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丞相胡惟庸到底是奸臣还是权臣?

明朝丞相胡惟庸到底是奸臣还是权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200 更新时间:2023/12/9 1:17:54

胡惟庸是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人,他的功劳和能力,在朱元璋集团里并不突出,派系斗争让他登上了丞相宝座,他的一生都是在被人利用,而可悲的是他自己对此毫无察觉。

明朝建立后,出现了两大派系,一派是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另一派是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刘伯温利用杨宪,搜集对李善长不利的证据,不断向朱元璋打小报告,朱元璋逐渐对李善长有了看法。李善长见自己成了众矢之的,就想退居幕后,找一个形象代言人,这个人不能太有威望,而且自己能够控制住,挑来挑去挑上了胡惟庸。

胡惟庸和李善长是老乡,虽然很早参加了朱元璋的革命队伍,但一直地位不高,这次得到李善长的推荐,成为了淮西集团的首领,李善长提拔胡惟庸,是要利用胡惟庸打垮刘伯温的浙东集团。

李善长退位后,朱元璋对刘伯温也失去了信任,把刘伯温打发回老家了,胡惟庸借此机会打垮了浙东集团,胡惟庸当上了丞相,指使手下人状告刘伯温,私自占据了一块风水宝地,有当皇帝的野心。朱元璋最怕的就是这个了,他下令扣发刘伯温的退休金,刘伯温生活陷入困境,心想:“远离皇帝会更加遭到猜忌,不如在皇帝眼皮底下,让皇帝更放心。”于是刘伯温回到了京城。不久刘伯温生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看望刘伯温,胡惟庸带着医生来到刘伯温住所,给刘伯温开了药,刘伯温吃了药后病情更加严重,不久就死了。

刘伯温料事如神,号称天下第一谋士,居然败在胡惟庸手下,胡惟庸为自己的胜利感到欣喜若狂,没想到我胡惟庸有这么大本领,神机妙算的刘伯温都不是我的对手,试问还有谁能斗得过我呢?其实胡惟庸就没有想明白,他能斗倒刘伯温,不是他本事大,是因为刘伯温本事要甩胡惟庸几条街,对朱元璋有威胁,所以朱元璋才利用胡惟庸干掉了刘伯温,所有这一切都在朱元璋的掌控之中。

胡惟庸从此大权在握,变得越来越猖狂,开始独断专行,不服从他的官员一律受到排挤打压,官员的任用,处决犯人等都不报请朱元璋批准,胡惟庸还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朝中大臣都成了他的死党,甚至把李善长也拉下了水,此时的胡惟庸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心里想:你朱元璋能奈我何,我想当皇帝的时候随时可以把你踢下皇位。愚蠢的胡惟庸哪能想到,朱元璋要解决他和解决一个毛孩子没什么区别,之所以让他继续表演下去,是利用胡惟庸这个无才无德的人做一件天大的事。

朱元璋权利欲望很大,身体素质好,不怕累,他认为丞相这个职务对自己的权利有很大限制,甚至会威胁皇权,所以处心积虑要废除丞相制度,但丞相制度延续了上千年,想要废除必须有一个充分的理由,而胡惟庸这样的小人正好给他提供借口。

胡惟庸小人得志,已经不把朱元璋放在眼里,洪武十二年,占城国派使臣来南京进贡,胡惟庸并没有报告给朱元璋,而是自己接待了使臣,朱元璋的怒火爆发了,处死了所有和这件事有关的人,朱元璋准备对胡惟庸动手了。

胡惟庸有一次带儿子骑马游玩,路上儿子掉到马下,正巧有一辆马车经过,把胡惟庸的儿子轧死了,胡惟庸位高权重,没有经过司法部门就杀了马车夫,朱元璋知道后命胡惟庸来解释这件事,(朱元璋能够对胡惟庸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得益于他建立的一个名叫锦衣卫的机构,这个机构在胡惟庸一案里发挥了极大作用)。

胡惟庸来见朱元璋时,想了很充分的理由,他认为杀个马车夫,朱元璋不能把他怎么样,等他见到朱元璋时,把自己的理由向朱元璋诉说,但他说了半天,朱元璋一句回答也没有,胡惟庸停止了诉说,见朱元璋正盯着他,一股莫名的恐惧突笼罩在胡惟庸心头,朱元璋站了起来,清清楚楚的蹦出了四个字,声音不大,却像晴天霹雳砸在胡惟庸头上,“杀人偿命。”说完朱元璋飘然而去,不在看胡惟庸一眼。

胡惟庸在朝里的死党,这次让胡惟庸知道了死党的含义,他的死党御史中丞涂节告发了胡惟庸的阴谋,胡惟庸很多不法事件都有涂节参与,对犯法细节都知道的很清楚,朱元璋立即命令处死了胡惟庸和他的重要党羽,灭了胡惟庸三族,并深入调查胡惟庸一案,牵连被杀的达到一万多人,胡惟庸经营多年的组织就这样覆没了,一个月后,朱元璋宣布撤销了丞相这个职务,可怜的大臣们命都怕保不住,哪还敢提反对意见,朱元璋的目的达到了,他是利用胡惟庸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总结:胡惟庸属于小人得志,他不知道朱元璋就是要利用他废除丞相制度,在这次政治事件中,胡惟庸当了牺牲品,还拉了一万多人给他陪葬。

