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海瑞?

如何客观评价海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218 更新时间:2023/12/15 1:31:11

我们都知道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党争最严重的朝代之一。在明朝后期的官员中,如果不站队,在仕途上可能难有作为。因为加入某个集团,然后通过互相帮助,分得一杯羹可以说已经成为官场的常态。但是在这段明朝历史中,也出现了一个例外,他就是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都很出名的清官海瑞

海瑞的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四个朝代。从嘉靖二十八年(1549),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到万历十五年(1587)海瑞病死南京,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忠介。因为清正廉明,也因为不畏权势,海瑞并不算短暂的一生中可谓是“得罪”了太多人。但让我很好奇的是,海瑞这样的性格在充满勾心斗角的明朝官场是如何存活下来的呢?

首先我们还是通过一些海瑞的官场故事来看看海瑞在官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海瑞被任命为淳安知县,有一次浙江总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县,对驿吏挑衅,并把驿吏倒挂起来。海瑞听闻此事,把胡宗宪的儿子随身带的银钱没收,并说:“胡总督考察巡视,命令所巡查的地方不要供应太铺张,现在这个人行装丰盛,一定不是胡公的儿子”。还把这件事告诉了胡宗宪,而胡宗宪并未将海瑞治罪。

海瑞的这份正直并非仅仅针对浙江总督胡宗宪,而是官场的所有人。不论是宰相严嵩徐阶还是再后来的张居正,无论人品如何,海瑞一个都不巴结。更让人觉得神奇的是,就算是皇帝,海瑞也不曾巴结谄媚。就比如嘉靖时期,海瑞十分不满嘉靖皇帝迷恋长生不老,不务正业,于是上折子批评嘉靖,气得嘉靖皇帝想把他抓起来。

但是就这样一位丝毫不懂所谓“人情世故”的海瑞,就连他自己,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先去棺材铺买好了自己的棺材,才向明世宗也就是嘉靖上呈《治安疏》,批评嘉靖。但是嘉靖皇帝并没有在盛怒之下就处死海瑞,而是选择把他关进大牢。

被关进大牢的海瑞得到了不少官员的落井下石,但是徐阶力保海瑞,让海瑞暂时得到了安全。而同一年冬天,明世宗驾崩,提牢主事知道这个消息就预测海瑞不仅会被释放,可能还会得到重用,于是在牢里备下酒菜款待海瑞。海瑞以为是自己的大限将至,即将被处死,于是放肆吃喝。但听说是皇帝逝世后,海瑞停下吃喝,放声啼哭。

在隆元元年(1567),徐阶被弹劾,海瑞面对这位曾经力保自己的恩人,却也选择客观公正的点评徐阶,丝毫没落下徐阶在嘉靖年间的那些失误和弱点,而徐阶被罢免以后,海瑞追究徐家也不给予优待。海瑞在官场上没少受到排挤,也曾因此几次隐退,但却没政敌真的对海瑞下死手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第一点就是海瑞在官场中的影响力很小。我们都知道海瑞是个清官,他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了百姓那侧,留给自己升官发财谋略的精力可以说是为零。而在明朝官场上,真正在官场上有影响力的是党争的头目,而对官员有生命威胁的无疑是党争站队,而并非一个一心为民的清官。所以尽管海瑞得罪了那么多与自己同一官场的官员,但是海瑞却未曾触动他们的核心利益,也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所以也谈不上因此就要暗杀海瑞。

而第二点就是惹海瑞实在不是个明智的选择。我们从上文不难看出海瑞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就算得罪皇帝也不怕死的人。那么如果找海瑞麻烦,而自己被抓到把柄,海瑞的固执和执着也许会成为其他官员的催命符。而海瑞的另一特点就是清官,而且是个闻名天下的清官,打击海瑞,无疑会引来百姓的舆论不满,这样吃力还不讨好的事,精明的官员自然是避之不及在,怎会迎头而上。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容忍海瑞其实是在为自己留一个舆论的余地。比如上文中我们提到的胡宗宪,他能不讨厌海瑞吗?海瑞煞了他的面子还把他儿子捆着送回来,但是胡宗宪不给海瑞穿小鞋无疑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一个宽容大度又公正的名声。而对于把海瑞关进大牢的嘉靖,他不满海瑞批评自己,但却为了不成为第二个“商纣王”而仅仅是选择把海瑞关进大牢,而没有其他举动惩罚海瑞。

