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业五子杨延德生平介绍及评价

杨业五子杨延德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598 更新时间:2024/1/25 22:52:59

杨春,字延德,杨家将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人物,金刀老令公杨业的第五子,故称“杨五郎”。官封宣威将军、殿前司马、步军都指挥使。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金沙滩一战中只剩下自己单独应战,最后寡不敌众,削发假装僧人逃过追兵,但其后往五台山为僧。

生平经历

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太宗亲征辽国,下令三大主力军杨家军(主帅杨业)、潘家军(主帅潘仁美)、呼家军(主帅呼延赞)随驾出征。杨家军为前部先锋,潘家军为中军保驾,呼家军在后接应、供应粮草。

到了五台山,杨业率七子上山拜佛,以求平安。方丈智聪禅师得道高深,见杨业以天下为已任,极为感动,不忍杨家遭受灭顶之灾,却又不敢道破天机,便劝杨业解甲归田。老令公叹道:“杨业并非贪功好战之人,只因辽兵屡犯边疆,不单我大宋子民,就是辽国百姓也是深受其害。

杨业唯有以战止战,逼迫辽国退兵,为天下百姓谋福祉。若宋辽两国平息干戈,友好往来,我杨业定解甲归隐,不问功名利禄。”智聪禅师道:“我有一言,留给将军金沙滩双龙会;七子去六子回,”老令公以为会有个儿子回不来,便请智聪禅师解说,禅师摇头不答,老令公也不勉强,逐率七子下山出征。

杨家军作为主力先锋,所向披靡,辽兵节节败退。辽国萧太后为鼓励士气,亲临幽州前线,与宋军对峙。萧太后见杨家军作战勇猛,辽兵屡次攻打北宋都为其所败,杨家众将更是各个武艺高强,辽国上将萧天佐、萧天佑、韩延寿耶律休哥、耶律斜珍等都不是杨业的对手。于是萧太后想出“以退为进”的计策,借口谈判,请宋帝赴金沙滩商议,想诱出宋帝与杨家军,布下天罗地网,准备一举擒下宋帝与杨家将。

杨业识破诡计,因长子杨延平长得与皇帝相象,便向太宗建议由延平穿上皇袍,假装皇帝与辽国萧太后谈判。奸臣潘仁美却极力劝阻,说有损国体。最后在杨业的力谏下,太宗同意由杨延平代替自己,率军远赴金沙滩。而萧太后也命天庆王代替自己,率领辽国精兵赴金沙滩,积极备战。

金沙滩上,宋辽两军对峙,杀机四伏。谈判过程中,天庆王看出皇帝是杨延平假扮的,计策已被天庆王识破,逐下令开战。杨业沉着应战,命杨家军分成三路杀进。左路由大郎延平、二郎延定、三郎延辉率领;中路由杨业、六郎延昭、七郎延嗣率领;右路由四郎延朗、五郎延德率领。

杨家军奋力抗敌,从已时战到巳时,突然辽军剧增,将杨家将三路人马分而围之,使其左右前后不得相顾。杨业发现敌情有变,于是发令左右两路向外突围,同时派七郎延嗣冲出重围,找主帅潘仁美,搬救兵求援。

中路军在激战中被辽兵冲散,杨业且战且退,战至午时。当退至陈家谷时,余部只剩下百十人,仍不见援兵。杨业以死相抗,最终全军覆没,老令公不想被捕受辱,一头撞死在李陵墓前。

七郎杨延嗣回到宋军大本营,请潘仁美搬救兵求援。潘仁美痛恨杨家,不肯发救兵,更恨七郎曾在擂台上将其子潘豹打死,于是假意好言款待,将七郎灌醉后绑在芭蕉树上,命军士万箭齐发,七郎被乱箭穿心而死。

六郎杨延昭在乱军中反复冲杀,寻找父兄,终因辽兵甚众,只好退出金沙滩,派兵打探,等待消息。原来“七子去六子回”并非有六人归还,而是只有第六子杨延昭一个人脱险。后来潘仁美追究杨家军战败之罪,欲杀六郎。六郎在部下的保护下回到天波府,在家中“诈死”,假设灵堂,自己住在幕中由家人每天送饭,后被天官寇准发现请回家中。后人为杨家鸣不平,就将这一故事编成《寇准背靴》的戏剧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

左路军的大郎杨延平见天庆王在山上坐观杨家军困兽之斗,旁若无人谈笑风生,大怒,提弓拉弦,一箭射死天庆王。惹恼了辽兵,被乱枪挑死。二郎因为救兄心切,被辽兵砍去马脚,自己掀翻战场,被千军的乱马蹂踏至死。三郎逃跑到芦苇不到一里时,被芦苇草内的长钩套索,把延安的马绊倒,延安倾倒离开马鞍,此时被辽兵杀害。

右路的四郎杨延朗冲出重围,半路又遇到辽将韩延寿、耶律奇率精兵四下围绕,部下全部阵亡,四郎只身被捕。而五郎延德只剩单枪匹马,后面喊声不绝,辽兵乘虚赶来,延德想到当日到五台山拜佛时,智聪禅师曾留给自己一个小盒子,吩咐自己遇难则开,于是从怀中掏出盒子,只见里面装着剃刀一把,度牒半纸。延德会其意,卸下战甲、头盔,挂于树上,用剃刀剃光头发,轻身走往五台山去了。

五郎上了五台山后,智聪禅师和他大谈佛经,并说杨家虽有功于社稷,但在战场上杀戮太重,以至遭受灭顶之灾。劝五郎全心修佛,减轻罪孽。于是五郎从此出家,潜心修佛,为免一身武艺失传,便将杨家棍、杨家刀、杨家三十六路梨花枪等杨家传统武术传于杨家子弟。在此基础上杨五郎还发展了其他的僧人也加入,也为五台山培养了一批护院武僧。

评论

虽然史书对杨五郎的事迹介绍很少,但是,杨五郎对杨家的贡献是最大的。杨五郎是一位最神秘的人物,也是最具有争义的人物,有人说:他怕死当和尚。这是没有根据的,在幽州为救宋太宗他冒着雨点般的疾箭,拼死把宋太宗救了出来,并一气背了二十里。他难到说怕死吗?

