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是个穷苦人家的老太太。
她膝下只有一个闺女,千挑万选给挑了人家,希望她日后的生活不再凄苦。
可这世间的事,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女婿不是个能干的,坐吃山空,没有了钱心里烦闷,便揍媳妇儿出气。刘姥姥心疼不过,想了个法子,那便是去贾府打秋风。
一、一进荣国府,看运气也看做人
刘姥姥是穷苦人,却也是个有智慧的老太太。
她分析出女婿和金陵城里的王家,曾经有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关系,便想着前去碰碰运气。
女婿好面子,不肯去,女儿没什么能力,自然也不会出门。于是乎,一把老骨头的刘姥姥,带着只有几岁的板儿,靠着走路进了金陵城。
刘姥姥想着,只要找到了王夫人的陪嫁周瑞家的,就有机会见一见这个慈悲心肠的贵族夫人。
人人都有虚荣心,人人都想受人敬佩。
刘姥姥先是在守门的人处碰了一鼻子灰,不闹不怒,记得自己的目标,终于灰头土脸地见到了周瑞家的。
周瑞家的好面子,有虚荣心,想着帮刘姥姥一把。
刘姥姥呢?
各种话说得好听又大气,低声下气却恰好满足了对方的虚荣心。
真正的聪明人,从来不会在脑袋顶上写着聪明二字,反而会察言观色,暗自筹谋,为自己配置利益最大化的举措。
这一次,刘姥姥从王熙凤的手里接过了20两银子,而这个银子,就成了刘姥姥的启动资金。
二、自助者,天助之
刘姥姥从贫困线上挣扎出来,靠的是贾府的接济,可这并不代表着刘姥姥一无是处。
靠着20两的银钱,她和女儿女婿有了温饱的生活,日后也不再求人。
贾府家大业大,不在乎20两银子,但刘姥姥却将这个恩情记在心底里,二进荣国府,她为的,不是去攀关系,而是报恩。
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她扛着自家的瓜果蔬菜,再次步行赶路。
她的岁数比贾母还要大,贾母日常出行,众人战战兢兢,生怕磕着哪里了,而刘姥姥却一直在乡间的田地里忙着。
自助者,天助之。
若非刘姥姥自己勤劳肯干,也不会有第二次入贾府的渊源。
王熙凤这一次感念刘姥姥出远门不容易,在贾母面前提了一嘴,得了命令让刘姥姥住下。
投了贾母的眼缘,这一次,刘姥姥从贾府得到的东西可不少,几大车子地往家里运。
三、与其羡慕运气,不如羡慕本事
许多人读红楼和我聊,说自己羡慕刘姥姥的运气,得了贾府青睐,有了启动资金,站在风口,是头猪都能起飞。
可真的是这样吗?
二进荣国府,贾母想见见这个乡下老太太,而刘姥姥呢,则是放下尊严放下面子逗贾母开心,还给她讲故事。
既然是故事,那便不是真的。
(刘姥姥)"我们庄子东边庄上,有个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岁了。他天天吃斋念佛,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夜里来托梦说:`你这样虔心,原来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哭的什么似的。后果然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可见这些神佛是有的。"
且看这句话里说的,恰好对上了贾母疼爱的孙儿宝玉,顺带还以神佛为媒介,得了虔诚信佛的王夫人的好感。
故事不能乱讲,刘姥姥身上有那种乡下人朴实的智慧,而这些,都不能仅仅用运气解释。
所以,与其羡慕刘姥姥的运气,不如羡慕她会做人,会说话,会来事,还有感恩之心。
而后面这一串东西,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