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文人陶安对明朝有什么贡献?陶安对朱元璋提出过哪些建议?

文人陶安对明朝有什么贡献?陶安对朱元璋提出过哪些建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956 更新时间:2024/1/18 1:30:34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朱元璋起兵濠梁,最终一通四海,建立明朝。朱元璋驱逐元虏,收复燕云,历史贡献颇丰。朱元璋能够取得天下,他身后的文臣武将功不可没。朱元璋身边武将如云,例如徐达、常遇春、冯胜、李文忠等等,但提到朱元璋手下的文臣,出名的并不多,唯有刘伯温和李善长二人。其实,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他手下文臣谋士多达数十个,最主要的有4大谋士,分别是:李善长、陶安、朱升、刘基(刘伯温)。本文的主角,就是陶安。

在4大谋士中,刘伯温和李善长名气很大,不多介绍。朱升和陶安,虽然名气不响,但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朱元璋渡江之后,一路向南,取下徽州,经过邓愈的推荐,亲自去请朱升出山。朱升身为元末秀才,熟读经史,他为朱元璋效力后,为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使朱元璋能够在元末乱世中低调发展,没有成为元朝的“靶子”。若说朱升提出的九字方针功不可没,那另一位谋士陶安提出的一个建议,也很重要,因为陶安建议,朱元璋把大本营定在南京。

朱元璋最初从濠州(古凤阳)起兵,然后攻下定远和滁州,再攻打和县,然后开始筹划渡江。此时,正好俞通海、廖永忠等人带领巢湖水军来投奔,朱元璋如虎添翼,策划周密,渡江攻下采石矶,然后攻入太平(安徽当涂)。元朝末年,各路枭雄都犹如土匪,每攻下一城,都抢掠不止。唯有朱元璋的军队京城之后,秋毫无犯。太平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儒者,名叫陶安,他看到朱元璋军纪严明,感叹说:

“方今四方鼎沸,豪杰并争,攻城屠邑,互相雄长,然其志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安民,救天下之心。

陶安的意思是说,其他豪杰都是为了钱财和子女而相互攻打,只有朱元璋是为了拨乱安民,这才是拯救天下的主人。于是,陶安带领太平的父老乡亲亲自迎接朱元璋,并且表示愿意为陶安效力。朱元璋非常开心,不仅升任陶安为参幕府事,还主动向陶安问计。陶安给了朱元璋一个非常有决定性的建议,那就是取金陵,朱元璋问为什么要如此,陶安解释道:

“金陵帝王之都,龙蟠虎踞,限以长江之险。若据其形胜,出兵以临四方,则何向不克!

陶安认为,如今天下大乱,东有张士诚,西有徐寿辉,北有韩林儿,南有方国珍,朱元璋夹在中间,若想立足脚跟,必须找到一片易守难攻的根据地,而南京,是一个绝好的地方。因为南京据长江之险,水系复杂,可以及时向四方出兵,是立足之地。

朱元璋听闻大喜,采纳了陶安的建议,开始谋取南京。此后,陶安屡受重任,朱元璋每攻克要地,都要陶安去安顿民心。陶安一方面稳定百姓,一方面筹集粮草,为朱元璋补充军需,功劳很大。朱元璋登基后,让陶安为首,李善长和刘伯温为辅,三人共同编纂《大明律令》,还让陶安兼修国史。后来,江西百姓不稳,朱元璋派陶安去江西安抚百姓,陶安政绩显著,但当年九月,生了急病,死在了江西。史载:

(洪武)元年,安至江西,政绩益著。疾剧,卒于官。嘱诸子曰:勿恋钱帛!帝亲为文以祭,追封姑孰郡公。

陶安去世后,朱元璋非常悲痛,不仅亲自写文祭奠,还追封陶安为姑孰郡公,给陶安的评价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有一个细节,陶安临死前,对他的儿子说了4个字:勿恋钱帛!陶安希望他的儿子们,为官一任,不要贪图钱财,可惜,他的儿子没有听取。

根据历史记载,陶安一共有两个儿子,长子陶昱,次子陶晟,在洪武年间都因为贪污而被诛杀,陶安因此绝后。陶安临死说的4个字,儿子们并未听取,十分可惜。

标签: 陶安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张嶷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嶷

