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鸿章有哪些功绩?李鸿章又有哪些过失?

李鸿章有哪些功绩?李鸿章又有哪些过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720 更新时间:2024/1/11 1:20:03

如今的国人对于鸿章是褒贬不一,多数情况下是贬多过褒义。但在国外,他可是被认为是十九世纪世界的三大伟人之一,与美国的格兰特,德国的俾斯麦并列的人物。他这一生功过并驾齐驱,但不得不说单论功的话,中国变革的进步有他带头的一份。

但私以为,历史上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是挺难得,说他是卖国贼实在是过于打压了。但要说他是个好人,也不客观。这个人的一生有功有过,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纯粹的恶人,但是在晚清,他却是一个难得能够务实的臣子。我们先来看他的功过。

李鸿章之功

1.作为个淮军的创始人和统帅,收复苏浙之地,剿灭穷奢极欲的太平天国。后又代替师傅曾国藩,镇压捻军,收复北方疆土。而他也自此之后,就成为了晚清时期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并自此参与进了清朝的外交军事等事务之中。

2.洋务运动,李鸿章办洋务。时间最长,涉及最广,声势最大,主持最得力。他和他手下的淮系,以“官督商办”的模式开创了一系列的民用企业。广设军火局,如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等。

又在中国各地铺设铁路电报等等,无疑是加快了中国工业转型的脚步,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且他还支持建设新学堂,支持官派留学生。后又建设北洋水师,促进了军事现代化。

可以说后来的战场上,能够用上自制的洋枪洋炮,以及大批的留学生回国支援,李鸿章可领走一半的功劳。但最后他还是失败了,这也证实了朝体制下被束缚的洋务运动是不可能使得中国真正富强的。

3.外交,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两个外交官之一,被称为“东方的俾斯麦”。以至于列强只认李鸿章,他让晚清在列强的虎视眈眈之中保住了一个国家最基本的主权,避免了被彻底瓜分的局面。

甚至在《马关条约》的签订之中,72岁的李鸿章还挨了一枪子弹,替清政府省下了近一亿两白银。同时他回去之后就像帝王上奏,指出了“未来中国第一大敌”为日本。只不过这被当时的皇室忽略了,因为这时候的皇室还将日本看做是以前的那个属国。

李鸿章之过

1.洋务运动敛财无数,贪污数千两白银。无风不起浪,自中堂死后其后人的生活便可以明确看出,数字也许有所夸大,但贪污数量也绝对不小。对自己的淮系直属也过于纵容,导致上下的贪污现象严重。后来甲午战争中将士不听命令,海军北洋水师偷卖装备赚钱,都是李鸿章纵容之过。

2.提出放弃新疆这百万平方公里的资源,实属于短视之举。

小结

至于一些什么收受俄国贿赂,中法战争股不败而败等等传言,都是被史学界认为无稽之谈的东西。这里就不拿出来讲了,当然,也许中还有什么遗漏之处没有讲到。但自总体看,李鸿章对于中国的贡献是功大于过的。

这么说吧,李鸿章但凡当初再上一点心,不贪污。清政府也不至于被一个日本欺负成这样,国家也不会沦落。而他但凡不上心,清政府的统治就会更加的摇摇欲坠。综上所述,就想李鸿章自己评价自己的一样,不过是大清的一个“裱糊匠”而已。

标签: 李鸿章

更多文章

  • 汉末大臣王允是什么人?王允是奸臣还是王佐之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允

    公元192年,大汉天子刘协大病初愈,朝廷百官便在未央宫前集合为天子庆祝,而当权倾朝野的董卓大摇大摆地出现在宫门外时,却忽然遭到李肃等人的袭杀,其义子吕布更是手捧圣旨,高呼:"奉旨杀贼!"遂诛董卓,夷其三族。联合各路诛董人士,策反吕布,巧布陷阱,王允无愧为诛董首功之臣!天子很快下圣旨,封王允为尚书事

