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东王杨秀清?

如何评价东王杨秀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289 更新时间:2024/1/20 3:20:43

有人说,清朝的“康乾盛世”,其实只是一个虚假的盛世。

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乾隆统治时期,中国在世界之林中已经开始进入了落伍的大门,此时的世界正在处于产业革命初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生产力获得了解放。

于是,原本落后于中国的西方迅速起跑,迅速发展,一向在贸易上处于劣势的西方诸国,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欲望,英国的统治者以鸦片贸易为先导,继之以大炮军舰,用武装毒贩子的手段叩开了中国的大门。

1840年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进程,一个田园诗般的缓慢前行的中国,几乎被外来强权撕碎,沉入了屈辱的泥潭。

而此时的清政府所面临的不仅仅只有外患,还有内忧。

1851年1月11日,在洪秀全的领导下,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并且短时间内急速膨胀,到了1853年3月19日,攻破了南京,改为天京,并以此为都城。

但太平天国运动其兴也快,其亡也速,在1864年7月19日,天京被攻破,这也标志着天平天国运动彻底失败,不过在这过程中,天平天国内部却涌现出了一群极为“出色”的人,其中的代表就是天王洪秀全分封的诸王。

那么太平天国中诸王的实力如何,为何东王杨秀清被称为天国第一名将呢?

由于太平天国后期封了太多的王,我们就重点说说最初封的五王,以此做个比较,这样这个问题的答案自然也能知晓了。

如果说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精神领袖,那么杨秀清在率领军队攻破清军的江南大营之后就成为了这个政权中的实际领导人,此时的杨秀清已经集所有的权力于一身。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最早期的重要领导人,在天平天国起义初期,就被洪秀全封为了东王,而且天平天国封的这些王中,东王地位最高,并且拥有节制其他诸王的权力。

杨秀清被封东王之后,就是天平军的统帅,而在最初清军围剿太平军的时候,杨秀清就凭借出色的指挥攻破了永安州城,解开了全国起义的序幕。

而在太平军攻打南京时,杨秀清也是首功,攻破南京之后,洪秀全等人才入驻南京,正式建都,之后杨秀清以南京为据点,开了北伐和西征,决定扫除威胁天京的江南、江北两大营,而最终杨秀清成功地拔掉了这两个大营,稳定了天平军在天京的政权。

萧朝贵的地位在天平天国中是仅次于洪秀全和杨秀清的三号人物,此人极其有智慧,在洪秀全创立上帝会时,萧朝贵就秘密组织革命力量,并且在短时间内为上帝会吸取了大量有生力量。

在金田起义后,萧朝贵协助洪秀全动员教徒,鼓舞和指挥太平军奋勇杀敌,后来洪秀全当上天王之后,萧朝贵就被封为了正军师和前军主将,肩负着军事指挥的重任。

影视中天平天国的领导人

后来在清军围剿太平军的时候,面对清军的阻拦,萧朝贵率领前军和后军密切配合,趁着清军立足未稳,发起了突袭,一举全歼阻拦的清军。

萧朝贵统率前军进行征战时,总是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在抢夺关卡上发挥出了无可替代的先锋作用,而且他深得洪秀全的赏识,因此洪秀全还把妹妹洪宣骄嫁给了他。

冯云山是太平天国领导人中少有的有文化底蕴的人物,他和洪秀全儿时便是同学,后来做了教书先生,后来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冯云山就放弃了原来的身份,而投身革命之中。

不过在领军打仗方面,冯云山稍有不足,但是他却是太平天国所有官制和礼制的制定者,而太平天国向广大民众的发布的檄文也都是冯云山写出的,并且还创造了天历,这也是我国行阳历的开始,还别说,文化人就是文化人。

韦昌辉在天平天国的早期领导中,是家境最为富裕的一人,但是这却并不能让他过得好,因为他有钱无势,经常被大户欺凌,这样韦昌辉很不满,后来遇见了冯云山,两人一见相谈甚欢,于是韦昌辉散尽家财,加入了上帝会。

后来在天平天国的一系列活动中,韦昌辉也都有参与,在天平军和教徒中影响很大,以至于清朝一度把韦昌辉当成逆首,甚至在不少清军讨伐天平军中,韦昌辉的名字都在洪秀全之上。

后来在冯云山和萧朝贵牺牲之后,韦昌辉地位上升,成为了洪秀全和杨秀清的主要助手,而在建都天京之后,天京内部的日常政事和防卫都是韦昌辉主管的。

韦昌辉是东王杨秀清十分忌惮的人物,后来两人的矛盾不断升级,而东王杨秀清最终也正是死在了此人的手中,论玩心思的能力,韦昌辉也很厉害,不过在军事方面还是略逊杨秀清一点。

石达开的军事才能也很秀,也被认为是近代的军事家,他在太平天国的诸王中,名声也比较好,在永安建制时,被封为翼王,是最初的五王中地位最低的,不过飞鱼认为,他的军事能力比西王、南王等人要略胜一筹。

