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清朝将领周培公?

如何评价清朝将领周培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60 更新时间:2024/1/19 16:11:58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周培公为平定“三藩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可结局却相当凄凉。不仅在即将功成名就之时被康熙帝临时换将、把功劳全部算到了图海头上。而且,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周培公被长期“弃用”、丢在冰天雪地的盛京担任绿营提督,直到终老……那么,电视剧中康熙帝为何要如此对待周培公呢?

能力太强、不好控制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周培公绝对是一个“重量级”人物,文可安邦、武能定国。带着一群由八旗家奴组成的“散兵游勇”,硬是平定了蒙古察哈尔部的叛乱!接着,在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中又靠“三寸不烂之舌”,不战而屈人之兵、一举拿下了盘踞甘肃的王辅臣。

自古帝王不怕权势熏天的文臣、不不怕功高震主的武将,就怕这种文武双全的人物!靠着一群“散兵游勇”就平定了蒙古铁骑的一场叛乱,要是周培公把这本事用来反叛呢?绝对够康熙帝喝上一壶的!位居平西亲王的吴三桂尚且反了,更何况是周培公?康熙帝不得不防。更重要的是,周培公这个人文的方面也是安邦治国之大才,这就更让康熙帝如芒在背、骨鲠在喉了。只有把他控制起来,康熙帝才能放心。否则,即便周培公自己没有野心,可一旦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与反清势力走到一起,依然是一个康熙帝的“心腹大患”!这就是康熙帝为何要把周培公安置在盛京的原因所在,因为那里是满洲人的“老巢”,有无数双“自家人”的眼睛盯着,周培公翻不出任何浪花。

平衡满汉矛盾

清王朝入关之初,对汉臣有着天然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甚至贯穿了整个清王朝二百余年的历史,清初也是满汉矛盾最为尖锐的一个时期。平定“三藩之乱”,其本质还是满洲统治阶层与汉臣“军阀”之间的矛盾总爆发。在这样的大前提下,让一个汉臣占据了平定“三藩之乱”的首功,康熙帝显然无法向“自家人”八旗交代。

更重要的是,一旦周培公立下了如此巨大的功勋,该如何封赏?这也成了康熙帝无法回避的问题。周培公将来会不会成为第二个“三藩”?谁也不知道……与其留下这么多不确定性,倒不如用图海换下周培公,把平定“三藩之乱”的首功记在图海头上,这样对于各方面势力都能有个交代,也更加有利于平衡满汉之间的矛盾。

帝王驭下之术

再就是康熙帝的帝王驭下之术了,自古功臣恃功而骄者不在少数,距离康熙帝并不久远的年羹便是最典型的例子。无论是图海还是周培公,立下了如此巨大的功勋,都难保他们将来不会恃功而骄、不会倚功自重!用图海换下周培公,功劳是图海的,周培公想要“恃功而骄”连本钱都没有!反过来,图海虽然领了功,但功劳实际上却是周培公的,这一点康熙帝和图海都心知肚明,图海也无法“恃功而骄”,更加无法“倚功自重”!一切恩典只能是“雷霆雨露、尽皆天恩”,康熙帝此举成功化解了后来雍正帝与年羹尧的那种尴尬,而且还无须背负一个“屠戮功臣”的恶名。

平心而论,真实历史上的周培公远没有电视剧《康熙王朝》里那么出彩,他一生中唯拿得出出手的功劳,恐怕也只有“劝降王辅臣”了。史籍记载,周培公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初为州卒小吏,后来依附显赫者入京、出任内阁供奉。平定“三藩之乱”期间,周培公以类似于现代“参谋”的角色跟随大将军图海出征。后来,周培公利用自己与王辅臣下属的旧关系,只身进入平凉城、劝降王辅臣。最终,图海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地进入了平凉城,降服了首鼠两端的王辅臣。而这,也成了周培公一生中最为出彩的一笔!请注意,自始至终图海都是周培公的上级,从来就没有什么用图海换下周培公之说。

“三藩之乱”被平定之后,清廷论功行赏。经图海保举,周培公出任山东莱登道。平心而论,这个职务并不高,在清王朝形成定制之后,只是文职正四品而已。由此也可见,在平定“三藩之乱”期间,周培公的功劳其实相当有限,不是吗?之后,周培公在家守孝三年,期满后赴山东任职,却因为处理不好与上级和同僚的关系,在任仅仅三年便辞官归里了。从这一点大致可以看得出,周培公这个人在为人处世方面是存在很大短板的,而且动不动就辞官归里、颇有些文人的“清高”,似乎并不适合官场……

这一赋闲,周培公就赋闲了将近十年!直到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与清廷撕破脸,周培公上书康熙帝提出平叛“条呈”,才再度引起了康熙帝的注意。因为周培公所上“条呈”被康熙帝采纳,周培公得以再度出仕,出任盛京提督。说实在的,在盛京这个地方担任绿营提督,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驻防八旗的盛京将军不仅主管盛京的军政,而且还兼管民政事务,盛京提督的权力十分有限……而且周培公是由文职转任武职,本就已经有些“明升暗降”了。由此也可见,康熙帝对周培公的行政能力也的确是有所保留的,并没有那么“器重”。但不管怎么说,好歹周培公还是被康熙帝重新用了。康熙四十年,周培公死于任上,到此时他已经担任了十年盛京提督了!十年都没有挪窝儿,同样说明康熙帝给周培公盛京提督这个职务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这就是真实历史上的周培公,远没有电视剧《康熙王朝》里那么出彩,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

