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诗人孟郊生平介绍及评价

唐朝诗人孟郊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343 更新时间:2024/1/6 15:32:35

很多人对《游子吟》并不陌生,他用朴实无华、感人肺腑的语言描绘出了孩子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激,一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写出了众多后辈的感激之情、引发数人共鸣,时至今日,这首诗还被人无限传唱。这首诗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写这首诗的诗人怎样了?他自己的生活又是怎样的状态?

他是谁?

《游子吟》的作者名气远不如这首诗,作为“过气”诗人,孟郊一生命运多舛、时运不济,一直处于“诗红人不红”的状态。

我们先来看一下他个人的成长环境:公元七五一年,孟郊出生在战乱频繁的唐朝末期,年幼的他虽然对国家大局处于懵懂状态,但年少的他却满心壮志。

恰逢战乱,百姓民不聊生,孟郊的父亲在当时是一个小小的县尉,所得俸禄勉强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然而在孟郊十岁时,父亲不幸去世,留下母亲含辛茹苦的将他们兄弟三个拉扯成人,孟郊成为了单亲家庭的孩子。

在物质匮乏的封建时期,孟郊的母亲几乎举步维艰,她始终咬紧牙关,给孟郊三兄弟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好在孟郊足够争气,自幼聪慧伶俐、刻苦努力,小小年纪就展现出了不俗的才华。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小神童孟郊应当进京赶考、进入仕途。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郊因心疼母亲孤苦无依,他放弃进京赶考,直到40岁时,在母亲的劝说下才进京赶考。

年过半旬中进士,半生起伏空自负

40岁已是不惑之年,当时唐朝人的寿命大多是60岁,孟郊不以为意,始终相信自己可以大展宏图、平步青云。他以迷之自信的心态前去京城赶考,在此之前,孟教所写很多诗句都传唱已久,受到众人追捧的他觉得自己必定能够金榜题名。

当时的“高考”要比现在更加激烈,众人只为争取一个名额,孟郊先后两次考试失利,这让来自信的他备受打击。

在当时所处的村子中,他是作诗中的佼佼者,然而在精英汇聚之地,孟郊显得并没那么突出,反而在一些富家子弟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虽然屡试不第,但梦娇并没就此气馁,依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继续考试,六年的“高考”时光让孟郊早已看破了功名利禄。

在他46岁时,他在第三次考试中考到了进士,努力许久、感慨良多,很多人大多会异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孟郊则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来表达自己中进后的复杂心情。

晚年凄惨丧四子,积郁成疾令人痛

本以为可以在仕途有所作为,但年过半百的孟郊早已看破世间百态,他和陶渊明一样,有着远离世俗之心。可惜孟郊没有陶渊明的洒脱,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孝子。

每个母亲都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能够有一番事业、功成名就,况且孟郊已经有进入官场的机会,他的母亲自然希望他能施展抱负。

在母亲的劝说下,孟郊再次踏上征途,子承父业,50岁的他做了某县的职。上任后,便把母亲接到身边一同居住,写下现今妇孺皆知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任职期间,孟郊愈发无力,繁琐之事让孟郊身心疲惫。他的母亲裴氏心疼孟郊的日益憔悴,所以在劝说下,孟郊毅然辞职,56岁的他,在此后的生活中度过了五年的平静时光。

然而,生活并没有怜悯这个辛酸半生的诗人,年过半百的他连丧三子,以致于孟郊无后。

当时的大环境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失去孩子对年老的孟郊来说无异于锥心之痛。而在公元809年,孟郊还没有从丧子的阴影中走出来时,他的母亲裴氏也撒手人寰。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本身就郁郁寡欢的孟郊更是跌入低谷,不久之后,孟郊郁郁而终,享年64岁。

小结:

回顾孟郊的一生,空有一腔才华,未能实现满心愿望。作为儿子,孟郊无疑是合格的,只是生不逢时,生活在战乱年代,想要表现自我、追求自我实属不易。

没有家境、没有背景,想要逆袭更是难上加难,并非每个人都有朱元璋那般白手起家的魄力和勇气,如果生活在和平年代,孟郊或许可以成为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红”。

