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晋明帝正妻庾文君生平介绍及评价

晋明帝正妻庾文君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539 更新时间:2024/1/20 11:52:47

司马睿的长子司马绍于大兴元年(公元318年)司马睿即位初就被立为皇太子。

司马绍从小聪明过人,深得父亲宠爱。

才四五岁时,有一天他坐在晋元帝膝前,正逢长安有使者来。元帝问儿子:“你说太阳与长安,孰近孰远?”司马绍说:“是长安近,从来没听说过有人从日边来。”第二天,元帝设宴款待使者,臣僚们陪坐一边。元帝又召司马绍进殿问道:“究竟长安近,还是太阳近?”司马绍说:“太阳近”司马睿不高兴地问:“昨日你说长安近,为何今日改口呢?”司马绍从容答道:“抬头能见日,又如何见得到长安?”他巧妙地把父亲比作太阳。司马睿一听,又惊又喜,臣僚们也一致称赞,说他是难得的神童。

过了几年,司马绍年近弱冠,性情仁孝,喜欢文学辞章,也精于武艺,所结交的多为贤达之士。司马睿当时任镇东大将军,想为儿子聘娶一位德容兼备的妻子。刚好会稽有一位名士叫庾亮,司马睿久慕其名,将他召入建康。一见之下,他觉得庾亮的仪表、谈吐及学问都不错,非常喜欢,就起用他为西曹掾(藩王府属官)。后来,司马睿听说庾亮有个妹妹庾文君,由兄推及妹妹,他想此女一定很不错,便作主替司马绍纳聘为妇。庾亮起初再三推辞,司马睿再三要聘,只得答应下来。

庾文君其人

庾文君原籍颍川鄢陵人人,父亲庾琛永嘉初年任建威将军,晋室南逃过江后,任会稽太守,所以文君从小与哥哥庾亮跟着父亲在会稽居住。她长得很美,山青水秀的江南风情以及严格的家教把她熏陶成才情具佳的女子,她特别重视德行,常以前代孝女节妇的标准要求自己。

她同司马绍成婚后互相敬重,煞是恩爱。司马绍同庾亮十分交好,名士温峤是庾亮的好友,司马绍同这二人结成布衣之交,常在东宫相伴。庾亮好老庄之学,反对韩非的重法苛刑,在庾、温的影响下,当了太子的司马绍注意自身的修养,贤明仁厚,为朝内外共知。

王敦起兵谋反,晋元帝病死。

永昌元年(公元322年),握有重兵的荆州刺史王敦起兵谋反。王敦与其堂弟王导是拥立晋元帝的功臣兄弟俩把持朝中大权,当时有“王与马(司马氏)共天下”的说法。晋元帝为抑制王氏,重用刁协、刘隗等人。这一年,王敦就以“清君侧”为名,起兵直捣建康,很快攻进石头城,进逼宫阙。晋元帝束手无策,坐在殿上发闷。太子司马绍忍耐不住,决心拼一死战。

这天,司马绍穿上战袍,带领数百名禁军登上战车,想出宫去亲自督战。温峤闻声赶来,拦住司马绍劝道:“殿下乃国家储君,怎能轻易冒死出战,自弃杜稷?”司马绍不听,拍马继续要走,温峤抽出宝剑砍断了缰绳,死死拉住不放,太子只得下马。这时,宫中的卫士几乎逃光了,只剩下几名宦官陪着晋元帝。元帝此时已脱去战袍,换上了朝服,自言自语地说:“(王敦)若想据此宝座,何不早说,何必如此害民?”想了一会,派出使者晓谕王敦说如不肯歇兵,我当归回琅哪,让位于卿。”但王敦不听,仍挥兵前进。

王敦占领建康城后,刁协、刘隗等人死的死,逃的逃,王敦还不罢休,又一连杀死好几个大臣。晋元帝变成了傀儡,完全受掣于王敦。王敦要元帝废掉司马绍,另立幼子为太子,目的是幼主登位后,他可专权擅政。但大臣们一致反对,说太子孝仁,并无错处,王敦只得作罢。元帝不堪忍受王敦的专横,不久,便忧愤交加,卧床不起。

这一年的腊月,元帝病危,放心不下太子,见左右大臣无人可托,不得已召入司空王导,托他辅佐太子登位。嘱咐之后,饮恨而死,年四十七岁。司马绍即位,为晋明帝。第二年,册立太子妃庾文君为皇后,立庾氏所生长子司马行为皇太子,又封庾亮为中书监。

司马绍继位,暴病而死。

比起父亲来,明帝较有作为,登位第二年,就乘王敦病危之机,命温峤率兵讨伐,打败了王敦,使晋室从王氏兄弟的控制下解放出来。可惜明帝司马绍太短命,只做了三年皇帝便得暴病而死,年仅二十七岁。临死前命庾亮为中书令,辅助太子。年仅五岁的小太子司马衍登上皇位,史称晋成帝。

大臣们见皇帝幼小,不能亲政,集体上表请庾皇后以太后的身份临朝。于是,明帝尊母亲为皇太后,垂帘听政,又命王导参录尚书令,与中书令庾亮起辅政。庾后再三辞让不受,只得答应。王导因王敦的缘故,遇事一概退让,推庾亮作主,庾后也倚重自己的哥哥。于是,内外大权都掌于庾亮一人之手,庾后并不参与作主,只在后官平静度日。有大臣提出应追封庾太后的父母,她坚决推辞,下面的奏本几番上呈,几番被她拒绝,不肯批准。

