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魏国名将乐羊生平介绍及评价

战国魏国名将乐羊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446 更新时间:2023/12/8 2:05:01

乐羊,生卒年不详,魏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乐毅先祖,战国时期魏国名将。乐羊初为魏相翟璜门客,后因大败中山国而成名。

公元前406年的一天,中山国都城顾外围的军营中,一个中年男人看着眼前一碗肉汤,他怔怔的盯了一会儿,突然说道:这是我儿子的味道!说罢,一仰头就把眼前的肉羹喝了下去。

看着中年男人喝下了肉羹,送肉的使者笑了笑说:将军,这碗肉羹你是喝了,可是你儿媳、孙子还在城里,要不,我们把他们也做成肉羹送过来?

中年男人听了,也笑笑说:那我就谢谢中山王的好意了,城破的时候,我会亲自拜会中山王。另外,肉鼎这东西,我们这里也有,而且很多。你回去吧!

送“肉”使者望着这个吃“肉”男人决绝的眼神,他几乎崩溃了他难以想象一个人,有多大的勇气,才能毫不犹豫的吃下自己儿子肉做成的“肉羹”。

第二天,角鼓催振,中年男人和他的士兵,叫嚣着“报仇”,疯狂攻击顾城,几天之后,曾经无比坚固的顾城,城破了。中山国灭。

这个决绝的中年男人,名叫乐羊!他率领的军队,叫做魏武卒。

一、中山的崛起

而他之所以率领大军来到这里,是因为中山国的崛起。

严格来说,中山国并不是属于中原的诸侯,他的建国者鲜人,属于狄人的一支,是曾经中原诸侯眼中的“蛮夷”。虽然人数不多、文化落后,但他们骑射精湛、战力强悍,曾几何时,连强横无比的晋国都被他们喂苍蝇吃。

不过,所谓“蛮夷”在不断的东迁过程中,却在不断的中原化,从生活习惯、思维模式,到政治模式、民族文化,他们都在不断接近中原文明。

尤其到了公元前414年,他们中间出了一个牛人中山武公,他不但复兴和重建了中山国,而且将都城迁移到了顾城,并迅速成长为拥兵五千乘的大国。

那年月,很多拥兵千乘的诸侯都要拿出来抖一抖,拥兵五千乘的中山国,自然也是抖得不行。而它“抖”的一个结果,就是不断对邻居老赵家进行骚扰和侵袭。

尽管老赵家实力更强一些,可在胡服骑射之前,老赵家的保安队,对中山骑兵却是打不过、追不上,老赵家对这个“心腹之患”是除了头疼,还是头疼!

老赵家的掌门人赵烈侯,灵机一动请魏老大帮忙,条件是让出智地(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北、蒲州古城东南、临猗县南部一带)作为回报。

二、乐羊挂帅

既然赵小弟来求救,而且打架还有工资,刚刚变法图强的魏文侯,心里头很是得意:让个道,我去灭了他!

大方向的战略定了,可是派谁出征呢?

这时,相国翟璜推荐:乐羊可以!他的素质能力绝对够强!

但乐羊这名字一报出来,可把魏国上下吓了一跳,因为他的儿子乐舒就在中山国当官。别的不说,就这一条,就难服众。

想想看:如果父子俩在战场上碰头了,尴尬不尴尬?他乐羊是选择大义灭亲还是临阵倒戈?

而对于这个要命的问题,乐羊是这么表态的:我那儿子是真没出息,非要去中山国做官,贪图富贵,毫无远见!我当初劝也不听,也只能由他去了。现在战场对峙,也只能是各为其主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是绝不可能因私废公。

既然乐羊表态这么坚决,魏国上下一时倒也不好再说什么,那就“你行你上”吧。

其实,对于这趟公差,很多人并不看好:尽管老魏家实力强横,可是远征中山,路途遥远、补给困难,而且还是一块不接壤的飞地。这基本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嘛。

此时中山国的掌门人叫中山桓公,他是中山武公的儿子,但他绝不属于天资聪颖、天纵奇才那一拨,对于国家领导人这一新身份,他还不是很熟悉,在他刚继位的一段时间里,最大爱好就是玩。这么大一块产业、这么年轻的小身板,不玩干什么。

