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瑞:自己想作死,神仙都救不了

贾瑞:自己想作死,神仙都救不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少读红楼 访问量:1382 更新时间:2024/2/4 19:17:06

几乎是一致公认:“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第十五回)的凤姐,心狠手辣,拿人命不当个事情。

例子可以举出很多:张守备的儿子、金哥、尤二姐张华(虽然没死),等等。

但有一个人,其死亡看似与凤姐狠辣有关,通常人们也都把他列入“受害者”行列,但其实是咎由自取——“瑞大爷”。

学过辩证法的,都懂得内外因统一的规律,知道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据;学过刑法学的,都知道犯罪是主客观因素的统一。

我们就用这些视角来全景式审视“毒设相思局”事件。

贾敬过生日,寿星老没参加,但是仪式感还是足足的,各方面人物纷至沓来。“请嫂子安”的贾瑞也出现了。

如果不是内里蓄谋已久,简直没法解释:为什么一次纯粹的偶遇,就能让这位“大爷”生出了“合该我与嫂子有缘”的话头,而且第一时间就不加掩饰,“拿眼睛不住的觑着凤姐儿”。

凤姐儿“猜透八九分”,但也不想撕破脸皮,想着用几句礼节性的应酬话搪塞过去也就罢了,“这会子我要到太太们那里去,不得和你说话儿”。没想到一句“等闲了咱们再说话儿罢”,益发勾起了“大爷”的兴致,立马表示“我要到嫂子家里去请安”——这种情形下,凤姐还不能说不欢迎的话,于是“再不想到今日得这个奇遇”的“大爷”,“那神情光景,越发不堪难看”“身上已木了半边,慢慢的一面走着,一面回过头来看”。

大家看得清清楚楚,整个就是个花痴,在这里一厢情愿的春心荡漾,怪不得别人。

凤姐在这里“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一节,以及后来“这畜生合该作死,看他来了怎么样”“等他来了,我自有道理”,往往被认为是故意想害死贾瑞的主观心理证据。但是我们知道,这种情形下有几句狠话,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体,如果不与后面的客观实际行为结合起来分析就下结论,实在未免偏颇。

(以上除专门注明外均出自第十一回)

瑞大爷说到做到,很快就上门“请安”来了——“喜出望外”“满面陪笑,连连问好”等戏码纷纷上演,而凤姐“让茶让坐”,固然有“假意殷勤”的因素,但也是人之常情。

需要说明的是,凤姐这里“男人家见一个爱一个也是有的”的话头,一方面确实描述了贾琏的品行,一方面也是对贾瑞的一种委婉的抗拒——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什么货色!

但恐怕凤姐也没想到,“酥倒”“饧了眼”的贾瑞,已经是一个春心泛滥、破口决堤的状态,“嫂子这话说错了,我就不这样”——这已经是姿态尽显、积极进攻了。

我们停下来分析一下。到此为止,凤姐已经采取了可能的办法,试图在不“上手段”的情况下让贾瑞知难而退。然并卵,外在的清凉剂抵不过内心的欲火,贾瑞已经听不懂人话了。

只是在这个时候,凤姐才真正下了决心要收拾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一顿了,“像你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呢,十个里也挑不出一个来”“只盼个人来说话,解解闷儿”的诱饵连连出招了。已经欲火焚身的贾瑞自然是“喜得抓耳挠腮”,急急忙忙表白“嫂子天天也闷得很”“我倒天天闲着,天天过来替嫂子解解闲闷”“我在嫂子跟前,若有一点谎话,天打雷劈”,甚至表示“我怎么不来?死了也愿意”——嗯嗯,好一句话,一语成谶啊!

人到了这个场景,就已经没了基本分析判断力了——认为自己已经有资格从事一下“往前凑了一凑,觑着眼看凤姐带的荷包,然后又问带着什么戒指”的亲热,而“放尊重些!别叫丫头们看了笑话”“我再坐一会儿,好狠心的嫂子”也就统统理解为情深意浓的打情骂俏了。

于是“等着晚上起了更你来,悄悄的在西边穿堂儿里等我”也就觉得非常真实可信了,“如得珍宝”“喜之不禁”,“心内以为得手”——兴高采烈地去了。

此时刻贾瑞的心情,也许可以用莫泊桑的文字来描述:“没有想到,事情竟是这样顺利。这倒不错”(《漂亮朋友》第五章)——怎奈他不是杜洛瓦,凤姐也不是德·马莱尔夫人!

