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民国才女石评梅生平经历 石评梅代表作品有哪些?

民国才女石评梅生平经历 石评梅代表作品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686 更新时间:2023/12/22 19:07:25

民国才女石评梅简介:石评梅生平经历是怎样的?石评梅代表作品有哪些?本这就为你介绍:

民国才女石评梅简介

石评梅(1902-1928),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原名汝壁,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曾用笔名评梅女士、波微、漱雪、冰华、心珠、梦黛、林娜等。

1902年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1919年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时即热心于文学创作,1923年9月在《晨报副刊》连载长篇游记《模糊的余影》,1924年与挚友陆晶清编辑《京报副刊.妇女周刊》,1926年,继续与陆晶清合编《世界日报副刊.蔷藏周刊》,1928年9月30日因病逝世。

石评梅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尤以诗歌见长,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之誉。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小说创作以《红鬃马》、《匹马嘶风录》为代表。

在她去世后,其作品曾由庐隐、陆晶清等友人编辑成《涛语》、《偶然草》两个集子。

石评梅生平经历

一、虎口脱险 心系评梅

1896年,高君宇出生于山西省的一个富商家庭,少年时代的他就对社会政治问题非常关心。20岁时,高君宇考入北京大学。在当时进步思想的发源地北京,高君宇受到激进的新文化和新思想的影响,很快成为学生运动的领袖。

1919年5月4日学生爱国游行时,高君宇是组织骨干之一。1922年,在党的“二大”上,高君宇当选为中央委员。1924年年初,他又同大钊、泽东等人一起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参加了国民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4年,北洋政府对北京城内的国共两党成员展开大搜捕。高君宇将自己扮成厨子侥幸脱险后,接到上级指示,回山西建立党组织。临走之前,他决定去看一眼心中最放不下的人石评梅。

二、会馆初遇 互生好感

1920年的一天,在北京山西会馆的同乡会上,一个学生模样的男子正在作反帝反封建的演讲,他就是高君宇。石评梅认真地聆听着,并被深深地感染。山西会馆的偶遇,两人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书信往来,石评梅和高君宇渐渐建立了友谊。有时,他们会相约来到北京南郊的陶然亭湖畔散步。在交谈中,他们发现彼此有很多相同的理想和抱负。

三、感情受挫 同命鸳鸯

1923年的夏天,石评梅完成了北京女高师范的学业。毕业后,她受聘于母校的附属中学担任国文教员和体育教员。这一年的秋天,她收到高君宇的一封来信。

信里只有一片火红的枫叶,上面用毛笔写着几行字:“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这封突如其来的求爱信让石评梅陷入忧虑和矛盾中。

她想了很久,在红叶上写下这样一行字:“枯萎的花篮不能承受这鲜红的叶儿。”

原来,石评梅的第一个恋人叫吴天放,是一个风流才子,曾经留美学习。虽然他有家,但一直疯狂追求石评梅。

在他们相恋的第三个年头,一次突然的造访让石评梅见到了吴天放的妻儿。最终,她选择了离开。这次感情的挫折令她失去了重新追求爱情和婚姻的勇气。

高君宇也是一个结了婚的男人。1914年,18岁的他在父亲的一手包办下,与本县一位姓李的女子成婚。从一开始,高君宇就试图反抗这桩婚事,但是遭到了父亲的严词拒绝。

认识了石评梅后,高君宇更加坚定了摆脱封建婚姻束缚的信念。被石评梅拒绝后,高君宇对弟弟说:“我对她的感情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增强了。”

四、象牙对戒 以表心意

回到前文所说的高君宇虎口脱险后,必须离开北京前往山西。在临走前的那一晚,他去找石评梅。那个晚上,他告诉石评梅自己回到山西就解除那婚约。

石评梅没说什么,但心里已经下决心终身不嫁。高君宇没有食言,在他的力争之下,1924年秋,那场延续了10年、名存实亡的婚姻画上了句号。

1924年9月,高君宇南下广州,担任孙中山的秘书。石评梅的生日快要到了,高君宇上街买了一对象牙戒指,并将其中较小的一枚附在书信中,寄给了远在北京的石评梅,另外一枚则戴在了他自己的手上。石评梅戴上了那枚象牙戒指,她明白这对白色戒指,象征了二人会永远保持“纯洁如冰雪的友谊”。

五、陶然亭外 净土埋骨

1924年10月,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成立了以段祺瑞为首的北京临时执政府,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高君宇随孙中山抵达北京。

回到北京的他参加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可多年的艰苦生活和情感郁积让这个年轻人的身体再也无法支撑。

不久,他住进了医院。在这期间,石评梅差不多每天都来探视,二人谈得很投机,有的时候,他们戴象牙戒指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之后,出院不久的高君宇患急性阑尾炎再次住进医院,因术后大出血,1925年3月6日凌晨,高君宇去世,时年29岁。按照高君宇的生前心愿,他被葬在陶然亭畔。

六、郁郁而终陶然同丘

高君宇的去世给石评梅极大的打击,她觉得自己太脆弱,太不果断,没有及早地和高君宇结合。于是,她经常到高君宇的坟上哭,说自己害死了高君宇,欠了他很多。

在高君宇的墓碑上,石评梅写着:“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慧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

1928年9月,26岁的石评梅病逝于北京。临终前,她的手上仍然戴着那枚白色的戒指。人们把她葬在高君宇的墓旁,完成了二人“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遗愿。

石评梅代表作品有哪些?

