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九门提督隆科多生平介绍及评价 隆科多为何被赐死?

清朝九门提督隆科多生平介绍及评价 隆科多为何被赐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141 更新时间:2024/1/22 4:36:00

佟佳·隆科多(?-1728年),字竹筠,满洲镶黄旗人,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国维第三子[1],清朝康熙雍正时期重臣。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隆科多被授为一等侍卫,又被提拔为銮仪使,兼正蓝旗蒙古副都统。[2]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临终,隆科多被召到御前,成为顾命大臣。[3-4]雍正二年(1724年),隆科多兼领理藩院的事务。充任纂修《圣祖实录》《大清会典》的总裁,并且监修《明史》。不久又被赏赐双眼花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5]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以隆科多结党营私、私藏玉牒为由,公布其四十一条大罪,将隆科多永远禁锢。[6]雍正六年(1728年),隆科多死于幽禁禁所[7]

隆科多是九子夺嫡事件中的关键人物,官至吏部尚书,一等公。

清朝雍正帝得以继位,有一半的功劳归属年羹,另一半则应该归功于九门提督隆科多。

隆科多是何许人也?

他是康熙的孝懿仁皇后的亲弟弟,也就是康熙的小舅子。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雍正帝胤禛的养母,所以隆科多算是雍正帝名义上的舅舅。

在废太子事件中,康熙的前任九门提督托合齐因为涉嫌勾结太子谋害康熙,所以被革职入狱,接任九门提督这个职位的就是隆科多。

九门提督到底是多重要的职位呢?

九门提督主要负责北京内城的九座城门内外的守卫工作,负责宫廷里的巡夜、救火、缉拿、断案等业务,可以理解为皇帝身边的武警、刑警、火警和法官。九门提督直接对皇帝的生命安全负责,康熙把这个位置交给隆科多,可见康熙对隆科多的信任程度。总而言之,这个职位是皇帝身边最为重要的一个官职,必须得是非常亲近值得信任的人担任,隆科多就是康熙挑选出来的那个人。

雍正皇位的来源

康熙晚年的时候,因为经历过“九子夺嫡”的旧事,执意不愿提前公布遗诏。直到1722年12月20日晚上10点,九门提督隆科多从畅春园出来,向众人公布康熙死讯以及传位皇四子继任皇帝的遗诏。

康熙在临死之前,身边有且仅有隆科多一人,宫女、太医、皇子都不在,从现在看来这是不合理的地方。正因为只有隆科多一个人见证了康熙的遗诏,没有其他人在场,这也就反应了能决定大清帝国继承人的不仅仅是康熙,还有这个九门提督。不管从哪个角度考虑,隆科多都毫无疑问是四爷党。可也正是因为这样疑点重重的遗诏,后人都屡屡质疑雍正皇位来路不正。

雍正皇位继承到底来路如何,当时没能有个定论,我们后人更加无从考起,我在此也无法下一个结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隆科多和年羹尧的支持对于雍正登上皇位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其中隆科多起的更是决定性的作用。

这个决定性的作用让后来的隆科多荣华富贵,但也是他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

隆科多的地位

雍正继位后,便以“拥戴殊勋”的名义封隆科多为一等公,授吏部尚书。不仅如此,朝政事务,不论大小,雍正总要听取他的建议,并多有采纳。在国家公文上,每每提及隆科多的时候,都要在前面加上“舅舅”二字。雍正在处理政事的时候,提起隆科多,也是多直接以“舅舅”相称,导致朝臣们只好也跟着喊“皇帝舅舅隆科多”,可见雍正对他的尊重和仰赖。

在我看来,这一切都是帝王心术。皇帝这样表现给隆科多看,演给众大臣看,就让天下人隆科多和皇帝是心连心的亲舅甥关系。这样一来,隆科多心里会舒服,那些有异心的大臣也不敢拉拢隆科多,这样雍正把权力放给隆科多就会安心得多。

和年羹尧不同,隆科多做事非常收敛,敛财也敛得很有学问。隆科多同样也贪赃枉法,但是他把贪来的财都藏在别人家里,这使得雍正没办法从这件事上拿下他。隆科多为人也比年羹尧低调,所以对于雍正来说,找他碴有些难度。

本来隆科多可以安心无事的,因为他在朝廷中的威望以及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雍正动他是有难度的。但是,他却主动走上了背叛雍正的道路。

为什么隆科多要背叛雍正呢?

