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楼梦:当你读懂了刘姥姥,人生也就顺了

红楼梦:当你读懂了刘姥姥,人生也就顺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猴爸陪你读书 访问量:2678 更新时间:2024/4/19 4:55:46

《红楼梦人物传》开讲了:品红楼故事,解百味人生。

故事中的人物,或许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他。

红楼梦:当你读懂了刘姥姥,人生也就顺了

文/猴爸(徐昊昕)

年少时读红楼梦,我总觉得刘姥姥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乡村老妇人。

虽然书中曾多次提到过这个人物,但我一直都没觉得她有什么特别之处。

后来想想,那时的我还太年轻,没能读懂曹公的用意。

现如今,当自己有了一些社会阅历,并且通过网络上的一些名人的讲解,渐渐对刘姥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刘姥姥作为大观园以外的人,无疑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底层人物。

虽然他是个底层人物,但他把《红楼梦》中的那句:“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发挥得淋漓尽致。

正因为她把这句话运用自如,才有了后来刘姥姥把家过得越来越好的画面,后来才有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场面(前八十回)。

刘姥姥这类人,像极了生活社会中的一些普通人。

如果你能读懂刘姥姥,相信你的人生也会像她一样,能够顺风顺水。

今天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第六回中的刘姥姥。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为何说刘姥姥,是个世事洞明之人呢?

(世事洞明:对世间的事情都看得透彻明白。)

书中讲道:狗儿家里因没钱过冬,在家喝闷酒,并且拿媳妇撒气,刘氏还不敢顶撞。

作为母亲,看到自己女儿受欺负,气不过的刘姥姥便开始反驳女婿。

刘姥姥是这样说的:

姑爷,你别嗔着我多嘴。

“咱们村庄人,那一个不是老老诚诚的,守多大碗吃多大的饭。

你皆因年小的时候,托着你那老家之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

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个什么男子汉大丈夫呢!

如今咱们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罢了。在家跳蹋会子也不中用。

通过刘姥姥跟女婿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刘姥姥的世事洞明之处。

刘姥姥虽然气不过,但还是以劝诫的口吻跟女婿对话。

首先他提出,人该接受现实。既然你现在落魄了,就该踏踏实实种地。

其次讲出,有能耐去外面使,在家拿媳妇孩子撒气算不上大丈夫。

最后在灭了女婿的嚣张气焰后,还不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那就是去京城贾府去打秋风(假借各种名义或关系向人索取财物)。

为何说刘姥姥高明呢?

试想一下,如果刘姥姥只是训斥完女婿,而没有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势必会惹来女婿的不满。

当她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后,王狗儿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光这一件事,还不足以体现出,刘姥姥世事洞明之处。

除此之外,还有打秋风派谁去这件事,刘姥姥看得比谁都明白。

王狗儿作为一家之主,虽然跟王夫人家有亲情,但一个大男人怎可能放下面子去讨钱。

自己的女儿就更没有指望,最合适的人选也就是自己去。

作为一个乡村老妇人,只有她去才有机会博得对方同情,进而讨到钱,为了增加成功几率,刘姥姥还带上了小外孙——板儿。

虽然有了老幼双保险,但刘姥姥知道,自己贸然去找王夫人,对方不一定认得她,也不一定能够接见她。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解释,就是越级找领导。因此在狗儿的指引下,刘姥姥决定先去找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毕竟他们相互之间还是认识的。

综上所述,刘姥姥可不是一般的老太太,不然女婿也不会把她接到家中一起生活,而且相处得还十分和谐。

说完刘姥姥的世事洞明,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刘姥姥的人情练达。

(人情练达:指阅历丰富而善于为人处世。)

为何说刘姥姥人情练达也做得很不错呢?

只因她对人内心的状态,拿捏得清清楚楚。

在周瑞家的询问,她是路过还是特意来的时。

刘姥姥的回答是:原是特来瞧瞧嫂子你。

二则也请请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若不能便借重嫂子转致意罢了。

这句话意在表明,知道你本事大,找你必定能帮我见到姑太太。

因此,既奉承了周瑞家的,又将了对方一军。

周瑞家的见此状,怎会不卖弄自己的本事。

由此可见,刘姥姥真不愧是人情世故的高手。

不仅如此,刘姥姥在见到王熙凤后,很快就参透了她不仅喜欢权力,而且还喜欢他人奉承自己。

因此,才有了你老拔一根汗都比我们腰粗的话。

最终,刘姥姥成功讨来二十两银子。

在事情办成以后,刘姥姥还不忘感谢,帮助牵线搭桥的人,拿出一块银子作为酬谢给周瑞家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刘姥姥的人情练达之处。

今日小知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看似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我们要想把这两句话,运用得如火纯青,真的还是件很难的事。

它不仅需要我们有灵活的头脑及反应能力,还需要我们有历经世事的经验。

虽然人情世故很难,但仔细想想做什么事不难呢?

