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林黛玉的窗纱陈旧,贾母为何当场找王夫人,而不是王熙凤?

林黛玉的窗纱陈旧,贾母为何当场找王夫人,而不是王熙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不红 访问量:4080 更新时间:2023/12/11 10:41:08

红楼第四十回,因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索性带着众人到大观园游玩了一番,在途经林黛玉的潇湘馆时,贾母见窗纱陈旧,就让王夫人事后记得给黛玉换上新纱。

这个情节引出的一个疑问是:游览潇湘馆时,王夫人、王熙凤均在场,为什么贾母叮嘱的却是王夫人,而不是王熙凤?

这个问题听着甚是无聊,其实细品下来,却能分析出一些有趣的东西。

先来看《红楼梦》原著中对这个情节的描述:

贾母因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他把这窗上的换了。”——第四十回

贾母这段话,严格来说,透露出三个信息。

第一,潇湘馆的窗纱太旧了,得赶紧安排换上新的;

第二,新纱具体要怎么换,贾母虽然没明说,但也暗示的七七八八了。

林黛玉的潇湘馆里,大部分的植物都是竹子,可谓是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整个院落的色调均偏向绿色,而窗纱也是绿色,导致整座建筑色调太过单一乏味。

正因此,贾母才说“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桃花颜色偏粉、杏花颜色偏白,这两种颜色可以中和绿色的单调。

贾母说“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也就是告诉王夫人:这纱不仅要换,而且颜色也得改,绿纱是不能用的,其他颜色的纱可以挑着来换。

第三,也就是我们开篇提到的那个问题:贾母为什么让王夫人操作这件事,而不是王熙凤。原因也很简单,贾母安排的活儿,王熙凤是干不了的。

且看原著正文,贾母安排王夫人换纱后,一旁的王熙凤自作聪明,立刻明白贾母要给窗纱换个颜色,就主动站出来,说了一番奉承讨好的话:

凤姐儿忙道:“昨儿我开库房,看见大板箱里还有好些匹银红蝉翼纱,也有各样折枝花样的,也有流云卍福花样的,也有百蝶穿花花样的,颜色又鲜,纱又轻软,我竟没见过这样的。拿了两匹出来,作两床绵纱被,想来一定是好的。”贾母听了,笑道:“呸,人人都说你没有不经过、不见过,连这个纱还不认得呢,明儿还说嘴。”——第四十回

紧接着,贾母就给王熙凤、薛姨妈等人上了一堂课,告诉她们,这种纱很有年头了,比王熙凤的年龄还要大,它不是蝉翼纱,真正的名字叫做“软烟罗”,只是和蝉翼纱有些相像,所以被王熙凤混为一谈了。

贾母笑道:“你能够活了多大,见过几样没处放的东西?就说嘴来了。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如今上用的府纱也没有这样软厚轻密的了。”薛姨妈笑道:“别说凤丫头没见,连我也没听见过。”——第四十回

也就是说,在场众人中,除了贾母和王夫人,其他人都不认识“软烟罗”这种纱,甚至连薛姨妈都没见过,这种纱年头太久,似乎是贾母当年当管家媳妇时,才经常见到的纱料,如今已经很少见了。

王夫人当年嫁进贾家时,荣国府应还是贾母管家,王夫人是在贾母的一手调教下成长起来的,最终贾母退居二线,将家中内务交给了王夫人,所以王夫人是知道“软烟罗”这种老物件的。

如果贾母把这个任务交给王熙凤,保不齐就把纱给换错了,用“蝉翼纱”当成“软烟罗”给潇湘馆换上了,所以贾母吩咐的是王夫人,而不是凤姐。

另有一种解释是“职场规则说”,称王夫人是王熙凤的上级,贾母安排任务,不能绕过王夫人,直接交给凤姐,否则会让王夫人没脸,似乎有被夺权的意味。

这种可能性也存在,笔者昔日也曾这么认为,但这种观点是否准确,就有待商榷了。

因为贾母话音刚落,王熙凤便立即接话,似乎并不介意插手这件事,以凤姐的“政治敏感性”,如果顶头上司王夫人真的很在意这种细节,她一定会有所察觉,默立于旁,而不是上赶着惹王夫人厌烦。总体来说,还是第一种可能更加贴切。

本文乃“红楼不红”首发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八十回本,图片来源于清代孙温《红楼梦》全绘本,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标签: 王夫人

更多文章

  • 王夫人下令查检大观园,贾探春却全程甩脸子给王熙凤看!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王夫人

    《红楼梦》原著中,查检大观园一回故事,反应这激烈的是贾探春,探春怒骂查检大观园是“自杀自灭”,还当众赏了邢夫人陪房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查检大观园事件有一个有趣细节,那就是:探春当众对凤姐发脾气,全程给王熙凤脸色看,连邢夫人陪房王善保家的都误以为探春认真单恼凤姐。《红楼梦》原著中,凤姐一进门就是陪笑,

  • 红楼梦:曹公笔下的王夫人,真的是伪善歹毒之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少读红楼标签:王夫人

