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末刘表部将:黄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东汉末刘表部将:黄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678 更新时间:2024/1/19 15:54:16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出现了一群英雄豪杰,这些人给后世的小说三国演义留下了素材。三国中,最为有名的就是曹操、刘备孙权等等,三国出现的英雄豪杰是数不胜数,恐怕一时间是说不完的。

三国时期有很多常胜将军,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吕布,其次是关羽等等,这些人都是战神一样的。可是要说谁是常败将军,这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这个常败将军就是黄祖,此人在三国中不算出名。

黄祖与一个人有很大的关系,就是孙权的父亲孙坚。历史上的孙坚是骁勇善战,几乎是战无不胜的。可是孙坚与黄祖的交战中,黄祖不敌孙坚,可是最终孙坚还是死了。你猜怎么死的?孙坚被黄祖偷袭乱箭射死。

当时孙坚与黄祖交战,刚和孙坚交战,就被孙坚打的落花流水。黄祖打不过就只有跑了,结果逃到了襄阳,孙坚紧随其后。结果孙坚追过来,黄祖作为手下败将,居然还敢出城迎战。结果还是大败,但是缺将孙坚引到了事先埋伏好的陷阱中。

说到黄祖,后人们发现了他一个神奇的功能,就是每次大战,黄祖都被打败,可是他能凭借自己的本事将对方杀死。换句话说,就是不打胜仗,却每次杀对方一个将领,这种人恐怕在历史上都是非常稀少的。

即使是孙策也被黄祖算计了,黄祖被孙策打得打败,结果黄祖将对方的大将徐琨斩杀。孙权也曾和黄祖交战过,同样黄祖也是被打的极惨,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黄祖虽然战败,但是孙权一直穷追不舍,结果就很有意思了。

孙权没有吸取以往的教训,一直追黄祖,结果孙权的大将凌操被黄祖的部将甘宁所射杀。作为江夏太守,黄祖一直驻守江夏。三国时期有一个“喷子”,这个人叫做祢衡,这个人同样死于黄祖之手。

当时的祢衡把曹操批得体无完肤,最后曹操把他送到了黄祖那里。最后祢衡连黄祖都骂,这怎么是黄祖能够忍受的呢?结果可想而知,黄祖将祢衡斩杀了,这时候可以发现,曹操借黄祖之手杀死了祢衡。

不过黄祖的运气不可能总是这么好,建安十三年,东吴派最强阵容讨伐黄祖。因为黄祖杀了祢衡,这一点给自己埋下了祸根,祢衡是当时的大文人,杀死他无异于得罪了所有的文人。

由于东吴的进攻,周瑜凌统吕蒙等等大将悉数登场,就算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也没有这个阵容。最终的黄祖战死沙场。

标签: 黄祖

更多文章

  • 东汉宗室清河王:刘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河王,刘庆

    中国古代的政治斗争十分残酷,一般而言那些被废掉的皇太子很难善终,即使侥幸活了下来,自己及其后裔也一定会远离政坛的纷扰。可是在东汉时期,却出现了这么一位皇太子,他虽然蒙冤被废,但在二十多年后却迎来了咸鱼翻身的机会,他的儿子以及孙子、曾孙全都成为皇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

  • 明朝“靖难第一功臣”:丘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丘福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三年后,朱元璋开始大封功臣,按照古制,大臣的爵位由高到低分别是:公、侯、伯。例如,当时徐达被封为魏国公,汤和被封为中山侯,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等。当然,如果功臣去世后,也有被追封为“王爵”的,活着的大臣,若非皇族,生前最高的爵位只能

  • 西晋宗室赵王司马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司马伦为何称帝短暂?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伦

    司马伦(240年-301年4月13日),字子彝,西晋的第三位皇帝,也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司马懿第九子,母柏夫人。早年司马伦出生于240年,曹魏嘉平二年(250年)封安乐亭侯[1],后五等爵建,改封东安子,拜谏议大夫。晋武帝司马炎建国后,封司马伦为琅邪王。时坐使散骑将刘缉买工所将盗御裘,廷尉杜

  • 西晋宗室齐王:司马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冏

    齐王司马冏(3世纪-303年1月27日),字景治,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晋文帝司马昭次子齐献王司马攸之子,生母贾荃是惠帝皇后贾南风的异母姐姐(贾充元配李婉所生二女之长者[1])。生平继承父位其父司马攸是司马师与景献羊皇后的养子,性格温雅,早有贤名。王太后临死时,告诫晋武帝不可加害。佞臣屡次阻其

  • 西晋宗室长沙王:司马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乂

    司马乂ài(277年-304年3月19日[1]),字士度,一字仕庆[2],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晋武帝第十七子[3]、晋惠帝及楚王司马玮之弟、成都王司马颖及晋怀帝之兄、晋愍帝之伯父。八王之乱中,被河间王司马颙部下张方所擒,处以火刑,谥曰长沙厉王。生平封长沙王太康十年(289年)受

  • 西晋宗室成都王:司马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颖

    司马颖(279年-306年),字章度,司州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晋武帝第十九子[1]、晋惠帝及楚王司马玮之弟、晋怀帝之兄、晋愍帝之叔父。生平封成都王太康十年(289年)十一月甲申受封成都王[2],食邑十万户。后拜越骑校尉,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贾谧曾与皇太子司马遹争道

  • 西晋宗室河间王:司马颙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颙

    司马颙yóng(3世纪?-306年),字文载,司州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西晋河间王,是八王之乱中的一王。晋宣帝司马懿三弟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孙,太原烈王司马瓌之长子。生平镇守关中司马颙原继袭父亲太原王之爵位,咸宁二年(276年)到封国。次年改封为河间王。司马颙年少已有清名,轻财爱士。

  • 西晋宗室东海王:司马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越

    司马越(3世纪?-311年4月23日),字元超,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东武城戴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的长子[1],夫人裴氏(裴妃)[2][3],司马越被封为东海王,是八王之乱中的最后一王,也是最后的胜利者。他在八王之乱中消灭了其他对手,并弑杀了晋惠帝。他的死意味着八王之

  • 战国时期赵国国君赵悼襄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悼襄王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还是天子,但已名存实亡。在战国时期,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

  • 西汉大臣主父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主父偃

    主父偃是西汉时期武帝身边的忠臣,他提出推恩令受武帝宠信,后玩火自焚残害诸侯王,被汉武帝所诛杀。主父偃对汉武帝提出的多项政策对汉王朝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史影响深远,而主父偃也在辉煌与赞叹之中走向了毁灭。早年无所作为主父偃曾称自己“结发游学四十余年”。“结发&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