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明朝后期大臣孙承宗?

如何评价明朝后期大臣孙承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930 更新时间:2023/12/13 23:05:49

孙承宗(1563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府高阳县人(今属河北省保定市)。他既是明朝末年的名将,同时又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学者和诗人。他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明清之际的才子钱谦益终生对其敬服有加,并一直也视之以师。

在明朝与后金作战连遭败绩、边防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孙承宗代替王在晋成为蓟辽督师,修筑关宁锦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收复失地四百余里,选拔培养了如马世龙、袁崇焕等一批文武将领,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屯田五千多顷,安置战争难民近百万,逼迫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功勋卓著。

后来,孙承宗遭到魏忠贤的排挤,辞官回乡。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朝大军进攻高阳,孙承宗率领全城百姓及家人守城,城破后自缢而死 。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获追赠太师,谥号“文忠”;清高宗时追谥“忠定”。著有诗集《高阳集》、兵法著作《车营扣答合编》等。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孙承宗这位明朝末年的名将。

首先,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孙承宗中进士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而后转拜中允。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孙承宗以左庶子充当日讲官。因此,孙承宗成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也因此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元年(1621年),孙承宗官升少詹事。同年,后金进攻辽东,沈阳、辽阳先后被攻陷,辽东经略袁应泰自杀。在此背景下,御史方震孺奏请熹宗朱由校以孙承宗代替崔景荣为兵部尚书,主持辽东事务,但明熹宗不想让孙承宗离开讲席,二次上疏都不被同意。天启二年(1622年),孙承宗被提拔为礼部右侍郎,协助管理詹事府。

不久,后金大军进攻广宁,王化贞弃城逃跑,熊廷弼跟他一起进入关内。天启皇帝对东边的战事也很着急,于是任命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朝办事。自此开始,孙承宗开始对抗后金(清朝)。

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孙承宗自请为督师,还让蓟、辽等原来的将领监管各处,见机行事时不必受到其他人的限制。孙承宗用阎鸣泰为辽东巡抚,又用鹿善继、王则古为赞画,并请求从国库带走八十万钱。皇帝朱由校同意后,亲自将孙承宗送出宫门,并赐给孙承宗尚方宝剑、坐蟒等,内阁大臣将孙承宗直接送到崇文门外。对此,在笔者看来,获得皇帝朱由校的充分支持,无疑是孙承宗可以对抗后金(清朝)大军,收复失地的重要原因。

孙承宗坐镇辽东的四年,与天津巡抚李邦华、登莱巡抚袁可立遥相呼应,确保了山海关安然无恙,使明朝有了更多的机会养精蓄锐。不过,此时魏忠贤企图扩大自己的权力,见到孙承宗功劳非常高,想要攀附,于是派刘应坤向孙承宗表明自己的意思。但孙承宗见到刘应坤之后与他一句话也不说,魏忠贤也因此记恨孙承宗。魏忠贤又让党羽李蕃、崔呈秀、徐大化上书诋毁孙承宗。孙承宗于是请求罢官。同年十月,朱由校同意孙承宗辞官,并给孙承宗加特进光禄大夫,儿子世袭中书舍人,又赏赐蟒服、银币等,并派人保护孙承宗回家。而让兵部尚书高第为辽东经略。

《明史·孙承宗传》中记载:(孙)承宗在关四年,前后修复大城九、堡四十五,练兵十一万,立车营十二、水营五、火营二、前锋后劲营八,造甲胄、器械、弓矢、炮石、渠答、卤楯之具合数百万,拓地四百里,开屯五千顷,岁入十五万。后叙宁远功,廕子锦衣世千户。

孙承宗督师辽东四年,前后修复九座大城,四十五座堡垒,招练兵马十一万。更为关键的是,孙承宗收复了400多里的失地,这自然遏制了后金(清朝)的扩张步伐,给了明朝更多的喘息之机。

崇祯元年(1628年),明熹宗朱由校驾崩,其弟明思宗朱由检即位,王在晋得以入朝为兵部尚书。王在晋对孙承宗痛恨不已,极力诋毁孙承宗以及马世龙,阻拦孙承宗的出仕。不过,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显然还是可以明辨是非的。对于孙承宗的能力和功绩,朱由检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这成为孙承宗可以复出的重要原因。况且,后金(清朝)大军的步步紧逼,也确实需要孙承宗前去应对。

崇祯三年(1630年),清军占据遵化、永平、迁安,又分兵攻取抚宁,抚宁是祖可法在守,清军攻取不下,又转攻山海关,又攻不下,于是清军又攻抚宁及昌黎,可还是攻不下。而孙承宗抚慰溃军,祖大寿等重归于麾下,又有马世龙及四方援军,从而护卫明朝都城。同年五月,祖大寿、尤世禄等攻克滦州,王维城等攻克迁安,孙承宗占据永平,谢尚政攻克遵化,皇太极率领的大军溃败而走。

皇帝朱由检于是加封孙承宗为太傅,再赐蟒服、金币等。由此,对于孙承宗来说,击退皇太极率领的大军,成功护卫了明朝都城,自然是立下大功一件。与此相对应的是,袁崇焕则因为后金大军袭扰明朝都城,擅自杀掉毛文龙等原因,所以被崇祯皇帝下令斩杀。

最后,崇祯四年(1631年)七月,因先前高第尽撤宁锦防线,右屯、大凌河等城被毁,孙承宗派人对其进行重新修筑,但不久之后清军却突然来围攻。孙承宗赶赴锦州,派遣吴襄、宋伟前往救援,而辽东巡抚邱禾嘉多次改变出师的日期,导致吴襄、宋伟在长山被后金大败。同年十月,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投降后金,大凌河刚被修好就被损毁。而这,自然导致孙承宗也受到了牵连。