    宝玉是《红楼梦》之第一正人,很多读者喜欢宝玉,但却不喜欢甚至厌恶王夫人。宝玉的母亲王夫人,慈眉善目、宽厚仁爱,但因为直接关联到宝玉的撵走金钏儿和抄检大观园事件,很多读者就对她持负面看法,甚至将王夫人视作因失宠而心理失衡的中年女性,只知与赵姨娘斗气,是面善心不善的歹毒之人。但是,作者心目中的王夫人真的

  • 《红楼梦》王夫人的心事,《知否》里的母亲们懂

    历史人物编辑:陈想读名著标签:王夫人

    据刘姥姥说,王夫人还是王府二小姐的时候,为人“着实响快”,就是说也是个挺干练的人。不过做了荣国府主妇后,性子好像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这应该是跟贾珠早逝等意外变故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在王熙凤嫁入荣国府后,王夫人就逐渐把管家之权交给了她,自己的主业变成了“吃斋念佛、怜贫惜弱”。不过,不管她怎样“放权”,有

  • 红楼梦:王夫人的眼泪因何而流?怜惜、后悔、惶恐、心疼、担忧

    历史人物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标签:王夫人

    前两天的文章里写了,贾宝玉的妈妈王夫人的眼泪。王夫人的眼泪为何而流?王夫人因金钏而流下的眼泪,有怜惜、有后悔、有惶恐,还有怨宝玉不成器。 1.怜惜。金钏毕竟伺候王夫人十来年了,就是跟着自己十来年的猫儿、狗儿死了,都得心疼一阵子,何况一个大活人,说没就没了,而且死得那么惨,在井里泡得不成人形。王夫人对

  • 王夫人因何不喜欢林黛玉?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王夫人

    红楼梦里,也不是每个人都觉得黛玉很完美,有个别的人也会不喜欢黛玉。在王夫人眼中,林妹妹首先是小姑子贾敏的女儿,懂事明理、识大体、有教养。因为,黛玉刚一进贾府,王夫人就试探黛玉的礼仪家教,黛玉做的很好,最得王夫人心的事,还是黛玉答应她不会过多的和宝玉在一处玩耍,此举让王夫人十分满意。但是,王夫人早已不

  • 红楼梦:王夫人的眼泪,她为俩儿子,俩丫头流泪、哭泣

    历史人物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标签:王夫人

    《红楼梦》这部作者用血泪凝成的鸿篇巨著,满是泪水。木头一样的王夫人也有眼泪。金钏死后,王夫人默默流泪,哭着告诉宝钗金钏投井自杀。 宝钗听说金钏跳井死了,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 却说宝钗来至王夫人房中,只见鸦雀无闻,独有王夫人在里间房内坐着垂泪……王夫人点头半晌,哭道:“你可知道一桩奇事?金钏儿忽然

  • 红楼梦:从这个丫鬟的遭遇看出,王夫人慈眉善目背后的狠辣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王夫人

    我们都知道,《红楼梦》中关于贾宝玉的情节都是很精彩的,不管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郎才女貌的人儿,还是贾宝玉和别的姑娘,甚至和其他丫鬟,似乎都有能讲得通的道理,或者“歪理”。可最后,和宝玉初试云雨的袭人没能留下,和贾宝玉最亲近的黛玉没能留下,和宝玉有情的金钏儿,也没能留下。袭人、黛玉、金钏儿这些个曾经和

  • 王夫人为何那么痛恨慕容家?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王夫人

    我们先来说说王家和慕容家的关系。王语嫣一直称呼慕容复为表哥,乃是因为王语嫣的父亲(小说中并未提及)是慕容复的亲舅舅,所以慕容复也就是这王夫人的亲外甥了,但是这本来应该是挺近的亲戚关系却走到了什么地步呢?当阿朱阿碧二人因为内急到王语嫣家解手时,刚好碰到了归来的王夫人,这王夫人就要把她二人的脚砍下来做花

  • 《红楼梦》中,刘姥姥能逃出穷苦命运,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实力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刘姥姥

    刘姥姥是个穷苦人家的老太太。她膝下只有一个闺女,千挑万选给挑了人家,希望她日后的生活不再凄苦。可这世间的事,谁又能说得清楚呢?女婿不是个能干的,坐吃山空,没有了钱心里烦闷,便揍媳妇儿出气。刘姥姥心疼不过,想了个法子,那便是去贾府打秋风。一、一进荣国府,看运气也看做人刘姥姥是穷苦人,却也是个有智慧的老

  • 红楼梦中妙语十分高洁,嫌弃刘姥姥,为什么被卖到风月场所不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刘姥姥

    妙玉是《红楼梦》里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是个被说成是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的人物,位列十二金钗之一。很多人都非常讨厌妙玉,是不是讨厌她,这是个人爱好问题,但有些问题还是必须要说清楚的,妙玉可不是尼姑。很多人都觉得妙玉身为一个出家人,然后行为举止又完全不像一个出家人,妙玉本质上就不是个出家修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