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姚鼐的书法成就

姚鼐的书法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62 更新时间:2024/1/1 21:37:42

姚鼐的书法造诣很深,包世臣、沙孟海、叶百丰等人都对其成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尤其是包世臣,更是将姚鼐的书法作品放在“逸品下十六人”中,包世臣更是推邓石如、刘石庵及姚鼐为清代书法之冠,将姚鼐的行草书列为妙品,故姚鼐非独特文美,其翰墨亦为世重。

姚鼐是典型的帖派书家。他的书法遵循正统帖学一路,所呈现给人们一种秀逸、温和、不激不厉的中和之美。姚鼐既重视传统,以古为师,又注重创新,融自己的观点于书法之中,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姚鼐博采众家之长,书法不断精进;书体能真、能行、能草;作品雅洁可观,以神韵为宗;用笔刚柔相济,阴阳和谐,深得中和之美。

姚鼐书法初学董其昌、赵孟頫,书作《致何道生》内容虽短小精悍,通篇气韵流畅,矍然有凌云之气,是地道的董其昌风格,章法上错落有致,字与字之间接头连尾,鱼贯而行,行距拉开,文人学者气息跃然纸上。又如姚鼐写给友人汪志伊的信札,整幅作品分行布白将董其昌的秀逸疏朗和赵孟頫的平和端庄相结合,书写节奏上稍有变化,有轻盈,有敦厚,对比明显,具有神气清夷、迥出尘俗的精神面貌。随后姚鼐突破董氏,进而取法米芾李邕。姚鼐中年主要学李邕的《岳麓寺碑》,将李邕碑中的险峻欹侧之势化为雍容端庄的行楷风貌,董其昌也以李邕为骨而化其雄强为淡雅。

姚鼐临《李北海缙云三帖》是其书法作品中极为少见的临摹作品,此帖吸收了李邕用笔中结字宽博、开张的特征,结体上将李字的中宫收紧把握得很到位,李邕字势的欹侧在姚鼐笔下更多的是平正、端和之感。行笔从容舒缓,行中带有楷法。章法上和李帖比较收敛而不拘谨,忠实原帖的神貌。同时分行布白紧紧把握原帖精神,注重形似,以形传神,追求内在韵味,显得挺拔奔放,但不失天真纯和之趣。同时用墨浓润饱满,线条开张中洋溢着洁净恣肆的个性。在笔法上,行书中寓有楷味,而笔势、形体相连之处又有行草的意趣,流畅运笔中显现出迅疾的节奏,为姚鼐集大成之作。

在书法已经达到一定造诣时,姚鼐临颜真卿以除去学董的婉柔、扁薄的线质特征,并追上二王。在姚鼐临《争座位帖》(图册首张)中圆劲秀拔的线条、疏宕恣意的感觉在姚鼐的笔中演绎得恰到好处,枯笔的运用、浓淡相间的墨韵使得整幅作品画面感对比强烈。此幅既有颜真卿外拓雄强的一面,又有赵孟頫秀润婉约的一面。不仅如此,姚鼐此时的小楷书颇具倪瓒的风格,通过倪云林而上溯魏晋钟繇,尊古溯源,不流于俗气。用笔爽劲而妍润,结体偏扁,多出波磔,饶有隶意,耐人寻味。

晚年的姚鼐书法专攻王献之,取王献之之势,而运董其昌之法。他的小行草手札自始至终保持着《阁帖》中二王的面貌,贯彻的是以王字为中心的传统帖学之路。譬如姚鼐的《行草七绝》正文四行,虽取法董其昌,但却以“二王”为源,得其神髓、神韵。清疏枯淡,气洁神清。笔力苍劲有力,力透纸背。个别字虽笔画纤细,但线条质量极高,不失油滑。行笔不仅不慢,适当的连笔,使整幅作品更加鲜活、灵动。

姚鼐论书既注重向古人学习,也看重创新。他主张反复临习,细心体悟前人书法中的精神。他认为学习书法要遵循一定的法度,同时又要在不背离法的基础上敢于变法,勇于创新。初学书法,人们总会要求自己临摹得要准确,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不再仅仅局限于形似,而是要求神似。这一阶段,人们追求的是与古人在精神上的共鸣,即学习书法要先入古,再出古,出古就是创新。

标签: 姚鼐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洪秀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洪秀全

