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唐朝开国功臣刘文静?

如何评价唐朝开国功臣刘文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449 更新时间:2024/1/19 14:26:33

公元617年,李渊晋阳起兵。公元618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刘文静作为功臣,受到重赏。

公元619年(武德二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处死开国功臣刘文静。

刘文静曾为李唐建立大功劳。晋阳起兵之前,刘文静出使突厥,面见始毕可汗,成功达成联盟,得到了两千多匹战马,突厥士兵的帮助,大大的增加了李渊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和突厥搞好关系,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进攻关中,这就是李唐创立的关键。

刘文静

后来,刘文静成为了李世民的重要谋士。公元618年,李世民出站甘陇薛举,刘文静作为李世民第一幕僚。李世民轻敌打了败仗,刘文静主动担起了责任。无疑增加了自己在李世民心中的份量。

李渊称帝时,元老重臣裴寂、刘文静受到特别待遇。专门颁发诏书,赏秦王李世民、裴寂、刘文静“特赦二死”,就是免两次死罪,可见他们的功劳之大。

刘文静面见突厥可汗

功劳如此之大的刘文静,为什么还会被李渊处死呢?

唐朝建立后,裴寂地位相当于宰相。刘文静担任纳言,地位仅次于裴寂。但是当时李渊对裴寂特别好,吃饭一起,上朝也一起。从来也不直呼其名,而是叫他裴监,和原来一样称呼。

刘文静心里就不满意了,自己才是第一功臣,怎么能让别人处处压他一头。于是后来慢慢的处处和裴寂作对,到后来不满就慢慢表面化了。在背地里发横,还在自己家里请术士驱鬼,古代这个是大忌。这些事刚好被刘文静的小妾发现了。这个小妾本来就失宠了,心里有怨恨,就把这事告诉她哥哥,到朝廷揭发了刘文静。李渊得知大怒,下令必须严加调查。

刘文静赶紧辩解到,起兵之初,大家地位都差不多,现在他在我之上,我只是心里不平衡,喝了点酒,酒后乱说了几句。但是李渊却拿着刘文静的供词,当着群臣的面说,刘文静这是要造反呀。

李世民出站虎牢关

那么李渊为什么就要一口咬定刘文静谋反呢?

其实,他是在警示李世民。他要维护太子李建成的地位。因为刘文静是李世民的重要谋士,李世民在领兵作战的过程中,威望越来越高,手下能征善战的将领也越来越多,对李建成的太子地位有相当大的威胁。李渊早已想提醒李世民,刘文静作为李世民的亲信,还多次公开反对宰相裴寂。所以李渊警告李世民集团,自然就拿刘文静开刀。然后裴寂也在一旁煽风点火,说不杀刘文静以后一定是祸患。尽管有很多大臣求情说刘文静不会谋反,李世民也来求情,李渊还是杀掉了刘文静。

李世民领兵作战

那么直到李世民继位三年之后,才为刘文静翻了案,恢复了官爵,由刘文静之子刘树义乘袭。

刘文静的死是他个人性格缺陷所造成的悲剧,也是李唐王朝政权争夺的牺牲品。大家会不会觉得李渊有点狠了?

我个人觉得如果李渊能早点对于李世民集团加以限制,可能不会有什么玄武门之变了?也许大唐王朝又是另外一种面貌了!

唐帝国初期版图

标签: 李渊刘文静

更多文章

  • 南宋权臣韩侂胄为南宋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韩侂胄

    奸臣自古有之,而宋朝的奸臣是最多的,总共有15人,其中南宋有7人。在南宋的这些奸臣中,有一位堪称是最冤枉的,他不仅尊岳抑秦,还力主北伐,一心想要恢复中原故土。然而,他的愿望却落空了,不仅本人遭到杀害,还被后世写入《宋史》奸臣传,与秦桧、贾似道这些人并列,可谓是身败名裂!那么他到底是谁呢?此人就是南

  • 如何评价秦武王嬴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武王

    烽烟卷起狼烟黄沙,长戟划落英雄须发。战国时期,秦国强势崛起,势不可挡。秦的兴盛离不开一代代明君的励精图治。秦武王是历史极具锋芒特色的一位君王,他尚武好战,有坐拥天下的志向。臂力千钧的秦武王嬴荡是惠文王的长子,自小就身性刚强勇猛,喜争强好胜。但作为一国之君,他却与手下力士比武举鼎,不幸意外发生举鼎失

  • 如何评价三国时期辽东军阀公孙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公孙康

    东汉末年,是指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指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直到曹丕称帝结束,持续36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兼并。经过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因此,这意味着东汉末年的很多诸侯,都被消灭了。不过,对于本文所要说的公孙康,则是一个例外了。在

  • 唐朝中期名臣颜杲卿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颜杲卿

    颜杲卿初任范阳户曹参军,曾是安禄山的部下。安史之乱时,与其子颜季明守常山,从弟颜真卿(从弟就是同祖父不同父亲)守平原,设计杀安禄山部将李钦凑,擒高邈、何千年。河北有十七郡响应,受唐玄宗嘉许。天宝十五载(756年),叛军围攻常山,擒杀颜季明。不久城破,颜杲卿被押到洛阳。他瞋目怒骂安禄山,最终遇害,年

  • 唐朝藩镇将领李希烈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希烈

    李希烈(约750年786年),燕州辽西县(今北京市顺义区)人。唐朝藩镇将领,淮西节度使李忠臣族侄。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时参加平卢军,颇有战功,李忠臣以为光禄卿。李忠臣残暴专横,部将驱逐,逃往长安。唐代宗以忻王李造为节度副使,派李希烈为留后主事,唐德宗即位后升为淮宁军

  • 唐朝宗室名臣李皋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皋

    李皋(733年-792年4月6日),字子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唐朝宗室名臣,唐太宗李世民五世孙、曹恭王李明的玄孙。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皋出身陇西李氏曹王房,自少补任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十一载(752年),嗣封曹王。历仕都水使者、秘书少监、衡州刺史、湖南

  • 唐朝宰相杨国忠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杨国忠

    杨国忠(?756年7月15日),本名杨钊,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唐代宰相、权臣。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张易之外甥,杨贵妃族兄。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国忠出身于弘农杨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杨玉环得宠后飞黄腾达,直至升任宰相,封卫国公。身兼四

  • 如何评价明朝将领李景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景隆

    朱棣能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当然有他自己雄才伟略的因素,但是也不能忽略他的对手实在太草包了,尤其是李景隆,简直是拱手把好兄弟朱允炆的江山送给了朱棣。李景隆是大明开国六公之一的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袭爵成为曹国公,从小就备受朱元璋喜爱,由于和朱允炆是同辈,所以两人相近,朱允炆登基之后成为其

  • 西夏西夏梁太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梁太后

    梁太后是西夏惠宗李秉常的生母。惠宗之父毅宗在壮年时就死了,年仅七岁的惠宗继承了父位,由其母梁太后代管国事。梁太后掌权的时候,独断专行,铲除异己,软禁惠宗;当宋军大兵压境之时,她从容指挥,击败宋军,体现了过人的才智。后来面对摇摇欲坠的政权,她出于无奈,只得让惠宗复位,但是仍然不愿将实权拱手相让。西夏

  • 东吴丞相名将陆逊生平介绍及评价 陆逊为何被孙权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陆逊

    相信大家有应该都知道,对于这个孙权和陆逊,他们两个人都是三国时期非常重要的人物,孙权就不说了,毕竟是吴国的皇帝,至于陆逊是吴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两个人对吴国的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最后,为什么孙权要逼死陆逊呢?他们之间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孙权为什么要逼死陆逊首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