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妃死后,被康熙追封为孝慈仁皇后,可是在历史上,不仅没有容妃,也没有孝慈仁皇后。康熙一生有四位皇后,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其中前三位是康熙本人所立,至于最后一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那是雍正皇帝的生母,是雍正后来追封的。
从来没听说过孝慈仁皇后,康熙几十个后妃当中,也没有个容妃。当然了,嫁给噶尔丹的蓝齐儿也是捏造出来的,不过为了迎接剧情,这两个人物的确挺感人的。
容妃的地位变化,可谓是一波三折。
容妃是康熙晚年最喜欢的妃子,因为她足够善良体贴,所以被康熙加封为容贵妃。但是这个时候康熙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他要把蓝齐儿嫁给噶尔丹。
蓝齐儿是容妃唯一的女儿,这等于是要了容妃的命,因此容妃从贵妃晋升为皇贵妃。就算是这样,也无法抹平容妃的痛楚。
当康熙和噶尔丹打算正面交战的时候,蓝齐儿和容妃双双来到了战场跟前,天真地打算阻止这场战争,结果大战过后,容妃被康熙从皇贵妃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再次降为容妃。
这还没完,容妃伺候孝庄太后多年,孝庄去世前,曾嘱托过容妃,让她千万要保住太子胤礽的地位。可是康熙早就看这个儿子不爽了,容妃这个时候突然杀出来以孝庄的名义来要挟康熙,这让康熙很难办。
于是康熙声称容妃这是在撒谎,这麻烦可就大发了,这是欺君之罪。康熙狠心将容妃降为常在,基本属于打入冷宫了。
这个时候容妃的地位一落千丈,因此惠妃趁机将容妃罚去刷马桶。这件事康熙必须是默认的,否则惠妃也不敢这么放肆。
所以这个锅应该让康熙来背,惠妃只是康熙用来杀掉容妃的刽子手而已。既然深爱容妃,为什么又要杀掉她呢?
容妃心里的秘密,是绝对不能公开的。
容妃被安排去刷马桶,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康熙是不可能不知道的。蓝齐儿从蒙古回来探亲的时候,先是拜见了康熙,后来想找自己的母亲。
康熙便让人去请容妃打扮一下再来见蓝齐儿,结果容妃依旧不管不顾,自顾自地在那儿刷马桶。这可把蓝齐儿给伤心坏了,她扬言回去要让自己的儿子阿密达起兵反清,为母亲报仇。
康熙在办千叟宴的时候,当时容妃依旧还在刷马桶,结果由于劳累过度,死在了马桶车旁边。康熙得知以后,微笑的脸终于僵硬了,他知道,是自己害死了容妃。
他将容妃追封为孝慈仁皇后,让她将来能够与自己一起下葬,永享祭祀香火。可是康熙既然如此深爱容妃,为何要将她折磨死呢?
原因只有一个,容妃心里的那个秘密,阻碍了康熙对大清国未来的安排。大家都已经老了,康熙自己也老了,他必须要为大清国的下一代着想。
这个时候容妃依旧死死地坚持着老祖宗孝庄太后的懿旨,坚持要保住太子胤礽的地位,这就太不合时宜了。
容妃是个从来不喜欢干政的人,所以康熙一眼就能看得出,容妃本人没有撒谎,这件事就是孝庄的意思,可是康熙明白,孝庄错了。
那么孝庄错了这件事能公开吗?当然是不可能的。既然什么都不能公开,那么只能把所有罪责都怪罪在容妃一个人身上,容妃只能承担撒谎的责任。
容妃必须死,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康熙要想保守这个秘密,就必须要让容妃死掉,而且一定要死在自己活着的时候。为什么?他担心自己死了以后,容妃依旧出去乱说话,大清可就要乱了。
康熙心目中的继承人,绝对不是胤礽。而孝庄心目中却希望能保住胤礽,这是他们祖孙俩之间的矛盾,容妃只是个传话人而已。
可惜这个传话人太过于耿直,她一点也不明白康熙心里到底想些什么,而康熙也不能把这件事跟容妃挑明了。
九龙夺嫡的过程实在是太残酷了,如果提前泄露继承人的秘密,那岂不是要掀起轩然大波?为此康熙必须要在活着的时候,封了容妃的口。
本来封口最好的办法,就是杀掉容妃。但是康熙于心不忍,他知道必须要这么做,但是自己又下不了这个手。于是惠妃就成了康熙的代言人。
惠妃早就嫉妒容妃得宠于康熙,她本人因为生下了大阿哥,所以早就被册封为皇贵妃。但是由于年纪大了,逐渐不受宠了,因此她对后来的容妃几乎是恨透了。
于是当容妃被贬为常在打入冷宫以后,惠妃趁机落井下石,让她去刷马桶了。一个刷马桶的女人,是不可能再有机会伺候康熙了,这是惠妃的如意算盘。
康熙看穿了这一切,但是他就是不阻止。因为他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借助惠妃的手,把容妃给弄死,在那里过劳死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可怜容妃还在心心念念地盼望着康熙能够来接她回去,结果就这么累死了。康熙事后也没有责罚惠妃,可见他从头到尾都知道这件事。
总结:惠妃是个很没脑子的人。
惠妃这个人既要为自己的儿子争取继承人的位置,又要为自己争取在康熙跟前的地位,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呢?
在我看来如果她聪明一点,只能退而求其次,为自己的儿子争取继承人的位置。容妃虽然得宠于康熙,可是她没有儿子,因此她跟惠妃之间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反过来说惠妃反而要积极地跟容妃打好交道,因为人家是康熙跟前的红人,容妃在康熙跟前夸两句大阿哥,比你惠妃说上一百句都管用。
可惜这个有执念的女人,偏偏那么短视,非要跟容妃过不去,却忽略了那些夺嫡的其他对手,最终让儿子错过了继承人的大位。
参考资料:《康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