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楼梦》| 刘姥姥进大观园暴露贾府众生相,王夫人悲悯黛玉刻薄

《红楼梦》| 刘姥姥进大观园暴露贾府众生相,王夫人悲悯黛玉刻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忘川水 访问量:700 更新时间:2024/4/28 3:33:07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她已经完全脱离了“

人心是复杂的,要想真正了解,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放置在事件中,有事发生方见品性;二是旁观者视角,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贾母:享受被追捧的主角心态

贾母留下刘姥姥,本意是“

正好赶上了要给湘云还席,贾母便趁机带着刘姥姥观光,把大观园的各种景点游览了一遍。

读者应该会对这个场景似曾相识,因为这一幕曾经发生过,只不过人物不同。上一次像这样大规模的观光,发生在元春省亲前,大观园初建之时,主角是贾政,配角则是时常围绕着他的那些清客们。在那个观光团里,有一个格格不入的人老是打破贾政的风雅梦,这个人就是宝玉。

这一次的大规模观光,主角是贾母,配角是时常围绕着她的后辈女眷。在这个观光团里,也有一个格格不入的人老是打破贾母的风雅梦,这个人就是刘姥姥。

在潇湘馆,贾母的窗纱论,得到了凤姐和薛姨娘的追捧,刘姥姥却说:“

饭桌上,凤姐和鸳鸯故意使坏给了刘姥姥一双“

行酒令,读书不读书的识字不识字的都能说出几句文言雅句来,刘姥姥却说:“

妙玉处品茶,从茶杯到茶叶茶水都极为考究,刘姥姥却说:“

贾母难得有一次机会在追捧者面前炫耀了她辉煌的过往以及非凡的审美能力,却一次次被刘姥姥拉回了最为粗俗却平实的物质世界。

面对同一个时代的人,贾母原本是想找到共同话题,结果却在每一个话题中都体现出天壤之别。

贾母的个人风采秀,也许想要收获刘姥姥这位同龄粉丝,无奈刘姥姥实在不解风情。和一个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谈风雅,本来就是对牛弹琴,何况刘姥姥是个相当清醒的人,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不会被眼前的富贵冲昏了头脑,她永远知道自己是谁,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好在贾母不缺为她鼓掌喝彩的粉丝,这一次的风采秀还是相当成功的。

凤姐鸳鸯:从捉弄到真诚以待

凤姐和鸳鸯都是贾母的忠实粉丝,不但会揣摸贾母的心思,而且懂得如何抓住机会搏贾母开心。

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刘姥姥就成了她们的玩物,居高临下地把刘姥姥设计进她们的游戏。

在凤姐心里,刘姥姥还是那个“

鸳鸯本属奴才序列,在社会身份上比刘姥姥还低一等,但因为她是贾母最倚重的贴身秘书,在行政上比凤姐还高两个级别,在整个贾府处于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地位,使得她也脱离了底层,和凤姐一样把刘姥姥当成了取笑的玩物。

只是,她们看错了刘姥姥,刘姥姥拥有世事洞明的智慧,早就看穿了她们的预谋,并不露声色地配合她们演了一场戏。

不过,刘姥姥无意之中的一句话,让她们的良知回归:“

刘姥姥用自己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格魅力征服了轻视她的凤姐和鸳鸯,并使得一向目高于顶的凤姐请她给女儿取名。

妙玉:出世之人的入世心

妙玉是出家人,在出家人心里,本应众生平等,然而妙玉表现出来的等级划分,比贾府众人更为明显。

这种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人面前:贾母和宝玉。

妙玉的物欲与贾母有得一拼,贾母有很多珍藏的好东西,只要心血来潮就可以拿出一两件来赏赐。这些藏品连一向自诩王家东西好的王熙凤都没见过。

妙玉也有很多珍藏的好东西,连贵公子宝玉都没见识过。她也和贾母一样,根据不同的场合在不同的人面前拿出来展示。

贾母应该是不怎么进大观园的,否则不可能不知道宝钗屋里雪洞一般。妙玉也是不怎么出庵堂的,她需要考虑自己的身份,但她却知道贾母的喜好,这种对信息的敏感度可见她出世身份下的强烈入世心。

