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武的主要成就 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的主要成就 东方兵学的鼻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892 更新时间:2023/12/19 6:08:59

孙武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被后世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主要成就

军事成就

公元前532年(周景王十三年)的齐国内乱后,孙武毅然到了南方的吴国,潜心钻研兵法,著成兵法十三篇。公元前512年(卫灵公二十三年),经吴国谋臣伍子胥多次推荐,孙武带上他的兵法十三篇晋见吴王。在回答吴王的提问时,孙武议论惊世骇俗,见解独特深邃,引起了一心图霸的吴王深刻共鸣,连声称赞孙武的见解,并以宫女180名让孙武操演阵法,当面试验了孙武的军事才能,于是任命孙武以客卿身份为将军。公元前506(周敬王十四年),吴楚大战开始,孙武指挥吴国军队以三万之师,千里远袭,深入大国,五战五捷,直捣楚都,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为吴国立下了卓著战功。

政治成就

孙武强调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外交努力、军事实力、自然条件诸因素有联系,预测战争胜负主要就是分析以上这些条件如何。孙武不仅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强调在战争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成对立面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

正是因为孙武在军事科学这门具体科学中概括和总结出了异常丰富、多方面的哲学道理,确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与孔子老子的并列地位,被并称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颗明亮的星体。孙武的军事理论并非没有缺点、错误的东西,但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兵法著作,也以其卓越的见识深深影响了后世,受到古今中外军事家的广泛推崇。

人物评价

孙武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兵家至圣)等。1123年(宣和五年),北宋朝廷追尊孙武为“沪渎侯“。 [2]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孙武。

孙武和他的军事思想享誉古今、蜚声中外,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在世界军事史上亦有着极高的地位。他的《孙子兵法》被国际上认为它是“世界古代第一部兵书“,现在不仅于军事领域,而且在经济、体育等方面,都受到了关注和应用。

标签: 孙武

更多文章

  • 贯休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贯休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公元823~公元912年),婺州兰豁人士(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他的一生,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尤其是所画罗汉,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个人介绍贯休,是唐末五代著名画僧。他的一生,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尤其是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在中国绘画史上

  • 左丘明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公元前502年,公元前422年),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人士(现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丘穆公吕印后裔,姜子牙的子孙。本名丘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丘明, 为炎帝后裔,是,世代居住在齐国的都城营丘(今山东

  • 贾岛生平经历与历史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贾岛

    贾岛,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公元779~公元843年),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人士(现河北省涿州市)。贾岛之所以成名,却并非由于他的英雄气概,而是由于他的苦吟。人们最熟悉的“推敲”的典故,便是出于此公身上。生平经

  • 卓文君生平经历与历史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卓文君

    卓文君,汉代才女(生猝年月不详)西汉临邛(现属四川邛崃),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有一段爱情佳故,流传至今。人物生平经历早年经历汉代文景之治时期,蜀郡临邛县(四川成都邛崃)的卓家传到了卓王孙这一代。由于社会安定,经营得法,卓家已成巨富,拥有良田千顷;华堂绮院,高车驷马;至于金银珠宝,古董珍玩,更是不

  • 张孝祥生平经历与文学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孝祥

    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公元1132年-公元1169年),简州人士(现属四川)。张孝祥的书法在南宋一代名气甚著,高宗说他“必将名世”南宋时期著名词人。南宋朝诸多名家文人,都对孝祥的书法推崇有加。生平经历少年英伟公元1127年,北宋为女真金朝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同年宋高

  • 战国时期韩国韩宣惠王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韩宣惠王

    (前332前312年)韩宣惠继其父韩昭侯韩武而立为侯。十一年(公元前323年)称王,是为韩宣惠王,与赵武灵王会于区鼠。十四年,秦败韩于鄢(河南鄢陵县西北十五里鄢陵故城),逼近韩都郑(新郑市)的南面。十六年,秦又败韩军于修鱼,俘韩将艘、申差于浊泽。十九年,秦又大败韩军于岸门(长社县西北十八里西武亭)。

  • 战国时期韩国韩襄王韩仑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襄王

    韩国手工业作坊遗址(前311前296年)襄王四年,与秦武王会于临晋。秋,秦将甘茂攻取韩之故都宜阳,斩首六万。六年,秦归武遂于韩,但九年又取之。十年,韩太子婴朝秦归国。次年,秦又攻取穰(河南邓州市),韩之西境和南境尽为秦所占。韩不得已附秦,与秦伐楚,败楚将唐昧。十二年,楚围韩之雍氏,秦昭王出兵救韩。十

  • 战国时期韩国韩厘王韩咎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厘王

    (前295前273年)厘王三年,使公孙喜率周、魏联军共廿四万人攻秦,被秦军打败于伊阙,喜被俘。五年,秦又取宛(南阳市)。次年,割武遂地二百里给秦国。十年,秦又败韩军于夏山。韩不得已又附秦以求存。十二年,与秦昭王会西周共攻齐,齐湣王出逃。十四年,又与秦会于东西周之间。廿一年,使暴鳶救魏,被秦所败。廿三

  • 博古生平经历 博古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博古

    博古,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同时又是中共历史上“左”倾教条主义的典型代表之一。纵观其一生,他由爱国而走向革命,他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曾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惨重的失败,但最终又以克服教条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而

  • 博古生平经历 博古的结局之二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博古

    四遵义会议召开时,正处在国民党军前堵后追的战争环境中,同时,党内思想还不一致,条件还不成熟。为不使党内受到过分的震动,引起大的争论,影响战斗,遵义会议的决议没有指出博古等“左”倾领导者在政治路线上的错误。这对于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和统一,争取长征的胜利,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