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姥姥的一个故事,说出了王夫人一生最大的心病

刘姥姥的一个故事,说出了王夫人一生最大的心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社会大圣 访问量:1913 更新时间:2024/3/28 22:27:19

《红楼梦》里最精彩的情节之一,便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在一派富贵祥和的大观园,突然来了这样一个乡村气息十足的刘姥姥,给处处是大家风范的贾府,增添了非常有趣又非常新奇的乡野气息。

刘姥姥一个乡野之人,从来没有来过京城,就来了两次贾府,就能讨得贾母众人的欢心,自然是有她的特别之处。刘姥姥的一言一行,看起来是黛玉口中的“母蝗虫”行为,为了讨贾母欢心刻意扮丑的丑角,其实刘姥姥心里对自己如何表现,心里跟明镜一样。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村老老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刘姥姥讲了两她们村里发生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按宝玉的爱好讲的,讲的是一个17岁的女孩儿茗玉雪地抽柴的故事。

这个故事因为贾府突然发生的一场火灾被中途打断了,火被扑灭后,宝玉还想让刘姥姥继续讲这个女孩儿的故事,却被贾母阻止了,因为贾母认为刚刚就是因为说抽柴火引发了火灾。

刘姥姥的第一个故事中途而废了,接下来应该如何表演呢?聪明的刘姥姥马上随机应变,这次她想了一个符合既符合贾母又符合夫人口味的故事。

众所周知,贾母和王夫人无论是人生信念,还是生活审美,都是有天壤之别,是说不到一处的,不然也不会一个喜欢黛玉,一个喜欢宝钗。但是刘姥姥的这一席话,却非常高明,不仅讨了贾母的欢心,连不怎么表态的王夫人听了后也非常高兴。为什么刘姥姥讲的这个故事可以同时讨两个人的欢心,这是因为刘姥姥抓住了贾母和王夫人的共同的心理喜好。

王夫人平时吃斋念佛、让人抄佛经,更是书中经常提到的一件事情,虽然王夫人的善良不比贾母,不知道是伪善还是真善,平时信佛,处理其下人来却丝毫不念旧情。但刘姥姥的这一席话,也契合了王夫人通过佛教获取平衡的心理。

年近五十,只有这一个孽障宝玉,因为当时的大儿子贾珠已经不在,元春也远在宫里,唯一的一个宝玉就是王夫人的命根子。当时的宝玉才十几岁,而王夫人生宝玉时也是接近四十岁的年纪,对古人来说也绝对是老来得子了。

刘姥姥的这个故事,可以说也点出了王夫人的这一生最大的一个心病,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明白王夫人对宝玉那近乎偏执的保护欲,为何因为宝玉对丫鬟们如此狠辣无情,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难道我统共一个宝玉,就白放心凭你们勾引坏了不成”。

对贾母来说也是一样的,嫡长孙贾珠的去世对整个贾府的打击都是很大的,宝玉的到来对贾母也是非常大的安慰,接近六十岁的贾母才有了宝玉这个孙子,还是含玉出身,她自然视宝玉为心肝宝贝,所有的宠爱都倾注在了宝玉这个孙子身上。

刘姥姥第一次来了贾府之后,自然是对贾府里的情形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因此她在讲故事的时候就知道选择什么样的类型,能契合贾母王夫人的心意,一个故事就能同时讨得两个人的欢心,这就是刘姥姥的聪明之处。

标签: 刘姥姥

更多文章

  • 贾母带刘姥姥参观大观园时,就一眼看出薛宝钗将来会不幸福

    历史人物编辑:钱六六标签:刘姥姥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里,薛宝钗是上了薄命司的人,她的确不是一个幸福的人,刚结婚没几个月,丈夫贾宝玉就离家出走当了和尚,而她只有守活寡,幸亏已经怀了孕,将来生出儿子可以依靠。薛宝钗的命就和她写的诗一样:“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因为薛宝钗聪明宽厚会来事,

  • 《红楼梦》| 刘姥姥进大观园暴露贾府众生相,王夫人悲悯黛玉刻薄

    历史人物编辑:忘川水标签:刘姥姥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她已经完全脱离了“人心是复杂的,要想真正了解,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放置在事件中,有事发生方见品性;二是旁观者视角,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贾母:享受被追捧的主角心态贾母留下刘姥姥,本意是“正好赶上了要给湘云还席,贾母便趁机带着刘姥姥观光,把大观园的各种景点游览了一遍。读者应该

