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偓是哪个朝代的人 韩偓生平简介

韩偓是哪个朝代的人 韩偓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72 更新时间:2024/1/20 4:13:39

可能韩偓这个名字,了解的人并不多。韩偓是唐朝晚年大臣,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诗人。韩偓是李商隐外甥,据说韩偓10岁便能作诗,很小就表现出其才华和天赋。韩偓的诗,最重要的便是感时诗篇,他等于是通过编年史的方式,将唐朝的兴衰史重现,让人读完后感慨万千。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介绍下韩偓这个人物,看看他的生平事迹,刚兴趣的朋友就不要错过下文啦。

1、李商隐外甥

那么谁才是唐国最后一位诗人呢?这人叫韩偓。

他尽管堪称晚唐时期的一代文宗,但名气却小很多,至少没有他舅舅名气大。他舅舅是谁?大诗人李商隐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锦瑟》不知道赚去了多少人的叹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夜雨寄北》又不知道赚去了多少人的羡慕?

韩偓是李商隐姐姐的孩子(注:也有说李商隐是韩的姨夫,具体已不可考),自幼聪慧。在他十岁生日的宴席上,李商隐见到了他,顿时就非常惊讶,因为韩的聪明与早熟把李商隐惊呆了。

李商隐遂写诗赞叹道“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韩偓十岁即可走马成诗,并且诗意高超。于是李商隐感叹眼前这个孩子可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李商隐当时已经名动天下,经他这么一说,韩偓顿时为世人所重,这对韩偓打开唐代诗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写文或写诗都是混圈子的,若没有领路人,就凭自己瞎转,可能费劲一生,也不得入门。李白李贺这些大诗人哪一个没有干过拜帖的事儿?门难进啊。从唐到现在,一千多年过去了,文坛门难进的情况依然没有改变,甚至愈演愈烈。

2、已凉天气未寒时

韩偓的诗风深受李商隐的影响,尤其是抒发个人小情绪或者与爱情有关的作品,表意传情很是惬意,字里行间都能看到李商隐的影子。他有一首题为《曲江夜思》的诗,云:

鼓声将绝月斜痕,园外闲坊半掩门。池里红莲凝白露,苑中青草伴黄昏。林塘阒寂偏宜夜,烟火稀疏便似村。大抵世间幽独景,最关诗思与离魂。

诗中写景淡雅,月色朦胧,夜色亦朦胧。小院柴扉虚掩,院内莲花娇艳,可谓夜色撩人。诗人在干什么呢?思念意中人啊!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将这种思念推及开来,说人世间这样的优雅环境,不仅是自己,换任何人都会惹得相思的。这颇有种“多情自古伤离别”之感。诗中的意境与“多情最是中庭月”和“为伊风露立中宵”有相似之处,其中含蓄的风味,正与李商隐素来令人费解的“无题”诗切合。

韩偓有个外号“冬郎”,也称“韩冬郎”,大抵是他人帅,诗也写得好,更善于爱情诗,为天下女子所钟爱。他也生性风流,有杜牧之风。他曾写有题为《宫词》的诗,云“燕子不来花著雨,春风应自怨黄昏”,端是婉约缠绵,风情万种。杜牧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是晚唐诗坛的两座高峰,韩偓深得二人真传,且成绩斐然,从传承上来说,可谓唐诗香火的继承人。

韩偓最为世人所知的一首诗题为《已凉》,云“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诗的末句“已凉天气未寒时”,准确的捕捉到了初秋或中秋之际的真实感受,且精准的传递出了心中隐含的无聊情绪,最为人称道。

3、为什么是韩偓

唐末之际,虽然国力式微,但诗坛依然名家辈出,如罗隐、郑谷等人,诗坛依旧热闹。罗隐与郑谷皆于公元910年去世,此时唐帝国已经灭亡三年之久,而韩偓尚处于创作的旺盛期。韩偓去世时为公元923年,此时已经是五代十国,唐帝国的余晖都已经散尽,甚至已经可以嗅到大宋的脚步声(赵光胤于公元960年建立宋王朝)。

将韩偓称为唐朝的最后一位诗人,还有一个因素,他本人的成就,无论是从政还是写诗都非常大。韩偓出生于公元844年,于公元889年进士及第。

公元900年,他辅助宰相崔胤平定神策军叛乱,迎立唐昭宗复位,为稳定唐室江山居功甚伟。黄巢起义时,他随唐昭君进入凤翔。虽然最终大唐覆灭,他也未能力挽狂澜,但韩偓气节不亏,臣节不亏,其与权臣朱全忠(后梁的开国皇帝)的抗争更为后人所重,也符合儒家的道德要求。

韩偓的诗还有一部分是反应当时社会变革的。他将唐末与五代十国初那段动荡的历史,纳入诗中,有杜甫的遗风。我们在评论文学时,素来对现实主义作品高看一眼,韩偓也被后人视为唐代末期的一代诗宗。他有一首题为《梦曲江兄弟》的诗,云:

