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名将杨延昭生平介绍及评价

北宋名将杨延昭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043 更新时间:2023/12/27 14:16:27

杨延昭自幼随父亲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时年二十九岁的延昭为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其父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

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死后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在与辽兵作战中,杨延昭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

杨延昭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小说中为杨业六子),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为杨六郎。

人物生平

委以重任

杨延昭幼时沉默寡言,儿童时喜欢多做军阵之类的游戏。杨业曾经说:“这个儿子像我。”杨业每次出征,一定让他跟随军中。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3年),杨延昭被补选为供奉官。杨业领兵进攻应、朔二州时,杨延昭担任该军的先锋,奋战于朔州城下,被乱箭射穿手臂,却越战越勇。朝廷派他以崇仪副使职外任景州知州。当时长江、淮河一带受灾歉收,朝廷任命他为江、淮南都巡检使。又改任崇仪使,知定远军,调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委以重任如同京师的使者。

败辽宽罪

咸平二年(999年)冬,辽军骚扰边疆,杨延昭当时在遂城。

城小而无准备,辽军攻城又很急,合围攻城数日。辽圣宗的母亲萧太后督促指挥作战,宋军人人自危很害怕,杨延昭召集城中的所有丁壮登上城上的矮墙,给予兵甲器械使之守护城墙。正好天气十分寒冷,取水泼洒城墙,天明,水全结成了冰,坚硬光滑,敌人不能爬上来。辽军于是瓦解退去,宋军缴获敌人丢下的兵器很多。杨延昭以战功升任莫州刺史。

当时宋真宗驻军大名,傅潜握重兵停留在中山。杨延昭与杨嗣、石普多次请求增加兵力去作战,傅潜都不答应。等到傅潜获罪,宋真宗召杨延昭前往皇上的行营处,他都能回答皇上询问的边疆要务,宋真宗十分高兴,指着他对诸王说:“杨延昭的父亲杨业是前朝的名将,杨延昭统率军队保护边塞,有他父亲的遗风,很值得嘉奖。”宋真宗丰厚地赏赐他,仍令他还任。

咸平三年(1000年)冬,辽军南下入侵宋境,杨延昭把精兵埋伏在羊山(在今河北徐水西50里,今称“杨山”)西边,从北面乘敌不备袭击辽军,边战边退。等退到西山,宋伏兵发起攻击,辽军大败,俘虏辽军将领,用匣子装着敌将首级献上报功。杨延昭进升本州团练使,与保州杨嗣一起受命。宋真宗对宰相说:“杨嗣与杨延昭,一同在遥远的外地任职,以忠心勇猛亲身效命国家。朝廷中妒忌他们的人众多,我尽力为他们庇护,才至于此。”

咸平五年(1002年),辽军进攻保州,杨延昭与杨嗣率领宋军前往救援,宋军尚未摆成阵列,就被辽军袭击,宋军损失较多,朝廷命李继宣、王汀代还,将要治他们的罪。宋真宗说:“杨嗣这些人向来以勇猛闻名,将来可获得他们的效力。”随即宽宥了他们。咸平六年(1003年)夏,辽军又进攻望都,李继宣逗留不敢上前,获罪被削去官职。朝廷又起用杨延昭任都巡检使。当时正谋划秋天御敌的策略,宋真宗诏令杨延嗣和杨延昭分条列出利弊上奏,又调杨延昭任宁边军部署。

增兵御敌

景德元年(1004年),宋真宗诏令增加杨延昭的军队达到一万人,如果辽国骑兵入侵,就屯军于静安军的东边。命令莫州部署石普屯军于马村西边用以保护屯田。切断黑卢口、万年桥敌人骑兵奔击的道路,仍会集各路军队互为掎角追袭敌军,令魏能、张凝、田敏用奇兵牵制敌军。当时王超任都部署,听任事不隶属之。

杨延昭进言说:“契丹驻军澶渊,距北边境千里,人马都很疲乏,虽兵众但易被击败,凡是抢劫掠夺的物品,都放在马上。希望诫勉诸路军,扼守各自的险要道路,敌兵就可歼灭在此,那么幽、易数州就可袭击而夺取。”上奏皇帝而没答复。杨延昭于是率兵直抵辽境,攻破古城(今山西广灵西南),俘获敌人甚多。

受蒙告诫

等到与辽国议和时,宋真宗选守卫边境各州的官员,亲笔录用给宰相看,任命杨延昭为保州知州兼缘边都巡检使。景德二年(1005年),追叙杨延昭守边御敌的功劳,升任他为保州防御使,不久调任高阳关副都部署。杨延昭在屯所九年,不通晓吏事,军中的文书和诉状,常派小军官周正处理,深为周正所蒙骗,周正借机为奸作恶。宋真宗知道此事,斥责周正,令回兵营,而后以此事告诫杨延昭。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杨延昭去世,终年五十七岁。