因为隆科多被吓到了。隆科多曾经举荐一个人名字叫诺敏,诺敏得了一个差事,奉命去山西追缴户部欠款300万两白银。诺敏非常轻易地就把这事给办妥了,这让雍正非常开心,认为自己用人得道,办事得力。但是后来被揭露说,诺敏贪名,是自己找商人借了270万两来冒领的功劳,这让雍正丢了脸面,于是大发雷霆,下令把诺敏给杀了。同时还处罚了一大批贪赃枉法从中获利的官员,来了一波大清洗。这把隆科多吓得不轻,因为不久之后,居功至伟的年羹尧也被雍正拿下了。

于是隆科多看明白了,伴君如伴虎,找好出路才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于是他暗中投向了八阿哥允禩(原名胤禩),但这一切都让雍正帝看在眼里,两人关系渐行渐远。

正在雍正不知道怎么取缔隆科多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让隆科多万劫不复。

玉碟案

雍正五年,隆科多在中俄边境的领土问题中作为代表和俄国进行谈判。隆科多的态度非常明确,寸土不让,俄国侵占大清土地的计划即将落空。可是在协议即将落成之际,“玉碟案”发,雍正不顾谈判形势,立刻召回隆科多,以私藏“玉碟”的罪名将他囚禁,隆科多自此万劫不复。

玉碟是个什么东西呢?其实,这就是皇帝家族的家谱,上面记载着爱新觉罗家族每个人的名讳。这个东西被一个外戚私藏,这就是谋反的罪名,在任何时代,谋反都是杀无赦的,隆科多就这么被雍正以私藏玉碟的罪名从边境抓回了北京。

因为隆科多的退场,中俄边境领土的谈判问题被钻了空子,120里的土地被俄国抢走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雍正哪怕损失领土,也要雷厉风行处理隆科多呢?

主要是两个原因:

1、隆科多掌握了雍正继位的关键,不管其中的神秘过程如何,最后的皇位决定权都在他手里。所以他如果有一天想要倒向八皇子,那皇位很有可能收到威胁,玉碟事件发生的机会不能错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2、和年羹尧一样,隆科多与雍正帝已经产生了隔阂,没有了最初的信任感。相信在最初雍正刚继位那会儿,不管是年羹尧还是隆科多,他们犯下了天大的错误,都会得到饶恕,但是这个时候却不会。就像一对夫妻在甜蜜期,彼此犯点小错误都能包容,而到了夫妻冷战期间,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点燃战火。

隆科多自己也没有想到,天威会降临得那么突然,以至于一点应对准备都没有,只得任由雍正处理。

在以私藏玉碟罪拿下了隆科多之后,雍正又整理出41项大罪,比起年羹尧的92条还是要轻一些的,隆科多子孙被判流放,家产被尽数查抄,自己也是身败名裂。雍正并没杀隆科多,而是把他软禁在畅春园,直到他病逝。对于隆科多这样的官府要员,失势的那一刻就是死亡。

隆科多的倒台,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一朝天子一朝臣,兔死狗烹,还是物极必反?这些当然都是道理,但我想说的是一点别的东西。

三心二意总是没有好结果的,倘若隆科多认定雍正,一心一意为他服务,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又或者,隆科多决定倒向八爷党的时候,就时刻做好应对的充分准备,以他的实力和威望,雍正根本处理不了他。浅薄之见,与君共勉!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关注我,让我们一起为历史点赞!

