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哥哥豪格为何错失皇位?谦虚有时也是错,6岁的福临当上清朝皇帝

哥哥豪格为何错失皇位?谦虚有时也是错,6岁的福临当上清朝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迟传龙 访问量:3820 更新时间:2024/1/10 15:56:12

清朝的皇位大多是有才有德,又有实力的人才能担当,皇位的争夺非常激烈,像雍正皇帝更是战胜了8个强大的对手才夺得皇位,过程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是福临却是一个例外,当时他还是个6岁的孩童,既没有成为帝王的智慧和能力,也没有成为的帝王的权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年纪轻轻的福临得到了帝王的宝座?

当时参加帝位之争的一共有三方势力。以豪格为首的皇子派,觉得应该皇太极的后代继承皇位,拥立豪格为皇帝。而以多尔衮为首的三兄弟,却觉得应该遵循“兄死弟及”的传统,拥立多尔衮做皇帝。以代善为首的中立派,对谁为皇帝没有特别强烈的要求,但是稍微偏向皇子派。福临继承帝位,就是这三方势力互相制约的结果。

豪格故作谦虚,错失皇位

豪格在皇位竞争的时候说出自己“福小德薄,不能继承皇位”的话,很明显,他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心里却不这么想,只是因为当时中立派的几个王爷也表示支持他做皇帝,他觉得皇位近在眼前,所以故作谦虚,反正他这么说皇位也是他的,这样说还能显得自己谦虚有理。但是接下来的大反转却让他始料未及。

老谋深算的济尔哈朗提出立福临为帝。济尔哈朗的想法很简单,首先皇子派只是想要皇太极的儿子当皇上,这个时候提出让皇太极的其它儿子做皇帝,他们不会反对。然后中立派之所以支持豪格也是因为豪格是皇太极的儿子,他提出福临当皇帝,中立派也不会反对。

更重要的是,福临如果做了皇帝,多尔衮就可以成为摄政王,成为那个真正掌控大清国的人,他也极有可能同意这个提议。如果济尔哈朗的提议被大家同意了,他就能白白地捞一个拥立之功。他们那支族人本来无权无势,但是从此之后就能平步青云。

事实也像他想的那样,三方人很快同意了他的提议,豪格本想反驳,但是无奈这“福少德薄、难当帝位”是自己说的,现在反驳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而且福临又是自己的弟弟,只好将皇位让给了福临。就这样,豪格胜券在握的情况下,一时失言与帝位擦身而过。

多尔衮为统一天下,暂时放弃帝位

这时有人提出疑问,多尔衮当时实力强大他应该是能通过武力取得帝位的,为什么他要甘心做一个摄政王呢?多尔衮是一个心怀大志的人,他想要超越他的父亲努尔哈赤,超越他的兄长皇太极,想要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先不论多尔衮有没有凭武力取得汗位的能力。就算他可以战胜所有的反对者,用武力夺得皇位。那么经过了这一番厮杀后,大清还能有多少实力剩下,入主中原的事情就遥遥无期了。更可怕的是,中原的势力如果看到他们实力大损,派兵来攻,他们就要面临灭国的危险了。

因此皇太极为了不引起冲突,为了不让内战损耗大清的国力,选择放弃皇位,立福临为帝。用这个以退为进的方法,成为摄政王。这样他就能在福临的背后成为那个真正的掌权者,来完成他统一中国的大业。到了那时候,他完成了这千古伟业,他再想成为皇帝也就轻而易举了。

福临成为皇帝的其它原因

福临能成为皇帝,还有一些其它的原因。首先福临为正宫所生,而且他的母亲庄妃很受皇太极的宠爱。然后是多尔衮与庄妃自幼相识,他们的关系非常好,由庄妃的儿子做皇帝,会比别人做皇帝更容易得到多尔衮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福临有着坚实的后台,福临母亲的姑姑哲哲是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她的分量还是比较重的,有她作为后台,福临继承地位更容易让那些皇亲国戚支持。而且庄妃出自蒙古科尔沁部,那么福临也算得上是蒙古的血脉,由他来当皇帝,不仅满洲人内部避免了武力冲突,蒙古科尔沁部那边也很高兴。

正是有着诸多原因,年仅6岁的福临反而成为了皇帝的最佳人选,正是他年纪小不能亲自掌管朝政,多尔衮才会答应让他做皇帝,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避免了内部冲突,积蓄力量最后入主中原夺得天下。反观中原的那些人马,为了皇位大打出手,整天汉族人打汉族人,这些乌合之众又怎么敌得过多尔衮呢?灭亡是时间问题。

豪格如果没有说出“福少德薄,难当帝位”的话,他能不能得到帝位呢?欢迎在下面留言。

参考文献:《百家讲坛》、《清宫疑案》

懦弱的慈禧为何向美国、日本等11国同时宣战?诏书内容愚蠢又可笑

莽古尔泰:手刃生母,六亲不认的他注定与汗位无缘

纪晓岚最恨的人不是和珅,而是他,一个你想不到的人

标签: 豪格

更多文章

  • 多尔衮除掉豪格以后,为何还非要霸占他的福晋,就不怕惹众怒吗?