标签: 杨延昭

更多文章

  • 北宋开国名将潘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潘美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汉族,大名人,北宋开国名将。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关系素来深厚,宋朝建立后,受到重用。李重进叛乱,太祖亲征,潘美为行营都监从征。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开宝三年(970),为行营诸军都部署、朗州团练使,率军灭南汉,以功拜山南东道节度使、知广州兼

  • 杨业五子杨延德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杨延德

    杨春,字延德,杨家将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人物,金刀老令公杨业的第五子,故称“杨五郎”。官封宣威将军、殿前司马、步军都指挥使。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金沙滩一战中只剩下自己单独应战,最后寡不敌众,削发假装僧人逃过追兵,但其后往五台山为僧。生平经历北宋

  • 杨业五子杨延平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延平

    大郎杨延平,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金刀老令公杨业的长子,名杨泰,字延平(或“渊平”)。北宋殿前大将,战功显著,官拜保驾大将军、封忠孝侯。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经历早年跟随杨业为北汉建功立业,亲自往宋营送去战书,并且识破了辽军的伏兵之计,为北

  • 辽国宗室、官员耶律喜隐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耶律喜隐

    耶律喜隐高大魁梧,擅长骑射,性轻浮无恒心,稍微得志便骄傲自得。耶律喜隐初封赵王,后因谋反事泄,致使其父耶律李胡受连而死。但辽穆宗却未治罪耶律喜隐,并将其赦免。不久因再次谋反入狱。辽景宗即位后,赦免耶律喜隐,将皇后萧绰之姐萧氏嫁给耶律喜隐,并恢复其爵位,改封宋王。保宁九年(977年),担任西南面招讨使

  • 黄得功是一个怎样的人 黄得功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黄得功

    黄得功是明朝末年名将,他从小被母亲徐氏带大,黄得功少年时便展现出了过人的勇气和谋略。参军后,黄得功很快靠积累军功一步步成为副总兵。可以说黄得功的军事能力,在明朝是最为突出的将领之一,他曾率军击败张献忠、擒马武、杀王兴国。但明朝灭亡的局势已定,靠他一人也难以改变现状。后来黄得功在和清军的交战中战死,下

  • 西汉皇后霍成君生平介绍及评价 霍成君为何会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霍成君

    霍氏家族的闻名,源自“骠骑将军”霍去病当年击杀匈奴,保卫祖国的英勇壮举。凭借霍去病时的功绩,他的同父异母兄弟霍光也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最终成为汉武帝的重臣。霍家也因此成为了显赫名门,权力堪比皇上,霍光也在汉宣帝时期成为了“无冕之王”。既然霍氏一家如此强

  • 西汉开国功臣丞相王陵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陵

    相对于汉初的萧何、曹参、陈平等几位丞相而言,右丞相王陵的知名度要小一些。然而,和萧何等人在吕后面前毕恭毕敬不同,王陵却始终都不买她的面子,后来竟然还因此而辞官回家。和萧何、曹参一样,王陵和刘邦也是老乡。但他却并没有和萧何等人那样,在刘邦起义的第一时间前去投靠。因为,此时的王陵在当地是一位有名的豪强,

  • 东晋末权臣楚皇帝桓玄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桓玄

    历史往往是轮回的,因果循环、谁胜谁负的难确定,尤其是在王朝的更迭过程中,某一家族灭了另一家族,但往往几百年后又被新的家族所代替。清朝的时候反清复明的口号被喊了几百年,清朝却没有被朱氏后代所推翻。但是有另外一个王朝却因为开国的时候错杀了一位大家族的大臣,几百年后被这个家族所推翻。这个王朝就是西晋王朝,

  • 南宋的宫廷泼妇宋宁宗生母李凤娘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凤娘

    李凤娘(1144年-1200年),宋宁宗赵扩的母亲,宋光宗赵惇的皇后。宋高宗因江湖术士之言而让孙子赵惇娶李凤娘为妃,封荣国夫人,改封定国夫人。李凤娘天性悍妒,是两宋乃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悍后之一。但像李凤娘这样以一个女人之身征服三代皇帝的皇后,在两宋历史上可谓是绝无仅有。庆元六年,李凤娘穿上道袍,虔心

  • 秦朝将领李信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信

    在秦始皇灭六国的过程中,秦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将,其中最为出色的有王翦、王贲、蒙武、蒙恬、蒙毅、李信、内史腾等等。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个李信不是曾经率领二十万大军想要灭楚,结果反被楚将项燕打得大败而逃吗,为何他还能被称为名将?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了解一下秦国名将李信传奇的一生。据历史记载,李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