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宋英宗皇后:高滔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北宋宋英宗皇后:高滔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440 更新时间:2024/1/24 5:59:10

高滔滔生于公元1032年,祖上是宋朝的开国功臣,母亲则是宋仁宗曹皇后的姐姐。高滔滔从小就被姨母接进宫中抚养。因宋仁宗无子,所以过继了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赵曙为太子。高滔滔自小在宫中长大,端庄秀丽,仪态万方,曹皇后与仁宗都觉得她和赵曙很般配,于是二人做主,让他俩于1047年成婚。公元1055年,赵曙被册立为太子。1063年仁宗驾崩,赵曙继位,就是宋英宗,第二年册立高滔滔为皇后。夫妻二人感情很好,先后生下三子一女。

宋英宗只当了四年皇帝就驾崩了,长子赵顼即位,就是宋神宗,也就是任命王安石为宰相,支持变法的那位皇帝。公元1085年,神宗驾崩,十岁的皇子赵煦即位,就是宋哲宗。由于新帝年幼,不能理政,所以由高太皇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历经三朝,还垂帘听政九年,公正严明,不徇私情,没有借助自己的权力为娘家谋取一点好处,堪称楷模。

高太后的公正严明体现在:

一.不加封娘家,不占国家便宜

自古太后垂帘听政,大肆封赏娘家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吕后临朝称制后,就把吕家的人封王封侯;东汉何太后垂帘听政后封自己的哥哥何进为大将军等。但是高太后恰恰相反,没有让皇帝加封娘家人做大官。神宗小时候曾去高府游玩,发现高府很破败,高家身为开国元勋,五朝元老,竟然住那么破的房子,感到很过意不去。登基后就想赐给高家一座新宅子,被高太后拒绝了。后来神宗屡次提及此事,高太后无奈,只得答应修建高府,而且修建费从她的俸禄里出,不动用国家一分钱。

其实早在高氏还是皇后时,就曾拒绝过英宗封自己的胞弟高士林为大官。还劝英宗应任人唯贤,把机会给那些贤臣,让他们尽心为国家效力。后来成为太后更是以身作则,不加封娘家人,不占国家便宜,还下令把高家子弟因为是后族而得到官职的人消减了四分之一。高太后所作所为因为少见所以难得,被世人称颂。

二.教育皇帝节俭,起带头作用

高太后不仅自己节俭,而且还教导年幼的皇帝要带头减少浪费,提倡节俭,才能给底下的官员起个好的带头作用,民间百姓也就不会效仿了。高太后穿着十分普通,除了参加朝会和重大典礼,其余时间一律穿普通布料缝制的衣服,她还约束后宫不得穿华丽的衣服。

在高太后生日时,御厨给用羊乳和羊羔肉制作成美味佳肴,进献给太后。高太后看着这两道菜说:“为了这两道菜,杀母羊取羊乳,那么羔羊就得断奶饿死;羔羊还没长大就要烹食,有伤天理!”于是命人把菜撤走,并下旨今后不许宰羊羔做菜,一定要注意节俭。为了给宫里起良好的带头作用,高太后牺牲了口福享受,多么可贵啊!

三.体恤民众

虽然高太后对自己和家人约束严格,但是对百姓的困苦却十分体恤。下旨禁止随意征用农民服役,把京城内正在兴建的宫殿、府衙、庙宇等全停了,计划修建的工事也取消了。把从全国各地征调来的民工全打发回去务农。同时严令各级官吏不得乱施苛政、以权谋私,严厉打击贪赃枉法的官吏。在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不仅免税免徭役,还派官员带着粮食衣物去赈灾。百姓知道高太后的英明决策都喜出望外,对高太后体恤民众的贤德交口称赞。

四.执政公正,不徇私情

高太后执政公正严明,不徇私情。她叔叔高遵裕是位武将,为朝廷立下不少战功。但是公元1081年在与西夏的交战中损兵折将,战败而归。高太后降旨把他贬为郢州(今湖北钟祥)团练副使,没什么实权了。过了四年,宰相蔡确想讨好高太后,就上表请求把高遵裕官复原职,遭到高太后的斥责。后来再也没有人敢提及此事了。在高太后执政期间,她叔叔的职位始终没有恢复。

本来两军交战胜败乃兵家常事,再说战败之事也罚过了,如果有人出头,要求把高遵裕复职,本可以顺势而为。但是高太后没有因为高遵裕是自己叔叔就徇私情而网开一面,可见其公正严明。