有人说孟郊的悲剧就是因为过于听母亲的话,如果他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年幼时期就知道自己所求,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也有人说百善孝为先,无论他个人的生活怎样,他给后世留下的《游子吟》都充满正能量,值得学习和认可。

标签: 孟郊

更多文章

  • 北宋政治家余靖生平简介 为“庆历四谏官”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余靖

    余靖(1000~1064年),本名余希古,字安道,号武溪,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北宋政治家,“庆历四谏官”之一。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圣二年,考中进士,历任集贤校理、右正言,出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出任桂州知府、集贤院学士、广西体

  • 道光帝妃子庄顺皇贵妃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庄顺皇贵妃

    庄顺皇贵妃(1822年-1866年)乌雅氏,出生于道光二年(1822年)十月十六日,其父为笔帖式灵寿,光绪帝为她的孙子,而宣统帝溥仪为其嫡亲曾孙。乌雅氏父亲的官职为笔帖式,而笔帖式在清朝是管理记录文书的小吏,一般在六品之下。可见乌雅氏出身并不高,乌雅氏通过秀女选秀入宫,侍奉道光帝。根据秀女入宫时间,

  • 唐朝宰相窦怀贞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窦怀贞

    唐朝在中国的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时期曾涌现了很多能人奇士,他们性格迥异、才华横溢,用毕生所学辅助大唐天子,创造了堪称经典的繁华盛世。像文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武有程咬金、尉迟尉、李靖,他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敢于进谏、以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是非分明、大公无私,为大唐的贞观之治做出了不

  • 北宋名将杨延昭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延昭

    杨延昭自幼随父亲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时年二十九岁的延昭为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其父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死后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在与辽兵

  • 北宋开国名将潘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潘美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汉族,大名人,北宋开国名将。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关系素来深厚,宋朝建立后,受到重用。李重进叛乱,太祖亲征,潘美为行营都监从征。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开宝三年(970),为行营诸军都部署、朗州团练使,率军灭南汉,以功拜山南东道节度使、知广州兼

  • 杨业五子杨延德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杨延德

    杨春,字延德,杨家将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人物,金刀老令公杨业的第五子,故称“杨五郎”。官封宣威将军、殿前司马、步军都指挥使。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金沙滩一战中只剩下自己单独应战,最后寡不敌众,削发假装僧人逃过追兵,但其后往五台山为僧。生平经历北宋

  • 杨业五子杨延平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延平

    大郎杨延平,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金刀老令公杨业的长子,名杨泰,字延平(或“渊平”)。北宋殿前大将,战功显著,官拜保驾大将军、封忠孝侯。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经历早年跟随杨业为北汉建功立业,亲自往宋营送去战书,并且识破了辽军的伏兵之计,为北

  • 辽国宗室、官员耶律喜隐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耶律喜隐

    耶律喜隐高大魁梧,擅长骑射,性轻浮无恒心,稍微得志便骄傲自得。耶律喜隐初封赵王,后因谋反事泄,致使其父耶律李胡受连而死。但辽穆宗却未治罪耶律喜隐,并将其赦免。不久因再次谋反入狱。辽景宗即位后,赦免耶律喜隐,将皇后萧绰之姐萧氏嫁给耶律喜隐,并恢复其爵位,改封宋王。保宁九年(977年),担任西南面招讨使

  • 黄得功是一个怎样的人 黄得功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黄得功

    黄得功是明朝末年名将,他从小被母亲徐氏带大,黄得功少年时便展现出了过人的勇气和谋略。参军后,黄得功很快靠积累军功一步步成为副总兵。可以说黄得功的军事能力,在明朝是最为突出的将领之一,他曾率军击败张献忠、擒马武、杀王兴国。但明朝灭亡的局势已定,靠他一人也难以改变现状。后来黄得功在和清军的交战中战死,下

  • 西汉皇后霍成君生平介绍及评价 霍成君为何会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霍成君

    霍氏家族的闻名,源自“骠骑将军”霍去病当年击杀匈奴,保卫祖国的英勇壮举。凭借霍去病时的功绩,他的同父异母兄弟霍光也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最终成为汉武帝的重臣。霍家也因此成为了显赫名门,权力堪比皇上,霍光也在汉宣帝时期成为了“无冕之王”。既然霍氏一家如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