    历史人物编辑:云集的城标签:豪格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刚刚灭掉张献忠政权的肃亲王豪格,率军回到京城不到一月,就被多尔衮以“隐瞒其部将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削爵、囚禁,一个月后,年仅40岁的豪格屈死狱中。自此,多尔衮和豪格之间因为争夺皇位而结下的仇恨算是有了一个了断。顺治五年,多尔衮基本已经确立了自己在大清王朝的稳固地位,

  • 豪格争夺皇位时,和多尔衮实力相当,为何之后能被多尔衮轻易除掉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豪格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清太宗皇太极长子豪格被多尔衮构陷削爵,入狱圈禁,两个月后,40岁的豪格死于盛年。而此时,距离皇太极驾崩才刚刚过去不到5年时间,要知道当时豪格和多尔衮正是因为实力相当、对峙不下才有的皇九子福临继位为帝。那么,为何在短短5年以后,和多尔衮实力相当的豪格突然不行了?突然就不是多

  • 川岛芳子和末代皇帝溥仪,到底什么关系?得从豪格和顺治帝身上论

    历史人物编辑:炎黄录标签:豪格

    《清史稿·诸王列传》有载:“国初开创,栉风沐雨,以百战定天下,繄诸王是庸”。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借着为多尔衮平反的机会,将清初时期功勋卓著的八位皇室宗亲“世袭罔替”的爵位承袭制度明确。其中,皇太极长子,被多尔衮陷害致死的豪格,被明确为“肃亲王世系”。经过十一代承袭,光绪二十五年,爱新觉罗·善耆承袭

  • 她嫁给皇太极长子豪格为妻,还未改嫁,就已经怀了多尔衮的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豪格

    多尔衮可谓是清朝大名人之一,对于他的事情,历史资料众多。当初皇太极去世,多尔衮差一点就成了大清定鼎中原后的第二任皇帝。但是因为有豪格和其他支持皇太极儿子登基的大臣存在,他并没有得逞,只得拥立福临。也因此,多尔衮更恨豪格,想方设法要除掉豪格。虽然他未登基,但是天下大权都在他手里,要整死豪格很容易。果然

  • 豪格在与多尔衮,输掉了皇位的同时,还失去了自己的福晋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豪格

    在一九六九年,皇太极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儿子豪格,虽然当时的皇太极只有十七岁,但皇太极很注重豪格的培养,在豪格还是青少年的时候,皇太极就带领着豪格到处打仗,让还没成年的豪格早就认识到战争的严重性,在清朝初期,皇子们大多都文武双全,豪格就是皇子里面最优秀的一个。在一六四三年,皇太极病逝了,由于皇太极突然之

  • 代善手握两红旗,为何既不帮豪格,也不支持多尔衮?

    历史人物编辑:娱记小能家标签:豪格

    对于清朝历史相信大家都还是比较熟悉的,不论是从书籍还是从各种清宫剧中,多多少少都会知道一些。在整个清朝脉络里出现了非常多我们比较熟悉的人物,比如说康熙、乾隆这两位皇帝,还有许多非常有名的人物。今天我们要说起的这位可能有很多人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他也是清朝初期呼风唤雨的人物,手握强兵,威望极高,他就是

  • 五年实力超过对手七倍多尔衮搞定豪格的原因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历史人物编辑:威史解读标签:豪格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也是一度和多尔衮旗鼓相当的政敌。但多尔衮在顺治年间收拾豪格却非常简单,直接一个诬告就把豪格下狱,还接收了豪格的老婆。豪格输的不怨,因为多尔衮的势力膨胀得实在太快,以至于豪格只能俯首就擒。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病逝,在皇太极灵堂前,多尔衮和豪格展开了对决。当时的多尔衮和豪格的直系

  •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最强的儿子?看看他和多铎、豪格的战绩对比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豪格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爱子,因为影视剧的宣传,他俨然成了努尔哈赤儿子中的最强者。这就低估了努尔哈赤的军事教育质量,在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多尔衮真算不上太出类拔萃,就是和手下败将豪格比起来也有一定的差距。不信,我们就看一下这三人的战绩对比。多尔衮入关后,主要进行了两场战役,分别是山海关之战和大同之战,山

  • 皇太极猝死,实力占优的豪格为何不敌只有2旗支持的多尔衮?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当下标签:豪格

    公元1643年,风雨飘摇中大明即将土崩瓦解的那一刻,清太宗皇太极突然意外驾崩。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本来能够亲率清军入关,获得无上殊荣的时候,竟然缺席了。而这空置的天降殊荣只能由他的后代继承。皇太极“祖有功、宗有德。开疆拓土是为祖,德泽天下是为宗,彪炳史册是为圣!”所以,皇太极的儿子顺治庙号为世祖,

  • 在皇太极驾崩后,大清的皇位为什么没有落到皇太极长子豪格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豪格

    整体来说,多尔衮靠的是步步为营。豪格,他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的“倒霉”的皇长子,在皇太极驾崩后,大清的皇位本来毫无悬念会落到他的手上,但因为多尔衮的缘故,豪格和皇位失之交臂,自己年仅几岁的弟弟福临登基,眼睁睁看着这种局面发生,任谁内心都会奔溃。虽然在正史的说法中,豪格仅仅只是被当成皇太极的“长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