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女神医宇文柔奴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女神医宇文柔奴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364 更新时间:2023/12/9 7:00:21

说到这个柔奴,她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妓女,对于这个说法,其实在很早就有了,很多网友肯定都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宇文柔奴并不仅仅只是一位妓女,她还是一位神医!就是这样一位歌姬,她的一生还是非常传奇的,那么她到底是为什么被称之为神医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宇文柔奴后来怎么样

说起宇文柔奴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若提起点酥娘,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震北宋京城的歌舞伎。可民间更多的赞美是柔娘,尤其是在岭南一带有口皆碑,被老百姓们誉为“神医”。

后来就一直在这个太医的底下帮忙做事,由于比较聪明然后又深得真传,所以医术也非常的厉害,渐渐的就可以自立一派了。再到后来她看中了一个文人巩。心甘情愿的做了一个小妾。也有说法只是一个歌舞伎,就是可能地位的话还不如妾,但是女人面对爱情的时候,总是没有理由的。加上这些年为人低调善良,救助了很多人,所以也被人们奉为神医,而之所以千古以来被人们难以忘怀。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脱口而出的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一句诗词在苏轼的笔下被传遍了大江南北,直至今日也感动了无数人。只想陪伴在心爱的心爱的男子身边,即是心安,惧四海为家,这样的奇女子,真是绝无仅有。

2、宇文柔奴生平经历简介

宇文柔奴,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王巩的歌女。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王巩因苏东坡“乌台诗案”被牵连,贬宾州(今广西宾阳县)。歌女宇文柔奴只身相随,陪王巩寄居宾州五年(一说三年)。

在我们古代,女人从医是件很稀罕的事。作为妓女出身的神医,就更是一枝独秀了,参考历代文献并不见与之相媲美的。宇文柔奴的父亲本是一位御医,不小心被冤枉入狱,死于狱中。她的母亲不堪忍受这突来的打击,急火攻心卧倒在床,不久撒手人寰。可怜幼小的柔娘,面对着双亲的离去,心中无比悲痛。然而,更糟糕的是她的叔叔将她卖入京城的“行院”。说起来她的叔叔还算有点良心,没给她卖到妓院,因为行院与妓院是有区别的,行院是以艺娱人,而妓院多以色娱人。

柔娘天资聪颖,娇艳可人,行院的老鸨很喜欢她,不惜花血本精心培养,希望她将来能成为头牌。经历过家庭不幸的孩子,懂事都比较早。柔娘不负所望,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声名远播了,亭亭玉立的如一朵花一样。但柔娘总觉得行院不是长久息身之地,她要找机会脱离苦海。一次,有个姐妹生病了,柔娘陪同前去陈太医那里去治病。柔娘的父亲和陈太医是多年的交情,陈太医听闻柔娘的叔叔将她卖到妓院了,也曾多方寻找,一直未果。他没想到柔娘就在京城的行院里,更没想到会突然地出现在他眼前。陈太医立即托人找政府官员,打点银两将柔娘赎出了行院。

柔娘很勤快,在陈太医那里打下手,得到了街坊四邻的普遍好评。她喜欢读医书,将父亲留下来的药方仔细研究,结合临床实践,再加上陈太医的亲自指导,一些常见病已能独自诊治了。哪个少女不怀春啊,柔娘的柔情对善诗作画的王巩敞开了。这王巩可是个多产的作家,传世的作品有很多,而且在政坛上春风得意,官高爵重。柔娘被他正直的品格和傲世的豪气,深深地吸引了,怎奈王巩家中已有妻室。可柔娘是真的爱了,宁愿做王巩的歌女也愿意。可就是这位歌女,在王巩落难之时,陪伴他走不之地,度过人生最凄苦的时光。 宋神宗元丰二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捕,与苏东坡交情颇深的王巩也被处置,被贬到岭南宾州(今广西宾阳)去监督盐酒税务。当时王巩的妻妾、下人,大多都走了,唯独柔娘愿意跟随着王巩去赴任。苏东坡对王巩被牵连一事很内疚,总感觉愧对王巩,经常去信问寒问暖,交流一些诗画方面的知识。柔娘也对苏东坡很熟悉,经常与之交流的是医疗健康的话题,苏东坡可是养生有道,岭南一带多顽疾,曾建议王巩用摩脚心法对付瘴气,每日饮少酒,调节饮食,常令胃气壮健。柔娘心地善良,在一段行院生涯中尝尽人间辛酸,同情社会底层弱者,亲自上山采药,开始了为百姓们治病的生涯。

这一干就是五年啊,五年的时间足够验证一个人的技艺,柔娘以其一身医道救治岭南百姓,被誉为“神医”,颇受百姓爱戴。后来柔娘随王巩回京师,这件事还被传为美谈。苏东坡也早有耳闻,在与王巩叙旧时,特地问起柔娘,“广南风土,应是不好?”宇文柔奴平静回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东坡深受感动,当即为之填下《定风波》一词,“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点酥娘的名字由此而传开,还有王巩与柔娘的坚贞爱情,也被人们广为颂扬。

“神医”并不神秘,柔娘只是一位普通的歌女,但她视岭南百姓如己出,如同她爱的坚贞一样。原来,不管什么身份,从事什么职业,道与德都是并驾齐驱,共浮沉的。

3、宇文柔奴为什么被称作神医

宇文柔奴出生于御医之家,自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也是粗通药理。后来其父遭逢祸事,冤死狱中,其母悲痛欲绝,没过多久也随之去了,只下年幼的宇文柔奴一人在世间独活。宇bai文柔奴被交给她的叔父抚养,但叔父认为她只是拖累,将她卖进了行院,让她学习一些歌舞艺伎的本事用以养活她自己。

