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晋宗室楚王八王之乱之一司马玮生平介绍

西晋宗室楚王八王之乱之一司马玮生平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184 更新时间:2023/12/19 17:20:04

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司马玮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大家一起分享。

司马玮出身于皇室。他是晋武帝的儿子,所以他成年了就在军中任职,后来升任将军。他少年的时候就非勇敢,做事情很果断,杀起人来毫不犹豫。他制定了很多残忍的刑罚,判刑时从来不讲究情面,因此朝廷里很多大臣都害怕的。有的大臣认为司马玮性情暴虐,生性残忍,不能让他担任很重要的官职,建议皇上让他回自己受封的地方,司马玮知道了这件事,就对这些大臣十分反感,心里结下了仇怨。

有的大臣品行不端,喜欢谀奉承,对司马玮十分恭敬,于是司马玮和这些大臣非常亲近。那些正义的大臣非常厌恶这些奸臣,认为他们会给朝廷带来灾难,要将他们抓起来判刑。那些奸臣知道了这件事,私下里秘密谋划,假称了司马玮给贾后进言,反而把那些正义的大臣给诋毁了。贾后做事主观臆断,听了进言后没有查明真相,直接下命令给司马玮,让他废免那些正义的大臣的官职。

司马玮一看诏书,要废掉朝廷几个这么大的官,想上书给皇上,他手下的人拦住了他,劝他不要上书,因为上书给皇帝,皇帝会彻查这件事,如果这件事败漏了,我们会受到皇帝的惩罚。司马玮很害怕,不再复奏给皇帝,直接下令派遣军队召集士兵。司马玮写了一封手书给诸军:“上天将要降下灾祸给晋室了,灾祸动乱将要频繁发生。不久前俊造反祸乱朝廷,最后是依靠你们才战胜了祸乱。现在有人又心怀鬼胎,想要对当朝的皇帝下手。现在宣布,免除太宰、太保二人的官职。在宫里的士兵要严加防备,在外驻扎的军队要按照指令赶往行府。来捍卫朝廷的尊严,讨伐叛逆。我会对效忠朝廷,平反有功的人封后赏赐。”又对太宰、太保二人的手下威逼利诱,顺利地将二人逮捕并且杀了他们。

奸臣害死了朝中正直的大臣,继续在朝廷作乱。奸臣岐盛司马玮进言,现在朝中聚集了宫里的护卫,还有从外地赶来的军队,可以借助兵力一举除掉一些大臣,以巩固朝廷的统治。司马玮非常犹豫,在思考要不要这样做。当朝皇帝知道了这些事,派了自己的将军去宣布司马玮犯了矫诏的罪名。司马玮手下的士兵都纷纷将武器丢下来,四下里逃走。司马玮的身边没有一个人帮他,他感到十分尴尬不知所措。讽刺的是他只有一个家奴驾着马车来救他,他身边那些所谓的朋友都不知所踪,那些谗言的奸臣也都逃跑了。

皇帝派人将他抓到营房,等待治罪。皇帝下诏治司马玮矫诏之罪,害死了太宰、太保两人,又想要谋害更多的人,于是杀了年仅二十一岁的司马玮。司马玮临死,将诏书从怀里掏出给监刑官,周围的人都叹息不再言语。当朝皇帝于心悲痛,毕竟是他的同胞兄弟。那些蛊惑司马玮的奸臣都被杀死株连了三族。

标签: 司马玮

更多文章

  • 唐朝文学家陈子昂为什么会被称为“诗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子昂

    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陈子昂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人的外号,大多反映一个人的个人性格,特别是诗人的外号,基本上是反映了他的风格和思想。李白风流潇洒卓尔不群,诗歌想象力若天外飞仙,所以被称为诗仙,杜甫是儒家思想的忠实践行者,一生忧国忧民,写了大量感叹民众悲惨生活的诗

  • 北宋开封府尹包拯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包拯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因父母年迈,包拯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

  • 对包拯的历史评价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包拯

    士大夫语曰:富公真宰相,欧阳永叔真翰林学士,包老真中丞,胡公真先生。欧阳修: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但其学问不深,思虑不熟,而处之乖当,其人亦可惜也!赵祯:包拯公而忘私,不邀阴幸也。司马光:①拯进士及第,

  • 东汉大臣孔融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孔融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

  • 建安七子之陈琳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琳

    陈琳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即光熹元年(189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以恐吓太后。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虐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绍使之典文章,军中文书,多出其手。最

  • 建安七子之王璨的生平经历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璨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七子”之首。汉献帝初平元年(190),董卓劫持汉献帝迁长安,其父时任大将军何进长史,王粲随父西迁,在长安见当时著名学者蔡邕,深为蔡邕所赏识。初平二年(192),因关中骚乱,王粲往荆州依刘表,客居荆州十余年,有志不伸,

  • 建安七子之徐干生平经历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徐干

    徐干(170年-217年),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市)人 ,少年勤学,潜心典籍。东汉末年杰出文学家、哲学家 。清元道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草翰成章,轻官忽禄,不耽世荣,游居邺下。其少年时,正值汉灵帝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而徐干却专志于学。当时的州郡牧慕徐干才名

  • 建安七子之阮瑀生平经历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阮瑀

    阮瑀,生于东汉末年,字元瑜,今尉氏人,世代为官,家学深厚,又拜一代经师蔡邕为师,精通儒学、书法与音律。曹操几次欲召他做官,他都拒绝,后躲进山中,曹操放火烧山,他才为官。为谢曹操之恩,他勤奋为政。文学创作成就颇大,其文被赞为“书记翩翩”“自由通脱”。其子

  • 建安七子之应玚生平经历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应玚

    应玚 [yáng](177-217),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父名应珣,官至司空掾(掾为古属官之通称)。与其弟应璩齐名,两兄弟的作品合为一集《应德琏休琏集》。 应玚初被魏王

  • 建安七子之刘桢生平经历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桢

    刘桢(186―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其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建安年间,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217),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