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的宫廷泼妇宋宁宗生母李凤娘生平介绍及评价

南宋的宫廷泼妇宋宁宗生母李凤娘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54 更新时间:2024/1/19 15:54:01

李凤娘(1144年-1200年),宋宁宗赵扩的母亲,宋光宗赵惇的皇后。宋高宗因江湖术士之言而让孙子赵惇娶李凤娘为妃,封荣国夫人,改封定国夫人。李凤娘天性悍妒,是两宋乃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悍后之一。但像李凤娘这样以一个女人之身征服三代皇帝的皇后,在两宋历史上可谓是绝无仅有。庆元六年,李凤娘穿上道袍,虔心事佛,之后病死,终年56岁,谥号慈懿,葬于永崇陵。

生平经历

入宫始末

宋高宗在位时,有一相士名皇甫坦,他治好了韦太后的眼疾,因而获得高宗信任。有一次,皇甫坦来到了庆远节度使李道家中,李道知道皇甫坦是个著名的相士,于是请皇甫坦为他的三名女儿相面。

李道的长女与三女也没甚特别,可是当二女凤娘出来拜见时,皇甫坦却说此女面相当大贵,因而不敢受拜。说道这个李凤娘,她的名字也有一点来历呢!却说当年李道夫人产女前,军营前飞来了一群黑凤,徘徊不去。于是李道便为不久后出生的女儿取名为凤娘了。

皇甫坦自从在李道家遇上凤娘后,便连夜赶回京师求见已为太上皇的高宗,说已为他找来了一名好孙媳,又提议以面相大贵的李凤娘为孝宗三子恭王赵惇之妃。高宗一直对皇甫坦深信不疑,便作主让恭王与凤娘成婚了。后来,太子病亡,太上皇高宗与嗣皇帝孝宗决定以排行第三的赵惇为太子,恭王妃李凤娘也随即成了太子妃。后来孝宗禅位太子,赵惇即位,是为光宗,以嫡妻李凤娘为皇后。

宫廷

不过,李凤娘天性悍妒,虽然已为六宫之首,又早于孝宗干道四年﹝公元一一六八年﹞诞下儿子赵扩,可是却仍未心满意足。有一次,光宗在宫中洗手,刚巧留意到捧着盆子侍候在侧的宫人一双白滑的手,便自然称赞了两句。可是,这小事却为李皇后得悉,结果,于同日下午,李皇后派人送来了一个食盒予光宗,光宗打开一看,赫然是当日那位宫人的一双手,光宗惊吓得不能言语,更因此而病了好几天。

对光宗偶尔遇上的宫人也如此残酷,实在不难想象李凤娘会如何对待光宗的妃嫔了。当时,光宗后宫除皇后外,还有黄贵妃、张贵妃、符婕妤等妃嫔。黄贵妃本是孝宗谢贵妃﹝后立为皇后﹞的侍女,光宗初为太子时,孝宗因见他缺少姬妾服侍而把黄氏赐给他。光宗对黄氏亦算宠爱有加,即位后便立为贵妃。可是,李皇后实在不能容忍黄贵妃得宠,于是藉光宗离宫祭祀之时,派人谋杀了黄贵妃。那时光宗因天雨以致卧病在床,同时听到黄贵妃暴亡的消息,因而病得更重了。张贵妃、符婕妤两人,也因皇后嫉妒而被下令改嫁平民,相比惨死的黄贵妃,她俩可算是幸福多了。

家庭关系

当然,李凤娘的所作所为,已为太上皇的孝宗与太上皇后谢氏也早留意到了。谢氏为皇后时,对太上皇高宗和吴太后孝顺有礼,恭敬非常;可是如今李凤娘不仅对丈夫光宗无礼,更处处顶撞太上皇和太上皇后,在太上皇后好言相劝时,以一句「我与皇上是结发夫妻,名正言顺,又有何不可?」回应,暗讽太上皇后谢氏非孝宗嫡妻。孝宗与谢太后自是非常愤怒,打算废掉李凤娘,但由于太师史浩认为立后不久便废后实过于草率,坚决反对,致使废后一事不了了之。

李凤娘不仅和太上皇关系弄得不大愉快,她还几次离间孝宗与光宗父子之间的感情。光宗最初即位时,没立嫡长子赵扩为皇太子,令李凤娘忐忑不安。一次,她趁刚刚病愈的光宗在宴席上醉酒时,请求光宗立已封为嘉王的赵扩为皇太子,以帮助光宗处理政务。光宗也觉得挺有理的,但他坚持请示父亲孝宗再行册立。可是凤娘不听,愤然而去,又不许孝宗等人面见光宗。几天后孝宗没能见着儿子,便把李凤娘召来,询问皇帝的病况,李凤娘于是藉词光宗多病,要求立嘉王赵扩为皇太子以辅政。但孝宗认为光宗才即位不久,连政事也没熟习,却把政务都委托于儿子,实在于理不合,因而否决过早立太子的建议。李凤娘觉得孝宗处处针对自己,于是回宫向光宗哭诉说孝宗不想立太子必定另有企图,光宗被蒙在鼓里,以为孝宗别有用心,于是气得以后不再朝见孝宗。他对太上皇的决绝,令全朝哗然。

