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开国将领宋国公:冯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明朝开国将领宋国公:冯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884 更新时间:2023/12/14 21:45:44

冯胜(?1395年),本名冯国胜,字宗异,安徽定远人。郢国公冯国用的弟弟,明朝开国名将。

喜欢读书,通晓兵法。元末时期,结寨自保。随兄长冯国用投靠朱元璋,带兵征讨四方,建立明朝,颇有功绩。洪武五年(1372年),三路征讨王保保,徐达、李文忠都没有获胜,唯独冯胜斩获甚众[1]。洪武二十年(1387年),冯胜担任大将军,带领傅友德、蓝玉等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地区的残余势力,受封宋国公,“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冯胜居于第三”。

因为其女婿朱橚曾因秘密会见冯胜而被朱元璋严惩。后来因“胜功最多”,遭太祖猜忌,受召还京。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冯胜遭到无罪赐死,死后没有进入功臣庙。崇祯十七年(1644年),追封宁陵王,谥号“武壮”[2]

在古代,每当改朝换代的时候,总会涌现出一批批开国功臣,封侯拜相。然而,封侯拜相仅仅只是个开始,有的功臣或许能安享一生,福荫子孙,有的则会人头落地,自古以来,这样的事情是屡见不鲜。汉高祖刘邦推翻暴秦统治,打败了楚王项羽,建立西汉王朝,不久之后便大肆屠杀开国功臣,兵马大元帅韩信在临死前说出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肺腑之言。

明太祖朱元璋白手起家,二十五岁被迫参加红巾军,仅仅花了十五年光景,朱元璋就建立大明王朝。建国之后,朱元璋便论功行赏,封了六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功臣为公爵,其中宋国公冯胜在列。冯胜和其哥哥冯国用早年投靠了朱元璋,跟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立下无数的战功,所以在朱元璋建国后能位列六公。朱元璋是历史上著名的功臣屠夫,能在他手下善终的开国功臣是寥寥无几,六公之一的冯胜也未能幸免,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让小编我来和大家讲解一番。

结寨自保,机缘巧合投靠朱元璋

冯胜和他的哥哥冯国用二人,在小的时候在村里跟着会拳脚的人习武,而且打小喜欢读书,研究兵法。当时是元朝末年,社会动荡,老百姓苦不堪言,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反抗蒙古元朝的压迫。冯胜和冯国用成年后,在村里非常有名气,为了自保,他们建立了武装组织,拉拢附近村民加入组织,以山寨为根据地,联合众人的力量,以求自保。

朱元璋率领部队到安徽定远庙山的时候,冯胜二兄弟听到了这个消息,便率领守寨人员前来投靠,朱元璋知道他们是定远的农民组织,而且他们有儒家文人风范,便立即接纳了他们,要知道,朱元璋是没有念过什么书的,所以他对有文化的人是十分敬重的,而且当时军中也非常缺乏人才。有一次,朱元璋问兄弟二人如何才能平定天下。冯国用说,首先夺取历代兵家重地南京,以南京为根据地,征讨四方,以仁义为本,这样平定天下就容易了。朱元璋听后,深深认同,采纳了他的意见,果然,朱元璋后来定都南京。冯国用多次立功,一度升到了亲军都指挥使的职务,在三十五岁的时候便因病去世了,弟弟冯胜顶替了他的官职。

南征北战,立功无数

陈友谅大军逼近龙湾,朱元璋率领部队抵御,在石灰山与陈友谅展开对战。冯胜作为中坚力量,大败陈友谅大军,乘胜追击,在采石又取得胜利,收复了太平。而后又随大军下湖州,攻克了平江,在论功行赏时,功劳仅次于常胜将军常遇春,由此升为右都督。之后随徐达向北出征,占领了山东诸州。

公元1368年,冯胜攻占了洛阳等地,又夺取了潼关,占领了华州,回到京城后,被朱元璋任命为征虏右副将军,留守汴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随即跟着大军进军陕西,一举生擒了元朝左右丞相田保保和贾成。朱元璋非常高兴,鉴于冯胜征讨山西立下的功绩,下立诏书,命冯胜位居常遇春之下,汤和和杨璟之上。紧接着,在公元1370年,冯胜率兵攻占了庆阳,活捉了元朝重臣张良臣,平定了陕西全省。

元朝王保保屯兵和林,屡次侵犯大明王朝边境,于是朱元璋便派出三路大军前往征讨,在这场战斗中,大将军徐达出师不利,未有大的胜利,李文忠的军队与元朝军队死伤相当,只有冯胜的战绩最佳。

就这样,冯胜通过一步步努力,取得了丰功伟绩,被朱元璋封为“六公”之一的宋国公。

为何被朱元璋赐死?

至于冯胜为何被朱元璋赐死呢,原因是出于多方面的,这要从冯胜在军中的很多事情说起。

首先,自以为是,军中违抗朱元璋的命令。俗话说,军令如山,皇帝下的军令更是不能违抗,违抗皇帝的命令,后果只有一死。冯胜在占领安庆后,朱元璋命令他驻守庆阳,节制元朝军队。而冯胜自以为陕西已经平定,擅自带领军队返回。朱元璋得知后大怒,要处分冯胜,但是念他立了无数大功,当时又正是用人之际,所以赦免了他,但是给他的赏赐大打折扣。可以说,朱元璋当时没杀他已经很给面子了。

其次,冯胜在治理辽东边患的时候,被人揭发私自珍藏了很多好马,而且还强娶蒙古女人,使得纳哈出失去了受降的意思,而此时常茂也趁机诉说冯胜的过错。就这样,朱元璋大怒,没收了冯胜的大将军印,让他回家养老。