    洪秀全是什么样的人呢?曾经,他是金田起义的领导者,反帝反封建起义的领袖,高举汉人复兴大旗的起义军首领。如果你还能找到早期的各种关于太平天国的小儿书的话,毫无疑问,洪秀全的形象,是光辉的,太平军士兵保卫天京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曾经感动了一批又一批中国人。现在,他是穷奢极欲的昏君,杀戮功臣,陷害忠良,11

  • 唐朝功臣殷开山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殷开山

    643年春天,此时距离李渊晋阳起兵已经过去26年。李世民综合考虑平定天下、玄武门之变和治理天下这三个方面的因素,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二十四位功臣,让阎立本为他们作画,并将其放入凌烟阁中,这就是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在这二十四位功臣中,有一位最为特殊,他就是殷开山,为什么说殷开山是最特殊的呢?原因就

  • 唐睿宗妻子肃明皇后刘皇后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皇后

    据《北朝胡姓考》记载,南北朝时期,北方有个鲜卑姓氏纥豆陵氏。这个姓氏在鲜卑贵族汉化过程中改姓窦氏,自称是扶风窦氏后嗣。窦氏宗族的人,跟北周、大隋、大唐的皇室联婚,三个朝代的接连十几个皇帝,都和窦氏宗族是亲戚关系。隋文帝的亲姐姐安成公主,嫁给了窦荣定,生下了儿子窦抗。窦抗在亲舅舅杨坚的扶持下,仕途可谓

  • 白圭为何被称为商界鼻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圭

    从商超至晚清,古代曾涌现出不少大商人来,根据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白圭是中国经商之鼻祖。大商人白圭提出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商业经营理念,直到今天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白圭为什么能够提出如此先进的商业理念?他究竟是个什么人呢?

  • 韩信被称为兵仙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韩信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韩信以善于用兵被人们所熟知,在跟随刘邦之后,韩信仅用四年就帮助刘邦平定了天下,后世对韩信的军事才能,往往用“兵仙”来称呼他,可见韩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之高,而韩信之所以被称为兵仙,主要是因为他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这些记录至今仍无人能破。第一个记录便是

  • 魏忠贤对明朝的贡献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魏忠贤

    明朝大太监魏忠贤,史料记载其把持朝政,与皇帝奶妈客姨娘狼狈为奸,纵容东厂西厂为非作歹,导致朝政混乱,国弱民贫,最终造成了大明朝覆灭的后果,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嘛?可以说大明王朝覆灭,与魏忠贤有一定责任,但完全让一个人背黑锅,是极为不负责任的。魏忠贤时候,皇太极已经开始进攻大明,这个时候明朝灭亡,估摸着

  • 姚广孝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姚广孝

    永乐十六年(1418年),朱棣带着疲惫的身躯,拖着沉重的步子,一步一步地朝庆寿寺走来。那是三月,北平还很冷,迎面不时吹来冷冷的寒风。朱棣从百忙中抽空出来,只是想见姚广孝最后一面,他的良师益友。说姚广孝是朱棣的良师益友,因为倘若没有姚广孝在旁煽风点火,添油加醋,朱棣就不可能造反。因此,没有姚广孝,就没

  • 黔娄夫人施良娣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施良娣

    战国时期出名的女性并不多,而黔娄夫人施良娣的故事,却被不少后人熟知。黔娄是齐国知名隐士,齐威王曾请他为卿,但遭到黔娄的拒绝。黔娄有才,却不出世,一生都在安贫乐道中度过。而黔娄的夫人施良娣更是一位贤妻,黔娄出生贫寒,而施良娣是贵族后裔,但施良娣甘愿跟随黔娄过上布衣生活。等黔娄死后,施良娣继承了夫君的遗

  • 东晋宰相谢安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谢安

    谢安是东晋名士,太常谢裒第三子。在谢安年少时期,便得到了宰相王导的照顾,不过谢安却不想因自己是名门子弟,从而获取高管俸禄。所以早年朝廷要征召他时,谢安是装病推辞。谢安的确非常有才能,而且有宰相气度,为人处世都令人信服。王俭称他为“江左风流宰相”,实际上这跟谢安的性情有很大关系

  • 东汉皇太后梁妠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梁妠

    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梁妠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梁妠,东汉王朝开国功臣梁统的后人。自梁统开始,梁氏族人一直在东汉朝廷担任重臣,到了梁商这一代时,担任大将军,梁妠就是梁商的女儿,她从小聪明贤惠,善于女红,精通经史,据说十岁时就能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长大后成为了汉顺帝刘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