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纳兰性德平生很美的一首词,一往情深令人心疼,最后一句字字断肠

纳兰性德平生很美的一首词,一往情深令人心疼,最后一句字字断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 访问量:2424 更新时间:2023/12/19 0:47:19

在诗词史上,历朝历代都有可以代表那个时代诗词造诣水平的文人,就像盛唐的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的苏轼辛弃疾欧阳修等等。而在清代,能够横绝一代的文人就要属纳兰性德

他是皇室贵胄,可谓“含着金汤匙”出生,或许正是应了那句“慧极必伤,情深不寿”,纳兰性德纵使才华斐然、情深似海,最终也没能敌得过天命,年仅30便英年早逝,不过他却用短短30年的时间在诗词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笔者本期要介绍的这首词,正是纳兰性德悼亡亡妻卢氏之作,而在这首词中,当时22岁的纳兰性德却写出了自己老去的时光,一往情深令人心疼,最后一句字字断肠。

《蝶恋花》-(清-纳兰性德)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重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这首词的白话译文如下:在寂寞凄凉中我慢慢老去。为了怕别人说我多情,我现在已然不再写那些借花自怜的词句。只得强忍着眼泪,看着眼前的花儿,心中难言的愁绪不知向谁诉说,只能任凭这愁绪随着花儿的幽香不知飘往何处。又一次在月光的映照下。来到曾经走过的小路。袖口的香气已然微不可闻,想起过往的点滴,此刻心中的愁苦比秋天的莲子还甚。不要再说什么生生世世都住在花里,怜惜花儿的人已然远去,只剩下残花在风中凋零无人看顾。

上阕前三句写的是当时词人的境况,已然老去,不敢作怜花惜玉之语,怕被别人讥讽。但是当时的词人才22岁,正值风华正茂之际,又怎么会老去呢?“看”这一字给出答案,实则是词人自己的状态看上去给人老态龙钟之感,这正是心已苍老的表现。

而这里的“不作怜花句”实则是不敢做,一方面是有外界的压力,另一方面词人自己也是怕作这样的词让自己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但是这又岂是自己能够控制,情到深时不自知。上阕最后两句则是词人抒发自己无从排遣的愁苦,这愁苦无人倾诉,只能憋在自己心里,或许这也是纳兰性德早逝的原因之一。

下阕是通过故地重游,想起和亡妻曾经把臂同游的场景,以此来抒发对于亡妻的深深思念。首句是从上阕自然承接而来,由现在到过去。而紧接着两句便是词人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袖口残香已然散尽,这里其实词人说的是物是人非之意,自己到了旧时路,但是斯人已逝,便如这“袖口香寒”。

此情此景,词人的内心难免泛起无尽的苦楚,可见词人对于亡妻的一往情深。最后两句词人抒发了对于命运无常的感慨,不过这里也可以堪称词人是“以花自喻”,怜惜自己的发妻已然离去,只留下自己一人孤苦无依,怎是一个“愁”字了得。对于纳兰性德这首悼亡词,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讨论。

标签: 纳兰性德

更多文章

  • 封建包办婚姻下感情有多曲折?连大词人纳兰性德也曾饱受摧残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纳兰性德

    若是回溯清朝,一定不要忘记先去京都的渌水亭旁,看看那里是否有人在饮酒作赋,再要上二两小酒,与亭主人交谈半晌,谈他那哀婉动人词,论那无处安放情。“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样情意哀婉的诗句是何人所写?又是经历过什么的人能够有如此感慨?这便要问国初第一词手——纳兰性德了。纳兰性德,字容若。生于

  • 纳兰性德写得最精妙的一首词,只两句,便惊艳了世人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纳兰性德

    “嘚嘚嘚——”马蹄声如雷动,身两侧的山川河流迅速地自他眼中向后消逝。他跟随着朝廷的大军,跋涉至山海关的城楼底下,寻得一处空地扎建了营寨。入夜,他裹着毛袄,守在炉火旁正饮着一杯热酒,“呼——”的一声,朔风登时吹开了帐布,裹挟着彻骨的凉意袭进来。飞雪入盏,他朝账外一看,俊俏的眉眼忽然皱了起来。营寨里灯火

  • 李煜这首词600多年无人敢仿,纳兰性德失眠仿写,不料成千古绝句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纳兰性德

    南唐后主李煜,大家都知道。他的一生褒扬或批评的声音都有,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在文学上是极其有天赋的。因此他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使我们不能抹去的。今天就来谈谈李煜的故事。李煜生于南唐那个时代,那是个本就贪图享乐的时代,他作为帝王享受生活更是无可厚非。他的一生中并不喜欢参与政治,他只是想要生活的闲适一些。他

  • “满清第一词人”纳兰性德,你知道“人生若只如初见”后半句吗?

