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辉发那拉氏为何会与纯惠皇贵妃合葬一处?只因乾隆对其恨到极点

辉发那拉氏为何会与纯惠皇贵妃合葬一处?只因乾隆对其恨到极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韦祖创 访问量:2028 更新时间:2024/1/18 7:57:12

这个事情与纯惠皇贵妃并无关系,问题主要出在了乾隆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身上,辉发那拉氏因“擅自断发”而触怒乾隆,最终被不废而废,其去世后虽名义上以皇贵妃礼葬,实际上规格极低,甚至连普通嫔妃都不如,被塞进了纯惠皇贵妃地宫,由此可见乾隆对其恨到了什么地步。

辉发那拉氏与乾隆决裂,乾隆对其恨极

纯惠皇贵妃去世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四月十九日,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十一月初二葬入纯惠皇贵妃园寝。而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则去世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并最终于九月二十八日葬入纯惠皇贵妃的地宫。由此可见,对于纯惠皇贵妃辉发那拉氏合葬一事,问题主要出在了辉发那拉氏身上。

乾隆三十年(1765年)闰二月十八日,随同乾隆南巡的辉发那拉氏不知因为事,竟然私自剪断头发,正所谓满人除非国葬不可落发,因而私自断发乃是“国俗所最忌者”。辉发那拉氏因此事而触怒乾隆,最终被率先遣返回京。

南巡结束后,回到京师不久,乾隆便下令收回了辉发那拉氏手中的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四份册宝,又下令裁撤了其手下部分佣人。到七月份时,辉发那拉氏手下只剩两名宫女,按照清宫制度,只有位分最低的答应才会配备两名宫女。而此时,令妃魏佳氏已经被晋封皇贵妃,负责统领后宫。因此,乾隆虽然未曾废除辉发那拉氏的皇后之位,但从待遇等各方面来看,辉发那拉氏已经是不废而废。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辉发那拉氏薨逝,而当时在木兰狩猎的乾隆帝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发了一道上谕,对于辉发那拉氏被废和去世的原因给出了解释,根据《清高宗实录》的记载,乾隆帝对于辉发那拉氏被废的原因解释为“皇后性忽改,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尽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而将其死亡的原因归结于“病势日剧,遂尔奄逝。此实皇后福分浅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长受朕恩礼所致”。

从这段记载来看,乾隆显然对辉发那拉氏是恨到了极点,生前将其各种待遇全部降到最低,即使在其去世后,不仅说是她福薄所致,并且也不肯为她举行皇后等级的葬礼。

辉发那拉氏虽然以皇贵妃之礼下葬,但规格甚至不如普通嫔妃

对于辉发那拉氏的葬礼规格,乾隆给出的答案是“所有丧仪,只可照皇贵妃例行,交内务府大臣承办。”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辉发那拉氏的葬礼规格不仅达不到皇贵妃的等级,甚至连普通嫔妃都要不如。

1、丧事简化:按照皇贵妃的丧仪规定,每日应有大臣、公主、命妇齐集举哀、行礼这一项,但辉发那拉氏的丧事当中,这项被取消了。同时,按理皇贵妃的棺木应当用梓木,漆饰35道,抬棺夫96人。但从内务府记载来看,辉发那拉氏所用的乃是杉木,抬棺夫仅有64人,这就是嫔的等级。按照记载,辉发那拉氏整个丧事仅用银200两7钱9分7厘,这还不如一个低级朝廷官员。

2、未单独建陵:按理制,清朝的后妃在去世之后,要么与皇帝合葬,要么葬入妃园寝,而葬入妃园寝的,不论位分多么低,都要单独建陵安葬。然而辉发那拉氏不仅没有附葬裕陵,即使被葬入妃园寝,也没有单独建陵,而是被塞进了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位于一侧。

3、祭祀没份:按照清制,凡皇贵妃、贵妃、妃子死后都设神牌,供奉在园寝享殿内,由后人在殿内巨星祭祀;嫔、贵人、常在、答应则不设神牌,祭祀时,只需要将供品桌抬到宝顶前的月台上即可。然而辉发那拉氏既不设神牌,死后也无享祭,入葬以后也只字不提。

根据内务府档案记载,作为一个位号尚存的皇后,死后受此待遇是极为令人侧目的,当时便有名叫玉鸣的御史因此上书,认为辉发那拉氏的葬礼规格过低,却惹得乾隆恼羞成怒,不仅对其严厉训斥,甚至将其革职锁拏,发往伊犁,并对此通告天下。

种种迹象表明,乾隆对辉发那拉氏的憎恨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作为曾经深受宠爱的皇后,为何会与皇帝反目到如此地步,实在令人费解。

标签: 纯惠皇贵妃

更多文章

  • 乾隆皇帝的纯惠皇贵妃苏佳氏本是出身很低的汉女

    历史人物编辑:子豪爱历史标签:纯惠皇贵妃

    乾隆皇帝是清代皇帝里最喜欢汉女的皇帝,他的很多妃子都姓什么佳氏,一般情况下,叫什么佳氏的妃子都是汉人,在姓氏后加一个佳就入了满洲旗了,比如说魏佳氏、苏佳氏。纯惠皇贵妃苏佳氏就是汉女,她是苏召南之女。史书上没有记载苏召南是什么人,连出身宫女的令妃都被记载是内管领清泰之女,,而苏佳氏的父亲的官职什么都不

