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叔孙通

如何评价叔孙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349 更新时间:2023/12/7 20:48:21

如今的职场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于对所在公司、薪金、环境等感到不满,常常选择频繁跳槽,成为一名“跳跳族”。然而,“跳跳族”虽然是一个新词汇,属于新新人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末汉初,就出现了一位频繁跳槽的人物,堪称“跳跳族”的鼻祖,这个人名叫叔孙通

叔孙通是山东人,因为他精通儒术,被秦朝召进朝廷,作了一名待诏博士。但儒学在秦朝有点不受待见,于是,叔孙通一直没有得到提拔,在这个职位上不疼不痒做了几年。

秦二世时,社会动荡不安,陈胜吴广在山东揭竿而起。消息传到了秦二世耳朵里,他立即召集身边所有的博士(大臣),希望听听他们的看法。没料到这些博士们直言不讳,全都表示:“万岁,天下都是皇上的臣民,现在却要谋反,这是死罪,陛下一定要火速派兵镇压!”

讳疾忌医的秦二世听了很不高兴,脸色骤变,朝堂之上一片紧张气氛。二世又问到叔孙通。叔孙通太了解自己的老板了,就安慰道:“皇帝,您统治得这么英明,法律又非常完备,老百姓安居乐业,哪有敢反的人?这群人不过是鸡鸣狗盗之类,不足挂齿,让郡里的守尉把他们逮捕就行了,不用担忧!”二世听了叔孙通的安慰非常受用,心情舒畅,立即厚赏叔孙通,并拜他为博士。

然而,当上博士升了官的叔孙通已经看清了当时的情势,秦朝必不能长久,于是悄悄地卷起铺盖走人,回到了老家薛县。此时的薛县已被项梁攻克,叔孙通顺便跳槽到项梁这里。但是不久,老板项梁打仗失败被杀,叔孙通再跳槽到楚怀王手下。待楚怀王被封“义帝”迁往长沙后,叔孙通又一次跳槽到项羽“公司”。项羽跟刘邦交战,难分胜负。当刘邦攻入彭城时,叔孙通看准形势,又毅然跳槽到刘邦军中。忽一时,旧老板项羽占据上风,打得刘邦毫无招架之力,刘邦只得向西逃去,这次,叔孙通不跳了,选择紧紧跟随刘邦,一同西去。

几经周折,老板终于升级当上皇帝,叔孙通也终于跳槽到心仪的“公司”。在这个合适的环境里,叔孙通有了实现抱负、施展才能的机会。

汉高祖五年,刘邦已经完成统一大业。叔孙通发现,老板对现行的礼法不太满意、有些忧虑,他适时地向皇帝进言,儒生虽然不能为您攻破城池,但是可以帮您守天下,皇上请允许我找些儒生,为您制定一套朝廷上使用的礼仪。刘邦欣然同意。叔孙通便召集自己的弟子,又在曲阜找来些儒生,着手制订一套朝见的礼仪。

汉高祖七年,长乐宫建成,各地诸侯和朝廷里的大臣们都来参加朝会。叔孙通制订的礼仪首次使用。整个仪式威严庄重,刘邦在仪式中第一次体验到了做皇帝的尊贵,满足了虚荣心,解除了烦恼,龙颜大悦,提拔叔孙通作了太常,并赐黄金五百斤。不久,叔孙通又被擢升为太子太傅,一路高升。

在劝阻汉高祖废嫡立少的问题上,叔孙通展现出他的浩然正气。他讲事实,摆道理,引经据典,历数因太子废立引起动荡的典故,指出秦朝灭亡就在于没早立扶苏,他告诉刘邦,太子为天下之本,不可动摇,甚至不惜以死来进谏皇上,言辞激烈,听得高祖连声道,换太子只是我说笑而已,我听你的,听你的。在面对关乎社稷的大事上,叔孙通毫无谄媚之态,丝毫不迎合老板的喜好,义正辞严地进谏,对自己老板是抱以如何真诚炽热的情怀啊!