我们再看看凤姐的手段,也仅仅是为了警告他一下——虽然说是“一夜几乎不曾冻死”,但“二十来岁人”的体格应该是扛得住这一点的。如果说凤姐认为这样就可以让贾瑞挂了,未免实在是牵强了些。

没想到的是,“过门风,空落落的”“朔风凛凛,侵肌裂骨”,竟然没有让贾瑞那燃烧的欲火多多少少减弱一点;“遭了苦打,且饿着肚子,跪着在风地里读文章,其苦万状”以后,他“前心犹是未改”“仍来找凤姐”——天可怜见,这真叫神仙也没办法!

到了这个时候,凤姐也还是“少不得再寻别计令他知改”,而他照样是那副“来,来,来,死也要来”的嘴脸。

直到被“哗拉拉一净桶尿粪从上面直泼下来,可巧浇了他一身一头”“满头满脸浑身皆是尿屎,冰冷打战”之后,这才从“再想不到是凤姐捉弄他”,到“方想到是凤姐玩他”——总算有了一点“进步”。

到这个桥段为止,凤姐的主观目的已经达到了——他“满心想凤姐,只不敢往荣府去了”。而且,必须看到,以上这些手段造成的“两回冻恼奔波”,并不是造成贾瑞之死的充分必要条件,他如果就此收手,渐次调养,小命还是没什么危险的。因此,凤姐的所作所为,既没有赶尽杀绝的主观目的,也没有置于死地的客观效果。

后面就完全是贾瑞自己的事情了。由于他内在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想想凤姐的模样儿,又恨不得一时搂在怀内”,于是非但没有好生调养,反而变本加厉,“迩来想着凤姐”,就行了一些不可名状的事情,于是各类症状“不上一年都添全了”——已经过了大半年了,自己瞎折腾造成的问题就更赖不到凤姐身上了。

至于后来凤姐糊弄事情给了二两“渣末泡须”,已经是细枝末节了。此时的贾瑞,连渺渺真人“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它的背面”的叮嘱都听不进去,连续“正照”了“三四次”——连“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的“风月宝鉴”都不肯好好用的货色,纵然是真材实料的“独参汤”,又有什么用!

(以上除专门注明外均出自第十二回)

归结我们看到,被人诟病“素日你老人家到底有些不正经”(第九回)的贾瑞,内心的欲望和疯狂才是他加快走向死亡的根本原因,凤姐在被骚扰后使用的一些手段,或许多多少少推动了这个进程,但绝不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整个过程中凤姐的办法,虽然有一点偏门捉狭的意思,但总的目的还是为了制止贾瑞的骚扰,而并不是为了要他的命,实际效果也远远没有到致命的程度。

因此,列举凤姐心狠手辣、草菅人命的例证,可以举出甲乙丙丁戊,也可以举出己庚辛壬癸,但是举不到贾瑞头上;至于贾瑞之死,完全是自己作死——曹公给我们的人生示就在这里回响了:自己不修身养德,出了事情,能怪别人吗?

怪不得!怪不得!

作者:风雨秋窗,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标签: 贾瑞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同是宁荣二公子孙,红楼梦中辈分最高的贾代儒却吃不起人参

    历史人物编辑:李梅说历史标签:贾代儒

    前言:在《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之中,贾府的旁系子孙贾瑞(即贾天祥)看上了堂嫂王熙凤。没想到王熙凤表面风流内心正经,结果贾瑞被一番戏弄之后身染重病,此时医家为其开出了一剂药方:“独参汤”。贾瑞从小父母双亡,靠祖父贾代儒拉扯长大。然而虽然都是贾府子孙,贾代儒却根本吃不起

  • 同样是贾府的长辈,为什么贾母备受尊崇,贾代儒备受冷落?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贾代儒

    荣国府的长辈就是贾母,她的丈夫就是荣国公贾源的大儿子贾代善。荣国公还有个小儿子,叫贾代儒。贾代儒不是嫡长子,所以不能袭爵,也没有考上科举考试当官,他只能在家里当一个教书先生。贾代儒办了一个家塾,宁国府和荣国府所有的贾家子弟都到他的家塾里面上学,如贾宝玉、贾环、贾兰。而很多贾府的亲戚也到这个家塾上学,

