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三国曹魏重臣太尉王凌?

如何评价三国曹魏重臣太尉王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500 更新时间:2024/1/22 2:38:25

煮酒论三国、上回说到曹爽在高平陵事件后被司马懿诛灭三族,司马懿也利用这次政变,消除了由曹爽领导的曹氏宗室在朝中的势力,曹氏宗室力量日渐薄弱,司马氏得以完全掌握了权力,控制了曹魏朝政。

曹爽虽然算不上是一个好领导、但俗话说的好,曹操再奸,都有知心朋友,刘备再好,都有死对头,孙权再温柔,两边都是仇,即使曹爽算不上一个好的领导,但也会有一二个支持者,曹爽被司马懿诛杀之后、就有一个站出来、替曹魏与曹爽讨伐司马懿,最终导致司马懿被吓死。

这个人就是王凌,他似乎未在《三国演义》里出现过的三国知名人物,甚至连名字都未被人所提到过。然而王凌在《三国志》这部中国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中却有专门的传留传于世。

王凌是叔父王允为汉朝司徒,就是用貂蝉离间吕布董卓的王司徒、王允诛杀董卓之后。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为董卓报仇,在长安杀了王允的全家。王凌和哥哥王晨当时年龄尚小,翻城墙逃出,跑回太原。

王凌虽然全家被杀,但因为在老家并州(大致等同今山西省)还有一个名士群体,因此王家很快东山再起、并且与河内司马家的司马朗(司马懿大哥)、河东的贾逵等人结为好友、曹操巡察时候,得知他是王允的侄子,委以骁骑将军主薄之职。

曹丕即位,王凌的军事才能开始展现出来、洞口之战,跟从张辽击败吴将吕范,加建武将军,封宜城亭侯。石亭之战,跟从曹休征伐东吴,王凌力挽狂澜,曹休才捡了一条命。

因此魏明帝曹睿死后,曹爽为大将军,执掌朝政大权,为了拉拢王凌,任命他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军事。如此一来,曹魏东南边境的防御大权相当于落到王凌手中,朝野瞩目。高平陵事件后,司马懿诛杀曹爽后,王凌已对司马懿的不臣之心感到不满、作为王允的侄儿,当年目睹到叔叔王允只用一个美人计,一招一女二嫁的伎俩就搞得一代权臣董卓及一朝名将吕布两父子离心离德,面和人不和,最终父子相残,惨绝人寰。这时候当看一花甲的仕途,对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之事,早已司空见惯,因此表面上对归顺司马懿、私下积极与兖州刺史令狐愚谋划力量准备推翻司马懿,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都被王凌成功骗过去,对王凌积极拢络,提升他为太尉,位居三公之首。

但是,当令狐愚病死后、令狐愚的幕僚杨康,向司徒高柔举报揭发王凌和令狐愚的谋反计划。当司马懿知道这件时候,司马懿得知后,表面上很镇定,因此王凌位列三公,没有具体证据,一时难以下手,因此,暗中做布局,派亲信出任兖州刺史,以收集王凌反叛的证据,当然王凌对杨康告密之事毫无所知。

嘉平三年(251年)元月,吴国孙权怕自己死后魏军长驱直入,封锁涂水。王凌终于等到机会,王凌请中央发下统兵的“虎符”以教训吴国为名,希望调动扬州大军发动政变,但这王凌的所作所为早已被人告诉司马懿,因此司马懿当然不会同意。王凌无奈,派心腹杨弘说服新任兖州刺史黄华相约共同举事。但黄华是是司马懿派出的亲信,他说服王凌的心腹杨弘、两个人联名上奏司马懿,告知王凌即将叛变。

司马懿计划成功后、于是亲率中军讨伐,但为了稳住对方,便施展伎俩,先下赦书赦免王凌之罪,写信安慰他,但暗中却急速行军。不久大军突至淮南首府寿春,

王凌发现情况不妙,拿不到虎符的话,本部兵马根本不能和司马懿大军抗衡,自己毫无胜算。为避免寿春百姓遭受战火,亲亲自前往武丘,在司马懿大船前面缚投降,司马懿先是保证不追究王凌,后又食言,逼死王凌。

其实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大将军曹爽被族诛,以至曹魏的宗亲集团和开国元勋之后损失殆尽。司马家族在曹魏帝国的势力到了只手遮天的地步。此时有资本对抗司马家族,就只剩下太尉并假节钺的王凌。王凌一时成为忠心曹魏的士族将领的救命草和独霸朝纲的司马家族的眼中钉。王凌虽对魏国、对曹爽集团都谈不上多深的感情,但对司马懿独霸朝纲很不服气。最终也导致八十岁的王凌自杀,不过晚年最后的一个对手,饮药自尽、司马懿还是很不满足的,把王凌暴尸三日,参与政变者均诛杀三族。楚王曹彪被迫自杀,其亲属都远放平原郡,曹魏后期“淮南三叛”的第一叛就这么落幕了。

