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末明初杂剧作家贾仲明生平简介

元末明初杂剧作家贾仲明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923 更新时间:2024/4/19 5:08:47

贾仲明(1343年~1422年后),元末明初杂剧作家。明·朱权《太和正音谱》作“贾仲名”。自号云水散人。淄川(今山东淄博)人。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善吟咏,尤精于词曲、隐语。曾侍明成祖朱棣于燕王邸,甚得宠爱,所作传奇戏曲、乐府极多,骈丽工巧,后徙官兰陵。著有《云水遗音》等。

撰《录鬼簿续编》,为八十二位戏曲作家补写了数十曲双调·凌波仙挽词,对这些戏曲作家及其创作予以梳理、评论,其中有不少曲论评语是比较中肯公允的,至今仍被人们广泛征引。

主要作品

《玉梳记》,亦作《对玉梳》,全称《荆楚臣重对玉梳记》,《录鬼簿续编》著录。其本事无考,据清人《曲海总目提要》认为,此剧玉香助楚臣,与“散乐女助宋齐丘事”颇相类(陆游《南唐书·宋齐丘传》卷二十)。全剧四折一楔子,旦本,正旦扮顾玉香。

《萧淑兰》,亦作《菩萨蛮》,全称《萧淑兰情寄菩萨蛮》,《录鬼簿续编》、《曲海总目提要》均著录,其以词入曲事《词苑丛谈》亦载录。萧淑兰两寄《菩萨蛮》词之本事,见于明·卓人月《古今词统》(《明史·志第七十五·艺文四》载录“卓人月《古今词统》十六卷”),萧淑兰词事曰:张世英馆於萧公让家。其妹萧淑兰慕张俊才,尝挑之,张拒而不纳。

萧乃赋《菩萨蛮》赠之云:“天教刘阮迷蓬岛,桃花片片依芳草。芳草惹春思,王孙知不知?妾身轻似叶,君意坚如铁。妾意为君多,君心弃妾那。”张得词,遂未辞而归。萧又赋云:“有情潮落西陵浦,无情人向西陵去。去也不教知,怕人留恋伊。忆了千千万,恨了千千万。毕竟忆时多,恨时无奈何。”後公让知之,以妹许张,备礼而婚焉。

《玉壶春》,全称《李素兰风月玉壶春》,《录鬼簿续编》、《曲海总目提要》均有著录。全剧四折一楔子,末本,正末扮李斌。剧中写广陵书生李斌,字唐斌,别号玉壶生,和妓女李素兰相爱,冲破鸨母和富商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剧中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为原型(李斌),即元末曲家李唐宾,号玉壶道人,贾仲明与之交往很久),进行创作,这在元杂剧中实属罕见。剧中描写了当时社会市井生活,人情世态,丰富生动,颇具特色。

《金安寿》,亦作《金童玉女》,清人《曲海总目提要》作《意马心猿》,全称《铁拐李度金童玉女》。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贾仲明《度金童玉女》”列入杂剧“国朝三十三本”之中。此剧写西王母命铁拐李度脱“金童玉女”还归仙界的故事。

西王母本事,见于《山海经》中的《西山经》、《海内北经》、《大荒西经》,汉·桓驎《西王母传》及《汉武帝内传》等著述。铁拐李本事,见于《列仙全传》等。全剧四折无楔子,末本,正末扮金安寿。贾仲明不仅相貌标俊,才华出众,而且汪洋大度,交游甚广。又因传奇、乐府著作颇多,造诣又深,曾使众多词曲作者敬服其下。

其交游也十分广泛,当时“天下名士大夫”如杨纳、汪元亨、朱经、陆进之以及罗贯中等,咸与之相交。其所作奇戏曲、乐府甚多,骈丽工巧,明代朱权的《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锦帷琼筵”。后落籍常州,

“因而家焉”。他的创作题材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神仙道化,二是儿女爱恋。其杂剧也反映出元末明初杂剧在艺术形式上进行革新的态势,如《升仙梦》中正未与正旦的对唱,以及音乐上的南北合套等等。贾仲明还曾为钟嗣成《录鬼簿》中所载的,从关汉卿到高道安等82人撰写了凌波仙散曲,以为凭吊。