    张嶷(nì[1])(?-254年),字伯岐,巴西郡南充国县(今四川南部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豁达豪壮,初为本县功曹。刘备攻打蜀郡,山贼趁机抢掠县里,张嶷营救县长夫人,因此得名。诸葛亮预备北伐时,张嶷平定广汉叛乱,授牙门将。多次随从马忠平定南中叛乱,授越巂太守。治理十五年,平定叛乱,

  • 曹冲真的很聪明吗?曹冲为何死的那么早?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冲

    曹冲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心中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神童之一,但是曹冲的死也的确是让很多人觉得有一种“天妒英才”的感觉,这样一个厉害的神童,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死了,而关于曹冲的死,也有不少人认为与曹丕脱不了关系。但曹冲毕竟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孩子,却聪明到了让曹丕觉得对自己的地位产生了威胁

  • 明朝闽浙总督胡宗宪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胡宗宪

    只要一说起抗倭英雄,相信很多朋友们第一反应就是戚继光了,但是很少人会想到胡宗宪,甚至根本就没听说过胡宗宪这个名字。其实在明朝抗倭做关键的那几年当中,戚、俞不过是胡宗宪帐下听命的将领。且抗倭的方针大计大多由胡亲手制定。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胡宗宪。戚、俞往往不能预闻,只是临事但听驱使而已。威

  • 西汉御史大夫晁错生平介绍及评价 晁错的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晁错

    晁错(前200年前154年),汉族,颍川(今河南禹州)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晁错发展了“重农抑商”政策,主张纳粟受爵,增加农业生产,振兴经济;在抵御匈奴侵边问题上,提出“

  • 西汉大臣袁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袁盎

    袁盎(约前200年前150年),《汉书》称爰盎,字丝,汉初楚国人,西汉大臣,个性刚直,有才干,以胆识与见解为汉文帝所赏识。袁盎有较浓厚的儒家思想,强调等级名分、按“礼”行事,不能有僭越行为。为人敢言直谏,后因此触犯汉文帝,被调任陇西都尉,后迁徙做吴相。汉景帝即位,吴楚七国叛乱

  • 西汉御史大夫韩安国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韩安国

    在汉初功臣成员日渐凋零之后,很少有人能做到文能长袖善舞、武能上马作战,如周亚夫长于军事而短于政治,窦婴文武双全也得靠着窦太后,只有韩安国靠自己做到了这点。韩安国没有什么大背景,他的职业生涯分为两段,前半段在梁国主要协助梁王解决其惹下的烂摊子,后半段则是在朝中任职,逐渐盛极而衰,最后郁郁而死。韩安国本

  • 唐朝名将高仙芝军事才能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仙芝

    公元741年,唐玄宗李隆基将年号改为了“天宝”,这时候的唐帝国繁荣达到了顶峰,帝国边境的防御体系完善,勇悍的将领率领着精锐的士兵镇守着四方,除了吐蕃仍然有能力对帝国的边境造成威胁,其余地方的战斗都是微不足道的。这时候的西域已经在唐帝国的牢固统治之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下辖

  • 元朝鄂国公史弼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史弼

    史弼,一名塔刺浑。元蠡州博野北阳庄(属今河北博野东阳村北阳庄)人,字君佐(或作若佐)。至元十五年(1278),升江淮行中书省参政,历淮东、浙东宣慰使。二十九年(1292),以福建行省平章攻爪哇,失利夺职家居,自号紫微老人。后进平章政事。著《景行录》。[元]字君佐,号紫微老人,一名塔刺浑,蠡州博野(今

  • 金庸的梦中情人夏梦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夏梦

    夏梦原名杨蒙,江苏苏州人,生于上海,是50-60年代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公司首席女演员,香港青鸟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合伙人、电影制片人,也是香港左翼电影的代表人物。夏梦擅演擅唱,不论时装、古装、戏曲电影皆能胜任,是国语片罕见的全能演员。在老一辈的影迷心中,夏梦是香港唯一一位可与奥黛丽.赫本(港译柯德利

  •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生平介绍及评价 白起战绩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白起

    1、白起简介 白起(?前257年),郿(今陕西郿县东北)人,白起为白公胜之后,故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封号:武安君,号称“战神”,“人屠”,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中国历史上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