阴谋乱政

过了一年多,光宗身体略微好转,重视上朝听政,文武百官乘机请求光宗朝见太上皇,光宗迫不得已去了一次,关系算是改善了。可是接连几次李皇后从中作梗,致使父子关系时好时坏。后来,孝宗驾崩,百官请光宗主持丧礼,光宗却一直拖延着不想去,结果由仍然在生的太皇太后吴氏垂帘代行祭奠。后来大臣见光宗不理政事,请求光宗以嘉王为储君。但处处受掣肘的光宗连皇帝也不想当了,结果,心灰意冷的光宗让位予嘉王,退居太上皇。而李凤娘也因而成了太上皇后。

庆元六年﹝公元一二零零年﹞,有算卦之人指李凤娘会有灾厄,于是李凤娘穿上道袍,虔心事佛。只是她也难逃此劫了。同年六月,李凤娘病死,终年五十六岁。

历史评价

放眼南北两宋王朝后妃,能够影响朝政者并不少见,但像李凤娘这样以一个女人之身征服三代皇帝的皇后,在两宋历史上可谓是绝无仅有。其实,纵观李凤娘的一生并无特别过人之处,当初高宗纳她为恭王妃只是仅凭一个江湖术士之言。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李凤娘碰到的三代皇帝无一最后不逊位成为了太上皇。这种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诡异现象,虽然与李凤娘有关,但是绝不能说是李凤娘一个女人造成的。

标签: 李凤娘

更多文章

  • 秦朝将领李信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信

    在秦始皇灭六国的过程中,秦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将,其中最为出色的有王翦、王贲、蒙武、蒙恬、蒙毅、李信、内史腾等等。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个李信不是曾经率领二十万大军想要灭楚,结果反被楚将项燕打得大败而逃吗,为何他还能被称为名将?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了解一下秦国名将李信传奇的一生。据历史记载,李信作

  • 吴起:战国初期军事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吴起

    吴起(公元前440年-前381年),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时,辅佐楚悼王主持变法。周安王二十一

  • 隋朝大臣杨素生平介绍及评价 杨素到底是奸臣还是良臣?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素

    有隋一朝,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唐太宗李世民说,他是逆乱之源。魏征说的更狠,据《隋书》:“专以智诈自立,不由仁义之道,阿谀时主,高下其心。营构离宫,陷君于奢侈:谋废冢嫡,致国于倾危。”但,魏征在写给李密的墓志铭里,却称颂他是:“崖岸峻峙,天资宏亮,壁立千仞,直上万

  • 战国时期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黄歇

    战国四公子,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这四人都是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之人。而春申君黄歇更是担任秦相二十多年,深受楚王信任,但是他也参与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李代桃僵的悬案。秦昭王时期,秦国派军不断的对楚国作战。秦国夺下了楚国巫郡,黔中郡,并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鄢郢。当时的

  •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灵王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楚灵王

    楚灵王是楚国的一位昏君,他在位的时候干了很多错事,虽然他在位期间灭亡楚国北边的蔡国,扩张了楚国的领土。可是,楚灵王对楚国百姓一点也不好,先是发动叛乱,杀死了自己的侄儿,获得了王位,很多人从心里对楚灵王并不服气。后来,楚灵王坐稳了楚国的王位,开始役使老百姓为自己修筑享乐用的宫殿和高台,每年都要向老百姓

  • 南宋抗金将领东京留守李纲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纲

    历史小编要说的这一位南渡第一人李纲,便就是南宋被掩埋的一代名相,若是生逢其时,像萧何、魏征一般成就不世功名又有何难?我们最早接触到的赵宋的故事便一个就是岳飞和他的岳家军了吧,而大家都知道是宗泽给了岳飞进入军中的机会,让他大放异彩,是张所给了岳飞实领兵权的机会,让他一战成名。或许,没有宗泽和张所,岳飞

  • 十六国时期前秦丞相王猛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猛

    王猛,字景略,东晋北海郡人,生于公元325年,卒于375年,是十六国时期诸葛亮式的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王猛家境清贫,博学喜爱研读兵书,善用兵讲究谋略,曾隐秘山中,后遇见名著苻坚,彼此谈心非常投合。苻坚登上国君宝座后,被任为中书侍郎,后一路升官,至相位,推行汉化措施,大兴儒学,大量选拔人才,在政治上

  • 杨继盛是一个怎样的人 杨继盛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继盛

    明朝时期,朝廷出现过很多刚正不阿的大臣,他们都把生死置之度外,而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杨继盛便是其中一位。杨继盛是明朝著名谏臣,而谏臣的职责就是要直言规劝,哪怕是皇帝不爱听的话,也要敢于发生,但敢说就会伴随风险,这在封建时期是无法避免的。杨继盛则是到了视死如归的地步,他力劾严嵩,结果反遭诬陷入狱,下场惨

  • 如何评价东汉末将领张辽和太史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辽

    张辽与太史慈皆是三国时期的名将,不过太史慈却因早亡令后人多有惋惜,话说太史慈究竟是怎么死的呢?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清楚,太史慈之死与曹魏名将张辽有着莫大的关系,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历史上的张辽与太史慈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呢?张辽计杀太史慈张辽计杀太史慈一事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话说孙权自

  • 东汉末南阳军阀袁术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袁术

    东汉末年,皇权衰微,群雄逐鹿。在众多诸侯中,袁术是很特别的怪咖。在《三国志》中,名士孔融评价袁术“冢中枯骨”,以此表达不屑。袁术如果只是争地盘,那他只不过普通的军阀而已。可这位怪蜀黍偏偏不走寻常路,居然公开称帝了。他这么干,哪来的底气呢?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