  • 乾隆到底有多喜欢和珅,竟把自己最喜欢的小女儿嫁给丰绅殷德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丰绅殷德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崔说古谈今的百家号,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大清王朝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只要有清廉官员,就肯定有贪官污吏,这是历朝历代亘古不变的规律,这种事情在清朝也不例外,我觉得在整个清王朝的统治过程中,最出名的贪官莫过于乾隆时期的和珅。和珅虽然是八旗子弟,但是家境清贫,在他很小的时候,其父母见背,他就跟

  • 和珅的儿子为什么叫丰绅殷德?和珅死后他的结局又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丰绅殷德

    和珅的嫡子原名当然不叫丰绅殷德,这个名字其实是拜乾隆所赐。乾隆四十五年(1780)四月,乾隆有次见宠臣和珅的嫡子长得一表人才(正史评价“俊逸可喜”),便心生喜欢。于是指定其为和孝公主的驸马,并赐名“丰绅殷德”。那么和孝公主是谁呢?原来她就是乾隆的小女儿,那位被捧为乾隆“掌上明珠”的天之娇女。和孝公主

  • 二十岁的丰绅殷德,不把和珅和乾隆放在眼里,对公主也是假情假意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丰绅殷德

    嘉庆四年(一七九九年),坐了六十年皇位,当了四年太上皇的乾隆以八十九岁高龄驾崩。乾隆一死,最倒霉自然是生前最宠幸的权臣和珅。往往老皇帝最宠幸的大臣即是新皇帝的眼中钉。康熙宠幸曹家,雍正抄了曹家,雍正宠幸张廷玉,乾隆数次无情地训斥老张。到了和珅,更倒霉了。乾隆生前有多么宠幸和珅,嘉庆就有多么恨和珅。和

  • 和珅被嘉庆赐死后,和珅儿子丰绅殷德是如何报复和孝固伦公主的?

    历史人物编辑:王富刚标签:丰绅殷德

    其实也谈不上报复,因为丰绅殷德没那个实力,如果硬要有报复的话,那就是丰绅殷德在乾隆国丧期间与小妾混在一起,并生下了一个女儿。和孝固伦公主,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个女儿,也是最小的女儿。自幼乾隆就对她百般宠爱,常常被赐予各种奇珍异宝,后来更是被乾隆破格晋封为“和孝固伦公主”。按照清朝传统,“固伦公主”这一名

  • 大贪官和珅明明姓和,可是他的儿子却不姓和,还起名叫做丰绅殷德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丰绅殷德

    和珅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这个人的一生都是充满了争议的。作为曾经乾隆皇帝最宠爱的臣子,可谓是富贵享尽。在刚刚当官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很努力的人。直到后来,权力和圣宠让他慢慢的变得贪婪,开始收受贿赂,开商户,办票号,一手成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据说在他被抄家时,被查封的总财产加起来能有8亿两白银,这

  • 和珅儿子为什么叫丰绅殷德而不姓和?和珅死后他被嘉庆处死了么?

    历史人物编辑:读书学历史标签:丰绅殷德

    丰绅殷德为和珅与嫡妻冯氏所生,乃是和珅的嫡长子。丰绅殷德明明是和珅的儿子,名字却这么大不相同,难道姓氏都不同了?这完全是因为当时满人的姓氏习惯不同导致的。满人的姓氏通常较长,多数时候,只以名相称。和珅的全名是钮祜禄·和珅,而他的儿子是钮祜禄·丰绅殷德。乾隆时期最受宠的大臣就是和珅。和珅虽然贪,并屡遭

  • 丰绅殷德在和珅被处决后,是如何报复十公主的?国丧期间花天酒地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丰绅殷德

    丰绅殷德作为和珅的儿子,他还敢报复固伦和孝公主?当时嘉庆宰掉和珅以后,要不是看在固伦和孝公主的面子上,早就连丰绅殷德一起给剁了。毕竟丰绅殷德是和珅的独子,再怎么撇清关系,和珅的家产总归跟他是分不开关系的。将来丰绅殷德也是和珅这万贯家财的第一合法继承人。嘉庆不弄死丰绅殷德,又如何名正言顺地继承和珅的家

  • 和珅去世前后,丰绅殷德和十公主的相处方式,他如此报复公主深情

    历史人物编辑:伊尔三四标签:丰绅殷德

    说起清朝最大的贪官,和珅这个名字众人皆知,人人都知道乾隆皇帝器重他,是朝廷中的一把手,是皇帝眼前的红人,精通诗文、善于察言观色,在那个年代,能考上探花郎的人,除了在文学上有一定的造诣,本身也要长得非常帅气,自古探花郎都是翩翩帅小伙。和珅的贪污,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本身就贪,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乾隆,他贪

  • 和珅十恶不赦之罪,理应满门抄斩,嘉庆帝为何放过其子丰绅殷德?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丰绅殷德

    打狗还要看主人呢,杀人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不厘清背后的“主人”?有人就会问了,和珅的儿子,背后的“主人”肯定是和珅咯!这句话看似没毛病,可是,和珅自己都被判处死刑了,其子丰绅殷德依旧活蹦乱跳,只能说明:丰绅殷德背后的人,关系比和珅还要硬!丰绅殷德背后的人,正是其妻子乾隆皇帝第十个女儿、固伦和孝公主。