因为容貌秀美,宇文柔奴在行院被重点培养,长大后也不负重望成为了名动一方的歌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见到了父亲的一位太医旧友,这位旧友对她心生怜惜,凑了钱将她赎出了行院,并将她带到了自己的身边,教授她药理知识,并让她为自己打打下手,让她在治病上有实践的经验。宇文柔奴的医术在此期间进步飞快,不久之后已经能够独自为人看病了。

之后她结识了才子王巩,被他的才华,气度,品德等深深吸引,不顾他家中已有妻妾,毅然决然的决定用自己的一生来追随他。后来王巩因苏东坡一案受牵连,被贬岭南。昔日阿谀奉承的妻妾与仆从纷纷离开了他,唯有宇文柔奴愿与他一同前往岭南。在岭南,宇文柔奴用自己的一身医术造福了当地百姓,不但使他们免受病痛的打扰,并且对于贫苦百姓她不但分文不取,反而会赠送给他们一些自己在山中采到的草药。

她的高尚品德使得岭南一带的百姓大为感动,并尊她为神医。待到王巩携宇文柔奴回京之时,他们之间坚贞的爱情与宇文柔奴的神医称号已经在天下广为流传,被当世之人视作美谈。

标签: 宇文柔奴

更多文章

  • 战国法家代表韩非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非子

    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可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思想家,而且他还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可想而知韩非在当时影响力可是非常大的。暗示关于韩非最后的死因,其实一直都有不同的说法,目前一直都没有一个确定的,不过很多都认为韩非的死是和李斯有关的,但是并不能确定。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韩非子死亡原因

  • 如何评价三国谋士庞统?庞统出了哪些计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庞统

    前言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时期有四大奇才,他们分别是:诸葛亮、庞统、姜维与司马懿,他们分别被称为:卧龙(伏龙)、凤雏、幼麟与冢虎,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诸葛亮与庞统两人。就我们来说,可能我们对诸葛亮的了解更深,毕竟我们不仅在学校里学过《出师表》,还在生活中听过:三顾茅庐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

  • 如何评价唐朝开国功臣刘文静?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渊,刘文静

    公元617年,李渊晋阳起兵。公元618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刘文静作为功臣,受到重赏。公元619年(武德二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处死开国功臣刘文静。刘文静曾为李唐建立大功劳。晋阳起兵之前,刘文静出使突厥,面见始毕可汗,成功达成联盟,得到了两千多匹战马,突厥士兵的帮助,大大的增加了李渊的实力。更重

  • 南宋权臣韩侂胄为南宋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韩侂胄

    奸臣自古有之,而宋朝的奸臣是最多的,总共有15人,其中南宋有7人。在南宋的这些奸臣中,有一位堪称是最冤枉的,他不仅尊岳抑秦,还力主北伐,一心想要恢复中原故土。然而,他的愿望却落空了,不仅本人遭到杀害,还被后世写入《宋史》奸臣传,与秦桧、贾似道这些人并列,可谓是身败名裂!那么他到底是谁呢?此人就是南

  • 如何评价秦武王嬴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武王

    烽烟卷起狼烟黄沙,长戟划落英雄须发。战国时期,秦国强势崛起,势不可挡。秦的兴盛离不开一代代明君的励精图治。秦武王是历史极具锋芒特色的一位君王,他尚武好战,有坐拥天下的志向。臂力千钧的秦武王嬴荡是惠文王的长子,自小就身性刚强勇猛,喜争强好胜。但作为一国之君,他却与手下力士比武举鼎,不幸意外发生举鼎失

  • 如何评价三国时期辽东军阀公孙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公孙康

    东汉末年,是指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指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直到曹丕称帝结束,持续36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兼并。经过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因此,这意味着东汉末年的很多诸侯,都被消灭了。不过,对于本文所要说的公孙康,则是一个例外了。在

  • 唐朝中期名臣颜杲卿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颜杲卿

    颜杲卿初任范阳户曹参军,曾是安禄山的部下。安史之乱时,与其子颜季明守常山,从弟颜真卿(从弟就是同祖父不同父亲)守平原,设计杀安禄山部将李钦凑,擒高邈、何千年。河北有十七郡响应,受唐玄宗嘉许。天宝十五载(756年),叛军围攻常山,擒杀颜季明。不久城破,颜杲卿被押到洛阳。他瞋目怒骂安禄山,最终遇害,年

  • 唐朝藩镇将领李希烈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希烈

    李希烈(约750年786年),燕州辽西县(今北京市顺义区)人。唐朝藩镇将领,淮西节度使李忠臣族侄。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时参加平卢军,颇有战功,李忠臣以为光禄卿。李忠臣残暴专横,部将驱逐,逃往长安。唐代宗以忻王李造为节度副使,派李希烈为留后主事,唐德宗即位后升为淮宁军

  • 唐朝宗室名臣李皋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皋

    李皋(733年-792年4月6日),字子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唐朝宗室名臣,唐太宗李世民五世孙、曹恭王李明的玄孙。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皋出身陇西李氏曹王房,自少补任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十一载(752年),嗣封曹王。历仕都水使者、秘书少监、衡州刺史、湖南

  • 唐朝宰相杨国忠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杨国忠

    杨国忠(?756年7月15日),本名杨钊,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唐代宰相、权臣。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张易之外甥,杨贵妃族兄。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国忠出身于弘农杨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杨玉环得宠后飞黄腾达,直至升任宰相,封卫国公。身兼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