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连续被换了三位老师。

长大后的许衡更加好学,因家贫没钱买书,他常步行百里去借书抄书。他曾在一个算命先生家中看到一部解释《书经》的书,便去手抄回来细读,后来逃难到徂徕山才得到一部王弼注释的《易经》。当时虽兵荒马乱,许衡始终坚持日读夜思。

人们常说“知书达理”,博览群书的许衡面对诱惑,能够做到严守自律。“许衡不吃无主之梨”的故事就是典型例子。

在盛夏外出时因天气炎热,人们口渴难耐,这时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许多人都纷纷去摘梨吃,但唯独许衡静坐树下不动。有人不解地问他:“何不摘梨解渴?”许衡答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梨树哪有主人!”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难道我们的心也无主了吗?”(要详细了解许衡,可去京东购买《许衡集(上下)/理学丛书》,每本仅50.7元。)

许衡这种面对诱惑,毫不动心的自律行为,受到众人的一致夸奖。他也将这项优秀品德严守了一辈子。他还曾说:“纲常伦理国家一日不可废,如果在上者不履行,我们一般人也要履行。”不仅这么说,他在后来的实际生活中也这样做了。

二.传播儒学,敢于反抗权贵

许衡除了对自己从严要求而外,他还力图通过传道授业,来对汉、蒙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作出些贡献。他看到元世祖忽必烈比较重视汉族文化,乐于重用汉人文臣,就向他宣传要实行儒家的仁政以获得民心,而获得民心的关键,在于实行“汉法”的思想。

许衡一再向元世祖建议要重视农桑,要广兴学校,以“行汉法”作为“立国规模”。他说:“古今立国规模,虽各不同。然其大要,在得民心。而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其他不能用汉法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

正是由于这一“立国规模”的确定,使得中原广大地区的社会秩序得到恢复,生产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安定。对元初的政局稳定、经济生产的恢复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一切应该归功于许衡的政治思想理念。(要详细了解许衡,可去京东购买《许衡集》,每本仅77.04元。)

而忽必烈早有立太学的打算,他于至元八年(1271年),任命许衡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并亲自挑选蒙古子弟交于许衡教育,由于这些蒙古子弟年幼,许衡关爱他们如同对自己的儿子一样,但对于师徒等级关系的严格,就像君臣关系一样。除熟读诗书外,他还演习各种礼仪。这些学生尊师敬业,均知三纲五常为人之道。

当遇到权贵时,许衡经常会站出来奋起反抗,而且不怕丢掉乌纱帽。如至元十年(1273年),因权臣屡次破坏汉法,致使学生们缺粮,许衡便请求辞职返回怀孟故里去了。

又如当许衡受世祖之命,制定朝廷礼仪制度时,他参考历代官制体系,减去了一些临时增设机构和旁设机构,其中涉及到一些权贵的利益,有人劝他不要变更旧制。许衡说:“我所论的是国家的体制,与个人无关。”他的正确建议得到忽必烈的赞同。

再如阿合马任中书平章政事,统领尚书省及六部,权势很大,一些大臣阿谀奉承,但许衡在与阿合马争论时,坚持原则,从不让步。不久,忽必烈又任命阿合马的儿子为枢密佥院官,众人都附合,唯独许衡不同意。

许衡对忽必烈说:“国家大权在于兵、民、财三个方面,如今阿合马掌管民、财,其子又掌管兵权,这不行。”此后许衡随忽必烈到上京时,又列举阿合马专权欺上,损国害民的众多事项,但受到权臣截留,没能上报给忽必烈。许衡因此称病,请求不参与国家机务大事,以示对此事的不满。

三.精研程朱理学、制定新历,受人尊重

许衡注重汉蒙文化交流的同时,还对程朱理学的传播和朱陆合流有较大影响。他除与姚枢、窦默等讲程朱理学,“慨然以道为己任”外。还对程朱理学的研究有其独到之处,提出了“命”、“义”之说。

许衡精研程朱理学而不拘泥,提出了著名的“治生论。”他说:“言为学者,治生最为要务。”许衡是元代儒学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人。元代有人赞扬他说,“继往圣,开来学,功不在文公下。”明代大儒薛瑄则称其为“朱之后一人”。

许衡还精通天文、历算。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以海宇混一,宜协时正日”,故须摒弃沿用已久舛误甚多的金代(大明历)而创制新历。于是,诏命许衡“领太史院事”,全面负责这一工作,并以王恂、郭守敬为副,共同研究制订。

许衡以年届七旬的高龄,辛勤策划、艰苦尝试。创制了简仪、仰仪、圭表、景符等天文仪器,在全国各地修建27所观测台,进行实地观测。最终制订了《授时历》。

许衡用近世截元法代替了上元积年法,并推算出了365.2425日为一年,这个结论,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数字只差26秒,比欧洲著名的《格列高利历》还要早三百年。

