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建安七子之陈琳生平简介

建安七子之陈琳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811 更新时间:2023/12/18 16:01:56

陈琳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

汉灵帝末年,即光熹元年(189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以恐吓太后。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虐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绍使之典文章,军中文书,多出其手。最著名的是《为袁绍檄豫州文》,文中历数曹操的罪状,诋斥及其父祖,极富煽动力。

兴平二年(195年)秋八月,曹操围张超于雍丘,张超待臧洪来救。臧洪向袁绍请借兵马,求欲救张超,但袁绍却终不肯许。张超不得外救,遂遭族灭。臧洪由是怨恨袁绍,不与之相通。袁绍便兴兵围之,历年不下。又令陈琳作书与臧洪,以祸福作喻,又责之以恩义,然而臧洪均回书以绝降意。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领军北围公孙瓒。公孙瓒遣儿子公孙续求救于黑山贼,自己则守城不出。不久救军来到,公孙瓒欲内外夹击袁绍。于是遣人致书于儿子,刻期兵至,便举火为应。不料袁绍侯者却得其书。

《典略》载袁绍使陈琳更易其书以诈之,如期举火。公孙瓒以为救兵至,遂主动出战。结果袁绍因设伏击,大破公孙。

建安五年(200),袁绍伐许都,向曹操宣战,使陈琳作檄以告刘备,言曹操为人没有德行,不堪依附,宜归于袁绍。官渡之战,袁绍大败,陈琳为曹军俘获。

曹操道:“卿昔日为本初(袁绍字)作书(指〈与豫州檄〉),文章按理只可罪状于孤而已,怨恶罪名止乎孤身便可,卿又何以辱及孤父祖辈呢?”」陈琳谢罪道:“矢在弦上,不可不发。」曹操因爱其才,赦之不咎。”

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

建安十六年(211年)陈琳约五十五岁,有预邺中游晏事,作〈宴会〉诗,又作〈止欲赋〉。(俞绍初《建安七子集之年谱》)

建安九年至二十二年(204~217年)《典略》曰:陈琳作诸书及檄文,草成之后均呈献曹操。曹操当时正苦于头风,一日病发在床,卧读陈琳所作之文章,竟翕然而起道:「这些东西可以治愈我病。」于是对其数加厚赐。对于陈琳的作品,有时曹操竟不能为之增减一字。

《古文苑》七章樵注引挚虞《文章流别论》云:“建安中,魏文帝从武帝出猎,命陈琳、王粲应玚刘桢并作赋,琳为〈武猎〉、粲为〈羽猎〉、玚为〈西征〉、桢为〈大阅〉。”

陈琳又与王朗、江东张昭、张纮等有乡友之谊,彼此常有鱼雁往来。

《吴书》载张纮曾作《柟榴枕赋》。陈琳在北见之,以其赋示于人道:“这是我的乡里张子纲的作品。”后张纮见陈琳作《武库赋》、《应机论》,又致书陈琳深表叹美。

陈琳答道:“自仆在河北,与天下隔绝,此间率少于文章,易为雄伯,故使仆受此过差之谈,非其实也。今景兴(王朗字)在此,足下与子布(张昭字)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

建安二十二年(217),陈琳逝世,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著有《陈孔璋集》十卷,本载于《隋书经籍志》,已佚。今有《陈记室集》。

陈琳,他在诗、文、赋上皆有建树。

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描写了繁重的劳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颇具现实意义。

散文除《为袁绍檄豫州文》外,尚有《为曹洪与世子书》等。他的散文风格比较雄放,文气贯注,笔力强劲,所以曹丕有“孔璋章表殊健”(《又与吴质书》)的评论。

辞赋代表作有《武军赋》,颂扬袁绍克灭公孙瓒的功业,写得颇为壮伟,当时亦称名篇。又《神武赋》是赞美曹操北征乌桓时军容之盛的,风格与《武军赋》相类。

陈琳在汉魏间动乱时世中三易其主,先后侍奉何进、袁绍、曹操,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对功名的热衷。这种热衷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与“七子”其他人相比,他的诗、赋在表现“立德垂功名”一类内容上是较突出的。