  • 红楼梦:贾代儒教子,贾珍教子,失去两个前提,严格教子毫无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贾代儒

    红楼梦:贾代儒教子,贾珍教子,失去两个前提,严格教子毫无意义!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

  • 红楼梦中多少梦,最惨是尤二姐秦钟,最神秘是宝玉,最暖是小红

    历史人物编辑:美食之乐标签:秦钟

    开篇不久,甄士隐做梦,梦中遇到了一僧一道,听他们说起一段神奇的故事: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生有一株绛珠仙草。绛珠草得到神瑛侍者日日以甘露浇灌,得以修炼成人。当她得知神瑛侍者将投胎下凡,于是也追随而来,愿意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他的甘露之恩。甄士隐在梦中不仅与这一僧一道对话,还亲眼看到了他们提到的“通灵宝

  • 《红楼梦》中的变形记:干干净净的少年秦钟,从贾家满身污秽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秦钟

    众所周知,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本书里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一代世家从辉煌到衰败的过程,书中的故事跌宕起伏,引人深思。随着众多读者对《红楼梦》的解读,发现了很多作者没有明确描绘却隐藏在故事之中的一些小故事,十分耐人寻味,对于书中出现的人物也有了很多的猜测和解读,自然而然也

  • 《红楼梦》中秦钟去世之时,有一个细节说明贾府的家运正旺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秦钟

    秦钟去世之时,小说中有一个细节说明贾府的家运正旺陈能雄/文贾宝玉的好朋友秦钟体质较弱,他在给秦可卿送殡期间感染了一些风寒,回来后得了一场病。之后,水月庵的智能儿偷偷进城来看望秦钟,秦业发现儿子与小尼姑有私情,气得暴打了秦钟一顿。秦钟浑身是伤,旧病未愈,又添新症,病情一日比一日加重,最后奄奄一息。贾宝

  • 红楼梦:秦钟比贾宝玉还俊美,如果安排他娶薛宝钗就好了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秦钟

    小说《红楼梦》里,林黛玉和贾宝玉倾心相爱,可是最终是贾宝玉被家里包办婚姻,娶了薛宝钗为妻,林黛玉含恨而亡。而贾宝玉虽然回心转意,和薛宝钗当了半年恩爱夫妻,可是最终还是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了,留下怀孕的薛宝钗守活寡一辈子。幸亏薛宝钗的儿子贾桂争气,和堂兄贾兰一起振兴了贾家,留下“兰桂齐芳”的佳话,薛宝

  • 《红楼梦》贾家到底有多脏?少年秦钟干干净净进去,满身污秽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忘川水标签:秦钟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红楼梦》一书中游侠柳湘莲曾经留下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你们东府里,怕只有门口那两只石狮子是干净的。”一语中的,点出宁府内部的污秽不堪,为此柳湘莲甚至不惜毁掉与尤三姐定下的婚姻大事,他宁悔婚也不做“剩王八”。初读红楼,对此处一直耿耿于怀,认为柳湘莲误会尤三姐,导致尤三姐拔剑自

  • 贾宝玉对秦钟是什么感情?书中那段文字到底隐藏着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秦钟

    小说《红楼梦》里,贾宝玉深爱林黛玉,却不影响他和袭人云雨,和碧痕一起洗澡。贾宝玉能把精神恋爱和身体分开。而他对秦钟的感情,却扑朔迷离,让人看不明白,这到底是兄弟友情吗?贾宝玉一见秦钟,就如痴如醉。原文如下:那宝玉自一见秦钟,心中如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个呆想,乃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的人物

  • 秦钟与小尼姑幽会,为何才被父亲打了一顿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秦钟

    秦家,估计是最不受作者待见的一家人了,女儿秦可卿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却早悬梁自尽;父亲秦业,原也是个安享晚年的小官,谁知才着了一气,便撒手人寰了;更稀奇的是,那正值青春,风华正茂的儿子秦钟,不过挨了父亲一顿打,也一命呜呼了。这一家子的性命,在作者笔下如纸一般薄,好像随手一揉,就能揉碎的一般。而秦可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