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楼梦:探春屋里发现一物,颠覆常识,难怪连王夫人都怕她

红楼梦:探春屋里发现一物,颠覆常识,难怪连王夫人都怕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屏山品红楼 访问量:104 更新时间:2024/4/26 21:02:48

探春是金陵十二钗里极其特殊的存在。她是庶出,而且生母是活成一个笑柄的赵姨娘。她的亲弟弟贾环就受生母连累被上下人等不待见,而探春却能跳出三界外,不但丝毫没有受到生母连累,甚至还成了生母作妖胡闹最大的后盾和保障。

探春的天分并不算太高,文采上她比不上黛玉、宝钗,和妙玉、湘云比也逊色,容貌上似乎也不占优。但探春有自己的气场,强势如王熙凤,对这位三妹妹从来都只有敬重之心,贾母疼黛玉、湘云,但家里三个亲孙女,最看重的就是探春。就连心思阴沉,做事缺韬略的王夫人,对探春也有三分的忌惮。下人们对探春是绝不敢造次的,小厮兴儿形容探春是又香又红的玫瑰花,可是有刺扎手。王善保家的不知轻重,动了一下探春的裙子,探春反手就赏了她一个耳光。现场教训这个恶奴从此守规矩。

探春绝对是活出了自己风格的红楼人物,这在十二钗里绝无仅有,小说多多少少都会描写每个人的居室,除了荣禧堂很细致全面之外,能享有这样待遇的只有探春的房间。首先探春的屋子无隔断,很阔朗。细致到案上具体的物品、墙上的书和画、角落里的比目磬、装饰用的古董和水果花卉,甚至连床账的形制图案都描绘得极为具体。从奢华程度讲,更是超过黛玉、宝钗、李纨等所有人的房间。宝玉的怡红院是极其奢华的,但怡红院体现的是富贵,有着浓浓的脂粉气,是真正的小姐的绣房形制。探春的秋爽斋完全不同,探春这里的每一处摆设不但体现出厚重的文化品位,物品的形制也是最高档的,透出那个时代政治家所欣赏的趣味。

这些,无一不是在衬托探春其人的素质、视野和格局。

探春屋里的东西每一样都有深意,而且都是最顶格的设置,但仍然有一样东西,是曹雪芹刻意杜撰出来,只为体现探春特殊的情怀。这样东西就是探春屋内墙上所挂的一副对联,原文写:

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读者都知道,探春身上最大的特点是善书,她屋里的花梨大理石大案、数十方宝贴、如树林一般的笔都佐证了探春身上的这一标签,就连她的两个贴身丫环侍书、翠墨,名字也暗合书法。所以,我们必须要格外地重视这幅颜真卿的真迹,它到底想表达什么深意呢?

当我们认真查找颜真卿作品名录时,根本找不到有一副这样的对联,甚至,颜真卿平生根本也没有写过什么对联。在颜真卿生活的唐代,对联这一书法形式还未诞生。我们查阅史料,对联的产生其实是发生在五代时期的事了,后蜀之主孟昶题“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于寝门,这是能找到的史料记载最早的对联。所以,孟昶才是对联的始祖,这可比颜真卿生活的时代晚了200年,因此,颜真卿对联这事当然是曹雪芹自己杜撰想象出来的。

对联多得很,书法家也不少,比如在鸳鸯抗婚时,曹雪芹就点出了一位大书法家赵子昂,他为什么必须选择颜真卿作品装饰探春的屋子呢?

屏山个人认为,中国所有历史上的大书法家,可以分为两类:颜真卿和其他。

首先,颜真卿是一位政治家,平安史之乱,他战绩卓著,作为太子李亨的器重的大臣,他也是未捷身死的代表,身上带着浓厚的悲情色彩,但他的精神永远地留下来了,他对唐王朝和李亨的忠诚成全了他留名青史的最重要的坐标。

其次,颜真卿是一个文人,因为工作的性质,他没有留下太多的文学作品,但是,和所有的文人一样,修齐治平是他毕生的理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中国人追求的最高的人生价值,颜真卿骨子里比一般文人多出来了一份刚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颜真卿是中国历史上顶级的书法家,颜真卿书法作品最大的特点是:端庄雄伟,筋骨遒劲,大气磅礴。有一种伟岸的大丈夫气。这恰恰反映了颜真卿的品格与风骨,颜体在中华书法史上能熠熠生辉,为无数后人膜拜景仰,不光是书法本身,和颜真卿本人的人格是分不开的。

而探春,尽管为一闺中女儿,探春的身上是有股大丈夫气的,她的为人、行事,包括她房间里的每一处布置,无一不是为了体现她身上的这种气质。

探春是那个时代女子里少有的想做一番事业、想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性,可惜时代不可能给她这样的机会,但探春仍然通过两件事,展示了自己的光芒和价值:

一是探春管家,尽管荣国府这个百年之虫死期不远,就算是神仙也救不活了,可探春的一系列举动还是赢得了上下叹服和尊重,尤其是赢得了谁也不服气的王熙凤连连叫好。

二是家族摇摇欲坠之际,探春担家国责任,解父母之忧,抛家舍国和亲外域,尽管这是探春从此骨肉分离的悲剧,但不能不说这也是探春的担当和勇气,和那些只会祈和无能的统治者相比,探春一弱女子精神却更强健。

就精神强大而言,贾宝玉的遁世、林黛玉的泪尽、薛宝钗的妥协、秦可卿的自灭,与之相比,都显得小了很多。

也只有颜真卿能越发到底衬托探春,为此,曹雪芹不惜杜撰。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研读《红楼梦》里的真故事。