综上所述,电视剧《康熙王朝》里的周培公与真实历史上的周培公根本不是一回事,电视剧诸君看看就行,千万别较真儿。

标签: 周培公

更多文章

  • 十六国时期名将后燕太宰慕容恪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慕容恪

    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晋十六国时期诸侯混战,名将辈出。汉人名将如陶侃、祖逖、桓温、谢艾、冉闵、王猛、邓羌、谢玄、刘牢之等人,五胡部族中亦涌现出刘曜、石勒、石虎、慕容垂、姚苌、赫连勃勃等优秀军事将领。而南北朝的开创者刘裕和拓跋珪虽活跃在同一时期,但一般不算成东晋十六国时人物。慕容氏的

  • 汉桓帝皇后邓猛女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邓猛女

    咱上回说到,依赖兄长姊妹势力霸道后宫的梁女莹终于在妒忌中忧愤成疾,最后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不过这倒给了其他后宫佳丽很大的机会,也就是这时,邓猛女脱颖而出,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邓猛女,河南南阳新野人,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是开国元勋邓禹,姑姑是和熹皇后邓绥。不过,她和姑姑东汉的功绩相比可谓是望尘莫及。邓猛

  • 王勃的死因 王勃性格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勃

    王勃是唐朝初年文学家,从小就有“神童”的称号。据说王勃六岁就能写作,而且附有自己的逻辑,《滕王阁序》这篇骈文就是王勃的成名作之一,我们在上学时应该都有学过。王勃十六岁成为进士,但后来因为著作《斗鸡檄》被降罪,此后王勃开始自己的游历生活,也是在这段时期王勃创造了大量的作品。不过

  • 三国曹魏名将张辽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辽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生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卒于曹魏黄初三年(222年),三国时期曹魏的一员著名战将。张辽是西权武帝时马邑豪翁聂壹之后。聂壹以献出马邑诓诱匈奴入塞,汉设伏兵企图伏击之,被匈奴发觉而退去。聂壹的后代为避怨而变姓为张。张辽少为郡吏,东汉末年,并州刺史丁

  • 三国曹魏宗室名将曹真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真

    曹真是曹操的族子(《魏略》言:曹真本姓秦,因其父秦邵为救曹操而死,而被曹操收养,改姓为曹),曹操可怜曹真年幼丧父,将他像自己儿子一样对待,让他和曹丕住在一起。有一次曹真打猎,被老虎追赶,曹真转身射虎,老虎应声倒下,曹操赞赏他的勇敢,让他统领虎豹骑,征讨灵丘,获胜,被封为灵寿亭侯。【215年】刘备派

  • 曹魏宗室将领高陵亭侯曹纯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纯

    高陵亭侯曹纯字子和 170210(寿41),战绩:破袁绍军、破乌丸军、破刘备军。历史年表:[187年],曹纯出任黄门侍郎。[189年],曹纯跟随曹操到襄邑征兵,从此跟随曹操四处征战。[204年],曹纯以议郎的身份参与司空军事的工作,率领虎豹骑跟随曹操进攻南皮。袁谭迎战,曹军损失很大,曹操想暂时停止

  • 北宋宰相吕端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吕端

    自唐中晚期开始,一批批宦官粉末登场,皇权常常变得一文不值,朝政被宦官们搞得混乱不堪,到了五代,武将将宦官杀掉,割据称王,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直到雄主赵匡胤的出现,才终结了这一切,将国家带回正轨。赵匡胤是伟大的,他结束了民众苦难的岁月,也扎稳了大宋的根基,然而,到了赵光义掌权之时,一切都变了味道。旧主

  • 北宋后期东京留守杜充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杜充

    杜充是宋朝叛臣,曾担任宰相一职,但他因为害怕和金军开战,是直接放弃了抵抗,导致河北地区彻底沦陷。可以说,杜充时导致北宋疆域大量丢失的关键人物,但他却能在南宋初年担任宰相,也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历史上,这个职位的大臣还做出卖过举措的也是屈指可数。那今天就准备跟大家讲讲杜充的生平,以及他最后的结局,想要

  • 战国魏国名将乐羊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乐羊

    乐羊,生卒年不详,魏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乐毅先祖,战国时期魏国名将。乐羊初为魏相翟璜门客,后因大败中山国而成名。公元前406年的一天,中山国都城顾外围的军营中,一个中年男人看着眼前一碗肉汤,他怔怔的盯了一会儿,突然说道:这是我儿子的味道!说罢,一仰头就把眼前的肉羹喝了下去。看着中年男人喝下了肉

  • 糜芳有哪些劣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糜芳

    在三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他身为蜀汉大将,却诬陷张飞,坑死关羽,连刘备也因他而间接去世,堪称“奸臣”代表,然而他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的结局却截然相反,此人便是刘备的小舅子糜芳。当刘备早年还在徐州的时候,当地有一个门阀氏族,大富豪糜竺非常支持刘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