乐羊出征了,他就要去碰一碰所谓的“不可能”。

面对中山国,虽然乐羊是客场作战,统领部队也不算多,只有大几万人,可是彪悍骁勇的魏武卒,立刻让中山人明白了什么叫铁血军团。

三、乐羊食子

魏军,在乐羊的统领下,步步紧逼,兵峰直指顾城。

直到此时,游戏人生的中山桓公才紧张起来,而他的做法居然是胁迫乐羊的儿子乐舒,让儿子去劝说老子罢兵。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同理,乐舒对自己的老爸乐羊那也是不能再熟悉了,他直接表态:我去也没用,但既然你让我去,我就去试试。

父子俩隔着城墙与壕沟见面了,这边老爹乐羊说:儿子,识相的,劝你家老大投降过来。

另一边的儿子乐舒说:投降这事,我说了不算啊。老爹,要不你缓缓?

乐羊说:好,我给你个面子。

上面这段对话,一共重复了3次,魏国大军对着咫尺之遥的顾城,围而不打3个月。

一个游戏,连着玩三把,结果还总是一样。这让城里的中山国君臣们得意了:诶呦,看来这招好使啊!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三个月后,乐羊不玩了,他亲自带兵攻城。而此时城里已经快要揭不开锅了,中山国内人心惶惶。

这时,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公孙焦站出来说:这个乐舒已经没啥价值了,咱不如弄死他,做成肉汤送给乐羊。气死他,趁他悲痛欲绝的时候,咱杀出去,来一个“趁你病,要你命”!

嘿,出这主意,基本属于脑子进水谁儿子被杀了,不跟你玩命?

可是中山国却不仅有一个脑子进水的公孙焦,他们还有一个脑子被驴踢过的姬窟他真就把乐舒的头割下来,连同肉做成的汤给乐羊送了去。

然后,就有了我们文章开头的那一幕。乐羊,强作镇定的吃掉了自己儿子肉做成的肉羹。我们无法想象这一天,对于乐羊,是多么的黑暗与悲愤欲绝。

但我们知道的结果是,魏军上下一心,很快就攻灭了中山国。

四、关于乐羊食子的思考

关于乐羊食子的事,千百年来一直被后人非议,有人认为他为了富贵名利,不择手段,有才无德。

而他所效忠的魏文侯,对这事就更加心绪复杂了:前一秒还在感慨“为了我,乐羊连自己孩子都吃了,难得啊!”后一秒就有人在他耳边说“连自己儿子都吃的人,还有啥干不出来?”

各种声音听得多了,在魏老板心中,乐羊的价值也就变得飘忽不定。而等到乐洋凯旋,虽然嘴上说是信任,魏老板心里却无法再对乐羊委以重任。

可是,我们回过来想想,乐羊,从他选择走上战场,就已经没有了退路。

或许乐羊选择不去,才能保全他的名声和儿子的性命。但他乐羊立刻会被烙上“因私废公”的印记,那也意味着他乐羊这辈子可能都没有机会再展身手了。

面对自己儿子的被杀,没有人可以无动于衷。不管乐羊表现的如何镇定、如何无情,他的内心都不可能古井无波。

而面对中山国的送肉使者,乐羊只要有一点退缩、怯懦,他就会成为中山国王蹂躏的羔羊,下一次中山国就会真的送来儿媳、孙子的肉羹。深谙人心的乐羊,他也唯有一条路可走吃掉儿子的肉,以铁血无情示人。也只有这样,他才能损失最小化。

的确,他的无情,牺牲了自己的儿子乐舒,但或许也正是他的无情,救下了他其他的亲人。

若干年后,乐舒的儿子乐池,将会成长为一代名将、名相,他的后人乐毅,则会在战国群雄之中,绽放出更为耀眼的璀璨光芒。

五 、一点感悟

我们回头去看战国初年的魏国,它之所以能够在诸侯之中,首先崛起称霸,并不仅仅因为它早一步变法图强占了先机,更因为它不拘一格的用人取材模式:既敢用“食子明信”的乐羊,也敢用有“杀妻求将”嫌疑的吴起

正是它不问门第,只问能力的选材制度,造就了一个谁也无法遏抑的的大魏国。但可惜,魏国却没能坚持走“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不久之后,它就开始了走回头路、开历史倒车,逐渐沦为战国诸强中的二流角色。