石评梅终年不满二十七岁,创作生涯仅仅六年。诗歌、小说、剧本、评论等体裁,她都曾驾驭过;但其成功却在散文和诗歌。

在她去世后,其作品曾由庐隐、陆晶清等友人与1929年编辑成《涛语》(散文集)、《偶然草》(小说、散文集)两个集子,分别由盛京书店(后又改由北新书局)和文化书局出版。

1984年,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又整理出版了三卷本的《石评梅作品集》。第一卷为散文,收入《涛语》、《偶然草》,以及过去未收入的作品;第二卷为诗歌、小说;第三卷为剧本、长篇游记、书信。同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综合性的《石评梅选集》。其研究资料书目有1928年世界日报社出版的《石评梅纪念册》(蔷薇社编)。

2012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了《石评梅大全集》,将石评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歌、小说、游记、戏剧、书信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书。

一、著作书目

《偶然草》(小说、散文集)1929,北平华严书店

《涛语》(散文集)1929,神州

《石评梅选集》(诗歌、散文、小说等合集)1983,山西人民

《石评梅作品集》(散文集)1984,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评梅作品集》(诗歌、小说集)1984,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评梅作品集》(戏剧、游记、书信集)1985,书目文献出版社

二、研究资料书目

《石评梅纪念册》(蔷薇社编)1928,世界日报社

《石评梅大全集》2012年10月,新世界出版社

标签: 石评梅

更多文章

  • 民国才女吕碧城生平经历 吕碧城为什么终身不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吕碧城

    民国才女吕碧城简介:吕碧城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吕碧城为什么终身不嫁?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民国才女吕碧城简介吕碧城(1883年?月?日~1943年1月24日),一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宝莲居士。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

  • 陆小曼生平经历 陆小曼感情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陆小曼

    陆小曼简介:陆小曼生平经历是怎样的?陆小曼感情生活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陆小曼简介陆小曼(1903年-1965年),江苏常州人,近代女画家。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曾参加新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陆小曼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五幕话剧《卞昆冈

  • 三国人物裴秀生平经历 裴秀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裴秀

    三国人物裴秀简介:裴秀生平经历是怎样的?裴秀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三国人物裴秀简介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裴秀出身著名的大族“河东裴氏”,少年时便颇

  • 公子华赢华简介 公子华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赢华

    公子华又叫赢华,是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王的弟弟,同时也是秦国一名大将。公子华在当今的影视中都有出现,历史上记载他在秦楚大战中战死。公子华公子华赢华简介公子华,即赢华。秦孝公之子,秦惠文王之弟。赢华善武,为秦惠文王时秦国大将。秦楚大战,赢华为回救咸阳,突围,力战而死。史料上对此记载较少。周显王扁四十

  • 秦献公为何传位给次子秦孝公 怎么评价秦献公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献公

    秦献公于公元前384年继位为秦国君主,他执政期间对秦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废止殉葬制度、收复河西、迁都栎阳、扩大商业活动等,为今后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秦献公秦献公为何传位给次子秦孝公秦献公两个儿子,长子嬴虔和次子嬴渠梁。嬴虔勇猛无比,做事容易冲动,喜欢拼战沙场,和他自己很像;次子嬴渠梁少年老成,但

  • 秦献公嬴师隰简介 秦献公的子女后人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嬴师隰

    秦献公别名嬴师隰、秦伯连、秦献公、秦元献公、秦元王,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在位约23年时间。秦献公于公元前362年逝世,享年62岁,儿子秦孝公继位。秦献公秦献公嬴师隰简介秦献公(公元前424年公元前362年),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嬴姓,秦氏,《世本》作秦元献公,《越绝书》作秦元王。《史记索隐》记载名师

  • 日本生物学家利根川进的名言 利根川进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利根川进

    利根川进是日本著名生物学家,主要研究抗体多样性,发现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原理,因为在免疫系统遗传学上的研究成果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利根川进利根川进的名言不敢冒险的人,或者只会考试得分的人,是不适合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的最重要的才能是要有怀疑的能力,还要有丰富的想像力。利根川进主要成就利根川进因&ldqu

  • 日本生物学家利根川进简介 利根川进第二次诺奖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利根川进

    利根川进生于日本名古屋,因为父亲是工厂的工程师,故而在乡下度过了一个自在的童年。利根川进毕业于京都大学,曾留学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于1987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利根川进利根川进简介利根川进,日本生物学家,曾因其在免疫系统遗传学上的研究成果获得了198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发现了身体

  • “介子理论”提出者汤川秀树的作品 汤川秀树的介子假设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汤川秀树

    汤川秀树生于日本东京,曾在京都大学和大阪大学学习,“介子理论”是他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汤川秀树著有《量子力学入门》《基本粒子理论入门》等作品。汤川秀树和爱因斯坦汤川秀树的作品主要作品有:《量子力学入门》、《基本粒子理论入门》、《旅人》、《人类的创造》、《现代科学与人类》、《眼

  •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简介 汤川秀树名人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汤川秀树

    汤川秀树是日本物理学家,因为提出“介子理论”以及在这方面的贡献,故而获得了1949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让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汤川秀树汤川秀树简介汤川秀树(1907~1981),日本物理学家,毕业于京都大学和大阪大学,历任京都帝国大学、东京帝国大学教授。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