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姚崇年少时就非同小可,长大后敢怼武则天

姚崇年少时就非同小可,长大后敢怼武则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925 更新时间:2023/12/9 7:24:12

唐朝作为封建王朝的典范,既曾有唐太宗这样的明君在位,自然也不能缺少可为后世师表的名臣,所有唐朝四大贤相,一般指的就是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其他如狄仁杰、张柬之张九龄张说等也都各有建树名传后世。

唐玄宗李隆基执政初期,刬除积弊,扫除武则天男宠和太平公主等长期乱政的隐患,一改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等暗弱君主的举止失措,任用贤臣,发展经济文化,在开元和天宝初年逐渐达到了大唐王朝的全盛时期,这就是著名的“开元盛世”,后来经历了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的大诗人杜甫还满怀感慨地回忆起那段幸福时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姚崇、宋璟正是其中最大助力之一。

《三字经》里有一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不光大文学家苏洵如此,他的前辈姚崇也是这样。据说,姚崇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浪荡子,就像满清八旗子弟一样,干着玩鹰遛鸟养蛐蛐类似的勾当,喜好打猎玩弄弓马。蹉跎到二十多岁,对于书中义理尚不明白。一回,他去拜谒亲友,宴席之上有位善于相面的人告诉姚崇:“先生面相贵气十足,将来必定成为宰相。”姚崇才开始觉得惊奇,回家就把这句话转告了自己的母亲。姚崇的母亲听了便上心了,劝令姚崇读书,姚崇也开始树立大志向,把自己豢养的鹰鹞都放了,从此折节读书,逐渐能下笔成章。也有说法称,姚崇刚开始要折节读书,是在亲戚家看到了亲戚收藏的一套书,即《修文殿御览》,读后大喜,觉得这样的书里蕴含着大智慧,从此不玩鹰鹞改玩三坟五典史书经书了。后来姚崇逐步走上仕途,历任地方州府大吏,又在朝任职。

从武周时代开始,姚崇就显露出贤相应该具备的公正秉义的品格。武周朝经济文化军事都有所发展,总体上看可以称作承前太宗皇帝遗业,把贞观之治的底子进一步夯实打牢,为全盛的开元年代奠定基础。然而武周朝的政治风云波谲云诡,斗争十分残酷,李姓宗室和武家的残酷斗争,武则天为巩固统治的滥刑与大肆搜捕之风,虽有狄仁杰、张柬之等忠志之士匡正辅弼,但毕竟是朝野肃然,再加上武则天任用官员向来是君子小人各得其所的,来俊臣等奸臣也曾备受信用,更使得朝堂之上忠正敢言之士愈发凤毛麟角。

有一回,连武则天自己都感慨地说:“近年以来,朝臣有许多被周兴、来俊臣推勘牵引的,国家法度在此,朕也不能违背。但是其中恐怕也有滥刑误罚的,所以朕也时常派左右亲信之臣亲自推勘事实,得到的回报还是那些朝臣认罪供罪,于是朕也只能不以为疑,准其所奏了。自从周兴、来俊臣等人犯法身死,到现在却很少再听闻有反叛作乱的臣子了。朕这才有所明白,从前那些引颈就戮的臣子,恐怕还是有含冤受屈者吧?”武则天说这番话,无非还是要为自己滥刑虐刑开脱,要把罗织的罪名统统甩给自己信用的奸臣头上,其实这些奸臣的作为本来就是武则天用他们的目的,这时还要假惺惺地对冤死的臣子们表示同情,帝王虚伪一向如此。

旁边的侍郎姚崇见状立刻进言:“自从垂拱年间以来,被诬告身死家破的朝臣,全都是被枉法酷刑折磨而被迫自己诬告自己而死的,那些所谓的告发出首者呢?还津津自喜以为是功劳。于是天下人都觉得我武周朝廷多为罗织罪名,比汉朝的党锢之乱还要严重。陛下说您为了怕有诬陷之事还特意派近臣亲自审问案件情况,其实陛下哪里想得到,您的近臣自保尚且不暇,怎么敢去质疑那些陛下十分信用的奸臣告发之辞呢?幸好如今上天显灵,陛下幡然醒悟,诛灭那些奸臣凶竖,朝廷现在才逐渐平安喜乐起来。所以哪里还会有什么反叛的呢?”姚崇一番正论,话语中对武则天当政信用奸臣的弊端的劝谏批评不可谓不直接,可见姚崇直言敢谏和一秉大公。

武则天当然也并非没有气量的君主,君子小人之别还是拿捏得很清楚的,听罢不以为忤,反而大悦:“以前的宰相只会随声附和顺成其事,最终将朕陷为滥刑之主。今日听爱卿你的一番话,才合我的心意。”于是当即赏赐姚崇千两白银。

说到武则天的大度能容,还有一典型事例。当年骆宾王徐敬业讨伐武则天写檄文,其中痛骂武则天“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言语几近辱骂,极度羞辱,武则天见之不怒反喜,反生了爱才之意,还说:“此人不能为我所用,是宰相的过失。”