公元1093年,高太后病逝,被追谥为宣仁圣烈皇后。高太后一生辅佐三朝,生前公正严明,不徇私情,不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为娘家谋福利,以至于高家后人都官职平平。无论当朝还是后世都对高太后的行为交口称赞,称为“女中舜”,是对高太后的充分肯定和最高褒奖。

标签: 高滔滔

更多文章

  • 西汉太皇太后:王政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政君

    说起西汉最大的外戚家族,莫过于西汉后期的王氏家族了。背靠大树好乘凉,依靠王政君这棵“大树”,王氏外戚家族在西汉后期的几十年里飞黄腾达,风光无两。王政君也知道她是王氏家族的支柱,有她在,王氏外戚就封侯拜相,所以即使身处困境,为保家族富贵,她也有自己的解决办法,就是哭泣或忍耐。

  • 清朝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鄂尔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鄂尔泰

    鄂尔泰(16771745年),西林觉罗氏,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清朝中期名臣,国子祭酒鄂拜之子,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正帝心腹。鄂尔泰先人投归清太祖,为世管佐领。祖父图彦突官户部郎中。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鄂尔泰二十岁中举,进入仕途。二十一岁,袭佐领世职,充任侍卫,累任内务府员外郎。鄂尔泰官运的

  • 清朝福建水师提督:陈化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化成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陈化成的事情,很多人也都知道陈化成非常的厉害,在清朝里面是为数不多的能让人想好好说说的人,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并不认识这个陈化成,所以下面还是来简单的介绍介绍这个陈化成吧,看看这个陈化成的英雄事迹,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一起来学习看看吧。陈化成(17761842年),字业章,号莲峰

  • 如何评价刘墉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墉,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说到刘罗锅,大家肯定都知道。在乾隆时期,刘墉可是非常受乾隆的喜欢,而且一直都留在身边。那么对于刘墉,到底应该怎么评价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墉,别名刘罗锅,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映的一部名叫《宰相刘罗锅》的电视剧,其实讲的就是刘墉本人。与电视剧不同

  • 阔阔真公主是忽必烈的女儿吗 阔阔真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阔阔真

    今天准备和各位介绍一位比较冷门的历史人物,她就是阔阔真公主。有关阔阔真公主的确切身份,实际上还存在一些争议,她虽然被称为公主,但她并不是皇帝的女儿,更不是忽必烈的女儿。阔阔真一生经历有独特的一面,那今天正好借此机会,先简单介绍下忽必烈的女儿都有谁,再讲讲有关阔阔真的生平故事,希望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

  • 明朝开国将领:丁普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丁普郎

    一、黄陂农夫,义举骁将丁普郎,湖北黄陂人,本是农民出身,如果不是遇到元末大乱,他或许一辈子都是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而引领丁普郎改变命运之人,就是徐寿辉。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在颍州发动黄河民工起义,登时天下大乱。由于起义者头戴红巾,因此称呼为“红巾军”

  • 唐朝宗室申王:李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慎

    李慎是李世民的第十子,母亲是韦贵妃,如此显赫的出身,生活自然过得顺风顺水,但这种平静只持续到了李治驾崩,李治去世后,李慎等众多皇子的结局都没善终。先来简单说一下李慎的生平经历,梳理一下时间线。李慎生于贞观二年(628年),他三岁被封申王,五岁被任命为秦州都督,但此时因年纪太小并不可能上任,后被改封

  • 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方国珍

    方国珍(1319年―1374年5月8日),又名方谷珍[1],台州黄岩(今浙江路桥)人[2-3],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生得身长面黑,力勒奔马,以佃农和贩私盐为生计。至正八年(1348年),蔡乱头反元,冤家告方国珍与蔡勾通,官府追捕,国珍杀冤家,与兄国璋、弟国瑛、国珉逃入海中,聚众数千人,劫夺海

  • 蜀汉大臣:来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来敏

    这次准备和各位网友介绍一位比较冷门的人物,他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来敏。估计很多朋友对这个名字十分陌生,可能是第一次听到。那在演义里,来敏曾跟随诸葛亮一起北伐,在军中担任祭酒,主要负责后方事务。但此后发生一件事,导致来敏被免职。来敏十分长寿,他活的岁数要远超当时人们的平均年龄。那下面就和大家简单讲讲有关

  • 清朝后期四川总督:骆秉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骆秉章

    骆秉章(1793年1867年),原名俊,37岁时改名秉章[1],字龠门,号儒斋,广东广州府花县华岭村(今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华岭村)人[2]。晚清的中兴名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书法家,湘军的统帅之一[3-4]。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充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掌撰记。后历任侍讲学士、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