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帝师孙家鼐生平介绍及评价

清朝帝师孙家鼐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686 更新时间:2024/1/4 10:20:13

光绪皇帝即位时,年仅4岁。为了培养光绪皇帝治国理政的能力,慈禧太后给他请了两个状元老师,分别是翁同龢与孙家鼐。翁同龢的故事,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今天我们详细说一下孙家鼐的事情。

孙家鼐是安徽寿州人,字燮臣,生于1827年。孙家鼐出身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1856年,孙家鼐进京参加会试,不料名落孙山,让他大失所望。不过,他并没有泄气,而是更加勤奋地读书,准备下一次会试。顺便说一句,江苏才子翁同龢也在这一年参加了会试,并考取了状元。

1859年,孙家鼐再次进京参加会试,这次他发挥得相当好,不但通过了会试,还在殿试里取得了一甲第一名的好成绩,成为新科状元。

步入仕途后,孙家鼐历任翰林院修撰、内阁侍读等职。1864年,孙家鼐外放湖北学政。4年后的1868年,孙家鼐奉命在毓庆宫行走,与翁同龢一起教光绪皇帝读书。从此,孙家鼐有了万人羡慕的“帝师”身份。慈禧太后下令,将孙家鼐的故居进行扩建,还悬挂了“状元及第”的匾额。

“帝师”身份令人羡慕,但这份工作真心不好做。因为学生太特殊了,不能采取寻常的教学手段。偏偏光绪皇帝幼年时不喜欢读书(废话,谁喜欢读书呀),让孙家鼐和翁同龢头疼不已。如果是其他学生,老师早就一顿板子伺候了。可给孙家鼐、翁同龢吃了老虎胆子,他们也不敢对光绪皇帝动一个指头。

怎么办呢?孙家鼐发明了一个办法,做内省录,将光绪皇帝每天的不良表现记在小册子上,拿给慈禧太后看,请慈禧太后出马管教。慈禧太后对光绪皇帝管束得相当严厉,动辄打骂罚跪。这样三番几次后,光绪皇帝终于“收敛”不少,肯读书了。

成为“帝师”后,孙家鼐的仕途变得更加顺利。此后,他历任内阁学士、工部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工部尚书、顺天府尹、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清朝不设丞相,大学士被视为丞相。孙家鼐这就算是“拜相”了。

孙家鼐是受过中国传统儒家教育的知识分子,在思想观念上比较“守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接受不了新思潮、新观念。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惨败于日本之手。这件事让国人震动不已。孙家鼐也在其中。痛定思痛,孙家鼐开始思索变法图强,主张向欧美国家学习,成为了一名“维新派”。

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成立强学会,没有地方办公。孙家鼐为他提供了馆舍,还加入了北京强学会。

比较而言,孙家鼐属于比较温和的维新派。他在主张向欧美国家学习的同时,坚持“中国以礼教为建邦之本,纲常名义,万古常新”观念,将变法当作维护清朝统治的一种工具。

众所周知,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下令设立了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孙家鼐奉命担任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负责京师大学堂的筹办工作。

在筹办期间,孙家鼐对康有为和梁超起草的《总理衙门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进行了修改,减少了文科课程,理科课程则原封未动。后来,孙家鼐又建议京师大学堂开设中西医学专业。这些建议,都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批准。

遗憾的是,戊戌变法只持续了103天,就被慈禧太后中断了。慈禧太后杀掉了戊戌变法“六君子”,下令通缉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并罢免、辞退翁同龢等一批维新派官员。孙家鼐因为属于维新派中的温和人士,没有受到处罚,依然在朝廷里供职。

孙家鼐对政局很失望,称病乞罢,回乡探亲。当时,孙家鼐已经年满71岁了。

孙家鼐回乡后,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一天夜里,孙家鼐身穿普通衣服外出访问朋友,回来时遇到寿州都司率领的巡查队伍。为了表示礼让,孙家鼐背对他们,面朝墙而立,结果反而惹起都司的怀疑。都司怀疑孙家鼐是一名形迹可疑的窃贼,便将他带走。在经过“状元府”门前时,孙家鼐请求敲开大门,请一位担保。守门人兴见了孙家鼐,大吃一惊,将都司痛斥了一顿。