标签: 姚崇唐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有哪些与萧瑀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萧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萧瑀,字时文,唐朝初期宰相,他是梁明帝萧岿第七子,隋炀帝萧皇后同母弟。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萧瑀出身兰陵萧氏南梁房。孝顺好佛,闻名天下。爱好学习,工于书法。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初封新安郡王。西梁灭亡后,进入长安,拜内史侍郎。直言进谏隋炀帝,贬为河池太守。大业十三年(617年)

  • 被誉为“圣主”的崇祯为何没能挽救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崇祯,明朝,风云人物

    天启七年(1627年)朱由检即皇帝位,年号崇祯,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明朝中后期,文官集团的崛起,使得他们左右朝政的力量越发强大。此时,君权被削弱,皇帝更像是代表权力的符号,却无实际的人身自由。无论是武宗南巡一事,还是万历国本之争,都表明了帝王并不能随心所欲。正因为这种体制,明中后期的帝王或

  • 樗里疾为什么会在风水上却被人提及?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樗里疾,战国,风云人物

    今天,再一起来看看樗里疾的另一个被人称赞的事迹——风水。在一些玄学上,博大精深的中华也细心地研究。风水学就是其中之一。风水学本身是用来选择地势的,即用来选择什么地方建房、建墓更合适。风水在华夏历史中有着细水流长的痕迹,每一个去深入研究它的人,都有着自己异于他人的见解。在一些资料中,把风水学和看相融为

  • 周孝王姬辟方:西周首个篡位的君王,大逆不道却振兴西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姬辟方,西周,风云人物

    话说,西周建立之初,在第二任天子周成王期间,代为理政的周公旦制定了一套严密的礼乐制度,最终确定了嫡长子继承制,有效避免了王室内部争位,为西周稳定统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万事都有例外,周孝王姬辟方就是那个特例,他违背宗法制度,在侄子周懿王死后,凭借其政治影响力成功篡位。今天笔者分两部分来讲:一、为

  • 蠕蠕公主是什么结局?她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蠕蠕公主,南北朝,风云人物

    蠕蠕公主是北齐神武帝高欢第二任皇后,当然,高欢并没称帝,帝号是后人追赠的。匈奴人不是傻子,知道高欢其实是魏实际的统治者,而蠕蠕公主嫁过去,尊荣等同皇后,甚至还要高。蠕蠕公主是柔然的公主,本来她叫郁久闾氏,到中原后被赐名蠕蠕公主。(中原人跟她有仇么?)蠕蠕公主是草原出生的女孩子,练的一身好剑法,她是草

  • 溥仪3岁被抱进皇宫后,他的祖母为什么哭晕过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溥仪,清朝,风云人物

    清朝末年的时候,当同治皇帝登基之后,慈禧成为太后,有一个王府注定以后会成为慈禧的棋子,而这个王府就是醇亲王府,其实说起来这个王府和慈禧还有一层的亲戚关系,这个我们后面再说。同治皇帝登基的时候还是一个孩子,所以一切的大权都掌握在慈禧的手中,所以说当时同治帝也只不过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而已。后来他才刚刚

  • 年羹尧被抄家时发现一句话,雍正知道后处死了他的幕僚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汪景祺,清朝,风云人物

    汪景祺,原名日祺,其父汪霖曾任礼部主事。汪景祺少年时已经是小有其名,但却是一个恃才傲物之人,所以在史书中称他是“豪迈不羁,谓悠悠斯世,无一可为友者”。虽然它小有才气,但仕途之路却极为坎坷,久困于名场,一直熬到了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才考中了一个举人。雍正二年初,汪曾祺试图通过故友胡期桓拉近自己与

  • 苏定方在唐朝是什么样的存在?一生有何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自古乱世出英雄,而隋唐交际时的众多英雄,便验证了这个道理。在这段岁月中,涌现出了徐世绩,程咬金等英雄人物,他们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因而为世人所熟知。但是,在这段岁月中,有一个功绩突出之人,此人名为苏定方,此人曾经一人灭三国

  • 舅舅求康熙杀自己的儿子,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清朝,风云人物

    清朝康熙年间,朝廷中有两位权倾朝野的权臣,分别是明珠和索额图,在明珠和索额图斗得头破血流时,朝中还有一位议政大臣却坐山观虎斗,不参与明、索争斗,让康熙十分欣慰,这个人名叫佟国维。佟国维是康熙的舅舅兼岳父,是康熙朝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佟国维姐姐是康熙的亲生母亲,佟国维的女儿,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

  • 历史上欧阳伦是什么人?他为何会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 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出身于草根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带有一种独特的狠劲,他为了给太子朱标铺路,尽然杀光了所有是功勋大臣,足以见得其心狠手辣的一面。对待开国大臣如此狠心,在朱元璋的面前,就基本没有人是其下不了死手的。欧阳伦是朱元璋第四女安庆公主的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