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引言:
一个无意中的发现,牵扯出一个巨大的文物贩卖团伙,也发现了一件被偷运出境的文物——唐武惠妃石椁。经过几年的谈判,美国古董商只能无条件归还于中国,这其中到底有哪些公约的限制。
唐武惠妃石椁被发现的过程
2006年,西安警方接到一个群众举报,说有一个人员组成相当庞大、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盗窃团伙。经过西安警方的排查,这一个犯罪团伙,主要从事文物的盗掘、修复、贩运、倒卖、走私。
在破案的过程中,在主犯——杨彬的住处,也发现了大量的文物,枪支,雷管。
其中最大的发现,还是一个移动硬盘,其中有一副十分的精美的石椁图片,经过专家的仔细确认,这是一个罕见的唐朝石椁。
在此之前,其实就有群众举报,杨彬曾经盗走了一座琉璃棺。可是警方并没有任何证据,一直无从下手,这张照片的出现,让这个案件有了实证。
经过详细的调查、盘问之后,原来在2004-2005年之间,杨彬指使下属,纠结20余人,对西安市的唐代贞顺皇后陵墓,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疯狂盗掘。
并将陵墓中的一座彩色石椁,进行分解、打包,分批运到广州,卖给了文物走私商人。
可是根据杨彬提供的情报,购买者的所有资料都是假的,案件一时间处于僵持阶段,石椁的最终去向,更是扑朔迷离。
石椁主人身份的确定
案件迟迟没有进展,西安的考古工作者,开始对武惠妃陵墓,进行抢救性地挖掘。
武惠妃在世之时,虽然没有皇后的尊位,可是深受唐玄宗的喜爱,她的陵墓规格完全按照皇后的规制建立。
陵墓之上,有一个四周长达50多米的封土,高达19米。
在挖掘的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在墓室甬道的上方,有一个1.5米的盗墓洞,用绳子可以直接掉入墓室。
在这次抢救之中,考古学者仅仅得到了68平方的壁画,石椁的一个小边角,其余的古董文物,全部被盗掘完毕。
根据考古学者的推算,武惠妃陵墓在千年之间屡次被盗。而且这个墓葬也曾经被修缮过,周围的壁画,还被用砖石挡住。所有的文物都被盗劫一空,杨彬盗窃集团,最后只能将最重的石椁,盗出墓外。
在考古的过程中,有一个巨大的发现,一个哀册残片上,刻着“贞顺”两字,最后确定这就是湮没千年之久的武惠妃陵墓。
石椁到底有多大的价值
石椁是人下葬之时,专门套在木质棺材之外的大石椁。
武惠妃石椁,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由5块椁顶,10块廊柱,10块椁板,6个座基组成,高2.45米,长3.9米,重量高达27吨。
石椁造型精美绝伦,四周镌刻着仕女,花卉等图案,历经千年之久,彩绘依旧十分的艳丽。
石椁之上,还有一副“胡人牵瑞兽”图,这在石椁历史上,十分的罕见。
高鼻梁、深眼窝、异域风情的装束,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个西域人。
经过多方的鉴定,武惠妃石椁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石椁为何能被无条件归还
经过严密的调查,西安警方终于有了巨大的突破,武惠妃石椁,被一个被美国商人以100万美金购入。经过香港的一个商人,西安警方联系上了买主。
经过反复的沟通协商,美国商人的代理人,最终同意与西安警方、西安博物馆进行谈判。2009年,双方在香港进行了第一次会谈。
过程自然十分的复杂,可是1995年,国际统一私法协会,通过一个“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公约”,公约中有一个详细的规定:
被盗文物流出之后,应该无条件归还被盗国,追溯期限为75年。
而中美两国都是缔约国,都承认这一条规定。
说白了,就算这位美国商人,不愿意归还石椁,中国可以动用国际刑警组织,强行追回被盗石椁。
美国商人面对这样的法律,也是无计可施,逐渐开始动摇。
刚开始,强调自己不是买家,回到美国之后,还要筹集资金将石椁买回来,才能归还。后来又想以捐赠的名义,将石椁归还给中国。
可是他的这种要求,完全损害的中国对文物拥有权的权力,直接拒绝了这个要求。并严肃的告知他,石椁是中国的文物,不管如何,都要从法律的角度追索回来。
最后,2009年3月7日,石椁从佛罗里达装船,4月17日就抵达广州,完成所有的海关手续之后,4月29日,抵达西安。
就这样,武惠妃石椁,最终回到了中国。
文章总结: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文物贩子在拆分的过程中,五块顶板被犯罪分子,损坏了3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