庾亮当政后,一面排斥王导,一面又疑忌盘踞长江上游,握有重兵的荆州刺史陶侃以及历阳镇将苏峻等,导致苏峻叛变。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苏峻率部攻进建康,纵兵闯入宫廷烧杀抢掠。庾太后不堪忍受苏峻的逼凌,忧愤而死,死时只有三十二。

标签: 庾文君

更多文章

  • 金朝全真教创始人王喆(王重阳)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重阳

    金朝初年兴起了大教派,其中全真教是出现的最晚的,也是实力最强的,教团的一些古代人物文化程度也都非常的高,在历史上留下来的著述、史料等等也都是最为丰富的,约占三派新道教史料的三分之二以上,足以提供相当清晰的全真教历史面目。全真道创立者王喆(11131170年),原名中孚,入道后改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

  • 清朝张廷玉: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廷玉

    历史上兴盛的王朝不在少数,其中不得不提的一定是三代不衰的"康乾盛世"。而其中起到关键衔接作用的正是人才辈出的"雍正王朝"。只有短短14载的雍正王朝,却在历史上留下不少的名人名事。这其中有一位"三代老臣"张廷玉,他作为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可以说在清朝的历史上书写了传奇的一生。最高荣耀"配享太庙"张

  • 春秋美女“浣纱双姝”之郑旦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郑旦

    公元前494年,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也成了吴王的俘虏。吴王虽然留下了越王的性命,但是却想尽办法侮辱越王。而越王勾践也是个有抱负的人,他忍辱负重,在等待回国,能复仇的那一天。果然,越王勾践的顺从让吴王蒙蔽的双眼,三年后,吴王放越王回国。回国后的越王卧薪尝胆就想着如何要打败吴国复仇。可是,当时的越国在各

  • 清朝重臣林则徐被发配伊犁后的情况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林则徐

    道光二十年(1840年)7月,由于林则徐在广州严密布防,进犯广东的英军无机可乘,转而沿海北上,于同月5日攻占定海后,继续北上,于8月9日抵达天津大沽口。抗英形势的急转直下,使道光皇帝对林则徐由禁烟之初的极度赞赏转变为要把时局的险恶急于甩锅林则徐。8月6日,两江总督伊里布被委任为钦差大臣赴浙,道光帝曾

  • 唐朝开国功臣张士贵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士贵

    在电视剧中《薛仁贵传奇》中,张士贵是李世民的堂弟江夏王李道宗的老丈人,他嫉贤妒能,多次阻拦薛仁贵投军。在军中又冒领薛仁贵军功,记在他女婿何宗宪头上,后来张士贵又想在天仙谷火烧薛仁贵。最终张士贵起兵谋反,兵败后在大牢中被尉迟恭结果了性命。那么正史上的张士贵真的是一位陷害忠良、阴谋造反的奸臣吗?1972

  • 后唐开国功臣郭崇韬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郭崇韬

    后唐开国功臣无数,郭崇韬首屈一指。公元923年,李存勖率领大军高举复唐大旗,以极其傲慢的姿态踏进了汴州城门,打通了后唐的统治之路。在此前,他的父亲给他留下三支箭矢为他指明的方向非常关键,除此之外还给他留下了一个更宝贵的礼物贤臣郭崇韬。一路走来,李存勖身边的将士谋士无数,但真正为他铺好路的那位却必是郭

  • 如何评价佟养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佟养性

    无论是哪个朝代,卖国贼都是令人痛恨的存在。在明末,不乏从事间谍活动的人,你以为间谍只存在于现代战争?其实不然,在古代一直都有人从事,只是没有那么多的记载而已。佟养性这个人是明朝的辽东大商人,其家族在辽东很有影响力,佟养性利用商人身份结交许多女真贵族,看出努尔哈赤的不平凡后投奔于他,娶了后金宗室之女成

  • 后唐重臣安重诲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安重诲

    安重诲(?-931年),河东应州(今山西应县)人,沙陀族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大臣。其父安福迁,事晋王李克用为将。[1]安重诲少事后唐明宗李嗣源,随从征战,颇见亲信,为人明敏谨恪。明宗即位,以拥戴功充任左领军卫大将军、枢密使,兼领山南东道节度使,累加侍中兼中书令,护国节度使,总揽政事。不通文墨,刚愎专

  • 王及善为什么会被称为驱驴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及善

    唐朝有个人,他担任内史的时候,很多人都嘲笑他,说是“斑鸠飞进凤凰池”(“鸠集凤池”)。不久他又升了官,当上了右丞相,还是没有多大建树。唯一做了一件让人记住的事,就是禁止小官骑驴进衙门上班。每天,谁的驴要是进了衙门,他就出来驱赶。人们就给了他一个绰号,叫

  • 沈葆桢: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沈葆桢

    沈葆桢,一个出生在中国近代,为国之崛起而奋斗的民族英雄,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并驾齐驱,都是晚清名臣,为实现国家昔日荣光而奔波劳走。人们或许对李鸿章之流更为熟悉一些,却不知道沈葆桢为中国近代海军事业所做出的成就。幼时贫苦,林则徐助其思想开化沈葆桢出生于福建,是地地道道的书香之家出身,早年间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