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朝梁宗室邵陵郡王:萧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南朝梁宗室邵陵郡王:萧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847 更新时间:2023/12/8 12:57:53

萧纶7岁时受封邵陵郡王,“少聪颖,博学善属文,尤工尺牍。”这个博学善写的读书人成年后,不是以文才驰名天下,而是以顽劣荒唐臭名昭著。

他出任南徐州刺史期间,因天高皇帝远,故意违制僭越,超出身份穿戴与父亲相同的服饰,享用同等规格的车驾,“肆行非法。”他性格喜怒无常,“轻险躁虐”,最喜欢身穿便服,“遨游巿里,杂于冢隶。”

一日,他心血来潮, 故作亲切地询问一个卖夔(蛇状动物,鳝鱼类)者:“新来的刺史怎么样啊?”卖夔者见他是个二十郎当岁的青年,便毫无戒心回答:“新刺史性格暴躁,虐待百姓!”萧纶大怒,竟然“令(其)吞夔以死。”从此之后,当地百姓再不敢与陌生人说话,路上遇到熟人也不敢开口,只能以目示意。

一次,他正在大街上闲游浪荡,无所事事。突然看到有人出殡,唢呐声与哭喊声响成一片。萧纶顿时来了精神,冲上前,一把抢过孝子的哭丧棒,又亮明身份强迫孝子脱下孝服,自己换上孝服充当孝子,对着棺材“匍匐号叫”,比死了亲爹还悲恸。

这场闹剧演得实在荒唐,闹得南徐州沸沸扬扬。萧纶的助手唯恐自己受牵连,将此事密报梁武帝。梁武帝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把萧纶召回京城,第一次对他严加斥责,并把他改派到代地。

萧纶根本不在意,任凭父亲怎样教诲,依然我行我素“不能改。”为了报复父皇,他居然脑洞大开,满大街溜达看人,终于找到一个与梁武帝外形极似的老头。他把老头带回家,令他穿上“衮冕(皇帝出席重大庆典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服装),置之高坐。”自己跪在地上,把老头当父皇朝拜,“自陈无罪。”老头又怕又急,还没听清楚萧纶说些什么,就被萧纶老鹰抓小鸡般地从座位上拎起来。萧纶三下五除二把衮冕扒下,在庭院中把老头暴打一顿。

活人游戏玩儿腻后,萧纶开始琢磨玩儿死人游戏。他兴致勃勃地制作出一口新棺材,强迫助手崔会意躺在棺材里,“以驉(xū,公驴配母骡所生的后代)车挽歌为送葬之法。”又令几个老太太坐在车上,拉长脖子忽高忽低悲号不已。

躺在棺材里的崔会意被吓得浑身汗毛直立,简直不清楚自己是在阴间还是人世。游戏结束后,崔会意不堪忍受欺辱,当夜骑马飞驰回京城,向梁武帝哭诉此事。梁武帝气得心脏病发作,直接派出“禁兵取之”,并将其直接关进监狱。

梁武帝意欲斩草除根,赐萧纶在监狱自尽。因“昭明太子流涕固谏”,梁武帝心一软,放了萧纶一条生路,只让他“免官削爵土还第。”

(二)变本加厉

数年后,萧纶“复封爵”,出任扬州刺史。萧纶素来骄横放肆,来到鱼米之乡扬州,见市面繁华,满街绸缎,便想给扬州府相关部门制作崭新的绛衫和内人帐幔,于是“遣人就巿赊买锦采丝布数百疋。”商贩们听到“赊”字,深知新刺史是想擅用权力巧取豪夺,赊出去的布帛只会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于是“百姓并关闭邸店不出。”

萧纶碰了个软钉子,不肯善罢甘休,便令少府(为皇室管理私财和生活事务的职能机构,在中央和地方都设有分支机构掌管各项事宜)为其采买。少府使尽浑身解数,因数额巨大而“经时不能得。”萧纶恼羞成怒,对少府大加斥责,勒令限期交货。府丞何智通决心为民除害,向朝廷密奏萧纶在扬州如何“侵渔细民。”梁武帝恨铁不成钢,对萧纶痛加斥责,并勒令他回京城府第中深刻反省。

萧纶探知打落自己乌纱帽的人是何智通后,恨得咬牙切齿,派遣心腹戴子高等四人“于路寻目智通,于白马巷逢之,以槊刺之,刃出于背。”