  • 战国时期赵国赵悼倡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悼倡后

    《大秦赋》热播以来,饱受争议,其中两个女角色戏份较多,一位是嬴政之母赵姬,另一位是赵偃之妻倡后。这两位角色有许多相似之处,第一,她们都出自邯郸,地位都很低下。第二,她们都曾是王后,后来成为太后。第三,她们都曾祸乱宫闱,载于史册。因为赵姬的缘故,秦国发生了嫪毐之乱。因为倡后的原因,导致赵国灭国。历史

  • 三国东吴皇后潘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潘淑

    她是吴大帝孙权的皇后,是吴少帝孙亮的母亲,也是一个从小小婢女逆袭成皇后的奇女子,她究竟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位奇女子便是潘淑潘皇后。潘淑的出身并不高,她父亲只是一名小吏,且早年因违反法律被处死了,于是潘淑和姐姐被发配到宫中的织布工房为婢女。在没进宫之前,潘淑便是远近闻名的美

  • 西汉大臣石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石奋

    虽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在古代,想要跻身万里挑一的将相之列,必须得有独到之处:要么能力超群、能文或能武;要么情商极高、精于钻营。不过在特定的时期,总会产生特殊的个例。比如在《汉书·万石卫直周张传》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位奇人:西汉石奋。这位仁兄连同他的四个儿子

  • 战国时期燕国国君燕昭王姬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燕昭王

    燕昭王姬职,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位君王,也是战国时期燕国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一代雄主。在他在位期间,燕国以弱胜强,攻占齐国七十余城,几乎使得齐国亡国,因而被世人列为“战国四雄主”之一,被冠上了“执君”的头衔。可是,对于这位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君王,又有几人

  • 战国时期韩国国君韩桓惠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桓惠王

    正所谓“亡六国者六国也”,在孙皓晖老师的《大秦帝国》一书中,曾以一句“术治亡韩,失才亡魏,乱政亡赵,分治亡楚,迂政亡燕,偏安亡齐”将山东六国覆亡的原因一笔点破。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因“术治”而强,又因“术治而亡&rd

  • 唯一五废六立的皇后羊献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羊献容

    羊献容(?-322年),泰山郡南城县(今山东省新泰市)人,尚书右仆射羊瑾孙女,尚书右仆射羊玄之之女 。太安二年(303年),晋惠帝司马衷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在他上台后,他的第一位皇后贾南风逐渐掌握朝政大权后大肆残害西晋皇族,引发西晋皇族反抗,太安二年(303年),八王之乱由此开始。永康元年(3

  • 清朝宗室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杰书

    清朝时期,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等,其中,亲王爵位最高。在整个清朝,有6个人被称为“清代六大亲王”,他们分别是努尔哈赤时期的代善(礼亲王),皇太极时期的多尔衮(睿亲王),顺治时期的岳乐(安亲王),康熙时期的杰书(康亲王),雍正时期的胤祥(怡亲王),晚晴时期的奕(恭亲王)。

  • 三国东吴大臣张纮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纮

    张纮的名气,在小说里,没有张昭大,岁数却比他大。张昭生于公元156年,张纮生于153年。仔细比较历史上的二张,有一个惊奇的发现,年龄相仿的二张,其实张纮的名气比张昭大。这有什么证据呢?证据1,张昭曾被举为孝廉,但他没有的接受。张纮曾被举为茂才。孝廉,是郡推举的,茂才是州推举的。州比郡大得多,因此,

  • 三国孙权宠妃步练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步练师

    步练师[1](?-238年),女,临淮郡淮阴县(今江苏省淮安市)人。三国时期历史人物,吴大帝孙权的宠妃,丞相步骘的族人[2]。早年嫁给吴王孙权,生有二女全公主和朱公主。孙权称帝即位,授夫人,享受皇后礼节待遇。赤乌元年(238年),步练师去世,追封皇后,陪葬于蒋陵,开启皇帝追封妃妾为后的最初案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