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姥姥为什么偏要逛大观园,四句话告诉你原因

刘姥姥为什么偏要逛大观园,四句话告诉你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贺鹏 访问量:236 更新时间:2023/12/16 3:21:17

如果你认为刘姥姥只是个攀权富贵的滑稽老太太,她的出现就是为了逗贾府的夫人小姐们开心,那确实是曲解了曹公的用意。

刘姥姥总共也没去贾府几次,但却给贾府和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究竟凭什么有这么高的人气呢?

刘姥姥身上的“侠义”精神

刘姥姥在小说中也是一位穿线人物,她见证了贾府的繁华与败落。作者在她身上寄托了一种情感,即侠义。刘姥姥在作者笔下是一位接地气的豪侠。她是书中最底层,最平凡的人物代表,也是作者侠文化的代表。

看过几遍《红楼梦》的人,都可以体会到曹雪芹骨子里向往侠义精神,这样的境界在小说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史湘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就算是误入梁山也是有饭吃的,再说柳湘莲,一个仗剑走天涯,行侠又仗义。还有薛宝琴,小小年纪游历的地方倒不少,见过不少世面。

再说回刘姥姥,与以上这几位比,只不过受身份地位所限,文化修养和生活在阅历各不相同。但同样骨子里都存有侠义的基因。

但是作者写刘姥姥写得很特别,先写她的俗气,缺钱没米下锅,进贾府无非就是为了糊口,弄两小钱花花。作者要将她身上的俗气写尽,面对繁华耀眼的大观园,她有没有可能失去平凡朴实的本性?之后再写她的义,这就突现了刘姥姥的侠义境界之高。

当昔日恩人遭遇不幸时,她该出手时就出手,没有半点犹豫。从来只有锦上添花,几人曾见雪中送炭啊。

贾府的九牛一毛,对于刘姥姥一家则成了救命衣食,“恩情”二字不在于“施”,而在于“报”。受人滴水,报之涌泉,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人,不讲什么人生哲学,也不谈人生大德,却做到了饱读诗书的世人所做不到的。这正是刘姥姥赋有江湖侠义精神的体现之处。

刘姥姥身上的真性情

俗话说,真心才能换真心。对于刘姥姥的表现,作者重点放在了二进荣国府。她一人为贾府的太太和小姐姐们开了一个狂欢爬梯。

贾府的小姐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算是太太们也不会跑到市井上逛街,这就是所谓的大户人家,诗书礼仪之家。对于乡野生活,几乎没人了解。当一个从乡野之地的老太太出现在她们眼中时,自然以一种异样的眼光来看待。

就跟我们去动物园看那些被关禁闭的动物一样,新鲜稀奇可悲。如果刘姥姥是位腼腆的老太太,那不会和贾府建立起友谊的桥梁,她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一个“真”字。

她语言粗鄙,行为滑稽,这实际上都是她日常生活的样子,她没有刻意去装出另外一个自己。她的本色出演,一下子就拉近了与贾府的距离,赢得了众人的好感,这其中当然包括贾母

不同社会阶级的人建立起了友好的桥梁,再加上贾母生性爱热闹,刘姥姥犹如她们的女清客,陪伴她们很开心,贾母邀请刘姥姥逛一逛贾府最真代表性的地方--大观园,也在情理之中。

借刘姥姥的眼睛展示贾府的奢华

大观园是贾府给贾元春省亲准备的别墅,总共也没呆一晚上,却是如此大张旗鼓地建一座园林,我们普通人听听都觉得奢侈。

大观园建好之后,作者从不同人的眼光给予了评价。先是贾政带着贾宝玉,贾政是世俗中的精品,而贾宝玉是雅士,大观园在他们二人眼中是一俗一雅。之后贾元春来了,也参观了一回,只说是太奢华了,一个在皇宫混的人,说出这句话大有深意,但细嚼也正常,她向往的生活是平民之家。

之后刘姥姥就出现了,一回生二回熟,作者安排贾母邀刘姥姥逛大观园,实际的缘由在于,想借刘姥姥这位乡下妇人,没见过大世面的老太太,的眼睛来看一看什么叫做“太奢华”。

刘姥姥就像一面镜子,将贾府的衣食住行全都照了一遍,连厕所都没放过。作者以不同性情不同价值观不同层次的人,对大观园进行了一番品鉴。刘姥姥就是其中一位。

借刘姥姥的眼睛展示主要人物性情

刘姥姥参观大观园写得很细致,在吃喝玩乐的同时,作者也没忘记塑造人物性格,特别是对书中的主要人物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等屋里的陈设,进行了一番描写。

大观园只道是建好了,各类人马也都住进去了,什么人住什么屋,人与环境在小说中都是很讲究的。作者借刘姥姥逛大观园时,以叙事的身份对人物居所的环境进行了描写。

黛玉房中就是书多,诗人嘛,多愁善感都是书里来的。探春好舞文弄墨,说明有行动力,爱动手。配合薛宝钗的冷香丸,这里又说出了住在雪洞一般的屋子里,天生的性冷,没法拯救,但话又说回来,俭以养德,这倒是真的,薛宝钗就是大德。

以上就是刘姥姥进贾府的原因,而且进了贾府还必须逛一遭大观园,大有学问。

标签: 刘姥姥

更多文章

  • 王夫人并不狠毒,看看刘姥姥是怎么评价她的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刘姥姥

    很多《红楼梦》的读者都不喜欢王夫人,认为她很狠毒,是她导致了金钏儿和晴雯红颜薄命。评论一个人要看时代背景和立场,站在封建大家庭太太的立场上,王夫人做的并没有错。就如现在的总经理辞掉了他认为不称职的员工或犯了错误的员工,员工自杀或病故跟这个总经理有关系吗?王夫人对其他人还是很好的,先看看刘姥姥对王夫人

  •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称刘姥姥是“母蝗虫”?

