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末大臣马士英生平介绍及评价

明末大臣马士英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440 更新时间:2024/1/15 11:55:17

南明能在短时间内建立,一方面得感谢当年明成祖朱棣迁都时建立的“两京”制,在南京保留了一套完整的六部行政机构;另一方面,则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人物:马士英。

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十天后消息传至淮安,此时的大明不仅群龙无首,而且就连崇祯皇帝的诸子也都下落不明,既无皇帝也无储君。

以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人主张以“贤”论,立潞王朱常淓,而另一派则主张按血统亲疏,立福王朱由崧。事实上,所谓的贤明也好血统也罢,只不过是不同利益集团争权夺利的表面文章罢了。

不过,手握大权的第一重臣史可法却态度暧昧,未表明政治立场,这直接加剧了帝位之争。这个时候凤阳总督马士英力排众议,以重兵护卫福王朱由崧直奔仪真,使得福王继位成定局,弘光朝得以迅速建立,马士英也以拥立之功成为内阁首辅。

抛开立场不论,马士英的果决对于明朝局势的迅速稳定的确立下了大功。但马士英此后的所作所为却给了东林党讨伐的口实。

在成功上位之后,马士英为感谢当年任凤阳总督时阮大铖的举荐之恩,用自己的职权用阮大铖为兵部尚书。由于阮大铖出身阉党,马士英很快遭到东林党人的抨击,在东林党人的造势下,马士英成为世人口中的“奸臣”。湖广巡按御史黄澍甚至鼓动左良玉起兵“清君侧”。

加上弘光政权的很快覆灭,明朝遗老纷纷将原因归结为马士英谋国不忠导致,可谓坐实了马士英“奸臣”之名。鲁王政权的张岱甚至说马士英还不如秦桧贾似道等人。

而在清朝官修的《明史》当中也沿用了明朝遗老们对马士英的评价,说他是“为人贪鄙无远略,复引用大铖,日事报复,招权罔利,以迄于亡”。

不仅如此,在“奸臣”之外,清朝还给马士英安上了“叛臣”的罪名。因为按照清朝的说法,马士英降清后曾复通唐王政权,后事觉被杀。

由此,马士英成为明清两朝公认的奸佞小人,就连马士英的家乡贵州也耻于记载,而将其从地方志中删除。

但随着近年来新史料的不断出现,对马士英其人恐怕要重新评价。

马士英重用阮大铖致使本已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加速了腐化,但这只能算作谋私利,“奸”还远远谈不上。事实上,阮大铖是个典型的投机者,东林党人在活动周延儒复职时,也曾联合阮大铖,并由阮大铖捐资20万两。

在南京城失守后,无论是有阉党之名的阮大铖,还是东林党首钱谦益,都屈膝向清军投降,唯独这位背负奸臣骂名的马士英却选择继续“抵抗”。

在清朝留存的军情奏报中,从顺治二年十月到十二月,都有马士英带兵北犯的记录(此时弘光朝已灭亡五个月)。而鲁王政权的徐芳烈所写的《浙东纪略》中也有南京失守后马士英依然带兵在杭州一带与清军作战的记载,直至战败被杀(还有说法是战败后隐居四明山佛寺,后被清军擒杀)。

可见,马士英虽然不是救世之能臣,但也绝对算不上是奸臣。至少,在部分东林党人降清的时候,这位被指斥为祸国奸臣的内阁首辅始终在坚持抗清,也算是为国尽忠了。

著名明史专家毛佩琦就曾说过:“南明史是一段被抹杀的、被曲解的历史。马士英虽非救世能臣,亦非亡国罪魁,他虽然政治上失败了,但没有屈膝降清,晚节是值得肯定的。贵州山乡能够孕育出这样的风云人物,并非黔人的‘耻辱,而是可引以为骄傲的”。