叔孙通前后供职六个“公司”,绝对跳跳一族。可是,叔孙通频繁跳槽绝不是一时兴起,也并非追名逐利,而是经过仔细观察,机敏地捕捉到外界出现的细微转机,在秦末汉初纷纭扰攘的政治舞台,小心生存,谋求更好的发展,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作为“跳跳族”的他,不过是迂回委曲中明哲保身、伺机而动,其中暗含的则是他的执着与忍耐。司马迁就称赞叔孙通因时而变,为大义而不拘小节。

标签: 叔孙通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清朝辅政大臣鳌拜?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鳌拜

    鳌拜,瓜尔佳氏(全名为:瓜尔佳·鳌拜),满洲镶黄旗人。鳌拜出身将门,他的伯父是满清开国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与当时绝大多数满人子弟一样,鳌拜十几岁便投身行伍。他曾跟随清太宗皇太极出征察哈尔部、朝鲜,多次建功。鳌拜真正崭露头角是在崇德二年(1637年)的“皮岛之战&rdquo

  • 如何评价春秋刺客豫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豫让

    当那把锋利尖锐的短剑抹向脖颈的时候,他看了这个世界最后一眼那是一个芦花飞扬、秋意正浓的季节,这是他出生三十多年来第一次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丽,他心里蓦然升起了一丝留恋和牵挂。他,豫让,不同人对他做出了不同的结论,心胸局促的范氏和中山氏认为他不过是一个普通客卿,而慧眼识才的智伯却把他奉为国士敬重有加,当

  • 西汉功臣九江王英布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英布

    英布是秦末汉初之际一位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他早年因触犯秦律被判处黥刑(英布因此又称“黥布”),流放至骊山当刑徒。后来参加农民起义,并在反秦斗争中逐渐脱颖而出,成为项羽手下的得力干将。秦朝灭亡后,项羽在关中分封诸侯,英布因战功卓著被册封为九江王,统治九江、庐江二郡。从骊山刑徒

  • 如何评价辽朝汉族大臣韩德让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韩德让

    近日,古装电视剧《燕云台》热播让许多观众对辽国和契丹族的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夜读史书就借这个话题与大家聊聊身为汉人的韩德让为什么能跻身于辽国顶级贵族圈,与那些王公宗室子弟平起平坐。韩德让在辽国是位“官三代”,因此要说到韩家的辉煌史,自然要先从他的祖父韩知古开始说起。韩知

  • 如何评价西晋权臣贾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贾充

    贾充,字公闾,父亲是三国曹魏的重臣豫州刺史、阳里亭侯贾逵。贾逵晚年得子,很是高兴。有人说这个小孩将来会有光大门楣的大作为,所谓“充闾之庆”。于是望子成龙的贾逵为儿子取名充,字公闾。贾充出生于官宦之家,含着金钥匙出生。尚未成年他父亲去世,继承爵位成为阳里亭侯,守丧时就以孝顺闻

  • 战国时期学者曾申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曾申

    鬼谷子作为教育界神秘大咖的代表,总是让人想要对其讳莫如深的背景与深藏不漏的实力去窥探一二。无论是正史《战国策》中载的那两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得意弟子苏秦、张仪,还是野史《孙庞演义》中智谋过人、用兵如神的弟子孙膑、庞涓,都让人不得不对这位牛人交口称赞。但是,作为一位与鬼谷子同时代的名士,曾申的实力

  • 如何评价明朝草包将军李景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景隆

    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话用在李景隆身上正合适。李景隆是一个镶了金边的绣花枕头,里面装的全是稻草。这只金光灿灿的草包,居然晃晕了太祖朱元璋和惠帝朱允炆,他们拿他当镇国之宝,到了才发现,他家伙居然是给主家挖坟的铁锹。李景隆是个富二代,其父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李文忠因为战功,被封曹国

  • 清朝宗室豫亲王裕兴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豫亲王

    君王立储都尽量选择嫡长子继位,但是历史上真正实现嫡长子继位的并不多,清朝历史上只有道光是以这样的身份得到的皇位。这位皇帝继位后,也是想做个好皇帝,因此每日勤勉用功,而且堪称大清最节俭的皇帝,把自己和皇后的生日都主动取消了。对自己都这么苛刻,对大臣们的要求当然也是一样严格。道光发现,嘉庆老爹留给自己

  • 东晋安帝生母陈归女生平介绍及评价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陈归女

    如果说谁是中国历史上最愚蠢的皇帝,相信那位“何不食肉糜”的段子手晋惠帝会高票当选。然而,真正阅读史书,小珏并不觉得晋惠帝多蠢,他顶多是生于宫廷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没有生活经历阅历罢了。最愚蠢的皇帝,应该是东晋安帝司马德宗。《资治通鉴》是这么记载的:安帝幼而不慧,口不能言,至

  • 三国曹魏大臣高堂隆生平介绍及评价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高堂隆

    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一共有五位皇帝,其中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是握有实权的皇帝,而后面三位皇帝都是傀儡,大权掌握在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手中。到了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建立西晋。其实在魏明帝时期,就已经有人看出权臣篡位的端倪,他甚至在死前还在提醒皇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