参考原著:甲戌、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20回《红楼梦》

图片来源:清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

标签: 王夫人

更多文章

  • 王夫人为何始终不接受林黛玉,她的考虑也并非不长远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王夫人

    王夫人为何自始至终不接受林黛玉?即便在贾元春死后,即便在贾母死后,即便在知道贾府早就托管了林家巨额财产之后。这是为什么?一般来讲,王夫人这个时候接纳林黛玉,对贾府是有大好处的。但是,王夫人为什么依然反对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事,还是要力主早已经退出薛宝钗和贾宝玉成亲呢?不能用一句“短视”就简单的了结此案

  • 红楼梦:收拾小妾,贾母兵不血刃完胜,王夫人和凤姐都弱爆了

    历史人物编辑:屏山品红楼标签:王夫人

    贾母的屋里是有几位老姨奶奶的,就是第二代荣国公的姬妾们,这几位老姨奶奶是生了孩子的,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到贾敏时,他讲道: “老姊妹四个,这一个是极小的,又没了。长一辈的姊妹,一个也没了。只看这小一辈的,将来东床如何呢?” 透露出贾敏这一辈共有四位小姐,贾敏最小,也死了,她的三个姐姐也全都没了,

  • 花袭人的“虚伪”:王夫人赏赐两碗菜,她为什么明知故问装无辜?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不红标签:王夫人

    花袭人是《红楼梦》争论最严重的丫鬟之一,读者对她的争辩主要聚焦在人品方面,比如袭人有争荣夸耀之心,曾向王夫人告密,又在被王夫人内定为准姨娘后,明知故问似有无辜状,令不少读者对她心存怀疑。笔者近读张爱玲之《红楼梦魇》一书,细究红楼原著细节,尤其针对袭人的文字进行考据,愈是深究,愈发觉今之读者对袭人的误

  • 谁是《红楼梦》里最合格的父母?王夫人和薛姨妈不在其中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王夫人

    在《红楼梦》中出现过很多父母,他们都不尽相同,从他们个孩子身上就能够看出他们的教育是不是成功,这个成功不是说孩子很成器,而是说他们都足够善良、勇敢和有担当。因为始终觉得成功不是一个可以被量化的事情,如果一个孩子出色却不懂做人、没有自我,不知道快乐和梦想是什么,那么这样的人生或许也并没有那么美好。所以

  • 王夫人私自换了黛玉的太医,薛宝钗暗中奚落,却惹恼了宝玉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王夫人

    林黛玉刚刚进府的时候,王夫人就对这个外甥女处处防备着,而且还带着些许算计。其实,这些行为倒也不稀奇,毕竟两个人毫无血缘,而且贾敏在当年又高过她一头。所以,王夫人不待见黛玉这个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贾母来说,黛玉可是自己心爱女儿的遗孤,她会在黛玉的身上寄托对女儿的思念,所以才会称呼黛玉为“心肝儿肉

  • 林黛玉的窗纱陈旧,贾母为何当场找王夫人,而不是王熙凤?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不红标签:王夫人

    红楼第四十回,因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索性带着众人到大观园游玩了一番,在途经林黛玉的潇湘馆时,贾母见窗纱陈旧,就让王夫人事后记得给黛玉换上新纱。这个情节引出的一个疑问是:游览潇湘馆时,王夫人、王熙凤均在场,为什么贾母叮嘱的却是王夫人,而不是王熙凤?这个问题听着甚是无聊,其实细品下来,却能分析出一些有

  • 王夫人下令查检大观园,贾探春却全程甩脸子给王熙凤看!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王夫人

    《红楼梦》原著中,查检大观园一回故事,反应这激烈的是贾探春,探春怒骂查检大观园是“自杀自灭”,还当众赏了邢夫人陪房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查检大观园事件有一个有趣细节,那就是:探春当众对凤姐发脾气,全程给王熙凤脸色看,连邢夫人陪房王善保家的都误以为探春认真单恼凤姐。《红楼梦》原著中,凤姐一进门就是陪笑,

  • 红楼梦:曹公笔下的王夫人,真的是伪善歹毒之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少读红楼标签:王夫人

    宝玉是《红楼梦》之第一正人,很多读者喜欢宝玉,但却不喜欢甚至厌恶王夫人。宝玉的母亲王夫人,慈眉善目、宽厚仁爱,但因为直接关联到宝玉的撵走金钏儿和抄检大观园事件,很多读者就对她持负面看法,甚至将王夫人视作因失宠而心理失衡的中年女性,只知与赵姨娘斗气,是面善心不善的歹毒之人。但是,作者心目中的王夫人真的

  • 《红楼梦》王夫人的心事,《知否》里的母亲们懂

    历史人物编辑:陈想读名著标签:王夫人

    据刘姥姥说,王夫人还是王府二小姐的时候,为人“着实响快”,就是说也是个挺干练的人。不过做了荣国府主妇后,性子好像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这应该是跟贾珠早逝等意外变故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在王熙凤嫁入荣国府后,王夫人就逐渐把管家之权交给了她,自己的主业变成了“吃斋念佛、怜贫惜弱”。不过,不管她怎样“放权”,有

  • 红楼梦:王夫人的眼泪因何而流?怜惜、后悔、惶恐、心疼、担忧

    历史人物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标签:王夫人

    前两天的文章里写了,贾宝玉的妈妈王夫人的眼泪。王夫人的眼泪为何而流?王夫人因金钏而流下的眼泪,有怜惜、有后悔、有惶恐,还有怨宝玉不成器。 1.怜惜。金钏毕竟伺候王夫人十来年了,就是跟着自己十来年的猫儿、狗儿死了,都得心疼一阵子,何况一个大活人,说没就没了,而且死得那么惨,在井里泡得不成人形。王夫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