标签: 陈琳

更多文章

  • 建安七子之王璨的生平经历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璨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七子”之首。汉献帝初平元年(190),董卓劫持汉献帝迁长安,其父时任大将军何进长史,王粲随父西迁,在长安见当时著名学者蔡邕,深为蔡邕所赏识。初平二年(192),因关中骚乱,王粲往荆州依刘表,客居荆州十余年,有志不伸,

  • 建安七子之徐干生平经历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徐干

    徐干(170年-217年),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市)人 ,少年勤学,潜心典籍。东汉末年杰出文学家、哲学家 。清元道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草翰成章,轻官忽禄,不耽世荣,游居邺下。其少年时,正值汉灵帝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而徐干却专志于学。当时的州郡牧慕徐干才名

  • 建安七子之阮瑀生平经历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阮瑀

    阮瑀,生于东汉末年,字元瑜,今尉氏人,世代为官,家学深厚,又拜一代经师蔡邕为师,精通儒学、书法与音律。曹操几次欲召他做官,他都拒绝,后躲进山中,曹操放火烧山,他才为官。为谢曹操之恩,他勤奋为政。文学创作成就颇大,其文被赞为“书记翩翩”“自由通脱”。其子

  • 建安七子之应玚生平经历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应玚

    应玚 [yáng](177-217),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父名应珣,官至司空掾(掾为古属官之通称)。与其弟应璩齐名,两兄弟的作品合为一集《应德琏休琏集》。 应玚初被魏王

  • 建安七子之刘桢生平经历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桢

    刘桢(186―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其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建安年间,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217),刘

  • 抗日爱国将领冯治安的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冯治安

    冯治安(1896年1954年),直隶故城(今河北故城)人。自幼贫苦,少年从军,投身于冯玉祥将军麾下。历任国民革命军29军37师师长、国民革命军77军军长、国民革命军33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冯治安有一颗炽烈的爱国心,对日本帝国主义鲸吞中国的狼子野心十分愤慨。1933年他率部参加长城喜峰口抗战,与日寇多次

  • 七七事变抗战将领刘汝明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汝明

    刘汝明(1895年1975年),字子亮,人称“刘善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冯玉祥十三太保、西北军中五虎之一。1895年生于河北省献县抛庄,先人世代务农,中等人家。至其祖父时家道中落,仅有薄田五亩、土屋三间。所幸其父懂些医道,为人治病小补家中生活,后来听他人劝告,去东北谋求发

  • 挑起七七事变的罪魁祸首:牟田口廉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牟田口廉也

    牟田口廉也(1888.10.71966.8.2),日本佐贺县人。日本昭和时期陆军中将、甲级战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2期毕业,日本陆军大学第29期毕业。“七七事变”时,牟田口廉也任侵华日军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一联队联队长,军衔为大佐。1937年7月7日当天,由于驻屯军步兵旅团

  • 抗战将领佟麟阁生平事迹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佟麟阁

    讨伐军阀1926年,段祺瑞等借口国民军“赤化”,组织讨赤联军,纠集五十余万之众分五路向国民军进攻。国民军被迫撤出北京,主力退守南口附近。此时冯玉祥已赴苏联考察。由张之江任国民军总司令。佟麟阁任国民军第十一师师长。该师辖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旅。佟麟阁与刘汝明的第十师防守南口

  • 东汉官员学者孔融有哪些成就?孔融为何会以“不孝”罪名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融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长大后的孔融有哪些成就?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孔融让梨可谓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表现了小孔融谦让的优秀品质,许多家长会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小孩子听,是中国宝宝品格养成的启蒙老师。其实长大后的孔融很有成就,他把聪明变成了文学家、诗人,还是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字文举祖籍曲阜,出生名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