元至元十八年三月初二(1281年3月22日),许衡辞世,时年73岁。同年四月二十日下葬于李封村东南。当地人知悉后,无论贵贱长幼皆为之恸哭。四方学者闻讯后都相聚哀哭,更有不远千里奔赴墓前致吊者。大德元年(1297年),元成宗铁穆耳追赠许衡为荣禄大夫、司徒,谥号“文正”。

总之,金末元初理学家、教育家许衡,面对诱惑时能做到自律,在大多数人附和权贵时,他敢于站出来反抗,并且努力传播儒家思想,倡导实行“汉法”,最终为汉、蒙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许衡严守自律原则、敢于反抗权贵的高尚品德,值得我们学习与敬佩;他为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积极贡献的精神,更加值得人们欣赏与称赞。我们应该学习他培养自律的好习惯,对邪恶势力勇于作坚决地斗争,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我国民族大团结、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应有的贡献。

标签: 许衡

更多文章

  • 元代杂剧作家:白朴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朴

    一.出身好,恰逢乱世;父奔忙,受名家教育白朴(1226约1310后)元隩州(今山西河曲旧县)人,原名桓,字仁甫、太素,号兰谷先生。其祖籍为隩州(今山西河曲一带),南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后流落到河北真定(今正定)。至元十七年(1280),又迁居建康(今江苏南京)。白朴出身于一个金朝的官宦世家,他

  • 元代杂剧作家:郑光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郑光祖

    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郑光祖,下面就趣历史小编来介绍介绍郑光祖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创作风格。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官场生活艰难,一生专著杂剧创作郑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字德辉,汉族,是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他早年研习儒学,后来曾补授杭州路为吏。因

  • 明朝内阁首辅:夏原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夏原吉

    明初杰出政治家夏原吉,连续服务五位明朝帝王,他宽厚仁慈,善待百姓。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家境贫苦,刻苦学习成才元至正廿六年(1366年),时值元朝末年,夏原吉出生,为家中长子,此后大弟夏原启、二弟夏原礼相继出生,给这个原来就贫困的家庭加重了负担,家庭开支主要依赖他的父亲教书的薪资

  • 明朝内阁首辅:杨士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士奇

    一.早年生活艰难,凭才华入仕途杨士奇(1366年2月3日-1444年4月2日),男,汉族,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人。他家境贫苦,一岁时丧父,其母改嫁当时任德安同知的罗性,杨士奇于是改姓罗。后来有一次罗家祭祖,年幼的杨士奇自做土像祭祀杨氏祖先,被罗性发现并赞扬

  • 明朝内阁重臣:杨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荣

    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为“明初三杨”的明朝政治家、文学家杨荣,他的一生有多传奇?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杨荣,善于审时度势、办事机智果断,从而获得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及明英宗,四代君王的重用。下面就来说说杨荣不平凡的人生故事。一.年少有才,受成祖重用,尽职尽力杨荣

  • 明朝内阁重臣;李贤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贤

    一.登进士第后入仕,初期不顺但侥幸逃脱李贤生于明成祖永乐六年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1409年1月1日)。他从小学习非常刻苦,于宣德七年(1432年)考中乡试第一名;宣德八年(1433年),又登进士第。从此进入明宣宗朝服务,起初被任为验封司主事,并奉命到河津考察蝗灾。当时的少师杨士奇看重李贤的才华,想

  • 明朝“三元及第”大臣;商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商辂

    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位古代的“高考”状元,明朝中期的名臣商辂,他不仅是一般的状元,而且是乡试、会试、殿试连中三元的“三元及第”,十分厉害。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位不一般的状元还有更加神奇之处:他为人刚正不阿,而且待人还能宽容大度,

  • 东吴名将:全琮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全琮

    全琮(?~249年),字子璜,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桂阳太守全柔之子。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对于全琮来说,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桂阳太守全柔的儿子。对于全琮来说,因为迎娶了孙权的长女,所以全琮在东吴具有比较特殊的地位。并且,全琮参加石亭之战,配合辅国将军陆逊,大败曹魏大司马曹休,迁东安郡

  •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濂

    宋濂,被明太祖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他的人生经历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神童”刻苦学习,弃元主投明君宋濂生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十月十三日 (11月4日),因其母怀孕是在仅满七个月而生的宋

  • 明朝医学家:李时珍的医术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时珍

    回看我国历史上的那些名人,李时珍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名医,是大明王朝的圣医。可以说李时珍将他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医学研究,在对待医术的态度上是极其严谨的。李时珍认为药材的可贵之处是可以治愈,但同时也能害人的。因此他必须仔细的观察和记载,不可有丝毫差池。李时珍也被世人称为&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