何智通临死前,拼尽全力,用鲜血在墙壁上写下“邵陵(即邵陵郡王萧纶)”二字才含恨离世。何智通之子何敞之据此进京“诉于阙下。”梁武帝勃然大怒,悬赏百万缉拿刺客,同时派“五百人围纶第。”何敞之率人跟随军队进入萧纶府第捉拿刺客,抓获戴子高之外的另外三名刺客。何敞之因不能把萧纶怎么样,只得将满腔怒火倾泻到刺客们身上,把他们用“四面火炙之焦熟”,当烧烤让百姓分食。

梁武帝为平息民愤,宣布将萧纶“免为庶人”,将其软禁三十天后,才让其恢复自由,“顷之复封爵。”

梁武帝被称为菩萨皇帝,笃信佛教,慈悲为怀。他对萧纶的形形色色的荒唐行径虽然严加斥责,但处罚手段仅是反复上演将其“免爵复爵”的把戏,致使萧纶丝毫不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觊觎太子之位。

昭明太子病逝后,梁武帝立第三子萧纲为皇太子。萧纶心怀不满,为其五哥庐陵王萧续鸣冤叫屈。萧续病逝后,萧纶立刻“老鼠别手枪----起了打猫的心思”,“于是伏兵于莽,用伺车驾”,打算直接干掉梁武帝。梁武帝接到密报后,改道而行。萧纶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献给父皇“曲阿酒百器”,企图毒死梁武帝。不料,一心向佛的梁武帝收到儿子的孝敬后,舍不得自己品尝,全部“以赐寺人”,和尚“饮之而毙。”

父子对立已经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菩萨皇帝依然未对萧纶采取任何措施,仅是“乃不自安,颇加卫士,以警宫内……而纶亦不惧。”梁武帝对萧纶毫无限度的宽容放纵,“竟不能有所废黜”,最后导致“宗室争竞,为天下笑。”而吊诡的是,他这无原则的宽恕,最终得到一个幡然悔悟、保家卫国的英雄儿子。

更为吊诡的是,菩萨皇帝的菩萨心肠,使梁武帝接纳了侯景这条被冻僵的毒蛇。东魏叛将侯景走投无路时,向南梁摇尾乞怜。梁武帝出于各种考虑,不顾群臣反对,将侯景纳入帐下并委以重任,“下诏封景河南王、大将军、使持节、董督河南南北诸军事、大行台,如邓禹故事。”果然,冬去春来,蛰伏许久的侯景发动“侯景之变”,率叛军攻破京城,将用胸口热气呵护他度过严冬的梁武帝活活饿死,上演了东方版的“农夫和蛇”的故事。

(三)兵败就义

公元548年8月,侯景率八千叛军发动武装叛乱。萧纶临危受命,被“加征讨大都督,率众讨景”,率三万大军南下与侯景作战。双方开始作战后,互有胜负。其后,萧纶因战术不当,屡战屡败,“乃奔还京口”,辗转至郢州。郢州刺史谦让萧纶,“纶不受。”

南梁诸王在叛军攻陷建康、侯景饿死梁武帝后,非但不勠力同心收复建康灭侯景,反而趁机为扩充实力而自相残杀。河东王萧誉被湘东王萧绎包围在长沙,急切向萧纶求救。萧纶含泪给萧绎去信,提醒他切勿做亲痛仇快的同室操戈之事:“道之斯美,以和为贵,况天时地利不及人和。岂可手足肱支(兄弟),自相屠害?即日大敌犹强,天雠未雪。余尔昆弟,在外三人,如不匡救,安用臣子……夫征战之理,义在克胜。至于骨肉之战,愈胜愈酷,捷则非功,败则有丧,劳兵损义,亏失多矣……若自相鱼肉,是谓代(侯)景行师。景便不劳兵力,坐致成效!”萧绎不为所动,“复书,陈河东(王)有罪,不可解围之状。”萧纶看到复信,泪流满面感叹:“天下之事,一至于斯!”

萧纶不能阻止骨肉相残,“于是大修器甲,将讨侯景。”萧绎“闻其强盛”,生怕萧纶威胁到自己,竟然“遣王僧辩帅舟师一万以逼纶。”关键时刻,萧纶的部将“刘龙武等降僧辩,纶军溃。”萧纶只得与儿子等“十余人轻舟走武昌。”

萧纶“复收散卒,屯于齐昌郡。”为报国仇家恨,萧纶准备与西魏军合作,“共攻南阳。”兵马尚未聚齐,“侯景将任约闻之,使铁骑二百袭纶,纶无备,又败走定州”,他“收兵至(西魏)汝南。”汝南城主李素孝正好是萧纶的老部下,见老上司如此狼狈,“开城纳之。”

萧纶进城后,“乃修复城池,收集士卒,将攻竟陵。”西魏“闻之,遣大将杨忠、仪同侯几通攻破城。”萧纶战斗到最后一刻被俘,坚贞不屈,被西魏杀害,“投于江岸。”

萧绎从湘东王华丽转身为梁元帝后,采纳尚书左丞刘彀建议,根据谥法“怠政交外曰携”,追谥萧纶“携”。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西晋有悬崖勒马建功立业的周处除三害,南梁有幡然悔悟效命疆场的萧纶为国捐躯。事实证明:浪子回头金不换,正因为古老睿智的东方文明推崇宽恕容忍,才换来无数浪子的回头!也使浪子们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耐人寻味!