不久之后,孙承宗于是以病请辞。而后孙承宗在高阳城回乡居住。公元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朝大军大举进攻,十一月,清军进攻高阳。赋闲在家的孙承宗率全城军民守城,城破被擒,自缢而死(《初学集》、《明史》及民国版《高阳县志》等均持此说)。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战死,孙家百余人遇难,孙承宗时年七十六岁。

崇祯皇帝朱由检闻讯后哀伤悲叹,命有关官员从优抚恤。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孙承宗面对清朝大军,誓死不降,这无疑是令人钦佩的。对于孙承宗的这一行为,自然获得了后人的高度评价和赞赏。弘光元年(1644年)九月十三日,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追赠孙承宗太师,谥号“文忠”。 清朝乾隆年间,撰《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追谥孙承宗“忠定”。

标签: 孙承宗

更多文章

  • 元朝妖僧杨琏真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杨琏真迦

    说到这个杨琏真迦估计很多人都不太认识,但是这个对于中国的佛教的发展是起到了负优化作用的,那么又是怎么负优化的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揭秘看看这个真实的杨琏真迦吧,看看历史上真实的杨琏真迦为何被称为是妖僧!1、杨琏真迦简介杨琏真迦,元代恶僧。唐兀(党项)人,吐蕃高僧八思巴帝师弟子,见

  • 宋朝宗室高平郡王赵惟叙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惟叙

    说到这个赵德芳就不得不说他的儿子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也还是很有意思的,有的人很怀疑是不是天生掉下来的,就是来得非常的奇怪,所以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就速度的一起来研究看看吧,期待大家加入哦,简简单单的,轻轻松松的!1、赵惟叙怎么当上皇帝首先要说的是,赵德芳的儿子并没有当上皇帝,他生前最高的职位

  • 北魏宗室乐平王拓跋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拓跋丕

    拓跋丕,明元帝拓跋嗣的第二子,母亲是大慕容夫人,他自幼聪明机智深得父亲喜爱,最后却没能善终。拓跋丕年轻时颇有能力被世人称赞,父亲拓跋嗣也对其欣赏有加。拓跋丕出生年月无记载,只知道他最初是被封为乐平王,官拜车骑大将军,后来还担任了骠骑大将军。拓跋丕不负众望,在被封为乐平王的第十年他带兵出征,攻打下冀

  • 如何评价战国后期齐国末代国君齐王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王建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嬴政终于开启了“灭国模式”,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灭的是韩国,其次是赵、魏、楚。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将王贲追到东北,俘虏燕王喜,燕国灭亡。放眼望去,天下诸侯,仅存齐国和秦国并存,以其嬴政之野心,焉能允许齐国的存在?第二年(公元前221年),秦将王

  • 清朝宗室裕亲王福全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福全

    一个聪明的皇子,一个懂得明哲保身的王爷。福全,顺治帝次子,康熙帝二哥,母为宁悫妃董鄂氏(此董鄂妃,非彼董鄂妃。这位董鄂妃并不受宠,跟另外一位董鄂妃,也就是孝献皇后相比,她就是一个等同于打入冷宫的妃子,如若福全是孝献皇后所生,他恐怕早就是储君了,日后也注定会成为皇帝)。关于福全的事迹,史书记载的并不

  • 明朝废后恭让章皇后胡善祥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胡善祥

    去年大火的古装剧《大明风华》中,邓家佳饰演的胡皇后于孙若薇是亲如手足的姐妹。一个是不择手段、工于心计的形象,另一个是忍辱负重、救国救民的英雄。历史上真实的胡善祥是什么样的?她是如何坐上皇后之位,又是如何被废?恭让章皇后胡善祥,生于建文四年四月初十(1402年5月11日) 。山东省兖州府济宁州人,她

  • 郑成功的爵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郑成功

    延平王,是南明永历帝朱由榔于1655年敕封郑成功的爵位。郑成功曾被朱由榔加封为潮王(亲王等级),但郑成功坚辞不受。延平王爵位共传三世。受封历史延平王是明末清初郑成功的封号。延平位于福建北部,曾是南明的军事指挥中心。郑成功因对明王朝有功,南明永历七年(1653年)晋封为延平王。郑成功死,其长子郑经嗣

  • 北宋开国功臣李继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继勋

    李继勋(916年-977年),大名府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北宋名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后汉末年,李继勋前往邺都(大名府)投奔郭威。后周初年,任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显德元年(954年)三月,李继勋参加高平之战,因功升任殿前都虞候,改虎捷右厢都指挥使,领永州防御使,十月

  • 李鸿章有哪些功绩?李鸿章又有哪些过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鸿章

    如今的国人对于李鸿章是褒贬不一,多数情况下是贬多过褒义。但在国外,他可是被认为是十九世纪世界的三大伟人之一,与美国的格兰特,德国的俾斯麦并列的人物。他这一生功过并驾齐驱,但不得不说单论功的话,中国变革的进步有他带头的一份。但私以为,历史上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是挺难得,说他是卖国贼实在是过于打压了。但要

  • 汉末大臣王允是什么人?王允是奸臣还是王佐之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允

    公元192年,大汉天子刘协大病初愈,朝廷百官便在未央宫前集合为天子庆祝,而当权倾朝野的董卓大摇大摆地出现在宫门外时,却忽然遭到李肃等人的袭杀,其义子吕布更是手捧圣旨,高呼:"奉旨杀贼!"遂诛董卓,夷其三族。联合各路诛董人士,策反吕布,巧布陷阱,王允无愧为诛董首功之臣!天子很快下圣旨,封王允为尚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