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杜牧为什么是风流才子_杜牧仕途生涯怎么样有哪些作品

杜牧为什么是风流才子_杜牧仕途生涯怎么样有哪些作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158 更新时间:2024/1/26 4:00:04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风格俊朗清丽,独树一帜,尤其擅长七言律诗和绝句,人称“小杜”,以别于有“老杜”之称的杜甫。杜牧的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他还有一个风雅的外号风流才子。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写的《遣怀》诗,也坦承了自己后半生在扬州青楼酒馆,沉湎酒色的浪子生涯。

不过,杜牧虽说“不拘细行”,但却曾经胸怀大志,雄姿英发。他是宰相杜佑之孙,家中“万卷书满堂”,滋养出他的文化素质。杜牧长大后才华横溢,博通经史,诗、赋、古文都闻名于世。他的字也写得好,《宣和书谱》称赞他的行书、草书“气格雄健”。

晚唐宦官专权,藩镇跋扈,外族入侵,官吏腐败,民不聊生,唐敬宗却在宝历年间大起宫室,荒淫享乐。当时二十三岁的杜牧写下了《阿房宫赋》,用秦朝灭亡的教训,警示唐王朝的统治者。该赋气势磅礴,富有文采,文士争相传诵。太学博士吴武陵甚至向主考官举荐说,杜牧有辅佐帝王成就大业的才干,应列第一名。

杜牧二十六岁中进士,授任弘文馆校书郎,以后调任黄州(今湖北黄冈)、池州(今属安徽)、睦州(今属浙江)刺史等职。他敢于改革弊政,关心民生,政绩卓著,官至中书舍人(负责为朝廷起草诏书、命令)。

杜牧也有军事才能。他研究过孙子兵法,写过《孙子》注解,也写过军事论文,极有见识。有一篇治理边患的建议,还被宰相李德裕采用。

杜牧有经邦济世的抱负,面对朝廷的内忧外患,他渴望舒展才能,内削藩镇,外除边患,济世安民,实现“寿域富农商”,让人民安居乐业。但是,当时的大唐王朝衰落之势已难扭转,皇帝庸弱,朝政混乱,官员钩心斗角,争权夺利。杜牧空有理想和治国平边之策。因此,杜牧只能写诗发牢骚:“请数击虏事,谁其为我听。”

杜牧原本就生活浪漫,不拘小节,理想破灭之后,他就放浪形骸,买醉青楼。杜牧壮志难酬,风流却不快乐,享年仅五十岁。临终前,自撰墓志,清理平生著作,只保留部分诗文,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其余付之一炬。

杜牧忧国忧民的情怀,在诗中多有反映。例如:《感怀诗》《河湟》表现出他对平定藩镇割据,抵御外族侵侮,实现安定统一的热切关心。“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在这首《泊秦淮》中,借“歌女”影射那些沉迷歌舞,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是多么荒淫昏庸。《过华清宫》中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分明是对唐玄宗荒淫误国,导致安史之乱的嘲讽。

杜牧以七绝写史,或借古讽今,或感慨兴衰,见解独特新颖,寓褒贬于含蓄诗味中,被后人誉为“二十八字史论”。例如《赤壁》《乌江亭》《登乐游园》等等,都脍炙人口。

杜牧写景抒怀诗清新俊逸,如《山行》《江南春》《清明》等;其古体诗则雄豪醇厚,如《李甘诗》《池州送孟迟先辈》等。

晚唐时期,中国诗坛不如盛唐时那么富有光彩,幸运的是,这时出现了著名诗人李商隐,他创作的新奇、华丽的诗歌,又一次把唐朝诗歌推向了新的高峰。

李商隐生于813年。他小的时候家庭生活贫困,这一方面激发起他养育家庭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使他养成了敏感而清高的性格。

少年李商隐接受的教育来自父亲和叔父。受他们的影响,他擅长于写作古文。在十六岁时,李商隐写的文章得到一些前辈的赞赏。当时任天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就很欣赏李商隐。他出钱资助这名年轻的才子,把他引到自己的家庭中,给他介绍朋友认识。李商隐对令狐楚十分尊重,写了一首诗谦恭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837年,多次科举失败的李商隐终于考中了进士。但不久以后,一直庇护他的令狐楚生病去世了。李商隐接到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来到泾州(今属甘肃)做了他的幕僚,并娶了他的女儿为妻。不料这一选择使他不由自主地卷入了朋党之争中。

在当时斗争激烈的“牛李党争”中,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而王茂元是“牛党”的对立派“李党”的成员。李商隐既投靠了王茂元,又娶了他的女儿,自然就被视为对令狐楚父子的背叛,于是他遭到了“牛党”的排挤。在随后的吏部考试中,李商隐落榜了,他被迫又赋闲一年。第二年才通过了考试,获得朝廷官职。

此后,李商隐的仕途一直在担任低级官职和担任幕僚之间更换。他担任过秘书省的校书郎,也担任过县尉。当他在京城秘书省工作时,全力支持当权宰相李德裕,本来可以有被重用的机会,不巧遇到母亲去世,他得回家守孝三年。这样一来,就错过了在政治上发展的有利时机。随后,他的岳父王茂元去世,李商隐更是失去了靠山。他先后投奔了桂管观察使郑亚、武宁节度使卢弘止、西川节度使柳仲郢,担任他们的幕僚。最后,以担任盐铁推官结束了他的仕途生涯。

李商隐才华过人,一生却是郁郁不得志,大多数时间都处于寂寞悲惨的生活中。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种贫病交迫、忧心忡忡的生活,极大地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使他的诗歌具有隐晦、神秘的色彩和迷惘的情调,开拓了新的诗风。