第二天,寿州知州、总兵带着都司前来“状元府”请罪。孙家鼐没有怪罪都司,还称赞他忠于职守,建议提拔重用。这件事,很快在寿州当地传为佳话。

标签: 孙家鼐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重臣扬州刺史王凌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凌

    王凌,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著名军事家。他自小便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因此从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一身才华。在成年之后,他便被推举成为了孝廉,后来迁中山太守。在他治理期间吏治清明,颇有政绩,曹操征召他丞相府掾属。等到曹丕继承王位之后,他再次得到了升迁,官拜散骑常侍、兖州刺史。在洞口之战,他跟随在大将军张

  • 孝慎成皇后:历史上最勤俭持家的后宫之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孝慎成皇后

    这个皇后却和我们印象之中的皇后不一样,她是非常的勤俭持家的。一般来说皇帝和皇后是夫妻两个人所以说享受的待遇是非常好的,不只是从穿着上面非常的讲究而且从饮食上面更是很讲究的,宫廷里面的菜通常都是非常丰盛而且奢侈的,味道更是不用说是非常的好。但是道光皇帝的孝慎皇后和其他的人都不一样,她可以说是非常的会精

  • 战国后期楚国将领匡章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匡章

    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方势力割据,名将如过江之鲫般涌现在中原。这里,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名将外,还有一位千年不遇的名将曾活跃与中原大地上,他就是齐国将军:匡章。匡章之所以能够在群雄并起的时代崭露头角,还得益于齐威王知人善用之能。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暴涨,隐有成为霸主之势。秦惠文王秉政时期,曾向

  • 清朝宗室成亲王永瑆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永瑆

    乾隆是清朝一位家喻户晓的皇帝,虽然自诩为“十全老人”,但是他的“败家本领”也是被人广为诟病。还有一点,乾隆并不是一位出色的家长,康熙皇帝的皇子个个能力出众,而乾隆的儿子却是拿不出手,出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五阿哥永琪,还是英年早逝。不过,乾隆还有一位才华横溢

  • 长孙无忌为唐朝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深知江山来之不易,身居相位,自然要尽心尽力辅佐唐太宗。贞观初年,有些大臣看到突厥已经衰落,就建议唐太宗趁机兴兵攻取。唐太宗征询朝臣意见时,长孙无忌极力反对,说:“突厥已经衰落,不会骚扰边塞。如果我们深入他们境内,既违背了和盟,又不一定就能取胜。”唐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 重修了岳阳楼的滕子京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滕子京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千古名句,来自于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范仲淹为什么写《岳阳楼记》呢?是因为他的好

  • 西晋晋武帝皇后杨芷生平介绍及评价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芷

    中国古代的皇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幸福,她们除了要管理后宫,还得娘家势力强大,不然是很难生存的,其实皇后也算得上是弱势群体之一了,比如晋朝的杨芷便是如此。杨芷堪称是史上最惨的开国皇后了,不仅仅成为了自己儿媳妇的侍妾,而且还最后被儿媳妇活活饿死。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那么是谁让杨芷的一生如此悲惨,为何她

  • 柳宗元和刘禹锡并称什么 柳宗元与刘禹锡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柳宗元

    柳宗元和刘禹锡都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刘禹锡有着“诗豪”之称,相信大家在上学时都有学过他们的作品。那很多朋友好奇,柳宗元和刘禹锡之间的关系如何,其实柳宗元和刘禹锡还算有缘。他们两人相差一岁,但是在同一年进士及第,他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要好。那今天就准

  • 苏武在匈奴的儿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苏武

    很多人都知道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出使匈奴却被扣留,十几年都没办法回到自己的国家,很多人都认为,苏武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是像画里那样,在漫天的大雪中,独自一人牧羊。但是实际上,苏武在匈奴还娶了个妻子,生了个儿子,只是后来并没有跟随苏武一起回到汉朝。那么这个儿子是谁,他后来又是什么结局呢?下面就

  • 曹魏宗亲“八虎骑”之一曹洪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洪

    曹洪,字子廉,曹魏宗亲“八虎骑”之一,还是大概排第四,前三为夏侯渊、曹仁、夏侯渊。有一个关于三国时期大将排名的民间顺口溜,为“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夏侯惇,夏侯渊),二张(张辽,张郃)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