长夏居闲门不开,绕门青草绝尘埃。空庭日午独眠觉,旅梦天涯相见回。鬓向此时应有雪,心从别处即成灰。如何水陆三千里,几月书邮始一来。

这首诗写于唐末战乱之际。

作者的意志是消沉的,所谓心如死灰。但为什么呢?因为他见不到亲人!不仅如此,连书信都甚少。诗中的末句犹如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韩偓虽然没有杜甫的胸襟和气魄,但还是让后世读者能在他的诗中品味到他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

4、唐诗与宋词的交接

在群星荟萃的唐代诗坛,韩偓可能并不显山露水,但绝对是不容忽视的一位。他宛如一位史学家,用春秋笔法,将唐代末年那战乱不堪的岁月写进诗中,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乱世中许多美好的景色和情感。

他犹如唐诗和宋词之间的桥梁,左手唐诗,右手宋词。

公元923年,随着韩偓的离世,唐诗最终谢幕,而李璟李煜等人已经开始逐步登上历史舞台,词的春天来了。

标签: 韩偓

更多文章

  • 印度穆斯林女王拉齐亚女王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拉齐亚女王

    拉齐亚在1236年到1240年执掌着德里苏丹国长达4年之久,是印度侵略史上首位穆斯林女王。拉齐亚女王既不是印度教徒,也不是佛教徒,而是一位穆斯林。她既不是雅利安人的后裔,也不是蒙古人的后裔,更不是印度土著居民,而是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后裔。德里苏丹国是突厥人在印度北部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存在于公元120

  • 西晋五废六立的皇后羊献容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羊献容

    说到这个羊献容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这个人的,这个人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最近很多人都说了这个人还是不错的,她的人生非常的崎岖,所以被誉为是这个一代奇后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羊献容为什么被称是奇后呢?还有这个羊献容的人生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首先羊献容做了晋惠

  • 明神宗的生母李太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太后

    查阅史料,发现古代有很多帝王是由宫女所生,这也说明了一点,即使是在登基森严、阶级固化的封建时代,卑微的小人物也是有逆袭的机会的。就像下面要和大家提到的这位李贵妃,家境贫寒,出身卑微,但是她依然能逆袭为贵妃,甚至于后来还当上了皇太后,实在是很励志呀。李氏出生在明朝,父亲是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家里穷得揭

  • 历史上的后羿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后羿

    倘若说起后羿,世人都会想到两件事情,一件是后羿射日,一件是后羿和嫦娥的爱情故事,这是后羿一生的辉煌时刻,也是他之所以为后世的我们所熟知的原因。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两件事情,都和后羿没有关系。先来谈谈后羿射日的故事,其真相是这样的:帝尧之时,天上突然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烤焦了大片土地,庄稼更是

  • 西魏文帝皇帝乙弗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乙弗皇后

    在民间流传着很多俗语,其中有一句为“最是无情帝王家”,其中蕴含的道理也很简单。皇宫之中,最不缺的就是爱,而往往最稀缺的,也是爱。所谓最不缺爱,意思是身为皇帝身边自然有很多女子爱他,即便这些女子爱的也并非仅仅只是皇帝这个而。而最稀缺的爱,乃是真爱,这一种爱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都

  • 西汉第六代梁王刘买生平简介 刘买的墓在今天的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买

    刘买(?-前137年),汉朝宗室,西汉第六代梁王,梁孝王刘武的长子。西汉乘氏侯、梁恭王,配陈氏。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刘买获封为乘氏侯。前144年,其父刘武去世,刘买袭位梁王,在位七年。刘买父亲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刘恒的次子,参与平定七国之乱,

  • 西汉宗室梁王刘武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武

    刘武(?公元前144年),西汉梁国诸侯王,汉文帝刘恒嫡次子,汉景帝刘启同母弟,母亲为窦太后。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公元前178年(汉文帝二年)受封代王,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四年)改封淮阳王。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十二年),梁怀王刘揖去世无嗣,刘武继嗣梁王。七国之乱时

  • 溥仪贵人谭玉玲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谭玉玲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谭玉玲的故事。末代皇帝溥仪一生有5位“老婆”,当时她们的称呼却是皇后,妃子或者贵人,大家对 其余的4位都很了解,但是多谭玉玲一直都是一个谜,好像盖着神秘的面纱!谭玉玲17岁时嫁入宫

  • 唐继尧为什么会被夺权 唐继尧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继尧

    唐继尧是近代史中,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有功也有过。唐继尧是滇军创始人,他曾参与重九起义、护国战争,还当选过八省联军总司令。但唐继尧此后并非一帆风顺,他有过一段戏剧性的经历,当时位高权重的他被赶出了云南,导致最后下场极其凄凉,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唐继尧这个人物,

  • 三国曹魏将领于禁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于禁

    三国想要逐鹿天下的诸侯太多了,可是斗争到最后只剩下曹刘孙三人,他们手下聚集了不少能征善战者,然而这些将领投靠他们之后,有的人结局并不好,比如说蜀汉的魏延,一辈子被诸葛亮猜忌不得重用。其实在知人善用的曹魏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今天要说的这位将领,他的功劳比张辽大,死的比夏侯渊惨,更可怜的是,死了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