    历史人物编辑:飞帆时尚标签:刘姥姥

    《红楼梦》是我国非常经典的一部名著儿,里面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而且用词非常的精美巧妙,直到如今还是非常多人研究的对象,而林黛玉作为女主角,一直称刘姥姥是母蝗虫,其实原因也是非常的多样的。首先刘姥姥其实会出现在贾府,就是因为它想要以亲戚的关系,像贾府要一些银两,回去救济自己的家庭。但是三一两次也还好,但

  • 一梦红楼刘姥姥:被人低估的情商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刘姥姥

    在现代有句评判人没见识的话,说某个人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红楼梦在中国的知名度,可以说家喻户晓,高中课本中,也有节选红楼梦部分情节,红楼梦里大多是女子角色,无论是太太姑娘乃至丫,说话举止颇具贵气,但有一人却是例外,此人便是刘姥姥,她不是贾府的人,初次出场是去贾府打秋风,贾府的人明面上对她客气,实际上对这

  • 《红楼梦》中刘姥姥在贾府中的地位究竟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小茹情感日记标签:刘姥姥

    其实刘姥姥在《红楼梦》的出场次数并不多,但是刘姥姥的每一次出现都给人的印象深刻。刘姥姥第一次出现在贾府的时候,贾府的人认识刘姥姥的并不多,刘姥姥是通过周瑞家的才找到了王熙凤,然后才从贾府里借了二十两银子出来,我记得,刘姥姥给人的印象就是乡下农妇的形象,长得黝黑,看起来年龄虽然不小了,但是身体却很强壮

  • 刘姥姥低声下气到荣国府求助,看上去多么的心酸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刘姥姥

    刘姥姥是乡下农妇,她贫穷,为了让子孙过上更好的生活,七十多岁的她厚着脸皮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求助。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她见到荣国府的奴才都要低头叫太爷,一脸讨好的笑容。而荣国府的奴才们见到刘姥姥都爱搭不理的,荣国府的奴才都有一双势利眼睛,谁愿意搭理一个穷老婆子?幸亏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因为丈夫周瑞以前

  • 红楼梦里的刘姥姥,为何会赢得众人的尊重

    历史人物编辑:王庙新标签:刘姥姥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受到后世的高度赞扬。最为人称道的是其塑造了四百余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李纨、史湘云、元春四姐妹、袭人、晴雯、鸳鸯、紫鹃等,皆生动可感,呼之欲出。众多人物形象中,刘姥姥是着墨不多,但形象鲜明、寓意深远的一个人物。这个

  • 跟着刘姥姥学为人处事的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刘姥姥

    文/陌游常乐刘姥姥进了三次荣国府,第一次去挺无可奈何的。她被接到女婿家一起过日子,女婿家因为那年收成不好,家境艰难,没有办法她便豁出去脸面带着孙子去荣国府打秋风。也是刘姥姥懂人情世故,再加上运气也还不错,这次她见到了王熙凤,王熙凤给了她20两银子。20两银子够普通人家过一年了。第二次来荣国府刘姥姥是

  • 刘姥姥的年纪和巧姐的年纪怎么这样怪异?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刘姥姥

    小说《红楼梦》第三十九回里,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和贾母见面,贾母问刘姥姥:“老亲家,你今年你多大年纪?”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这段文字说明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已经75岁了,75岁在现在已

  • 刘姥姥与林黛玉: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刘姥姥

    刘姥姥与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两个很重要的人物,她们的身上有着封建社会里最为典型的性格,她们截然不同的性格也有值得比较之处。在贾府中的林黛玉一直是孤独寂寞的,体弱多病的体质加上她多愁善感、敏感多心的性格,造成了她红颜薄命的悲剧命运。可惜更可叹。而刘姥姥在贾府可谓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三入荣国府是小说的重

  • 王熙凤为什么要叫刘姥姥,给自己的女儿起名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刘姥姥

    《红楼梦》中的“留余庆”就是说的巧姐,在贾府败落后,巧姐在刘姥姥的救助下,获得了新生,要不然就被“狠舅奸兄”给发卖掉了。巧姐是十二金钗中的人物,是贾琏与王熙凤之女,也是王熙凤唯一的女儿。可是奇怪的是,在刘姥姥还没有进贾府“打秋风”前,巧姐还没有正式的名字,就叫大姐。那么为什么不取名字呢?书中也有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