1、如《吊关汉卿》:“珠玑语唾自然流,金玉词源即便有,玲珑肺腑天生就。风月情、忒惯熟,姓名香、四大神州。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处,捻杂剧班头。”

2、《吊“录鬼簿”诸公卿大夫高贤逸士鸿儒》:“钟君《鬼簿》集英才,声价云雷震九垓。衣襟金玉名仍在,著千年、遗万载。勾肆中般演诜谐。弹压著莺花寒,凭凌着烟月牌,留芳名纸上难揩。”

3、“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汉宫秋》、《青衫泪》、《戚夫人》、《孟浩然》,共庾白关老齐肩。”

4、“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这些曲词中,对以上82名杂剧作家的性格才学、生平经历,都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材料和线索。

标签: 贾仲明

更多文章

  • 明代书法家宋璲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璲

    宋璲(13441380)明代书法家。字仲珩,宋濂次子,祖籍金华傅村潜溪,随父入籍浦江(今属浙江)。10岁通《春秋》。稍长,博雅善诗文,尤精于书法,研摩梁代《草堂法师墓篆》及吴《皇象三段石刻》,几至废寝忘食,自此得悟笔法。明洪武九年(1376),以楷书召为中书舍人,与侄宋慎同为廷官。时人以宋濂祖孙三代

  • 明朝开国功臣朱文正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文正

    朱文正(1336-1365年)明朝开国名将。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子,朱元璋集团的核心人物,曾任全军最高衙门“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他的父亲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南昌王)。朱文正在洪都保卫战中坐镇孤城抵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进攻,堪称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战功卓越。因战后对朱元璋的封赏

  • 唐朝功臣高士廉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士廉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高士廉年轻时很有器量,对文史典籍也有所涉猎,与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是忘年之交,因此得到公卿的赞许。但他认为自己是北齐宗室,不宜广交名流,于是隐居在终南山,闭门谢客。隋炀帝大业年间,高士廉出任治礼郎。公元609年(

  • 唐太宗李世民最疼爱的皇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太宗

    他的父亲是大唐太宗文皇帝,母亲是母仪贞观的文德皇后长孙氏。太子同母弟,高宗同母兄。他一生荣宠,享尽万般父爱,受到的种种逾矩宠爱,屡屡招徕朝臣的侧目,就连史官都不得不心生感慨。他的记载,在各卷唐史中举之无尽列之不竭,虽曾因夺嫡遭贬,然而不出四年又重获进封,在唐史上独属一例。他,就是濮王李泰。翻开各卷与

  • 黄宗羲的人物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黄宗羲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

  • 黄宗羲的文学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黄宗羲

    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

  • 赵瑞花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瑞花

    赵瑞花,著名越剧演员,代表曲目有《叶香盗印》、《六月雪》、《方玉娘祭塔》和《孟丽君》等。人物履历赵瑞花(1912年-1982年)女,汉族,演员、教师。浙江省嵊县孔村人。12岁进第一副女子越剧科班学艺,工花旦。因身材矮小,特穿着定制的半高跟靴,踮起脚尖苦学苦练基本功,成为与施银花、王杏花齐名"三花"之

  • 施银花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施银花

    施银花,女,越剧演员。浙江省嵊县施家岙村人。名列《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她是女子越剧的开拓者,女子绍兴文戏时期的著名旦角,有“花衫鼻祖”之誉。唱腔上学习、继承男班名旦琴素娥的花腔,婉转圆润,被称为“施腔”。被誉为“越剧泰斗”、&

  • 越剧十姐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越剧

    “越剧十姐妹”,指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出现的越剧名角的合称,包括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因1947年同台演出《山河恋》而得名。1947年夏,为反对旧戏班制度,筹建剧场和戏校,发展越剧,其十人举行联合义演,同台演出,轰动

  • 三国时期东吴将领陆逊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陆逊

    陆逊生平简介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因受孙权赏识得以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地位渐至隆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蜀章武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