    历史人物编辑:呼延犇史标签: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这些年来很火,大家用它感叹关系地变化,用它做书名写书用它做剧名拍剧,但不出自近期,而是出自清朝纳兰性德的《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自古至今一直被评为全诗最佳的一句,用尽可能平淡的语气描写对这段感情的惋惜,更能瞧见深情之处,说后一句乃至整首诗都在诠释这一句

  • 如果你曾爱而不得,那么纳兰性德的这首词,你一定会感同身受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纳兰性德

    前言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无数,留下的文学作品也数不胜数,而其中关于爱情的作品似乎更能引起大众的共鸣,也更能被后人吟诵流传。而纳兰容若就是这样的一个文人,作为清朝贵公子的他不仅文武双全,有着诸多佳作传世,即便是他的爱情故事也同样让人心有戚戚。纳兰容若其人纳兰容若出身名门,他的父亲是当时的大学士明珠,而他的

  • 作为康熙后宫四妃之首的惠妃,真的和纳兰性德有私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纳兰性德

    清朝康熙年间,纳兰明珠的长子纳兰性德是清朝著名的词人和大才子,他的词集《饮水词》独步清代词坛,而且自从清朝以来,她和康熙的嫔妃惠妃也扯上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惠妃进宫前的恋人是纳兰性德,这种说法成为人们挂在嘴边的说辞,然而作为康熙后宫四妃之首的惠妃,她真的和纳兰性德有私情吗?惠妃是纳喇氏,满洲正黄旗

  • 哥哥被流放千里外,才女写首凄美之作,纳兰性德感动不已出手相助

    历史人物编辑:赵明标签:纳兰性德

    千年文坛,既有读不完的兄弟情,也不缺令人动容的兄妹情深。当年东汉才女班昭为接年迈的二哥班超回归故土,以女子之身上奏折,终感动了汉和帝,一家得以团聚。长兄班固病逝后,她又续写《汉书》,完成了大哥的遗愿,成为千古佳话。本期要和大家介绍的也是一位和班昭一样重情重义的才女,她的名字叫吴文柔,她的兄长是清初诗

  • 李煜一首词600多年无人敢仿,纳兰性德随手一仿,开篇便惊艳众人

    历史人物编辑:昌哥历史故事标签:纳兰性德

    引导语:有一位皇帝,不喜欢权势利益之争却喜欢诗中平平淡淡的文字;有一位诗人写得一手好诗被人争相模仿,最后却难逃国破家亡的命运。他就是南唐最后一位皇帝——李煜。作为皇帝,李煜是失败的。朝堂动荡、内忧外患的形势之下李煜不关心国家大事,整日“寻欢作乐、不误正事”,写出来的诗也是“相思愁”、“妇人怨”等风格

  • 没有了解这些典故,你就不懂纳兰性德笔下的“人生若只如初见”

    历史人物编辑:知谈历史标签:纳兰性德

    在浩浩汤汤的五千年文明中,中国的每一个朝代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当然,这是对中国古代文化以时间和朝代为分割所做的荟萃和总结。事实上,每一个朝代的文化都是多元化发展的,每一个朝代都有在不同文学领域中取得不朽成就的大家。在不同文学

  • 纳兰性德,寒疾使他错失殿试,皇帝一句话他成为“捉刀人”

    历史人物编辑:暄美丽读历史标签:纳兰性德

    他行走仕途,却不贪权势;他风流倜傥,却一生为情所困;他身处繁华京城,却让内心游离于喧闹之外。他拥有别人无法企及的才华,他随口的一句词,便胜过他人的千万句。可是他的人生却是长满了荒草,他的心扉永远紧闭着不肯打开。这便是纳兰性德,一个满清贵族,却是多情才子,短暂的一生,总为情所困。有人说他生长于富贵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