可是,事与愿违,她用珍藏的茶杯给贾母奉茶,却没想到被贾母转手递给了刘姥姥;她用自己喝过的茶杯给宝玉喝茶,宝玉却把她嫌弃的刘姥姥姥喝过的茶杯讨要送给了刘姥姥。

袭人:对闯祸的刘姥姥予以安抚

在这场观光活动中,袭人是个排不上号的人,本来也没她什么事,但因为一个意外,而把袭人拉入了众生群像中。

刘姥姥因三急而突然要上茅厕,带路的婆子也是势利之人,把她带到地方就不管她了,于是刘姥姥撞进了宝玉的卧室,并在宝玉床上睡着了。

这种情况,如果被稍微势利之心的人发现,后果会怎样?至少刘姥姥将陷入非常难堪的境地,以后再也没机会进入贾府了。

发现刘姥姥在熟睡的人是袭人,这个对宝玉对贾府最为忠心的丫头,推醒了刘姥姥,并安抚她“

刘姥姥也许一辈子都不知道这个丫头叫什么名字,但会永远记得这一个温暖时刻。

王夫人:沉默寡言之下的悲悯心

王夫人不是一个好随从,她永远不知道该怎么讨好婆婆,在贾母的个人风采秀中,她像一个隐形人,从不鼓掌喝彩,只要有人搭贾母的话茬,她就不发一言。

她的职责,就是随侍在贾母身边,这是作为儿媳也是当家主母不可推卸的责任。

谁能想到,就是她,会在刘姥姥离去前给她一百两银子,并告诉她“

原来,表面沉默寡言的她,并非真正的木头,至少心是柔软的。

刘姥姥第一次来贾府,是冲着王夫人来的,王夫人当时没有见她,交给王熙凤去安排了。以她的人生经历所带来的认知,她并不知道穷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这一次,她亲眼目睹了刘姥姥为取乐众人而各种耍宝,激发了她的悲悯心。她以为,上一次的二十两没能改变刘姥姥的生活现状,才有了这一次的表演。

于是,她加码了。

一百两,足够起本做小买卖或买田置地,从此就不需要遭受这种凌辱。当然,她不知道这是刘姥姥有意配合的行为,并没有被凌辱之感。

真正让刘姥姥发家的,其实是这一百两,而不是之前王熙凤给的那二十两。正是这一百两,让刘姥姥拥有了日后拯救巧姐的能力。

吃斋念佛不如行善,王夫人才是隐藏在贾府的菩萨。

黛玉:小知间间,以才华之能行刻薄之事

在贾母策划的观光活动中,众钗充当的也是追捧者的角色。不过,大家闺秀的教养不允许她们在长辈面前发表言论,她们对此次活动的感受,只能在私下小圈子里发表。

当然,有教养的大家闺秀,即使在私下也不会去议论别人,然而黛玉却找到了机会一吐而快。

第一个机会在酒席上,刘姥姥故意耍宝,“

黛玉是借助自己的学识,来形容刘姥姥的丑态。

第二个机会在众钗的小聚会上,一起商量惜春画园子之事,黛玉又逮到一个损刘姥姥的机会。

蝗虫是农民的天敌,专门破坏农作物,所到之处,颗粒无收,其破坏性等同于水灾。

这刘姥姥碍着黛玉啥事了,为什么让黛玉耿耿于怀事后都都找机会刻薄?

从细节里看,原因有二,一是刘姥姥讲的雪夜抽柴的故事,让宝玉对故事里的女孩心生关怀之切,黛玉心里的醋劲没有过去;二是“

同样是看不下去,王夫人的做法是扶助,让刘姥姥以后不再这样做,黛玉却是引经据典用才华极尽刻薄。

庄子·齐物论》中说:

这正是宝钗在“

读书的目的是明理,不是用来刻薄人的,黛玉“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恶之道,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言行中!

相关阅读:

标签: 刘姥姥

更多文章

  • 红楼梦:曹雪芹安排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究竟是何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刘姥姥

    《红楼梦》中不只写了生于富贵人家的贾府众人的风花雪月,也写了本不是出生于贾府中但也努力生活的姑娘们,还有家中贫困却能一点一点努力改善的刘姥姥。曹雪芹笔下的刘姥姥这个角色,不只是为了在逛大观园时被众人取笑,寻个欢乐,而是要暗示另一种深意。我们知道刘姥姥和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帮家人带孩子,生活过得清苦,

  • 红楼梦:刘姥姥没有贾母幸福,但是她安贫乐道,从来不嫉妒贾母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刘姥姥

    小说《红楼梦》里刘姥姥和贾母同样是长寿的老太太,可是她们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贾母本是千金小姐,生于富贵之家,嫁到富贵之家就成了诰命夫人,一生锦衣玉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而且贾母有二儿一女,子孙满堂,都抢着来孝顺她、恭维她,连不是她子孙的宁国府贾珍夫妻都来伺候她。贾母的两个儿子都是大官,孙女元春