标签: 萧纶

更多文章

  • 民国宁夏土皇帝军阀:马鸿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马鸿逵

    每一个人对于金钱和财富都有着向往,这是因为受到了个人贪念岁影响。对于财富和金钱,我们都有着欲望,谁也不会嫌自己的钱对了。自古以来也出现了非常多的贪官,和珅就是最典型的一个,可谓是富可敌国了。但即便是这样,和珅还是一只在想着敛财,从未想过要停止。有了权利就意味着有了金钱,物质上的满足能让人有终极大的荣

  • 唐朝“七圣绝手”王昌龄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昌龄

    说起唐诗,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能都背出来几句。而说到唐代诗人,大家第一个先想到的大概不是李白,就是杜甫。而在唐代,有一个人关于七言绝句的诗才,是让李白望而却步,杜甫甘拜下风的。这个人,就是被称作“七圣绝手”的王昌龄。王昌龄,字少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

  • 蜀汉谋士法正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法正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

  • 如何客观评价南明将领史可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史可法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大明京师被围的消息传到了南京,时任南京兵部尚书的史可法立即“誓师勤王”,大军行至浦口,又收到了闯军攻陷京师、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殉国的消息。绝望之中,史可法“痛哭,首触柱,血流至踵”,幸得部下劝解,他才率部返回南京,同其他

  • 如何评价樊哙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樊哙

    影视剧中,樊哙多为一个英勇无惧的武士形象,他为人忠诚、威猛,是刘邦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史记》中,其实司马迁对樊哙的评价很高,称如果没有他那沛公的大业几乎半途而废,指的就是在鸿门宴上,樊哙机智救出刘邦。也正是通过此事,后人在看樊哙时,会觉得他不止忠勇神武,还足智多谋,如果只从外表看或许还真看不出来

  • 明朝内阁首辅李梦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梦阳

    李梦阳是明朝中期官员、文学家,他是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一生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那除了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李梦阳的人品也是令后人钦佩。李梦阳性格嫉恶如仇,他曾多次被冤入狱,但从没有因此屈服,反倒越挫越勇,毫无畏惧之情。那今天,我们就通过简单的文字,来了解下李梦阳的生平

  • 西魏太傅:斛斯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斛斯椿

    斛斯椿(495年-537年),字法寿,广牧富昌(今内蒙古准格尔旗沙圪堵古城)人。高车族[1],北魏末年军人,后在西魏官至太傅,爵封常山郡公,谥号文宣。家族斛斯椿的祖父名为斛斯延[2],父亲斛斯疋,鲜卑名贷敦[3],孝明帝时期担任左牧令,后因斛斯椿贵宠而拜扬州刺史、车骑将军、加仪同三司。生平斛斯椿个

  • 南宋末代皇太后:谢道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谢道清

    谢太后,名道清,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宋理宗赵盷的皇后,右丞相谢深甫的孙女。谢道清出生的时候,祖父谢深甫已经去世,父亲谢渠伯是一个平庸没有能力的人,家道中没,已经没有往日的风光,与普通人家没有区别,据说这谢道清一出生就长得黝黑,这对于女孩子而言,是丑呀,而且还一只眼长了一个痣,但她自小聪明勤快,

  • 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淮南王,刘安

    说起淮南王刘安,最知名的就是《淮南子》,该书以先秦道家思想为基础,杂糅了儒家、法家、阴阳家和墨家思想;另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就是豆腐,相传是其组织方士炼丹时发明的。在汉文帝十六年,刘安被封为淮南王,拥有原淮南国三分之一的国土。至于做诸侯王,刘安就一塌糊涂了,时刻想着造反:第一次想追随七国造反反

  • 西汉宗室衡山王:刘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赐

    刘赐(公元前174年公元前122年)沛郡丰县(今徐州丰县)人,生于淮南(今属安徽省)。汉朝宗室,西汉庐江王、衡山王。汉高帝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的第三子,淮南王刘安之弟。刘赐初封为阳周侯。公元前164年,他被汉文帝封为庐江王。公元前153年,七国之乱后,他被改封衡山王。公元前122年,与刘安约定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