标签: 马士英

更多文章

  • 羊献容是怎么死的 羊献容生平故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羊献容

    历史上,羊献容是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她一生经历可以说十分传奇,曾五废六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八王之乱期间,羊献容因当时局势屡遭废黜,但每次都能恢复原位。此后永嘉之乱爆发,洛阳沦陷,羊献容成了俘虏,被刘曜强行纳妾,等刘曜继位后,羊献容再次成为皇后,还生了三个孩子。羊献容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了意外,下面

  • 西魏乙弗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后

    对于古代的女性来说,拥有生育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古代男子,除了少部分遇到真正爱情的人之外,其他大部分的人娶妻子都是延续后代。所以在古代时期,生育能力比较强的女子向来都是很受欢迎的,比如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生育能力就非常的强,不过她之所以可以成为皇后,靠的可不是自己的生育能力,而是她与皇帝元

  • 孝贞显皇后是什么结局?清朝最后一位继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孝贞显皇后

    继后,即皇帝的第二任正妻,虽然在宗法关系上很难与原配皇后相匹敌,但从身份上来讲,同样是一国之母,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上,出现了多位继后,最有名的当属乾隆帝继后那拉氏了,不过,这位大清皇后却因自断头发而惹怒了天子,最终落得一个凄惨的结局。今天,笔者要讲的是清朝最后一位继后:孝贞显皇

  • 捻军首领张洛行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洛行

    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淮北大地上,曾经出现过一支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这就是张洛行领导的捻军。他们配合太平军,高举反清大旗,纵横转战于十多个省,给腐朽的清王朝造成了沉重打击。不过,由于农民起义的诸多局限性,捻军最终还是失败了。那么,作为捻军的首领,张洛行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张洛行是安徽涡阳人,生于181

  • 天平军节度使守中书令张全义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全义

    张全义(852年-926年),初名居言,又名宗奭(朱温赐名),字国维。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人。唐末至五代时期将领。张全义出身田农之家,曾参与黄巢起义,被授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后投降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屡立战功,被表为泽州刺史,累授忠武军节度使、守中书令,封东平王。他生性勤俭,善抚军民,政绩卓著

  • 唐朝宗室齐王李元吉生平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元吉

    李元吉(603年-626年7月2日),本名李劼,小名三胡,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四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为人骁勇,猜鸷骄侈,擅长马槊。晋阳起兵时,领军留守太原,册封姑臧郡公。唐朝建立后,授并州都督,进封齐王。武德

  • 清朝收复台湾第一功臣施琅生平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施琅

    施琅拿下台湾后,第一件事就是去郑成功庙拜祭。一是对郑氏父子功绩的高度肯定,二是表明自己的态度:攻打台湾并非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国家统一和百姓幸福着想。他的祭文这么说:“自从南安侯入台,台地始有居民……所以忠朝廷而报父兄之职分也……公义

  • 隋末梁朝皇帝萧铣生平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萧铣

    武德三年(620年)十二月,萧铣命齐王张绣进攻驻扎长沙的董景珍。在梁国里,张绣应该算是军事能力最高的将领,最初巴陵起兵时,张绣也是骨干之一。不过,作为地理上靠近中原的沔阳人的他,可能和董景珍等不是同乡,因此在当初的巴陵军官团中,他是比较独立特行或者较为遭排斥的一位吧。萧铣称帝后,张绣主要将精力放在南

  • 唐高祖妻子太穆皇后窦氏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太穆皇后

    太穆皇后窦氏(569年-613年),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人。北周到隋朝时期女性历史人物,北周文帝宇文泰外孙女,神武郡公窦毅之女,母为襄阳公主宇文氏。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聪慧刚毅善于书学,仁孝有礼,颇有才华。早年入宫抚养,得到舅父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疼爱。嫁给唐国公

  • 南明将领晋王李定国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定国

    话说,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大明王朝就此灭国;但和历史上的西晋、北宋王朝一样,忠于明王朝的文武大臣们,并没有放弃;他们逃往了南方,在他们的拥簇下,明朝宗室在南方重新建立了政权,所以此时的淮河以南在名义上仍属明朝,史称南明。整个南明存在了18年,但在这18年中,南明上下不仅没有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