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晋宗室齐王:司马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西晋宗室齐王:司马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293 更新时间:2024/1/18 18:41:33

齐王司马冏(3世纪-303年1月27日),字景治,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晋文帝司马昭次子齐献王司马攸之子,生母贾荃是惠帝皇后贾南风的异母姐姐(贾充元配李婉所生二女之长者[1])。

生平

继承父位

其父司马攸是司马师与景献羊皇后的养子,性格温雅,早有贤名。王太后临死时,告诫晋武帝不可加害。佞臣屡次阻其辅政,且欲使出外,至于被其亲兄晋武帝视为心腹之患。当司马攸病重时,武帝不信,派遣太医诊候,皆言无病。及至司马攸薨,武帝往临丧,司马冏哭诉父亲的病为太医所诬谄,司马炎下诏即诛杀太医更以司马冏为嗣。

元康年间,拜散骑常侍,领左军将军、翊军校尉。赵王司马伦密与相结,利用司马冏的母亲贾荃与贾后有仇,派他入殿废贾后为庶人。贾后惊道:“卿何为来!”司马冏说:“有诏收后。”贾后说:“诏应该是由我发出的,你奉的是什么诏?”又问司马冏:“起事者谁?”司马冏答:“梁王(司马肜)、赵王。”司马伦矫诏赐死贾后,司马冏以功绩迁为游击将军。但司马冏并不满意此地位而有恨色。孙秀察觉,兼且忌惮司马冏,改迁为平东将军、假节,镇守许昌

八王之乱

主条目:八王之乱

当司马伦篡位后,迁为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希望以恩宠安定司马冏。

司马冏因见众人对司马伦心存怨望,便图谋诛杀司马伦。

三月,司马冏起兵反司马伦,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常山王司马乂等支持响应。司马冏军初失利,坚垒自守。当成都王司马颖军破司马伦军于黄桥,司马冏即出军反攻,司马伦兵败。晋惠帝复位,司马冏率甲士数十万入洛,威震京都。晋惠帝就拜司马冏大司马,加九锡之命,备物典策以辅政。司马颙、司马颖二王被封高爵,拥兵自重。

因司马冏起兵,司马伦将司马冏的哥哥们东莱王司马蕤、北海王司马寔下狱,几乎处死。司马冏率众入洛阳,司马蕤在路上迎接,司马冏不立即相见。司马蕤生性凶残,好嗜酒,先前就曾数次凌辱司马冏,司马冏因他是自己兄长而包容他。此事后,司马蕤愤然说:“我受你株连几乎死去,想不到你竟全无兄弟之情!”

失败身死

司马伦死后,司马冏揽政权后不可一世、却没有大志,沉醉于酒色之中,不去朝见惠帝、欠缺臣下之礼,俨然当自己是皇帝。

他任司马蕤为散骑常侍,加大将军、领后军、侍中、特进,增邑满二万户。司马蕤向司马冏请求开府,司马冏说:“武帝子吴王、豫章王尚未开府,你应该在他们之后。”司马蕤因此愈发怨恨,秘密上表司马冏专权。永宁元年(301年)六月,司马蕤与左卫将军王舆谋废司马冏,八月事败后,司马蕤被废为庶人,徙居上庸,王舆被灭族。当月,司马冏指使上庸内史陈锺秘密杀死司马蕤。

翊军校尉李含到长安,诈称受到皇帝密诏,要河间王司马颙攻打司马冏。太安元年(302年)十二月司马颙经一番利害考量后答应,上表陈述司马冏的罪状。兴兵讨伐首都洛阳,声称与当时驻军在洛阳的长沙王骠骑将军司马乂为内应。司马冏得知消息,派遣其将董艾攻袭司马乂,司马乂连同其党羽百多人,乘车飞奔皇宫,以奉天子的名义攻打司马冏府第,火烧诸观阁及千秋、神武门,连战三日,司马冏战败被斩于阊阖门外[2]

其儿子淮南王司马超[3]、广阳王司马冰[4]、济阳王司马英被囚禁于金墉城,司马冏党羽多人被夷三族。司马冏一党由此灭亡。司马冏被暴首尸于西明亭三日,没有人敢收敛。最后其故掾属荀闿等上表乞求殡葬才获准。

身后事宜

因司马冏请求,其子司马几出继司马冏嗣堂叔(生七叔父)燕王司马机,为燕王。司马冏败亡后,燕国国除。

永兴初年,晋惠帝立诏以司马冏轻陷重刑,以前的功勋不适宜烟没,乃特赦其三子司马超、司马冰、司马英归回府第。封司马超为县王,继祀司马冏,历任员外散骑常侍。

永嘉中,晋怀帝下诏,重述司马冏唱义元勋,还赠大司马,加侍中、假节,追谥齐武闵王

永嘉之乱时,司马冏诸子均与怀帝一同被前赵刘聪俘虏,司马冏因此没有后嗣。太元年间,皇帝下诏以南顿王司马宗的孙子司马柔之袭封齐王,延续司马攸和司马冏的祭祀。

评价

  • 《晋书》:“冏名父之子,唱义勤王,摧伪业于既成,拯皇舆于已坠,策勋考绩,良足可称。然而临祸忘忧,逞心纵欲,曾不知乐不可极,盈难久持,笑古人之未工,忘己事之已拙。向若采王豹之奇策,纳孙惠之嘉谋,高谢衮章,永表东海,虽古之伊、霍,何以加焉!”“伟哉武闵!首创宏谟。德之不建,良可悲夫!”