当然最戏剧的一幕是,王凌死的这一年六月,司马懿他总是反复做一个噩梦,梦见王凌与贾逵变成恶鬼前来索命,终于在两个月后,七十三岁的司马懿撒手人寰,走完自己阴险罪恶的一生。鬼神之说,固然荒诞不可信,但司马懿临终前,之所以做此噩梦,必然是现实心理的折射,俗语说的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肯定与真实的经历和心路历程有关。因为他在王凌一事,或许做的有点太不仗义,加上王凌一死不久,他就恶病缠身,出于心虚,很可能在心理暗示下,梦见王凌与贾逵索命一幕。

标签: 王凌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明朝后期大臣孙承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承宗

    孙承宗(1563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府高阳县人(今属河北省保定市)。他既是明朝末年的名将,同时又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学者和诗人。他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明清之际的才子钱谦益终生对其敬服有加,并一直也视之以师。在明朝与后金作战连遭败绩、边防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孙承宗代替王在晋成为

  • 元朝妖僧杨琏真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杨琏真迦

    说到这个杨琏真迦估计很多人都不太认识,但是这个对于中国的佛教的发展是起到了负优化作用的,那么又是怎么负优化的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揭秘看看这个真实的杨琏真迦吧,看看历史上真实的杨琏真迦为何被称为是妖僧!1、杨琏真迦简介杨琏真迦,元代恶僧。唐兀(党项)人,吐蕃高僧八思巴帝师弟子,见

  • 宋朝宗室高平郡王赵惟叙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惟叙

    说到这个赵德芳就不得不说他的儿子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也还是很有意思的,有的人很怀疑是不是天生掉下来的,就是来得非常的奇怪,所以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就速度的一起来研究看看吧,期待大家加入哦,简简单单的,轻轻松松的!1、赵惟叙怎么当上皇帝首先要说的是,赵德芳的儿子并没有当上皇帝,他生前最高的职位

  • 北魏宗室乐平王拓跋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拓跋丕

    拓跋丕,明元帝拓跋嗣的第二子,母亲是大慕容夫人,他自幼聪明机智深得父亲喜爱,最后却没能善终。拓跋丕年轻时颇有能力被世人称赞,父亲拓跋嗣也对其欣赏有加。拓跋丕出生年月无记载,只知道他最初是被封为乐平王,官拜车骑大将军,后来还担任了骠骑大将军。拓跋丕不负众望,在被封为乐平王的第十年他带兵出征,攻打下冀

  • 如何评价战国后期齐国末代国君齐王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王建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嬴政终于开启了“灭国模式”,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灭的是韩国,其次是赵、魏、楚。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将王贲追到东北,俘虏燕王喜,燕国灭亡。放眼望去,天下诸侯,仅存齐国和秦国并存,以其嬴政之野心,焉能允许齐国的存在?第二年(公元前221年),秦将王

  • 清朝宗室裕亲王福全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福全

    一个聪明的皇子,一个懂得明哲保身的王爷。福全,顺治帝次子,康熙帝二哥,母为宁悫妃董鄂氏(此董鄂妃,非彼董鄂妃。这位董鄂妃并不受宠,跟另外一位董鄂妃,也就是孝献皇后相比,她就是一个等同于打入冷宫的妃子,如若福全是孝献皇后所生,他恐怕早就是储君了,日后也注定会成为皇帝)。关于福全的事迹,史书记载的并不

  • 明朝废后恭让章皇后胡善祥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胡善祥

    去年大火的古装剧《大明风华》中,邓家佳饰演的胡皇后于孙若薇是亲如手足的姐妹。一个是不择手段、工于心计的形象,另一个是忍辱负重、救国救民的英雄。历史上真实的胡善祥是什么样的?她是如何坐上皇后之位,又是如何被废?恭让章皇后胡善祥,生于建文四年四月初十(1402年5月11日) 。山东省兖州府济宁州人,她

  • 郑成功的爵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郑成功

    延平王,是南明永历帝朱由榔于1655年敕封郑成功的爵位。郑成功曾被朱由榔加封为潮王(亲王等级),但郑成功坚辞不受。延平王爵位共传三世。受封历史延平王是明末清初郑成功的封号。延平位于福建北部,曾是南明的军事指挥中心。郑成功因对明王朝有功,南明永历七年(1653年)晋封为延平王。郑成功死,其长子郑经嗣

  • 北宋开国功臣李继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继勋

    李继勋(916年-977年),大名府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北宋名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后汉末年,李继勋前往邺都(大名府)投奔郭威。后周初年,任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显德元年(954年)三月,李继勋参加高平之战,因功升任殿前都虞候,改虎捷右厢都指挥使,领永州防御使,十月

  • 李鸿章有哪些功绩?李鸿章又有哪些过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鸿章

    如今的国人对于李鸿章是褒贬不一,多数情况下是贬多过褒义。但在国外,他可是被认为是十九世纪世界的三大伟人之一,与美国的格兰特,德国的俾斯麦并列的人物。他这一生功过并驾齐驱,但不得不说单论功的话,中国变革的进步有他带头的一份。但私以为,历史上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是挺难得,说他是卖国贼实在是过于打压了。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