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末后唐名将李存孝生平介绍及评价

唐末后唐名将李存孝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128 更新时间:2024/1/19 19:23:57

晚唐河朔诸侯联手抵御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时,李克用的养子李存孝也加入了其中。

李存孝,本名安敬思,本是被李克用趁乱掳掠的众多少年之一,后被李克用收为养子。长大后,善于骑射,勇冠三军,经常率前锋军作战,腰里别着弓,大腿上带着槊,手持铁挝冲锋陷阵,平时牵着两匹马,只要马累了,就在阵中当场换马,有万夫不当之勇;在讨伐黄巢农民军的战斗中战无不克,屡建战功。

在后来的军阀混战中,龙纪元年(889年),李克用讨伐东昭义节度使孟方立。孟方立治下三州,除了治所邢州以外,其余两州洺州和磁州都是被李存孝拿下的,李存孝还在琉璃陂打败了孟方立,活捉两员主将,最终导致孟方立窘迫自杀。其堂弟孟迁火线继任,在李存孝的攻势下,第二年就投降了。

这一年是大顺元年(890年),唐昭宗在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等众多与李克用结怨的节度使们的撺掇下,宣布李克用为叛臣,兴兵征讨。当时昭义军也发生了兵变,李克用新任命的节度使也是他的弟弟李克恭被杀。唐昭宗赶紧命副招讨使也就是朝廷讨伐河东军的副帅孙揆为昭义节度使,接管昭义军。

孙揆觉得自己堂堂朝廷命官,应该光明正大威风八面地赴任。

于是,他遇到了李存孝。

论人数,李存孝不过三百骑兵,而孙揆的护送人员足有三千,都是宣武军友情赞助的士兵。

但是,论战斗力……

孙揆被俘。宣武军撤出了昭义军治所潞州。

李存孝先后拿下昭义军两个治所,李克用论功行赏,任命他为……汾州刺史。孩子你还年轻,昭义军节度使就让老前辈康君立去当吧。

老子的赏罚分明,李存孝十分感动,感动得连续好几天没吃饭。只是眼下还不是和老子怄气的时候,因为朝廷的讨伐大军就要来了。

然而,朝廷副帅孙揆宁死不屈的节操不能当饭吃,主帅宰相张濬也只是个空谈之辈,他带来的朝廷军队只是初生牛犊,藩镇军虽然有战斗经验,却是各怀鬼胎的乌合之众。

所以两军交战的结果,也就没什么意外,李存孝刷了数万人头,把张濬按在晋州打。围着晋州打了三天,他突然有了觉悟:就算我攻破了城池,俘虏了宰相,杀了皇帝的军队,除了坐实叛臣恶名招致舆论攻击以外又有什么好处?不如做个人情,得饶人处且饶人。

大顺二年(891年),因为讨伐战一败涂地,唐昭宗只能承认李克用是好人,恢复李克用的待遇。同年,因为邢州节度使安知建叛逃,李克用任李存孝为邢州节度使。

这似乎可以算是对李存孝的补偿?

给多也好,给少也好,李存孝的一切总归都是李克用给的。

他本应该成为李克用逐鹿天下的强力外挂,可是……

放阴招的兄弟

景福元年(892年),成德军节度使王镕、卢龙节度使李匡威合兵十余万攻打李克用治下的山,李克用命李存孝相救,不利,又派另一养子李存信协助。

给李存孝多配一个帮手,看起来是很贴心的细节。在传说中的“十三太保”中,李存孝排最后,李存信排第四,二人搭配,颇有哥哥提携弟弟的画风。

但是,打虎亲兄弟、人多力量大的道理需要建立在不发生内讧的基础上,不然1+1不但不等于2,甚至还可能等于负数。

李存信嫉妒李存孝的战功很久了,李存孝也嫉妒李存信在李克用面前说话管用。所以,李存孝想发挥长处,立下战功,与李存信争宠,因而建议李克用灭了王镕算数;而李存信也利用自己的长处向李克用进言,总之不给李存孝这样的机会。

由于李存孝和李存信互不合作,李克用只能另外派将,虽然总算还是打赢了,但不满的种子也就埋下了。

李存信趁机火上浇油,说李存孝心坏了,避敌不战。

李克用从来不是什么好相处的大善人,李存孝闻讯,当然也担心老子的刀落在自己头上,于是心一横,反了!