其实无论任何难题,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努力成长,相信我们很快就能学会。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希望与君共勉。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人生就没有跨不过的坎,也没有努力达不成的愿望。

——完——

我有一个宏伟的读书计划

我希望用30年时间,帮助10000人成长。

标签: 刘姥姥

更多文章

  • 刘姥姥为什么偏要逛大观园,四句话告诉你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贺鹏标签:刘姥姥

    如果你认为刘姥姥只是个攀权富贵的滑稽老太太,她的出现就是为了逗贾府的夫人小姐们开心,那确实是曲解了曹公的用意。刘姥姥总共也没去贾府几次,但却给贾府和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究竟凭什么有这么高的人气呢?刘姥姥身上的“侠义”精神刘姥姥在小说中也是一位穿线人物,她见证了贾府的繁华与败落。作者在她身上寄托了

  • 王夫人并不狠毒,看看刘姥姥是怎么评价她的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刘姥姥

    很多《红楼梦》的读者都不喜欢王夫人,认为她很狠毒,是她导致了金钏儿和晴雯红颜薄命。评论一个人要看时代背景和立场,站在封建大家庭太太的立场上,王夫人做的并没有错。就如现在的总经理辞掉了他认为不称职的员工或犯了错误的员工,员工自杀或病故跟这个总经理有关系吗?王夫人对其他人还是很好的,先看看刘姥姥对王夫人

  •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称刘姥姥是“母蝗虫”?

    历史人物编辑:飞帆时尚标签:刘姥姥

    《红楼梦》是我国非常经典的一部名著儿,里面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而且用词非常的精美巧妙,直到如今还是非常多人研究的对象,而林黛玉作为女主角,一直称刘姥姥是母蝗虫,其实原因也是非常的多样的。首先刘姥姥其实会出现在贾府,就是因为它想要以亲戚的关系,像贾府要一些银两,回去救济自己的家庭。但是三一两次也还好,但

  • 一梦红楼刘姥姥:被人低估的情商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刘姥姥

    在现代有句评判人没见识的话,说某个人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红楼梦在中国的知名度,可以说家喻户晓,高中课本中,也有节选红楼梦部分情节,红楼梦里大多是女子角色,无论是太太姑娘乃至丫,说话举止颇具贵气,但有一人却是例外,此人便是刘姥姥,她不是贾府的人,初次出场是去贾府打秋风,贾府的人明面上对她客气,实际上对这

  • 《红楼梦》中刘姥姥在贾府中的地位究竟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小茹情感日记标签:刘姥姥

    其实刘姥姥在《红楼梦》的出场次数并不多,但是刘姥姥的每一次出现都给人的印象深刻。刘姥姥第一次出现在贾府的时候,贾府的人认识刘姥姥的并不多,刘姥姥是通过周瑞家的才找到了王熙凤,然后才从贾府里借了二十两银子出来,我记得,刘姥姥给人的印象就是乡下农妇的形象,长得黝黑,看起来年龄虽然不小了,但是身体却很强壮

  • 刘姥姥低声下气到荣国府求助,看上去多么的心酸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刘姥姥

    刘姥姥是乡下农妇,她贫穷,为了让子孙过上更好的生活,七十多岁的她厚着脸皮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求助。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她见到荣国府的奴才都要低头叫太爷,一脸讨好的笑容。而荣国府的奴才们见到刘姥姥都爱搭不理的,荣国府的奴才都有一双势利眼睛,谁愿意搭理一个穷老婆子?幸亏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因为丈夫周瑞以前

  • 红楼梦里的刘姥姥,为何会赢得众人的尊重

    历史人物编辑:王庙新标签:刘姥姥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受到后世的高度赞扬。最为人称道的是其塑造了四百余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李纨、史湘云、元春四姐妹、袭人、晴雯、鸳鸯、紫鹃等,皆生动可感,呼之欲出。众多人物形象中,刘姥姥是着墨不多,但形象鲜明、寓意深远的一个人物。这个

  • 跟着刘姥姥学为人处事的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刘姥姥

    文/陌游常乐刘姥姥进了三次荣国府,第一次去挺无可奈何的。她被接到女婿家一起过日子,女婿家因为那年收成不好,家境艰难,没有办法她便豁出去脸面带着孙子去荣国府打秋风。也是刘姥姥懂人情世故,再加上运气也还不错,这次她见到了王熙凤,王熙凤给了她20两银子。20两银子够普通人家过一年了。第二次来荣国府刘姥姥是

  • 刘姥姥的年纪和巧姐的年纪怎么这样怪异?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刘姥姥

    小说《红楼梦》第三十九回里,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和贾母见面,贾母问刘姥姥:“老亲家,你今年你多大年纪?”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这段文字说明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已经75岁了,75岁在现在已

  • 刘姥姥与林黛玉: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刘姥姥

    刘姥姥与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两个很重要的人物,她们的身上有着封建社会里最为典型的性格,她们截然不同的性格也有值得比较之处。在贾府中的林黛玉一直是孤独寂寞的,体弱多病的体质加上她多愁善感、敏感多心的性格,造成了她红颜薄命的悲剧命运。可惜更可叹。而刘姥姥在贾府可谓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三入荣国府是小说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