标签: 乐羊

更多文章

  • 糜芳有哪些劣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糜芳

    在三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他身为蜀汉大将,却诬陷张飞,坑死关羽,连刘备也因他而间接去世,堪称“奸臣”代表,然而他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的结局却截然相反,此人便是刘备的小舅子糜芳。当刘备早年还在徐州的时候,当地有一个门阀氏族,大富豪糜竺非常支持刘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 北宋权奸丁谓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丁谓

    泱泱中华辉煌灿烂的历史中,能臣干吏如繁星璀璨,他们的丰功伟绩,铸就了一个又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在这群风光无限的古代牛人中,北宋时期的丁谓却是历史形象与众不同的一位。据史料记载,丁谓虽然为北宋王朝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鉴于他坑了寇準的黑历史,世人仍然将他打上了极品奸臣的标签。那么,这位集极品奸臣与能臣

  • 元朝官员自当是个怎样的人 自当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自当

    今天的历史时间,准备和各位网友介绍一位冷门人物身上发生的冷门事件。这人是一位元朝官员,他的名字比较特别叫自当。自当为官期间,碰到了一起冤案,作为监察御史的他自然是接受不了在自己的辖区有冤案发生,但往往事与愿违,自当抱着一腔热血想要查处冤假错案,却只是换来一片寒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想了解的朋友可

  • 南唐皇后小周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小周后

    小周后(950年-978年)南唐后主李煜第二任红颜知己皇后,大周后的妹妹,人称“小周后”。清源郡公李仲寓、岐怀献王李仲宣姨母。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她的名字,棋艺精湛,精于情趣享乐,为当时着名美女。周氏是大司徒周宗之次女,有可能与大周后同父异母。有其姐大周后周娥皇时为李煜的元配。

  • 清朝宗室礼亲王代善生平介绍及评价 代善子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代善

    在决定皇四子胤禛皇位继承人身份的《康熙遗诏》中,除了“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决定了大清皇位的最终归宿外,康熙皇帝还刻意强调了一件关于礼亲王代善的恩遇: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

  • 北周和亲公主大义公主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义公主

    在我国古代众多的和亲公主中,大义公主可以说是最命苦的公主了。来到陌生的国家,身后的故乡却也在一夕之间改头换面,她怎能适应这么大的变化?面对少数民族的侵略,不是所有王朝的皇帝都能像康熙一样有能力南征北战、拓土安邦的,於是赐婚和亲就成了与他国修好的办法之一。只是这和亲不是普通的嫁人,不得宠是小事,弄不

  • 明朝宗室潞王朱翊镠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翊镠

    朱翊镠(1568年3月3日―1614年7月4日),男,汉族,明穆宗朱载坖第四子,明神宗朱翊钧同母弟,生母孝定太后李氏,潞闵王朱常淓之父。隆庆四年(1570年)二岁时受封潞王。居京师二十年,朱翊镠受尽李太后的纵容无度和时任皇帝恩宠加身,万历帝曾赐其田地万顷。万历十七年(1589年)二十二岁时就藩卫辉

  • 如何评价秦朝长公子扶苏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扶苏

    首先说历史没有如果,如果的结局都是大家想到的,也是自己理想的结果。说到秦朝的国祚,如果秦始皇传位给他的长子扶苏,可以预见他也不会带领秦国走向辉煌,国祚也不会久远,大秦的局面照样毁于一旦,只是比胡亥这个最大的败家子要相对好一点罢了,这里有二点可以做一简略的说明。一、扶苏其人的能力说到如果秦始皇把皇位

  • 西汉外交家刘敬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敬

    俗话说,乱世造英雄。比如秦末乱世,就造就了一大批英雄,英雄之一的刘邦建立汉朝后,身边聚集的谋臣武将也都是英雄人物,个个功高盖世,萧何,张良,韩信......这些名字如雷贯耳。其实刘邦身边还有一个人,不仅算不上英雄,还出身低微,却为汉初政策的制定乃至汉朝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人就是刘敬。一:献策定

  • 如何评价叔孙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叔孙通

    如今的职场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于对所在公司、薪金、环境等感到不满,常常选择频繁跳槽,成为一名“跳跳族”。然而,“跳跳族”虽然是一个新词汇,属于新新人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末汉初,就出现了一位频繁跳槽的人物,堪称“跳跳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