说反就反,他迅速和李克用的敌人们取得了联系,如朱全忠、王镕,还有唐昭宗。李存孝并不像传说中那样百战百胜,他人生第一次战败就是文德元年(888年)拜朱全忠所赐,当时带队的正是被他认为抢了自己节度使一职的康君立。事实上康君立也在十三太保中有一席之地,排第十二,正在李存孝之前,平时又总帮李存信说话。

十三太保只是传说,这十三个人甚至都没有同时在世过,他们之间不仅没有血缘,更谈不上所谓的兄弟关系。

虽然唐昭宗被迫承认李克用是好人,但他上表表示愿意以治下三州归顺朝廷,唐昭宗也没有拒绝的理由。李存孝还说,如果朝廷要讨伐李克用,他也愿意出力。

就这样,李存孝从李克用的超级外挂顺利转型为头号逆子!

靠不住的队友

李存孝也许不怕讨伐李克用,可唐昭宗是真的怕了,没有同意讨伐李克用的事,只是让王镕以后罩着李存孝。

景福二年(893年),李克用攻打邢州,要清理门户。王镕派牙将王藏海带信劝和,李克用大怒,斩杀王藏海,在平山打败了王镕的军队。朱全忠因为正在攻打徐州感化军节度使时溥,对王镕的求救也只能报以声援。

所以,能帮王镕的只有李存孝和李匡威。如今已经改换门庭的李存孝不仅发了兵,甚至去王镕的治所镇州与他商讨军机!

这一次最终打败李克用的是李匡威。然而也因为这次出征,李匡威被弟弟李匡筹取代,只得寄居成德军,最后因萌生异心死于非命,而李匡筹又以报仇为名攻打王镕。

在李匡筹和李克用的夹击下,王镕支撑不住,只能向李克用求和,说再也不帮李存孝了,我还帮您收拾他。

于是李克用和王镕合兵三万,来到邢州东南的任县看望李存孝。同行的还有在邢州龙冈县琉璃陂驻扎的李存信。

琉璃陂,对李存孝来说真是个熟悉的地点。他趁夜袭击了李存信的营寨,俘虏了奉诚军使孙考老,却没能手刃那个离间自己的小人。

李存信当然不可怕,可怕的是李克用,他已经亲自上门,挖沟围城了。

李存孝当然也不愿意坐以待毙,李克用挖一点,他就出来破坏一点。

这时候,当初被李存孝俘虏过的东昭义军旧将袁奉韬出来坏事了:

您怕的不就是晋王吗?等他完成围城,自然会走的。他走了,其他人是您的对手吗?

晋王,就是李克用。

李存孝竟然信了这位手下败将的邪……最后当然是被彻底围困,坐吃山空。

徒劳的请罪

乾宁元年(894年),李存孝山穷水尽,登城哭诉:我哪里想背弃老爹啊,都是李存信害的我啊!

李克用派妻子刘夫人入城,带着李存孝出来请罪。

李存孝叩头大哭,说话的内容当然是继续甩锅李存信。可是,他捅出来的篓子,他需要解释的问题,已经不是甩锅那么简单就能解释的了。

显然,在接受王镕的归顺时,李克用已经在王镕家看过了一些材料。于是他质问:

你给朱全忠、王镕写信,在信里说了我那么多坏话,这些也是李存信害你做的?

于是把李存孝押回河东军治所太原,公审处刑,判了个车裂,俗称五马分尸。

据说这时候,他还想留李存孝一条生路,不然在邢州就地正法还能节约一笔人工费。无奈诸将都没有领会他的良苦用心,竟然连一个求情的也没有。

无奈之下,李克用只能宣布立即执行。传说由于李存孝天生神力,如此惨绝人寰的处刑方式还费了好大劲才执行完毕,甚至一说连李存孝自己也受不了了,亲自指点行刑人李存信看在兄弟情分上给自己一个痛快。

后记

其实要说李存孝在军中一个朋友也没有也是过了,他有个朋友叫薛阿檀。可薛阿檀的人缘也和李存孝差不多,在李存孝叛变后也还有来往,这时候担心祸及自己都来不及,李存孝一死,他也就畏罪自杀了。

杀人不过一时爽,此后李克用每次和诸将喝酒、赌博时,总谈到李存孝,一谈,就泪流不止,甚至还为此迁怒康君立,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康君立下去陪李存孝作伴了。

然而最直接的问题制造者李存信却始终毫发无损。

史学家们说,因为杀了李存孝,李克用失去大将(这里可以加上薛阿檀和康君立吧),开始衰微,朱全忠才能独大。

如果李存孝还在,可以想象以后李克用的军事行动会顺利很多,一些大将也不一定会阵亡,蝴蝶效应一起,甚至也许未来后唐的兴教门之变都有可能避免。

但是,事实上,对李克用来说,除非在李存孝叛变前制止他,一旦叛变已成事实,杀完了再痛惜,才是最好的。

从大局来看,没有给李存孝求情的诸将也未必错了。

这和东汉初年刘秀处决叛将邓奉、同时代人朱全忠处决大将朱珍是一个道理:

如果连犯了这样的错误,只要有人求情都能活下来,那么以后人人都效仿造个反杀个同事,老大们还怎么带队?