标签: 胡惟庸

更多文章

  • 明朝黎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奢香夫人

    奢香夫人(1358年-1396年),彝族名舍兹,又名朴娄奢恒。元末明初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为维护地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1]元朝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奢香出生于四川永宁;系四川永宁宣抚司、彝族恒部扯勒君亨奢氏之女;彝族土司、贵州宣慰使陇赞&mi

  • 唐朝张九龄《浈阳峡》作品赏析及写作背景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九龄

    浈阳峡张九龄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水暗先秋冷,山晴当昼阴。重林间五色,对壁耸千寻。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张九龄诗鉴赏浈阳峡,是浈水中的一个峡谷,浈水源出江西省信丰县,流经张九龄的故乡曲江。这首诗描写在故乡峡谷溪流中行舟的情景。首联写峡谷的狭窄、深邃。诗人驾着小船,曲曲折折地穿过峡谷,紧紧地挨着

  • 清朝名将岳钟琪为何被称为“三朝武臣巨擘”?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岳钟琪

    岳钟琪(16861754年)是岳飞第21世孙,驰骋西北疆场的清朝名将,也是唯一的汉人大将军,被乾隆帝赞为“三朝武臣巨擘”。他爹叫“岳升龙”,官拜四川提督,曾参加过康熙平定三藩的战事。可以说,岳钟琪从小就勤练武艺、演习兵法,早早练就一身战场本事。不过,他

  • 清朝词人黄景仁生平介绍及评价 黄景仁作品诗句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景仁

    唐诗宋词名声之巨,以至于后世许多人,只闻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然而,从汉字诞生伊始,华夏民族的诗歌文化便一直被继承和发扬,先秦的诗经、战国的楚辞、汉朝的乐府诗……。唐诗宋词的成就,古今的确难以匹敌,但是不可否认,每个朝代的诗词,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魅力。清朝的诗词,集前朝各

  • 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王凌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凌

    王凌,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著名军事家。他自小便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因此从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一身才华。在成年之后,他便被推举成为了孝廉,后来迁中山太守。在他治理期间吏治清明,颇有政绩,曹操征召他丞相府掾属。等到曹丕继承王位之后,他再次得到了升迁,官拜散骑常侍、兖州刺史。在洞口之战,他跟随在大将军

  • 平阳昭公主为唐朝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平阳昭公主

    南北朝统一后,乱世没有结束,很快出现了大分裂。这次分裂花了很短的时间。隋文帝的侄子李渊,只用了七年时间就打败了群雄,重新统一了天下。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统治整个国家,主要归功于唐高祖李渊优秀的儿女们,二儿子李世民和三女儿平阳公主。接下来我就为大家着重的介绍一下唐朝平阳公主。事实上,谈到公主,它给我

  • 唐朝“刀女”高惠通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高惠通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5月,虎牢关。窦建德一战而败,被秦王李世民俘虏。作为战败者的部属,高惠通也成为了唐军的俘虏。这一年,高惠通24岁。武德五年(622年))六月,高惠通被指派给李世民,成为了秦王府刀人。这一点,在出土的《大唐太尉秦王刀人高墓志铭》中得到了证实。据《墓志铭》:刀人,字惠通,勃海人

  • 为何称李纲为“太子杀手”?李纲这一生教导过哪些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纲

    为何称李纲为“太子杀手”?他这一生教导过哪些太子?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位有着“太子杀手”称号的李纲为什么在教导太子之后,却因各种原因使两朝太子两人被杀一人被废?李纲,隋唐时期的名臣,在杨坚还未建立隋朝时,就任北周齐王宇文宪的参军。隋朝建立之后,被隋

  • 南宋宰相汤思退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汤思退

    汤思退难在何处?为人难,做官难,归去难,人生何处不为难!汤思退是处州(今浙江丽水)人,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举进士,以右从政郎授建州政和县县令,后考取博学宏词科第一名,出任秘书省正字,从此,进入中央首脑机关,参与朝政,历任多职,按照《宋史·汤思退传》的说法是:“登郎曹

  • 三国曹魏西晋名将羊祜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羊祜

    陆抗是三国时期东吴最后一员名将,演义中有一个与他既是对手又是朋友的人:羊祜。我遍寻了三国志,关于此人的记载少得可怜,最详细的不过是评注里引用了〈晋阳秋〉的叙述以及习凿齿在后面一大篇不厌其烦的溢美之词。不得已,我们只有从一些零碎的记载里来一窥这位三国末期名将的风采。羊祜初次登场已经是公元二四五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