  • 红楼梦:曹雪芹安排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究竟是何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刘姥姥

    《红楼梦》中不只写了生于富贵人家的贾府众人的风花雪月,也写了本不是出生于贾府中但也努力生活的姑娘们,还有家中贫困却能一点一点努力改善的刘姥姥。曹雪芹笔下的刘姥姥这个角色,不只是为了在逛大观园时被众人取笑,寻个欢乐,而是要暗示另一种深意。我们知道刘姥姥和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帮家人带孩子,生活过得清苦,

  • 红楼梦:刘姥姥没有贾母幸福,但是她安贫乐道,从来不嫉妒贾母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刘姥姥

    小说《红楼梦》里刘姥姥和贾母同样是长寿的老太太,可是她们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贾母本是千金小姐,生于富贵之家,嫁到富贵之家就成了诰命夫人,一生锦衣玉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而且贾母有二儿一女,子孙满堂,都抢着来孝顺她、恭维她,连不是她子孙的宁国府贾珍夫妻都来伺候她。贾母的两个儿子都是大官,孙女元春

  • 刘姥姥身上四个优秀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刘姥姥

    《红楼梦》给人们的感觉就是宅院中女儿之间的事情,其中围绕着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展开家族中内部的故事。虽然看起来是儿女情长的故事,其实其中蕴含的人情世故是很深奥的,甚至年纪小的人是无法读懂里面的人情世故。说起《红楼梦》里最忘恩负义的人莫过于贾雨村,他受到过甄士隐的接济,也受到过贾府的恩惠,

  • 《红楼梦》刘姥姥才是一个真正的具有高智慧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小马谈说情感标签:刘姥姥

    年少时看刘姥姥很不喜欢她,再次看刘姥姥进贾府,才看出她的高智慧和高情商。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实在是日子过的艰难,到贾府打秋风的,那次连正主王夫人连面都没见着,凤姐也只是意思一下,给了二十两银子,把刘姥姥打发了。1、心怀感恩可是,刘姥姥拿了钱回家好好的过日子,当日子过的好了,地里有了好收成,并没有忘记

  • 刘姥姥是三进荣国府,还是四进荣国府?平儿一番话给出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小涵品读红楼梦标签:刘姥姥

    [文/小涵读书]此文约1300字,阅读约需6分钟《红楼梦》一书未完,很多人以为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甚至有人借助《桃花扇》里的一句话:“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演绎出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之事,但是事实上从平儿对刘姥姥说的一番话中可知,姥姥其实有过四次进荣国府的经历。1.刘

  • 《红楼梦》流落烟花巷的巧姐,刘姥姥为何“忍耻”招了巧姐?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刘姥姥

    提及《红楼梦》,相信我们一点也不陌生,从经典名著书籍,到经典87版电视连续剧,我们已经熟悉了《红楼梦》中贾府的繁华到没落,宝黛的悲剧,和金陵十二钗不尽相同却又殊途同归的悲剧。《红楼梦》众多续书中,高鹗续的后四十回是其中佼佼者。虽然读者意见不一,褒贬不同。有人斥责这是狗尾续貂,但谁也不可否认,若没有高

  • 红楼梦:林黛玉三番两次嘲讽刘姥姥,为何薛宝钗却一语不发?

    历史人物编辑:小涵品读红楼梦标签:刘姥姥

    [文/小涵读书]此文约1250字,阅读约需6分钟刘姥姥进荣国府,使出浑身解数,采取自我贬低方式,给大家带来了欢声笑语。对于刘姥姥的表现,林黛玉先后三番两次笑话她,薛宝钗却始终一语不发,这是为什么呢?1.林黛玉和大家一起嘲笑刘姥姥《红楼梦》第四十回记载:贾母在大观园设案款待刘姥姥时,王熙凤设计让她出丑

  • 贫穷卑微的刘姥姥,为什么能成为王熙凤的大恩人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刘姥姥

    读过《红楼梦》的读者,对于王熙凤的大名都已经如雷贯耳。谈起这个女人,人们的印象无非就是“心狠手辣”、“两面三刀”等等。她是贾家大权的实际掌控者,精明泼辣,能说会道。王熙凤自称不怕阴司报应,所以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但是在她的人生中,还是做过那么一件好事的,这就是对于乡下老妇刘姥姥的帮助。后来因果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