标签: 李存孝

更多文章

  • 唐末后唐名将李存进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存进

    一,收为义子李存进本名孙重进,代郡振武县人,为岚州刺史汤群部将。李克用攻克朔州,将其俘获,收为义子。中和元年(881年),唐朝赦免李克用之罪,任命李克用为雁门节度使,命其率军讨伐黄巢。李存进随他征讨黄巢,任义儿军使。二,屡立战功乾宁二年(895年),李克用女婿王珂与堂弟王珙争夺河中节度使。李克用派李

  • 唐末后唐名将李嗣昭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嗣昭

    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十三太保这个名号,但是大家知道十三太保分别指的是谁吗?其实十三太保是五代十国割据一方的军阀李翼圣(李克用)的十三个儿子。这是三个儿子大部分都是养子,没有几个是李翼圣亲生的,今我们主要来聊一聊十三太保的第二位,韩进通(李嗣昭)的故事。李嗣昭,原名韩进通。韩进通是李翼圣弟弟的养子,生

  • 东汉后期名臣朱儁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儁

    朱公伟(朱儁)出身贫寒,后举孝廉入仕,随后因平定黄巾军有功,被朝廷受封河南太守,随后又加封为光禄大夫。中平六年,董仲颖(董卓)收到何进的诏令回到洛阳,便趁机掌控了政权,当时董仲颖想要增加自己的声望,于是就大肆拉拢朝中重臣,而朱公伟则是董仲颖有点犹豫。当时朱公伟已经是光禄大夫,手握重兵,董仲颖既想要拉

  • 东汉开国名将寇恂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寇恂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当初他当郡里的功曹(工作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太守耿况很器重他。王莽失败,更始帝即位,派遣使者到各处劝降,说:“先投降的就恢复他的爵位。”寇恂随着耿况在边界上迎接更始帝的使者。耿况上缴自己的印绶,使者接受,一晚都没有归还的意思。寇恂带着士兵去见使者,请

  • 明末兵部尚书孙承宗生平简介 孙承宗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承宗

    明朝末年,全国形势岌岌可危,能用的将才已然不多,而孙承宗便是其中一位非常重要的将领。孙承宗忠诚爱国,文武双全,既是一位诗人、教育家又是出色的战略家。孙承宗曾帮助明朝收复失地四百余里,抵抗皇太极的进攻,立有诸多战功,但后来孙承宗却遭到崇祯帝的弃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准备为大家讲讲孙承宗的生平事迹

  • 清末海军名将丁汝昌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丁汝昌

    丁汝昌(1836.11.181895.2.12),原名丁先达,字禹亭,号次章,安徽庐江县石头镇人。清朝晚期将领,官至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早年曾参加太平军,随队归顺湘军。不久,隶属李鸿章淮军,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官至记名提督。光绪五年(1879年),李鸿章调入北洋水师。光绪七年(1881年),

  • 刘娥为什么会被称为北宋时期的“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娥

    提到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武则天。武则天是历史唯一一个真正称帝的”女皇“,在武则天67岁的时候,为了满足自己的皇帝梦,武则天把亲生儿子李旦赶下了台,如愿以偿的登上了皇帝宝座。在武则天之后,唐朝又出现了一个韦皇后,韦皇后也想要学习武则

  • 明朝末代皇后周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皇后

    说起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大家都会想到是崇祯皇帝。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有志拯救国家,但是当时的明朝经历了黑暗和腐败的统治后,已经是强弩之末,可以说,他也很无奈。崇祯皇帝不是一个昏君,也算不是一个庸君,而是一位时运不济的皇帝。而他的皇后周皇后一样也是非常有骨气的一位皇后。周氏年幼时就操持家务。京城名

  • 明朝肃孝杭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杭皇后

    肃孝杭皇后,她是明代宗朱祁钰的第二任皇后,生育了朱祁钰唯一的儿子朱见济。有子傍身,继任皇后,杭皇后的一生看似风光,实则是一场悲剧。因为她生前并不受宠,死后也没能得到安宁。而要了解杭皇后不幸的人生,还要从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说起。代宗临危受命,杭氏被封贵妃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一意孤行亲征瓦剌,他期望自

  • 明朝辽东名将李成梁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成梁

    明朝万历年间,宰相张居正对外政策上实行是东怀西治的国防战略,而执行者这个伟大战略的分别是两名著名将领:抗倭名将戚继光和辽东总兵李成梁。戚继光为后人所熟知,在历史教科书上,经常被提及,被称为民族英雄,而李成梁哪?确不被大家所熟知。明史记载李成梁的高祖李英从朝鲜半岛迁居到铁岭,(详见朝鲜陇西李氏)。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