第三,私会燕王朱棣,引发朱元璋的不满。当时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一心想传位给朱允文,而燕王朱棣对于皇位又虎视眈眈,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冯胜有一次私自会见了燕王朱棣,这个事情传到朱元璋那里,引发了朱元璋对他的猜忌,朱元璋认为朱棣可能和冯胜之间存在军事联盟,威胁着大明王朝的统治。

第四,老家的苦中作乐害了他。就在朱元璋安排他在老家养老期间,仍然派人继续在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冯胜在老家空地上铺上瓦片,驾驶马车在上面行走,发出了类似战场上的声音。这事传到朱元璋那里,变成了贼心不死,壮志未酬。

就这样,立功无数的冯胜在蓝玉被处死后,便被召回京城,据史料记载,冯胜在召回京城两年后,被朱元璋毒酒赐死。

结语:总之,冯胜之所以立功无数,最后难逃一死,主观原因在于他看不清形势,在敏感时期会见朱棣,客观原因是朱元璋多猜忌,冯胜本来就功勋卓着,再加上他的一些列行为催化,最终导致了这位公爵被赐死,除公爵名,子孙后代也不能世袭。

标签: 冯胜

更多文章

  • 春秋三小霸之首:郑庄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郑庄公

    郑庄公(前757年-前701年),姬姓,郑氏,名寤生,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前743年-前701年在位),春秋初期政治家,史称“郑庄公”。郑武公二十七年(前744年),郑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继承君位。郑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年),郑庄公平定胞弟叔段的叛乱,消弭了国家内患。之后十余

  • 北宋宋英宗皇后:高滔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高滔滔

    高滔滔生于公元1032年,祖上是宋朝的开国功臣,母亲则是宋仁宗曹皇后的姐姐。高滔滔从小就被姨母接进宫中抚养。因宋仁宗无子,所以过继了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赵曙为太子。高滔滔自小在宫中长大,端庄秀丽,仪态万方,曹皇后与仁宗都觉得她和赵曙很般配,于是二人做主,让他俩于1047年成婚。公元1055年,赵曙

  • 西汉太皇太后:王政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政君

    说起西汉最大的外戚家族,莫过于西汉后期的王氏家族了。背靠大树好乘凉,依靠王政君这棵“大树”,王氏外戚家族在西汉后期的几十年里飞黄腾达,风光无两。王政君也知道她是王氏家族的支柱,有她在,王氏外戚就封侯拜相,所以即使身处困境,为保家族富贵,她也有自己的解决办法,就是哭泣或忍耐。

  • 清朝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鄂尔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鄂尔泰

    鄂尔泰(16771745年),西林觉罗氏,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清朝中期名臣,国子祭酒鄂拜之子,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正帝心腹。鄂尔泰先人投归清太祖,为世管佐领。祖父图彦突官户部郎中。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鄂尔泰二十岁中举,进入仕途。二十一岁,袭佐领世职,充任侍卫,累任内务府员外郎。鄂尔泰官运的

  • 清朝福建水师提督:陈化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化成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陈化成的事情,很多人也都知道陈化成非常的厉害,在清朝里面是为数不多的能让人想好好说说的人,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并不认识这个陈化成,所以下面还是来简单的介绍介绍这个陈化成吧,看看这个陈化成的英雄事迹,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一起来学习看看吧。陈化成(17761842年),字业章,号莲峰

  • 如何评价刘墉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墉,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说到刘罗锅,大家肯定都知道。在乾隆时期,刘墉可是非常受乾隆的喜欢,而且一直都留在身边。那么对于刘墉,到底应该怎么评价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墉,别名刘罗锅,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映的一部名叫《宰相刘罗锅》的电视剧,其实讲的就是刘墉本人。与电视剧不同

  • 阔阔真公主是忽必烈的女儿吗 阔阔真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阔阔真

    今天准备和各位介绍一位比较冷门的历史人物,她就是阔阔真公主。有关阔阔真公主的确切身份,实际上还存在一些争议,她虽然被称为公主,但她并不是皇帝的女儿,更不是忽必烈的女儿。阔阔真一生经历有独特的一面,那今天正好借此机会,先简单介绍下忽必烈的女儿都有谁,再讲讲有关阔阔真的生平故事,希望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

  • 明朝开国将领:丁普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丁普郎

    一、黄陂农夫,义举骁将丁普郎,湖北黄陂人,本是农民出身,如果不是遇到元末大乱,他或许一辈子都是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而引领丁普郎改变命运之人,就是徐寿辉。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在颍州发动黄河民工起义,登时天下大乱。由于起义者头戴红巾,因此称呼为“红巾军”

  • 唐朝宗室申王:李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慎

    李慎是李世民的第十子,母亲是韦贵妃,如此显赫的出身,生活自然过得顺风顺水,但这种平静只持续到了李治驾崩,李治去世后,李慎等众多皇子的结局都没善终。先来简单说一下李慎的生平经历,梳理一下时间线。李慎生于贞观二年(628年),他三岁被封申王,五岁被任命为秦州都督,但此时因年纪太小并不可能上任,后被改封

  • 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方国珍

    方国珍(1319年―1374年5月8日),又名方谷珍[1],台州黄岩(今浙江路桥)人[2-3],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生得身长面黑,力勒奔马,以佃农和贩私盐为生计。至正八年(1348年),蔡乱头反元,冤家告方国珍与蔡勾通,官府追捕,国珍杀冤家,与兄国璋、弟国瑛、国珉逃入海中,聚众数千人,劫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