  • 刘姥姥身上四个优秀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刘姥姥

    《红楼梦》给人们的感觉就是宅院中女儿之间的事情,其中围绕着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展开家族中内部的故事。虽然看起来是儿女情长的故事,其实其中蕴含的人情世故是很深奥的,甚至年纪小的人是无法读懂里面的人情世故。说起《红楼梦》里最忘恩负义的人莫过于贾雨村,他受到过甄士隐的接济,也受到过贾府的恩惠,

  • 《红楼梦》刘姥姥才是一个真正的具有高智慧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小马谈说情感标签:刘姥姥

    年少时看刘姥姥很不喜欢她,再次看刘姥姥进贾府,才看出她的高智慧和高情商。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实在是日子过的艰难,到贾府打秋风的,那次连正主王夫人连面都没见着,凤姐也只是意思一下,给了二十两银子,把刘姥姥打发了。1、心怀感恩可是,刘姥姥拿了钱回家好好的过日子,当日子过的好了,地里有了好收成,并没有忘记

  • 刘姥姥是三进荣国府,还是四进荣国府?平儿一番话给出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小涵品读红楼梦标签:刘姥姥

    [文/小涵读书]此文约1300字,阅读约需6分钟《红楼梦》一书未完,很多人以为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甚至有人借助《桃花扇》里的一句话:“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演绎出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之事,但是事实上从平儿对刘姥姥说的一番话中可知,姥姥其实有过四次进荣国府的经历。1.刘

  • 《红楼梦》流落烟花巷的巧姐,刘姥姥为何“忍耻”招了巧姐?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刘姥姥

    提及《红楼梦》,相信我们一点也不陌生,从经典名著书籍,到经典87版电视连续剧,我们已经熟悉了《红楼梦》中贾府的繁华到没落,宝黛的悲剧,和金陵十二钗不尽相同却又殊途同归的悲剧。《红楼梦》众多续书中,高鹗续的后四十回是其中佼佼者。虽然读者意见不一,褒贬不同。有人斥责这是狗尾续貂,但谁也不可否认,若没有高

  • 红楼梦:林黛玉三番两次嘲讽刘姥姥,为何薛宝钗却一语不发?

    历史人物编辑:小涵品读红楼梦标签:刘姥姥

    [文/小涵读书]此文约1250字,阅读约需6分钟刘姥姥进荣国府,使出浑身解数,采取自我贬低方式,给大家带来了欢声笑语。对于刘姥姥的表现,林黛玉先后三番两次笑话她,薛宝钗却始终一语不发,这是为什么呢?1.林黛玉和大家一起嘲笑刘姥姥《红楼梦》第四十回记载:贾母在大观园设案款待刘姥姥时,王熙凤设计让她出丑

  • 贫穷卑微的刘姥姥,为什么能成为王熙凤的大恩人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刘姥姥

    读过《红楼梦》的读者,对于王熙凤的大名都已经如雷贯耳。谈起这个女人,人们的印象无非就是“心狠手辣”、“两面三刀”等等。她是贾家大权的实际掌控者,精明泼辣,能说会道。王熙凤自称不怕阴司报应,所以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但是在她的人生中,还是做过那么一件好事的,这就是对于乡下老妇刘姥姥的帮助。后来因果循环

  • 红楼梦:当你读懂了刘姥姥,人生也就顺了

    历史人物编辑:猴爸陪你读书标签:刘姥姥

    《红楼梦人物传》开讲了:品红楼故事,解百味人生。故事中的人物,或许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他。红楼梦:当你读懂了刘姥姥,人生也就顺了文/猴爸(徐昊昕)年少时读红楼梦,我总觉得刘姥姥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乡村老妇人。虽然书中曾多次提到过这个人物,但我一直都没觉得她有什么特别之处。后来想想,那时的我还太

  • 刘姥姥为什么偏要逛大观园,四句话告诉你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贺鹏标签:刘姥姥

    如果你认为刘姥姥只是个攀权富贵的滑稽老太太,她的出现就是为了逗贾府的夫人小姐们开心,那确实是曲解了曹公的用意。刘姥姥总共也没去贾府几次,但却给贾府和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究竟凭什么有这么高的人气呢?刘姥姥身上的“侠义”精神刘姥姥在小说中也是一位穿线人物,她见证了贾府的繁华与败落。作者在她身上寄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