比如,有一首著名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令历朝历代的读者、评论家疑惑不解,没人可以完全准确地说出它的确切意思。但人们可以感受到诗歌的意象之美:锦瑟、蝴蝶、杜鹃、明月、蓝田、珠玉……还可以体会到笼罩全诗的一层淡淡惆怅之意。这种惆怅之意,可能是对失去的爱情的遗憾,也可能寄托着对生死离别的哀伤。总之,诗歌虽然没有表达出确定的意思,但是却令读者被深深打动,为之低徊不已。

正是这类富有争议但风格鲜明的诗歌,奠定了李商隐在中国诗坛上的地位。盛唐时期,大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人们合称为“李杜”,而晚唐时期的李商隐和另一位诗人杜牧则被誉为“小李杜”。从这个美称来说,一生坎坷潦倒的李商隐,在文学上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标签: 杜牧

更多文章

  • 怀素和尚是谁_怀素和尚的故事_怀素和尚的书法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怀素

    怀素和尚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草圣”张旭齐名。后世把他们二人并称为“张癫素狂”或“癫张醉素”。怀素生于一个书法世家。他小时候生得眉清目秀,又聪明好学,是个人见人爱的孩子。不过,就是这么一个可

  • 女诗人薛涛的传奇一生_薛涛:带有传奇色彩的女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薛涛

    在唐代的女诗人中,薛涛是最著名的一位。她不但是留下最多作品的女诗人,而且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薛涛原先家住京城长安,在她年幼时,父亲薛郧调为成都刺史,全家就随之搬来蜀地。薛涛自小冰雪聪明,八九岁时就能作诗。据记载,有一天薛涛的父亲坐在院子里,指着一棵梧桐树吟出两句诗:“庭除一古桐,

  • 柳宗元简介_柳宗元的仕途生涯_柳宗元的文学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这首《江雪》,像一幅逼真的图画,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一幅奇人奇境:在千山万径鸟飞绝、人无踪的茫茫雪地中,居然有一个戴着蓑笠的渔翁,在孤零零地孤舟垂钓。这幅图景意味着什么呢?要理解诗的境界,恐怕还得先了解柳宗元的境遇。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父亲柳镇官

  • “同光体”诗派代表人物陈三立的子女介绍 陈三立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三立

    陈三立陈三立出身名门之家,是“同光体”诗派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他的父亲是晚清名臣陈宝箴,儿子陈寅恪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国学大师,祖孙三代都非常优秀。陈三立除了在文学上贡献巨大,还是一位还有气节的文人,他不屈服于日军,为表明立场甚至绝食,最终忧愤而死。陈三立的子

  • 清朝辅政大臣纳喇·苏克萨哈简介 苏克萨哈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克萨哈

    苏克萨哈纳喇·苏克萨哈出身满洲正白旗,是叶赫贝勒金台石的同族,清朝名臣、辅政四大臣之一。苏克萨哈与鳌拜速来不合,加上索尼死后鳌拜更加肆无忌惮,和班布尔善一同诬陷苏克萨哈不肯还政,于康熙六年被杀,牵连家人。纳喇·苏克萨哈简介纳喇·苏克萨哈(?1667年),清朝

  • 张乐行故居在哪 对张乐行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乐行

    张乐行张乐行出身安徽涡阳人一个豪绅地主家庭,以开糟坊、赌局、贩运私盐为生。他深受当地民风影响,率领捻众行侠仗义,之后更是揭竿而起、聚众起义,成为捻军盟主。张乐行于1863年因叛徒出卖被清军俘虏,后凌迟而死,时年53岁。张乐行故居张乐行故居位于涡阳县城西北张老家村,在早期结捻活动中,张乐行常与龚德树、

  • 清末捻军首领张乐行简介 张乐行的妻子 张乐行的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乐行

    张乐行别名香儿、张老乐,是清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十八股捻首之一,被封为捻军盟主。他曾参与三河镇大捷、大战湘军,是太平天国运动北方战场的主力。张乐行最终被凌迟处死,而他的妻子、儿子也遭受非人折磨而死去。张乐行简介张乐行(1810年~1863年),字洛行,乳名香儿,别名老乐,安徽涡阳人,出身于清末豪绅地主

  • 清朝陕西总督王辅臣结局 对王辅臣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辅臣

    王辅臣出生山西大同,早年参加农民军,后跟着反清复明,投降于阿济格,之后被顺治帝重用,官至陕西提督、太子太保、靖寇将军等职,成为清朝将领之一。平西王吴三桂和康熙皇帝都想要拉拢王辅臣,但他却最终自杀而死。王辅臣结局康熙帝命令王辅臣和图海一起镇守汉中,王辅臣内不自安,曾经自杀了一次。康熙严令图海看护王辅臣

  • 王辅臣简介 王辅臣和吴三桂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辅臣

    王辅臣原本姓李,出身在一个明朝官宦之家仆人的孩子,后来被一个叫王进朝的将领收养,于是改姓王。又因他长得面孔白皙、长身玉立,跟当时流传的吕布画像非常像,故而被称作“活吕布”,之后成为明末清初军阀之一。王辅臣简介王辅臣(?1681年),山西大同人,绰号“西路马鹞子&r

  • 奚仲简介 奚仲是谁 奚仲哪里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奚仲

    奚仲奚仲别称车正、车神、车祖,是夏朝时期传说中造车人物,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四轮驱动的马车,还辅佐禹治水、建立夏朝,是一位很有功绩的人。奚仲距离我们年代久远,很多事迹流传下来,通过考古、文献等一探究竟。奚仲简介 奚仲是谁奚仲东夷薛国人(今山东省滕州市),夏朝时期工匠。相传其发明了两轮马车。据《滕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