宋真宗生性爱游玩打猎,到雁门关外打猎时被萧太后包围,差点掉性命,是杨五郎带几百僧兵拼死相救,才得以保住性命返回汴梁。宋真宗为此感激不尽,几次犒赏都被五郎以出家人的身份回绝,宋真宗为答谢救命之恩颇费了一番心事。无奈,在杨五郎归天后,朔了一尊镏金铜像以示再造金身,才了结了心愿。

正是因为杨五郎在史书的记载很少,才使的五郎的传说越传越神,家谱里也说五郎“削发为僧成仙”。杨五郎的确在出家后很少活动,因为,他肩负着保护杨家后代的重任。在山东的云梯关守将杨茂就是杨五郎的后代。当地的地方志就有记载。

标签: 杨延德

更多文章

  • 杨业五子杨延平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延平

    大郎杨延平,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金刀老令公杨业的长子,名杨泰,字延平(或“渊平”)。北宋殿前大将,战功显著,官拜保驾大将军、封忠孝侯。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经历早年跟随杨业为北汉建功立业,亲自往宋营送去战书,并且识破了辽军的伏兵之计,为北

  • 辽国宗室、官员耶律喜隐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耶律喜隐

    耶律喜隐高大魁梧,擅长骑射,性轻浮无恒心,稍微得志便骄傲自得。耶律喜隐初封赵王,后因谋反事泄,致使其父耶律李胡受连而死。但辽穆宗却未治罪耶律喜隐,并将其赦免。不久因再次谋反入狱。辽景宗即位后,赦免耶律喜隐,将皇后萧绰之姐萧氏嫁给耶律喜隐,并恢复其爵位,改封宋王。保宁九年(977年),担任西南面招讨使

  • 黄得功是一个怎样的人 黄得功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黄得功

    黄得功是明朝末年名将,他从小被母亲徐氏带大,黄得功少年时便展现出了过人的勇气和谋略。参军后,黄得功很快靠积累军功一步步成为副总兵。可以说黄得功的军事能力,在明朝是最为突出的将领之一,他曾率军击败张献忠、擒马武、杀王兴国。但明朝灭亡的局势已定,靠他一人也难以改变现状。后来黄得功在和清军的交战中战死,下

  • 西汉皇后霍成君生平介绍及评价 霍成君为何会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霍成君

    霍氏家族的闻名,源自“骠骑将军”霍去病当年击杀匈奴,保卫祖国的英勇壮举。凭借霍去病时的功绩,他的同父异母兄弟霍光也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最终成为汉武帝的重臣。霍家也因此成为了显赫名门,权力堪比皇上,霍光也在汉宣帝时期成为了“无冕之王”。既然霍氏一家如此强

  • 西汉开国功臣丞相王陵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陵

    相对于汉初的萧何、曹参、陈平等几位丞相而言,右丞相王陵的知名度要小一些。然而,和萧何等人在吕后面前毕恭毕敬不同,王陵却始终都不买她的面子,后来竟然还因此而辞官回家。和萧何、曹参一样,王陵和刘邦也是老乡。但他却并没有和萧何等人那样,在刘邦起义的第一时间前去投靠。因为,此时的王陵在当地是一位有名的豪强,

  • 东晋末权臣楚皇帝桓玄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桓玄

    历史往往是轮回的,因果循环、谁胜谁负的难确定,尤其是在王朝的更迭过程中,某一家族灭了另一家族,但往往几百年后又被新的家族所代替。清朝的时候反清复明的口号被喊了几百年,清朝却没有被朱氏后代所推翻。但是有另外一个王朝却因为开国的时候错杀了一位大家族的大臣,几百年后被这个家族所推翻。这个王朝就是西晋王朝,

  • 南宋的宫廷泼妇宋宁宗生母李凤娘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凤娘

    李凤娘(1144年-1200年),宋宁宗赵扩的母亲,宋光宗赵惇的皇后。宋高宗因江湖术士之言而让孙子赵惇娶李凤娘为妃,封荣国夫人,改封定国夫人。李凤娘天性悍妒,是两宋乃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悍后之一。但像李凤娘这样以一个女人之身征服三代皇帝的皇后,在两宋历史上可谓是绝无仅有。庆元六年,李凤娘穿上道袍,虔心

  • 秦朝将领李信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信

    在秦始皇灭六国的过程中,秦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将,其中最为出色的有王翦、王贲、蒙武、蒙恬、蒙毅、李信、内史腾等等。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个李信不是曾经率领二十万大军想要灭楚,结果反被楚将项燕打得大败而逃吗,为何他还能被称为名将?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了解一下秦国名将李信传奇的一生。据历史记载,李信作

  • 吴起:战国初期军事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吴起

    吴起(公元前440年-前381年),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时,辅佐楚悼王主持变法。周安王二十一

  • 隋朝大臣杨素生平介绍及评价 杨素到底是奸臣还是良臣?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素

    有隋一朝,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唐太宗李世民说,他是逆乱之源。魏征说的更狠,据《隋书》:“专以智诈自立,不由仁义之道,阿谀时主,高下其心。营构离宫,陷君于奢侈:谋废冢嫡,致国于倾危。”但,魏征在写给李密的墓志铭里,却称颂他是:“崖岸峻峙,天资宏亮,壁立千仞,直上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