标签: 隆科多

更多文章

  • 北宋文学家钱惟演生平介绍及评价 钱惟演有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钱惟演

    钱惟演(977年-1034年9月3日[1-2]),字希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大臣、文学家,吴越忠懿王钱俶第七子,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之兄刘美的妻舅。钱惟演随钱俶归宋,历任右神武将军、太仆少卿、命直秘阁,预修《册府元龟》,累迁工部尚书,拜枢密使,官终崇信节度使。死后获赠侍中,谥号“思&

  • 明朝丞相胡惟庸到底是奸臣还是权臣?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胡惟庸

    胡惟庸是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人,他的功劳和能力,在朱元璋集团里并不突出,派系斗争让他登上了丞相宝座,他的一生都是在被人利用,而可悲的是他自己对此毫无察觉。明朝建立后,出现了两大派系,一派是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另一派是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刘伯温利用杨宪,搜集对李善长不利的证据,不断向朱元璋打小

  • 明朝黎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奢香夫人

    奢香夫人(1358年-1396年),彝族名舍兹,又名朴娄奢恒。元末明初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为维护地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1]元朝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奢香出生于四川永宁;系四川永宁宣抚司、彝族恒部扯勒君亨奢氏之女;彝族土司、贵州宣慰使陇赞&mi

  • 唐朝张九龄《浈阳峡》作品赏析及写作背景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九龄

    浈阳峡张九龄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水暗先秋冷,山晴当昼阴。重林间五色,对壁耸千寻。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张九龄诗鉴赏浈阳峡,是浈水中的一个峡谷,浈水源出江西省信丰县,流经张九龄的故乡曲江。这首诗描写在故乡峡谷溪流中行舟的情景。首联写峡谷的狭窄、深邃。诗人驾着小船,曲曲折折地穿过峡谷,紧紧地挨着

  • 清朝名将岳钟琪为何被称为“三朝武臣巨擘”?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岳钟琪

    岳钟琪(16861754年)是岳飞第21世孙,驰骋西北疆场的清朝名将,也是唯一的汉人大将军,被乾隆帝赞为“三朝武臣巨擘”。他爹叫“岳升龙”,官拜四川提督,曾参加过康熙平定三藩的战事。可以说,岳钟琪从小就勤练武艺、演习兵法,早早练就一身战场本事。不过,他

  • 清朝词人黄景仁生平介绍及评价 黄景仁作品诗句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景仁

    唐诗宋词名声之巨,以至于后世许多人,只闻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然而,从汉字诞生伊始,华夏民族的诗歌文化便一直被继承和发扬,先秦的诗经、战国的楚辞、汉朝的乐府诗……。唐诗宋词的成就,古今的确难以匹敌,但是不可否认,每个朝代的诗词,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魅力。清朝的诗词,集前朝各

  • 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王凌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凌

    王凌,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著名军事家。他自小便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因此从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一身才华。在成年之后,他便被推举成为了孝廉,后来迁中山太守。在他治理期间吏治清明,颇有政绩,曹操征召他丞相府掾属。等到曹丕继承王位之后,他再次得到了升迁,官拜散骑常侍、兖州刺史。在洞口之战,他跟随在大将军

  • 平阳昭公主为唐朝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平阳昭公主

    南北朝统一后,乱世没有结束,很快出现了大分裂。这次分裂花了很短的时间。隋文帝的侄子李渊,只用了七年时间就打败了群雄,重新统一了天下。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统治整个国家,主要归功于唐高祖李渊优秀的儿女们,二儿子李世民和三女儿平阳公主。接下来我就为大家着重的介绍一下唐朝平阳公主。事实上,谈到公主,它给我

  • 唐朝“刀女”高惠通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高惠通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5月,虎牢关。窦建德一战而败,被秦王李世民俘虏。作为战败者的部属,高惠通也成为了唐军的俘虏。这一年,高惠通24岁。武德五年(622年))六月,高惠通被指派给李世民,成为了秦王府刀人。这一点,在出土的《大唐太尉秦王刀人高墓志铭》中得到了证实。据《墓志铭》:刀人,字惠通,勃海人

  • 为何称李纲为“太子杀手”?李纲这一生教导过哪些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纲

    为何称李纲为“太子杀手”?他这一生教导过哪些太子?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位有着“太子杀手”称号的李纲为什么在教导太子之后,却因各种原因使两朝太子两人被杀一人被废?李纲,隋唐时期的名臣,在杨坚还未建立隋朝时,就任北周齐王宇文宪的参军。隋朝建立之后,被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