  • 参考资料

    1. ^参《晋书》司马冏见贾后情状

    2. ^《宋书·五行志·五》:“永甯元年十二月甲子,有白头公入齐王冏大司马府,大呼‘有大兵起,不出甲子旬,冏杀之。明年十二月戊辰,冏败,即甲子旬也。”《晋书·五行志下》同

    3. ^本传误作“淮陵王”,按时淮陵王为司马漼,当从《晋书·惠帝纪》作“淮南王”

    4. ^出继乐安平王司马鉴

    标签: 司马冏

    更多文章

    • 西晋宗室长沙王:司马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乂

      司马乂ài(277年-304年3月19日[1]),字士度,一字仕庆[2],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晋武帝第十七子[3]、晋惠帝及楚王司马玮之弟、成都王司马颖及晋怀帝之兄、晋愍帝之伯父。八王之乱中,被河间王司马颙部下张方所擒,处以火刑,谥曰长沙厉王。生平封长沙王太康十年(289年)受

    • 西晋宗室成都王:司马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颖

      司马颖(279年-306年),字章度,司州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晋武帝第十九子[1]、晋惠帝及楚王司马玮之弟、晋怀帝之兄、晋愍帝之叔父。生平封成都王太康十年(289年)十一月甲申受封成都王[2],食邑十万户。后拜越骑校尉,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贾谧曾与皇太子司马遹争道

    • 西晋宗室河间王:司马颙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颙

      司马颙yóng(3世纪?-306年),字文载,司州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西晋河间王,是八王之乱中的一王。晋宣帝司马懿三弟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孙,太原烈王司马瓌之长子。生平镇守关中司马颙原继袭父亲太原王之爵位,咸宁二年(276年)到封国。次年改封为河间王。司马颙年少已有清名,轻财爱士。

    • 西晋宗室东海王:司马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越

      司马越(3世纪?-311年4月23日),字元超,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东武城戴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的长子[1],夫人裴氏(裴妃)[2][3],司马越被封为东海王,是八王之乱中的最后一王,也是最后的胜利者。他在八王之乱中消灭了其他对手,并弑杀了晋惠帝。他的死意味着八王之

    • 战国时期赵国国君赵悼襄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悼襄王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还是天子,但已名存实亡。在战国时期,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

    • 西汉大臣主父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主父偃

      主父偃是西汉时期武帝身边的忠臣,他提出推恩令受武帝宠信,后玩火自焚残害诸侯王,被汉武帝所诛杀。主父偃对汉武帝提出的多项政策对汉王朝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史影响深远,而主父偃也在辉煌与赞叹之中走向了毁灭。早年无所作为主父偃曾称自己“结发游学四十余年”。“结发&rdquo

    • 战国时期燕国国君:燕昭王姬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燕昭王

      姬平是战国后期燕国国君,他是姬哙的儿子,前311年至前279年在位,约与赵武灵王、齐闵王同时。姬平初为燕太子,姬哙让位时将其废掉。子之上台后姬平协助将军市被反叛,兵败后,与太傅郭隗一同逃往无终山避难。后来齐军攻入燕都,志在灭燕,引起了燕国民众的反对,姬平被国人自山中寻出,奉以为君,是为燕昭王,郭隗

    • 东汉太监曹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腾

      公元229年,三国时期魏国的皇帝曹叡(曹操的孙子)追尊曹腾(曹操的爷爷)为高皇帝,使其成为曹魏政权六位有尊号的皇帝之一,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尊为“皇帝”的太监。据悉,曹腾是沛国谯县人,由于家境贫寒,早年被父亲送进宫里做了太监。公元120年,凭借着敦厚谨慎的性格,曹腾被

    • 如何客观评价清朝张之洞?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之洞

      说到晚清的张之洞,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他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不得不说,他对于明朝的贡献可是非常大的,而且他的一生都是保持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虽然他在四大名臣当中年龄最小的,但是丝毫不妨碍他对晚清所做的贡献。那么到底有哪些贡献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谈到晚清名臣张之洞的功劳,很多人都会提到

    • 南朝梁宗室豫章王萧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萧综

      萧赞(502年或501年~531年),一作萧缵[1],本名萧综,字德文,小名缘觉,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南朝齐宗室大臣,东昏侯萧宝卷遗腹子,梁武帝萧衍养子(名义上的次子),母为吴景晖。永元三年(501年)十月,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入建康,占有怀孕的皇妃吴景晖。梁朝建立后,生下萧赞,受封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