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初画家八大山人朱耷生平介绍及评价

清朝初画家八大山人朱耷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104 更新时间:2023/12/18 18:56:37

公元1644年,农历甲申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入北京城内,崇祯帝自缢而死,明朝至此灭亡。三月十九日这天,成为一部分人心中最难忘的记忆。

顺治五年,在江西宜春的一座寺庙里,有一位24岁的僧人,法名雪个,他总是看上去十分忧郁,喜欢用绘画来排解内心的悲愤,他的画作十分传神,很快远近闻名。只是,在他的画中,经常会有一个奇怪的符号,犹如白鹤形状,人们不懂此符号的含义(下图左上角红色符号)。

多年以后有人才明白,原来这个符号是“三月十九日”的意思,这位僧人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纪念对故国的深深情感,因为僧人的名字叫朱耷(dā),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世孙。提起朱耷,大家可能不熟悉,他还有个外号,叫“八大山人”。

俗话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明朝灭亡后,朱元璋的后代们被烧杀抢掠,许多“太祖血脉”不得不隐姓埋名,四处逃难。崇祯自缢那年,朱耷19岁,父亲带着全家逃到江西宜春,后来父亲病逝,朱耷承担起了照顾母亲和弟弟的义务。为了躲避清廷的追杀,朱耷剃度为僧,奉母出家。

朱耷是朱元璋第17子宁王朱权的后裔,但他并非宁王嫡系,因此没有继承王爵的机会。朱耷的祖父名叫朱多炡,是晚明时期著名的画家。朱耷自幼精通山水花鸟画,只可惜,还未成名,明朝就灭亡了。

作为明朝皇室后裔,朱耷在清朝可谓小心翼翼。但毕竟是太祖血脉,朱耷内心还是有股傲气和悲凉,朱耷常常在街头饮酒,表现出狷狂状,喝醉后,大笔一挥,及时成就一幅画作。乡间的贫民、农夫、孤儿、樵夫向朱耷索画,朱耷毫不拒绝,当即挥毫赠之,而富贵之人来求画,朱耷却置之不理。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朱耷的画作十分晦涩难懂。例如,他画的鸟和鱼,只用寥寥数笔而成,但总是缩着身子,眼睛总是瞪得圆圆的,仿佛是在向世人翻白眼。他画的树,总是枯枝上几个细杈,好像是森林里最荒凉、最落寞的景致。

其实,这是由于朱耷特殊的身世,在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中,他不能直抒胸臆的缘故,只能用这种画作来表达。

朱耷隐姓埋名多年,他的经历更是坎坷。19岁到24岁时,他在耕香寺为僧,24岁之后,又转移到红崖寺。在28岁到36岁之间,他带着母亲和弟弟迁到南昌郊外。36岁那年,他终于寻到一处绝佳的落脚点,那就是南昌城郊十五里的天宁观,朱耷从此定居于此,并将天宁观改名为青云圃(后人改名为青云谱)。在青云圃,朱耷由僧人变为道士,在此苦心经营二十多年,成为这所道院的开山祖师。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许多达官贵人前来拜会,他都闭门不见。正如《八大山人传》中所言:

对人不交一言,然善笑,而喜饮益甚。或招之饮,则缩项抚掌,……笑愈哑哑不可止,醉则往往唏嘘泣下。

朱耷喜欢把“八大山人”这四个字用草书写成连笔(如上图左上角),咋看起来,像“哭之”或“笑之”,如此写法,更能寄托他哭笑不得的痛苦心情。朱耷的弟弟朱道明后来也潜心学画,他为弟弟取名为“牛石慧”,“八”和“牛”加在一起是什么字,不言自明。

八大山人朱耷活了80岁,隐姓埋名60余年,最终孤寂去世。一生留下许多不朽的画作,成为绘画界的一代宗师。清代的“扬州八怪”、近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等著名画家,都从八大山的遗作里受益匪浅。

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盘点中国古代十大文化名人,其中便有古代山水花鸟圣手“八大山人”朱耷。

有人说,八大山人是清代的陶渊明,其实,他远不如陶渊明自在,因为在朱耷心中,永远有一道无法抹去的伤痕,他抹不去、也改变不了,压抑了他一生。正是这种压抑,让朱耷在特殊情感中找到了自我,让他在晦涩和离经叛道之间,找到了特殊的艺术源泉,终成一代大师。另外,“八大山人”在清朝最残酷的“文字狱”时代,仍然坚持斗争,他这种勇于和权贵斗争的精神,同样值得后人学习。