综上几点,海瑞在几乎把整个官场都得罪的情况下还可以善终并不难理解,他和明后期乌烟瘴气的官场风气格格不入,但却也没能触及到官场最黑暗的角落,而是成为这场大戏的一个点缀,他的固执和不懂变通让他难以触及这个时代漩涡的中心,但他的清明公正也让他成为时代画卷上亮眼的一笔。

标签: 海瑞

更多文章

  • 北魏先祖拓跋什翼:昭成皇后慕容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拓跋什翼

    拓跋什翼犍是十六国时期代国的国君,他也是北魏皇帝们的先祖,代国可以说是北魏王朝的前身。拓跋珪建立北魏后,追谥拓跋什翼犍为昭成皇帝,庙号高祖,他的妻子慕容氏也追谥为昭成皇后。下面就着重介绍一下昭成皇后慕容氏的故事。昭成皇后,复姓慕容,鲜卑族,昌黎郡大棘城人。慕容氏出生于前燕宗室,她的父亲是前燕文明地

  • 明朝陆炳:兼任三公三孤 终身执掌锦衣卫的权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陆炳

    明世宗朱厚熜,以其年号嘉靖之名为后世所熟知,他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排名第二的皇帝,仅次于其孙子神宗万历皇帝,而且他少年时就亲自秉政,实际操控朝政的时间长达四十五年,这一点超过了大明历代君主。这位皇帝在后世史家们的笔下毁誉参半:他以亲藩继承大位,却能以过人的手腕和超卓的能力,将众多精英朝臣玩弄于股掌之上

  • 如何客观评价隋朝权臣王世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世充

    王世充(?621年),字行满,本来姓支,是西域的胡人,洛阳七贵之一。寄居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世充自幼喜好经史和兵法,开皇年间,因军功升至兵部员外郎,大业年间,至江都宫监,受到隋炀帝信任,后参与平定杨玄感之乱以及河南、山

  • 隋朝大臣元文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元文都

    元文都(?~618年),河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鲜卑族,隋朝时期大臣,北魏景穆帝拓跋晃后代,北周小冢宰元孝则之子,洛阳七贵之一。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个性耿直,明辩有器干。北周时曾为右侍上士。后在隋朝,历任内史舍人、尚书左丞、太府卿等职,颇有能名,隋炀帝继位后,拜

  • 隋朝大臣皇甫无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皇甫无逸

    皇甫无逸(?~627年),字仁俭,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人,洛阳七子之一。隋唐时期大臣,并州司马皇甫诞之子。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以门荫,起家员外郎。仁寿末年,其父反对汉王杨谅谋反,惨遭杀害。隋炀帝即位,念及其父忠诚殉国,册封平舆县侯,出任淯阳太守。隋炀帝巡

  • 战国末期秦国上将军:王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翦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对于战国四大名将来说,他们都是戎马一生,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代表

  • 明朝开国将领宋国公:冯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冯胜

    冯胜(?1395年),本名冯国胜,字宗异,安徽定远人。郢国公冯国用的弟弟,明朝开国名将。喜欢读书,通晓兵法。元末时期,结寨自保。随兄长冯国用投靠朱元璋,带兵征讨四方,建立明朝,颇有功绩。洪武五年(1372年),三路征讨王保保,徐达、李文忠都没有获胜,唯独冯胜斩获甚众[1]。洪武二十年(1387年),

  • 春秋三小霸之首:郑庄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郑庄公

    郑庄公(前757年-前701年),姬姓,郑氏,名寤生,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前743年-前701年在位),春秋初期政治家,史称“郑庄公”。郑武公二十七年(前744年),郑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继承君位。郑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年),郑庄公平定胞弟叔段的叛乱,消弭了国家内患。之后十余

  • 北宋宋英宗皇后:高滔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高滔滔

    高滔滔生于公元1032年,祖上是宋朝的开国功臣,母亲则是宋仁宗曹皇后的姐姐。高滔滔从小就被姨母接进宫中抚养。因宋仁宗无子,所以过继了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赵曙为太子。高滔滔自小在宫中长大,端庄秀丽,仪态万方,曹皇后与仁宗都觉得她和赵曙很般配,于是二人做主,让他俩于1047年成婚。公元1055年,赵曙

  • 西汉太皇太后:王政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政君

    说起西汉最大的外戚家族,莫过于西汉后期的王氏家族了。背靠大树好乘凉,依靠王政君这棵“大树”,王氏外戚家族在西汉后期的几十年里飞黄腾达,风光无两。王政君也知道她是王氏家族的支柱,有她在,王氏外戚就封侯拜相,所以即使身处困境,为保家族富贵,她也有自己的解决办法,就是哭泣或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