1855年,石达开在九江等地,重创湘军,后来乘胜西征,并且攻克了武昌,后来进军江西,之后又打下安徽,江西,湖北三省大片疆土。

在之后,石达开想要从湘军围困的临江等地区解救出太平军,但是作战失利,后来就放弃了在江西拓展疆土,而转战南方各省,不过在1863年,石达开率军深入越西山,但却被清军围困,最终全军覆没,而石达开本人也被俘虏。

一个月之后,石达开英勇就义,年仅32岁,可以说他是太平天国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也被后世称之为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

标签: 杨秀清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将领徐晃生平介绍及评价 徐晃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徐晃

    徐晃坐下马收拾不住,直来到壕边,高叫曰:“反贼孟达:早早受降!”达大怒,急开弓射之,正中徐晃头额。魏将救去。(《三国演义》)演义中,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竟然被一个小人物孟达一箭射杀。在演义中,孟达就是一个多次叛变,多次投敌之人。他先叛变刘璋,迎接刘备入川,后叛变刘备,投

  • 战国后期秦国名将蒙骜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蒙骜

    战国末年,秦国傲视群雄,秦国名将更是层出不穷。白起、王翦、王龁,蒙骜等都立下赫赫战功。其中,王翦、王贲、王离是为三代猛将,以蒙骜、蒙武、蒙恬、蒙毅祖孙三代为代表的蒙氏一族,在秦国历史上与大秦同在。近期,历史剧《大秦赋》热播,蒙骜一家均有出场,他的两个孙子蒙恬和蒙毅成了嬴政的少年玩伴。蒙骜作为秦国的

  • 南宋宰相吴潜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潜

    吴潜是南宋时期的宰相,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县东乡云梯人,嘉定十年(1217年)进士第一,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辞海》说他“主张加强战守之备以抗御元兵,对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表示忧虑”。这是对吴潜一生彪炳史册的闪光点而作的高度概括。吴潜他为人正直敢言,揭露奸臣,还主张抗元卫

  • 前秦苻登妻子毛皇后毛秋晴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毛皇后

    那爱上战场的毛皇后最终被俘虏,那她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是跟上战场的男子一样为国捐躯,还是因美貌被人占为己有呢?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虎父焉有犬女说起毛皇后,就要先说说他的父亲毛兴。毛家是氐族,也是地方豪强,跟随着前秦天王苻坚统一北方,氐族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毛家的地位也得到了

  • 三国曹魏大臣桓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桓范

    在古装电视剧《虎啸龙吟》当中,曹魏大将军曹爽被塑造成一位骄横跋扈、志大才疏的“草包将军”形象,论智识权谋的水平,跟心机似海、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相比,差的不是一个档次。然而曹爽虽然愚笨,但身边却不乏智谋过人的谋士,可惜都不能得到他的重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被司马懿称为&ld

  • 曹魏大臣“智囊”桓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桓范

    在古装电视剧《虎啸龙吟》当中,曹魏大将军曹爽被塑造成一位骄横跋扈、志大才疏的“草包将军”形象,论智识权谋的水平,跟心机似海、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相比,差的不是一个档次。然而曹爽虽然愚笨,但身边却不乏智谋过人的谋士,可惜都不能得到他的重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被司马懿称为&ld

  • 清朝复台名将施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施琅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康熙时领军收复台湾。简介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郑成功手下曾德一度得罪了施

  • 东吴孙权长子皇太子孙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孙登

    孙登是孙权的长子,他生母地位卑贱,所以是正室徐夫人将他抚养长大的。孙权封吴王时就对孙登就极为重视,不仅选取优秀的士人作为他的宾友,还召集大将军的儿子们进宫为孙登讲读诗书,还一起练习骑马射猎。曹丕还曾几次派人索要孙登当人质,都被孙权回绝了。孙权一直很重视孙登的教育,更是专门托人教授他汉代历史。孙登当

  • 夏朝君主姒槐生平介绍及评价 姒槐的政绩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姒槐

    姒槐,姓姒,名槐,又名芬,又称芬发、后芬、祖武、帝魁、帝槐。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第十任王。姒槐的祖父是夏王朝八任王姒少康,父亲是九任王姒杼。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姒槐于少康二十四年(癸卯,前1938)出生在夏旧都斟寻。公元前1915年,他的父亲姒杼在原邑(今河南济源市西北)即帝位,

  • 夏朝君主姒扃生平介绍及评价 姒扃的政绩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姒扃

    夏王姒扃,姓姒,名扃,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第十四任王。他的祖父是夏王朝十一任王姒芒,父亲是十二任王姒泄,十三任王姒不降是他的长兄。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姒扃是十二任帝姒泄最小的儿子,于帝泄二十五年(癸卯,前1818)出生在王都老邱。他还在吃奶的时候父亲就得急症而死,他是在长兄姒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