“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朱耷,读懂他的人,才能读懂他的画。

标签: 朱耷

更多文章

  • 明宪宗时内阁大学士刘珝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珝

    众所周知,在明清之前,除皇帝之外就属丞相权势最大,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因而在朝堂之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有感于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为避免重蹈覆辙,便借“胡惟庸案”趁机宣布废除丞相职位。为巩固君主权势,朱元璋甚至立下祖训,严禁后世子孙复立丞相。不过这

  • 北宋科学家沈括为什么号梦溪丈人 沈括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沈括

    沈括是北宋年间官员,他也被认为是当时少有的科学家。沈括一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都有着一定成就,虽然不能和现代科学相比,但在当时已是非常了不起的发明者。不少朋友好奇沈括为什么号梦溪丈人,实际上这跟他晚年隐居于梦溪园有关,在那里沈括创作出了《梦溪笔谈》。这部作品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工艺、技术等内容,

  • 王文统怎么死的 王文统一生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文统

    王文统是元朝初年官员,他自幼喜欢阅读权谋类的书籍,后来利用权术让各地军阀都投奔李璮。李璮见王文统是个人才,就让他担任自己的幕僚,负责出谋划策。后来王文统被元世祖忽必烈启用,担任平章政事,负责管理内外百司政务。期间,王文统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成的政治制度,并且制定中统钞法,这对元朝此后的统治起到了重要作

  • 东汉末将领车骑将军朱儁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儁

    在《三国演义》第一回里,刘关张登场,张角三兄弟登场,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亦登场,这里单表朱儁。公元184年初春,黄巾起义爆发,东汉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次起义,事发突然,来势凶猛,参与人数众多,旬日之间达百万,中原告急,天下震动。起义原因不用多解释,东汉末年政局不稳,外戚专政,宦官专权,穷兵

  • 如何评价清朝将领周培公?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培公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周培公为平定“三藩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可结局却相当凄凉。不仅在即将功成名就之时被康熙帝临时换将、把功劳全部算到了图海头上。而且,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周培公被长期“弃用”、丢在冰天雪地的盛京担任绿营提督

  • 十六国时期名将后燕太宰慕容恪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慕容恪

    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晋十六国时期诸侯混战,名将辈出。汉人名将如陶侃、祖逖、桓温、谢艾、冉闵、王猛、邓羌、谢玄、刘牢之等人,五胡部族中亦涌现出刘曜、石勒、石虎、慕容垂、姚苌、赫连勃勃等优秀军事将领。而南北朝的开创者刘裕和拓跋珪虽活跃在同一时期,但一般不算成东晋十六国时人物。慕容氏的

  • 汉桓帝皇后邓猛女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邓猛女

    咱上回说到,依赖兄长姊妹势力霸道后宫的梁女莹终于在妒忌中忧愤成疾,最后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不过这倒给了其他后宫佳丽很大的机会,也就是这时,邓猛女脱颖而出,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邓猛女,河南南阳新野人,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是开国元勋邓禹,姑姑是和熹皇后邓绥。不过,她和姑姑东汉的功绩相比可谓是望尘莫及。邓猛

  • 王勃的死因 王勃性格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勃

    王勃是唐朝初年文学家,从小就有“神童”的称号。据说王勃六岁就能写作,而且附有自己的逻辑,《滕王阁序》这篇骈文就是王勃的成名作之一,我们在上学时应该都有学过。王勃十六岁成为进士,但后来因为著作《斗鸡檄》被降罪,此后王勃开始自己的游历生活,也是在这段时期王勃创造了大量的作品。不过

  • 三国曹魏名将张辽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辽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生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卒于曹魏黄初三年(222年),三国时期曹魏的一员著名战将。张辽是西权武帝时马邑豪翁聂壹之后。聂壹以献出马邑诓诱匈奴入塞,汉设伏兵企图伏击之,被匈奴发觉而退去。聂壹的后代为避怨而变姓为张。张辽少为郡吏,东汉末年,并州刺史丁

  • 三国曹魏宗室名将曹真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真

    曹真是曹操的族子(《魏略》言:曹真本姓秦,因其父秦邵为救曹操而死,而被曹操收养,改姓为曹),曹操可怜曹真年幼丧父,将他像自己儿子一样对待,让他和曹丕住在一起。有一次曹真打猎,被老虎追赶,曹真转身射虎,老虎应声倒下,曹操赞赏他的勇敢,让他统领虎豹骑,征讨灵丘,获胜,被封为灵寿亭侯。【215年】刘备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